- 年份
- 2024(8956)
- 2023(12975)
- 2022(11382)
- 2021(10824)
- 2020(9090)
- 2019(21045)
- 2018(20650)
- 2017(39890)
- 2016(22195)
- 2015(25086)
- 2014(25359)
- 2013(24711)
- 2012(22827)
- 2011(20414)
- 2010(20405)
- 2009(17891)
- 2008(17214)
- 2007(14925)
- 2006(12852)
- 2005(11155)
- 学科
- 济(87175)
- 经济(87087)
- 管理(59345)
- 业(57509)
- 企(47823)
- 企业(47823)
- 方法(39550)
- 数学(34095)
- 数学方法(33711)
- 农(22459)
- 中国(22254)
- 地方(20741)
- 财(20584)
- 学(20356)
- 业经(19682)
- 理论(16584)
- 制(15412)
- 技术(15409)
- 农业(15103)
- 贸(14788)
- 贸易(14779)
- 易(14233)
- 和(13547)
- 务(13433)
- 财务(13373)
- 财务管理(13352)
- 企业财务(12769)
- 产业(12727)
- 环境(12670)
- 教育(12219)
- 机构
- 学院(310718)
- 大学(304559)
- 管理(120516)
- 济(117870)
- 经济(115238)
- 理学(104928)
- 理学院(103667)
- 研究(103602)
- 管理学(101779)
- 管理学院(101212)
- 中国(72697)
- 科学(66545)
- 京(65117)
- 所(52231)
- 财(52046)
- 农(50976)
- 研究所(48074)
- 业大(47710)
- 中心(45836)
- 江(44955)
- 财经(42549)
- 范(41858)
- 师范(41422)
- 北京(40889)
- 农业(40034)
- 技术(38805)
- 经(38757)
- 院(38106)
- 州(37180)
- 经济学(34871)
- 基金
- 项目(217762)
- 科学(170603)
- 研究(160026)
- 基金(155116)
- 家(135863)
- 国家(134739)
- 科学基金(115280)
- 社会(97303)
- 社会科(92201)
- 社会科学(92179)
- 省(87571)
- 基金项目(83377)
- 自然(76367)
- 教育(75503)
- 自然科(74562)
- 自然科学(74542)
- 划(73571)
- 自然科学基金(73197)
- 编号(66456)
- 资助(64189)
- 成果(53017)
- 重点(49508)
- 部(47423)
- 发(47211)
- 课题(47015)
- 创(45463)
- 创新(42298)
- 科研(41679)
- 教育部(40403)
- 大学(40134)
- 期刊
- 济(125610)
- 经济(125610)
- 研究(87701)
- 中国(57871)
- 学报(50710)
- 科学(46444)
- 农(45403)
- 管理(43107)
- 教育(42918)
- 大学(37810)
- 财(37794)
- 学学(35562)
- 农业(31836)
- 技术(30145)
- 融(22924)
- 金融(22924)
- 业经(21080)
- 财经(20247)
- 经济研究(19933)
- 经(17361)
- 问题(16629)
- 业(16585)
- 图书(16014)
- 科技(15509)
- 职业(15049)
- 理论(14279)
- 技术经济(14263)
- 版(13978)
- 坛(13543)
- 论坛(13543)
共检索到438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红 单丽娜
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分析可知,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第一产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基本适应,第二产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适应性较低,第三产业专业设置超出其发展。为此,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产业专业设置体系,建设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第二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群,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专业设置保障机制,以加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美苑 兰青
高职教育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在大湾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应深入研究适应现代产业体系的专业结构优化方向和发展策略。基于对大湾区现有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专业结构的适配性分析,探讨高职专业设置调整策略,包括构建专业设置调控预警机制,探索区域内学分、资格和学历互认制度,充分发挥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作用,促进高职专业集群发展,进行中长期预测规划专业布局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基纯 王枫
专业产业契合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其产业转型升级,这势必对高职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基于对大湾区现有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契合性的分析,发现大湾区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错位问题,且内部各区域契合特征差异明显。为提升大湾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契合性,建议加强跨区域统筹规划设计,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坚持区域错位发展,对接地方产业群打造特色专业群;给予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建立政府主导的产教融合机制;共建特色高职教育园区,探索大湾区高职专业建设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覃正纳 王申辰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大湾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基础。基于对大湾区近三年的产业结构和高职专业设置的契合度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产业需求和人才供给的错位问题,且各城市内部契合度的差异性较为显著。为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提升大湾区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契合性,建议加强区域协调合作,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坚持政府引导,提高专业准入标准;构建评价模型,指导专业建设;提升建设力度,凸显区位特色。从多维度增强专业与产业的契合性,促进大湾区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晶晶 张薇 张浩
增强适应性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党中央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单元。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做支撑,发展与城市群产业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步骤。基于产业分析的视角,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职业教育适应性进行研究发现,大湾区职业教育存在资源规模不足、分布不均、专业与产业匹配度有待提升、职业教育合作难度较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协同治理组织架构,理顺竞合关系;稳步扩大各层次职业教育规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充分利用产业优势,增强产教融合广度、深度和灵活度;提升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科学性,明确各级城市角色定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曹美苑
高职教育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珠三角地区作为广东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度聚集地,在大湾区高新技能人才供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对珠三角现有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高职专业结构的适配性分析,探索提高珠三角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配性的路径,包括构建省-市-校三级专业设置调控预警机制;依据大湾区发展规划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优化专业结构;以地方特色发展道路建设专业(群),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珠三角高职专业结构体系;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发展,对接产业集群需求;建立产业-就业-专业结构信息发布平台,以中长期预测分析规划专业布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文思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以来,其发展就备受瞩目,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第四大湾区已成为普遍希冀。合理、良性的产业发展,是推动湾区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际三大一流湾区产业结构及优化路径,归纳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与成熟湾区的差距及可借鉴经验,提出大湾区产业发展的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启良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服务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通过对粤西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分析显示,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有待提高,专业重复设置、同构化现象普遍存在,专业管理混乱。因此,应加强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优化专业设置,规范专业管理。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适应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向晓梅 李宗洋 姚逸禧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深层次协调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挤出效应显著且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工业劳动力趋于饱和、就业效应不显著;粤港澳三地第三产业均表现强劳动力吸纳,其中珠三角和澳门的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逐年提升;区域内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水平不均衡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珠三角和澳门的产业与就业结构稳定性显著弱于香港,珠三角协调性和就业结构适应力显著低于港澳地区,其就业结构调整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优化进程。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调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霞 古钰
近年来,广东省与港澳之间的合作日趋紧密。广东省制造业正面临高速换档期,亟须注入新动能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港澳地区也面临着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产业竞争力逐年下降、服务业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研究粤港澳各地产业特色,明确其分工定位对促进广东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提升港澳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进一步释放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对外开放当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分别对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与区域内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港澳地区无论是人均GDP还是服务业占比均高于珠三角9市,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牵引作用;珠三角9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仅依靠传统制造业已不能维持区域内经济高速增长。再以区位熵为指标对粤港澳三地各产业竞争力进行衡量比较以明确各地的分工角色,并对未来加强粤港澳深度合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分工 制造业 服务业 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力俊 曹晔
文章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查与分析中发现,广西三次产业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较好地发挥高职高专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但高职高专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广西五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一致,经济区域内部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一致。基于以上调查,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或结论。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适应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西金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专业和产业有效衔接是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理念和普遍做法。广东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和职业教育强省,研究其专业设置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衔接现状更具有典型性。在2021年新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出台背景下,本文基于广东省89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经济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问题,且专业集群度低,与产业集群化加速推进的趋势相背离。建议优化专业结构,聚焦专业集群,统筹政府行业力量,以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效益。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经济产业结构 适应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坚 王锋波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研判大湾区城市群的金融业辐射能力,基于断裂点理论的加权Voronoi图绘制出大湾区城市群的金融业辐射范围并划分城市类型,从技术进步、就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结构视角,阐述增强金融业辐射能力对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湾区各大城市的金融业辐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香港、深圳、广州和澳门的金融业辐射力较强,其余城市相对较弱但也在逐年提升;增强金融业辐射能力可显著提升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技术进步、就业结构高级化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金融业辐射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中介效应传导机制,且技术进步效应最大、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效应次之、就业结构高级化效应最小。因而应从国家和城市两个层面,鼓励大湾区城市走特色发展和协作发展道路,提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结构和就业结构水平,促进大湾区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伟强 吴春萍
文章分析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的必要性,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机制体制、创新协同、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发展困境,进而从把握关键点、找准着力点、聚力突破点三方面提出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发展的路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