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4)
2023(14578)
2022(12171)
2021(10894)
2020(9294)
2019(21088)
2018(20225)
2017(38782)
2016(20843)
2015(23112)
2014(22899)
2013(22923)
2012(21395)
2011(19540)
2010(19796)
2009(18851)
2008(17709)
2007(16024)
2006(14230)
2005(12912)
作者
(63789)
(53625)
(53415)
(51026)
(34067)
(25882)
(24234)
(20865)
(20175)
(18762)
(18528)
(17665)
(17200)
(16856)
(16800)
(16779)
(16115)
(15643)
(15566)
(15371)
(13449)
(13201)
(12884)
(12379)
(12221)
(11992)
(11725)
(11558)
(10799)
(10608)
学科
(104387)
经济(104296)
管理(56022)
(55231)
(43181)
企业(43181)
方法(40033)
数学(35858)
数学方法(35600)
中国(29413)
(27580)
金融(27578)
地方(27037)
(25488)
银行(25428)
(24595)
(24528)
(24300)
(21712)
业经(20221)
(19245)
(18461)
贸易(18445)
(17781)
农业(17432)
(15225)
财务(15200)
地方经济(15192)
财务管理(15167)
环境(14582)
机构
大学(304917)
学院(304594)
(136992)
经济(134316)
研究(111377)
管理(111077)
理学(95589)
理学院(94365)
管理学(92813)
管理学院(92235)
中国(87791)
科学(68996)
(63466)
(60348)
(59610)
(58070)
研究所(53100)
中心(51671)
业大(48779)
财经(48385)
农业(47190)
(45774)
经济学(44155)
(43816)
经济学院(39887)
北京(39708)
(39592)
(37649)
师范(37147)
(36570)
基金
项目(203756)
科学(158946)
基金(149084)
研究(140624)
(133105)
国家(132059)
科学基金(111207)
社会(92007)
社会科(87496)
社会科学(87468)
基金项目(79740)
(79594)
自然(72815)
自然科(71120)
自然科学(71094)
自然科学基金(69829)
(67449)
教育(62247)
资助(60320)
编号(54013)
重点(46866)
(45899)
(44180)
成果(42830)
(42381)
科研(39893)
创新(39875)
计划(39304)
国家社会(39072)
课题(37600)
期刊
(151335)
经济(151335)
研究(90710)
中国(56400)
学报(54460)
(53138)
科学(47654)
(47123)
(40699)
金融(40699)
大学(39506)
管理(38689)
学学(38113)
农业(34498)
经济研究(26124)
财经(24851)
技术(23449)
业经(22242)
(21487)
教育(20333)
问题(20080)
(18752)
技术经济(16377)
(16316)
(15008)
统计(14903)
国际(14704)
商业(14450)
理论(14130)
世界(14028)
共检索到459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芳燕  郑健涛  
文章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引入空间滞后金融集聚变量,构建静态SAR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但受制于"一国两制"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等因素,金融集聚的空间外溢效应抑制了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思维   苟露峰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深入参与全球分工进程,区域内新的空间地理结构和产业分工协作体系逐渐建立。文章基于2003—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偏差校正LSDV法(LSDVC)和双向固定效应估计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功能分工对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效应,并使用广义矩阵估计(GMM)加以检验。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空间功能分工水平显著提升且存在明显的时段差异;空间功能分工水平与经济增长存在“U”型曲线关系,现阶段空间功能分工水平不足以抑制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收敛,不同时间段内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培阳  鲁志国  
基于"新基建"背景,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两个视角,利用2001-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空间经济特征明显,信息基础设施及经济增长均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态势;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经济增长均呈现出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中心-外围"特征;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基础设施对本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空间竞争特征,周边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粤港澳大湾区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水平单一门槛效应和经济开放程度的双重门槛效应:总体来看,双重门槛效应存在时,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了正"V"型态势;具体来看,当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开放程度低于门槛值时则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当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开放程度跨过门槛值后则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树哲  李秋俭  谢嘉岚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金融中介效率、保险市场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存在长期促进作用;第二,金融中介效率、保险市场发展、证券市场发展是大湾区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伟  王文启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6年~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该区域内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金融集聚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业聚集在整体上对区域科技创新没有明显影响,但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特征;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区域集聚对科技创新没有明显影响,保险业的区域聚集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此外,研发投入、教育水平、政府支持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科技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静儒  
文章利用宏观人口数据构建了人口健康状况和人口健康不平等的测度指标,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与健康不平等的变动情况,发现2000—2019年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平均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但健康不平等程度却不断提升。同时,文章构建了包含人口健康状况和人口健康不平等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以此为基础,运用2000—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发现人口健康不平等程度是大湾区人均GDP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且人口健康不平等程度提升一个标准差,人均GDP平均至少下降0.5个百分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方方  雷丽萍  杨旭宇  
本文基于2003~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基础设施提升对金融集聚的总体影响。结果表明: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基础设施提升是促进金融集聚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并对其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对本地的金融集聚起促进作用的同时抑制临近城市的金融集聚。本研究评估了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提升对金融集聚的影响程度,以期对现有研究金融集聚、粤港澳大湾区系列文献作进一步的拓展与补充。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郭文伟  王文启  
综合考虑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识别出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旨在促进大湾区创新资源整合和创新水平提高。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6-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区域内金融集聚、购房压力对科技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比较行业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购房压力对科技创新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从整个金融业来看,大湾区内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购房压力对科技创新没有显著的统计意义上的关系。从金融子行业来看,保险业集聚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银行业集聚和证券业集聚对科技创新均没有明显影响。金融(各子行业)集聚与购房压力的互动均对科技创新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集聚、购房压力对科技创新的统计意义上影响具有门限效应,呈现出非线性影响机制。在低、中度购房压力区域内,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在高购房压力区域内,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与此同时,在低、高度金融集聚区域内,购房压力对科技创新没有明显的统计意义上的影响;但在中度金融集聚区域内,购房压力对科技创新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地区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政府扶持政策对科技创新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但存在结构性差异。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  王鹏  梁经伟  
基于高铁建设背景,利用2003年~2015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经济关联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网络密度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其空间结构朝着多中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也在不断增强。多期DID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高铁开通这一政策因素有效提升了大湾区城市群的空间经济关联水平,并且人均收入、市场内部潜力和信息条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大湾区—周边层面来看,高铁开通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空间经济关联的影响要大于对周边地区城市的影响。高铁建设对大湾区沿线城市的影响时滞约1年,其时间效应呈现动态变化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连锋  
从经济空间关联的角度出发,以粤港澳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为研究对象,以2009年-2017年9年间的空间面板数据为基础,从湾区内城市群的开放度、政府调控能力以及人力资本竞争力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测算大湾区历年的经济效率,并采用空间误差模型研究大湾区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大湾区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的经济效率显著高于其他9个内地城市,大湾区整体经济效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同时,香港和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属于"高-高"型空间关联,其余9个内地城市属于"低-低"型空间关联,大湾区内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进出口额、政府财政支出等指标对湾区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纪培端   蔡红  
人才集聚实质上是人力资本在区域间流动集聚的过程,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文章基于2016—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集聚规模、就业结构、创新活力、政策引导、资源保障5个维度构建人才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水平呈向好发展态势,但城市间差距逐步扩大;人才集聚规模与资源保障是影响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子;不同城市在人才集聚能力的表现上优势各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纪培端   蔡红  
人才集聚实质上是人力资本在区域间流动集聚的过程,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文章基于2016—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集聚规模、就业结构、创新活力、政策引导、资源保障5个维度构建人才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水平呈向好发展态势,但城市间差距逐步扩大;人才集聚规模与资源保障是影响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子;不同城市在人才集聚能力的表现上优势各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天芸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区位、经济、制度等优势,是推动国家整体转型发展,培育经济新动能,进一步提高国家对外开放水平,引领我国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格局的中坚力量。本文使用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1998-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财政收入等指标来衡量金融支持力度,选择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指标,构造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金融支持对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支持在长期内稳定促进了大湾区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需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推动跨境金融、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用好"看得见的手",培养和吸引更多高端金融人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向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不仅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全国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金融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当中更好地发挥支持作用,一是应紧密围绕形成高质量供给体系的目标,推动金融改革与开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强股权市场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二是增量优化应与存量调整并重,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利用区域内金融业较为发达、制度创新较为活跃的优势,探索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债务重组模式,完善要素市场,形成增量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芳梅  
文章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实际,构建纳入金融禀赋与贸易开放度的非对称自由资本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考察二者对经济空间演化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给定贸易开放度时,金融禀赋对经济空间演化的作用表现出空间相似性;给定金融禀赋时,贸易开放度对经济空间演化的作用表现出显著空间异质性,且与初始金融禀赋高低直接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