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4)
2023(12104)
2022(9795)
2021(9099)
2020(6925)
2019(15630)
2018(15013)
2017(26880)
2016(15189)
2015(16939)
2014(16729)
2013(15837)
2012(14998)
2011(13839)
2010(14482)
2009(13281)
2008(12076)
2007(11026)
2006(10214)
2005(9771)
作者
(41004)
(33914)
(33760)
(32071)
(21583)
(16245)
(15404)
(13362)
(12910)
(12263)
(11545)
(11469)
(10998)
(10948)
(10755)
(10612)
(9942)
(9897)
(9856)
(9819)
(8736)
(8303)
(8142)
(7784)
(7756)
(7752)
(7628)
(7581)
(6812)
(6803)
学科
(57803)
经济(57755)
(33309)
管理(32551)
中国(31729)
(26186)
金融(26184)
(24328)
企业(24328)
(23911)
银行(23893)
地方(23835)
(23361)
教育(20563)
(19193)
业经(15878)
(13752)
农业(13748)
(13449)
(13267)
方法(13234)
(12920)
理论(12449)
地方经济(11868)
中国金融(11125)
(10995)
贸易(10976)
数学(10932)
数学方法(10756)
发展(10603)
机构
学院(200148)
大学(198699)
研究(80016)
(77021)
经济(74979)
管理(63579)
中国(61321)
理学(52199)
理学院(51373)
管理学(50428)
管理学院(50011)
科学(46269)
(45085)
(40467)
(37968)
师范(37699)
(37224)
中心(36394)
研究所(36361)
教育(33605)
(33522)
(31738)
师范大学(30632)
北京(30449)
(29402)
(28023)
财经(27953)
技术(25478)
业大(25421)
(25185)
基金
项目(124031)
研究(101684)
科学(97911)
基金(82838)
(71148)
国家(70302)
社会(61456)
科学基金(58582)
社会科(58068)
社会科学(58059)
(52002)
教育(51721)
(44745)
编号(44529)
基金项目(42301)
成果(38740)
课题(35411)
(35003)
自然(33237)
资助(32701)
自然科(32327)
自然科学(32320)
自然科学基金(31663)
重点(30130)
(30032)
发展(28777)
(28256)
(27179)
(26903)
规划(26854)
期刊
(97136)
经济(97136)
研究(76330)
中国(56680)
教育(56084)
(35663)
金融(35663)
(31642)
学报(26993)
(26884)
科学(25971)
管理(24713)
大学(22003)
农业(21242)
技术(20341)
学学(19020)
业经(17375)
经济研究(15319)
职业(14611)
财经(13541)
问题(11964)
(11799)
(11453)
论坛(11453)
(11449)
(10977)
国际(9913)
(9891)
技术教育(9604)
职业技术(9604)
共检索到344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爱磊  李家新  刘群群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迎来了融合发展的新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推动内地与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支点,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亦是我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部署。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合作现状,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未来的融合发展路径来看,应秉持以融合统领发展、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开放促进发展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进行制度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产业的协同、提升国际化水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红   修旗  
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关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更是提升大湾区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教师队伍的关键。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有利于打开我国教师教育与国际对话的窗口,对提升全球教师教育水平具有显著的价值和意义,而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既是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此,在全球教育治理视角下,系统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逻辑旨意和运行机理,并构建包括领导政策协商机制、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资源整合共享机制、跨境培训研修机制、最佳实践交流机制以及知识共享合作机制在内的粤港澳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机制,以参与全球治理的愿景为指引,能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提供路径和范式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长青  卢晓中  
粤港澳大湾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是提高湾区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具有互补性与区位性,高等教育合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三地高等教育空间异质性明显,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存在一些障碍。要推动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就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国民教育、战略规划等强制性制度同构;实施教育联盟、大学集群等模仿性制度同构;建立合作平台、拓展合作模式、健全制度保障等规范性制度同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长青  黄玉梅  
在国家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15所大学校长及院士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制度变迁整合模型。模型解释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制度变迁前因、制度变迁特征以及制度变迁结果。基于"强制性+诱致性"混合制度变迁策略,提出了在政府层面加强湾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在高校层面促进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在社会层面推动湾区高等教育多元共治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宣霖  
湾区经济是沿海区域经济集聚发展的一种常见模式,国际著名湾区对所在地区及周边发展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中国近年来提出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正从规划到实施,明确自己的定位并引领区域的发展。综合该湾区优势来看,无论从经济还是社会的视角,中西医融合都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在比照分析国际著名湾区要素配置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并就如何建设国家中西医融合示范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方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为粤北高职院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产教深度融合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产教深度融合涉及政校行企湾五方,各方利益诉求不相同,要实现协同联动,同时激发五方积极性至关重要。粤北高职院校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须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抓手,采取加强顶层设计、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深化地方高职教育改革、建设产教融合服务平台等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晨   张可云  
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作为引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产业融合发展对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大湾区增长极作用以及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具有重大意义。实现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从产业、产业链、产业网络和产业生态四个方面全面把握。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面临产业层面要素流动不充分,产业链层面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产业网络层面“强强互补”的产业分工格局尚未形成,产业生态层面有助于产业持续升级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尚未形成等挑战。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快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完善区域合作的法治化基础,引导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制度体系,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加快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增强大湾区产业体系的原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而更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娇慧  
青年是社会最活跃、最核心的元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借助建设人文湾区的契机,加强粤港澳青年融合发展,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人文湾区的视角,对人文湾区的内涵、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融合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融合发展的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逯新红  
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深化合作、提升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金融合作机制日益健全。合作领域逐步拓展,充分发挥了金融核心作用,有利地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竞争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逯新红  
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深化合作、提升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金融合作机制日益健全。合作领域逐步拓展,充分发挥了金融核心作用,有利地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竞争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程华  杨云志  韩剑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珠三角城市群正以崭新的发展理念.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融合,一个世界级大湾区正在我国的南海边强势崛起。商业银行应结合大湾区定位,借助行业集聚效应.围绕大湾区发展重点,挖掘投资机遇和区域内市场的特有需求。
关键词: 粤港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中  卓泽林  
湾区是一个兼具自然意义与社会意义的多维立体的整体性概念。大学-市场-政府关系的相关理论为两大湾区高等教育形成与发展的比较提供了分析框架。从高等教育形成过程、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关系、高等教育多样性以及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角色四个维度比较分析得出,旧金山湾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特征。如何在政府、市场、大学三者关系的协调中真正做到"以大学自主为主",这更考验着大学智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志超  张家寿  
在北部湾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背景下,南宁全面建成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城市具有区位优势突出、文化渊源深厚、"南宁渠道"持续升级、多重政策优势叠加的良好基础,但也面临城市核心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短板明显、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弱、城市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南宁建成核心城市应遵循短期(全面建设)、中期(总体建成)和长期(全面建成)三个阶段的基本思路,重点从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加强区域城市深度合作等方面着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海莉  严佳星  原悦  
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且产业链长、种质资源丰富,椰子产业已成为海南省的主导产业之一,但其同时也具有种植管理粗放、加工企业稀少、精深加工水平落后等劣势。海南省自由贸易港的建立使得椰子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多项政策的倾斜为海南省椰子产业带来了资金和技术等的支持,扩大了椰子产品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海南本地缺少足够的椰果原材料,并且产品同质化以及低价竞争的现象逐渐加剧,面对低价优质的进口椰果,本地椰子产业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总结了海南省椰子产业种植与生产状况的时空特征,并通过SWOT分析,探讨了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协同发展背景下海南椰子产业的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成洪波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创建国际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加强湾区高校与产业的融合创新,从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提出迫切需求。"产学融创"致力于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形成价值整合、功能互补和创新要素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东莞理工学院凝练的"产学融创"理念,在打造创新型产学集群、创建特色产业学院、建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