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0)
- 2023(12294)
- 2022(10181)
- 2021(9246)
- 2020(8050)
- 2019(18454)
- 2018(18267)
- 2017(35285)
- 2016(19121)
- 2015(21673)
- 2014(21815)
- 2013(22036)
- 2012(20467)
- 2011(18375)
- 2010(18779)
- 2009(17948)
- 2008(18295)
- 2007(17075)
- 2006(15072)
- 2005(13676)
- 学科
- 济(88571)
- 经济(88470)
- 业(87606)
- 企(70140)
- 企业(70140)
- 管理(65139)
- 农(46879)
- 方法(37343)
- 农业(30983)
- 业经(29970)
- 数学(29111)
- 数学方法(28913)
- 财(27046)
- 中国(21897)
- 地方(19458)
- 务(19314)
- 财务(19286)
- 财务管理(19259)
- 制(18342)
- 企业财务(18174)
- 技术(17331)
- 贸(16383)
- 贸易(16373)
- 和(15936)
- 易(15813)
- 策(15508)
- 划(14416)
- 理论(13939)
- 学(13723)
- 体(13722)
- 机构
- 学院(285916)
- 大学(277974)
- 济(121687)
- 经济(119263)
- 管理(113917)
- 理学(97055)
- 理学院(96071)
- 管理学(94796)
- 管理学院(94246)
- 研究(92832)
- 中国(73977)
- 农(63270)
- 京(57980)
- 科学(55658)
- 财(55229)
- 农业(48594)
- 所(47570)
- 江(46559)
- 业大(46300)
- 中心(44318)
- 财经(43215)
- 研究所(42606)
- 经(39002)
- 州(36537)
- 北京(36069)
- 经济学(35810)
- 范(34553)
- 师范(34256)
- 经济管理(33199)
- 经济学院(32611)
- 基金
- 项目(182381)
- 科学(143578)
- 研究(136559)
- 基金(130671)
- 家(112530)
- 国家(111387)
- 科学基金(96130)
- 社会(87152)
- 社会科(82147)
- 社会科学(82121)
- 省(74470)
- 基金项目(70222)
- 自然(60763)
- 教育(60732)
- 划(60108)
- 自然科(59250)
- 自然科学(59232)
- 自然科学基金(58203)
- 编号(57331)
- 资助(51834)
- 成果(44973)
- 发(41225)
- 业(40662)
- 重点(40616)
- 创(40489)
- 部(40332)
- 课题(38489)
- 创新(37116)
- 国家社会(35308)
- 制(35212)
- 期刊
- 济(147206)
- 经济(147206)
- 研究(81041)
- 农(64582)
- 中国(58172)
- 财(45778)
- 农业(43341)
- 管理(42103)
- 学报(41473)
- 科学(40356)
- 大学(32061)
- 业经(30634)
- 学学(30431)
- 融(28574)
- 金融(28574)
- 技术(27065)
- 教育(25567)
- 业(23498)
- 财经(21362)
- 经济研究(20741)
- 问题(20286)
- 经(18484)
- 技术经济(17051)
- 世界(15267)
- 版(15021)
- 农村(14970)
- 村(14970)
- 商业(14336)
- 农业经济(14330)
- 现代(14205)
共检索到436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灿芳 梁俊芬 黄红星
定量分析珠三角九市农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其发展优势在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发展短板在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偏低和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不足;综合分析粤港澳三地在科技创新、装备制造、金融、会展等领域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方向为:全球农业种业创新中心、现代农业装备研发和制造中心、养生食品研发中心、国际农业交流交易中心、国家农业全面对外开放先行区和农业金融创新服务试验区;并从顶层设计、人力资本、财政投入、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提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建设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都市农业 粤港澳大湾区 方向 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忍 林元城 刘芮彤 邓颖贤
都市农业对城乡食物要素流动与能量转换具有重要意义,是面向城乡融合发展的农业新业态。基于城乡融合及要素流动的视角,旨在揭示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的典型类型功能演变及其空间转型机制。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的社区支持农业、代耕式农业和休闲农业三种典型类型都市农业具有差异化的空间功能、转型过程和空间效应等。(2)社区支持农业通过生态种养强化了生态功能,并以短链销售、合作生产、直播带货等方式实现经济功能,引起空间品质的提升、空间的都市消费化转型等。(3)代耕式农业则强调经济功能,其物质空间转型过程体现在耕地非粮化、集中化和社区居住空间的分异,进而带来社会空间的群体排斥和空间隔离。(4)休闲农业则强调社会保障功能和都市群体的体验及情感需求,在空间转型上体现出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及不均衡性,加剧了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和空间效益的差异化。(5)都市农业典型类型的功能演变及空间转型受到市场、政府、企业和个体等多重主体的综合作用,城乡经济、社会、技术和文化等要素对都市农业空间分异的方向和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并通过食物、群体和产业联系为城乡融合提供了新路径与新模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丁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对粤港澳及周边地区来说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文就这一国家战略提出的特定背景加以分析,以期为后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转型升级 国际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玉阁
2017年7月1日上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此前的6月28日,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投资协议》和《CEPA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两份协议是CEPA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和CEPA升级,或可视为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发展和长期繁荣稳定的"礼包"。作为"礼包",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玉阁
2017年7月1日上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此前的6月28日,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投资协议》和《CEPA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两份协议是CEPA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和CEPA升级,或可视为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发展和长期繁荣稳定的"礼包"。作为"礼包",粤港澳大湾区,
关键词:
粤港澳 香港 湾区 深港合作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胜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又在党的十九大期间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要求,“要通过各个方面包括国家层面,包括广东方面,香港方面,澳门方面共同努力,一定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更好,为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大湾区应有的贡献”。党的十九大以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正式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历经近40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胜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又在党的十九大期间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要求,"要通过各个方面包括国家层面,包括广东方面,香港方面,澳门方面共同努力,一定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更好,为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大湾区应有的贡献"。党的十九大以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正式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历经近40年
关键词:
粤港澳 城市群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袁宏舟
湾区经济是一种为达到共享目的、具有较高开放度的高级区域经济形态,在国际大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相比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颇具实力,"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在湾区发展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高新科技及创新产业领域,香港应探索"粤港澳+国际"产学研创新模式;在服务行业领域,以香港为中心实现服务行业领域共发展;在金融领域,努力打造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示范区;在电商领域应促进协作,打造"珠江三角区跨境电商基地";在人才信息领域应实现要素流动的高度包容化。
关键词:
香港 粤港澳大湾区 一国两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如 唐明琴
随着市场经济进入信用经济阶段,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信用合作机制势在必行。因此,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立的背景,研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信用合作机制的优势和重要性,以及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信用合作机制面临的难点和挑战,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在信用合作机制建设中的具体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晓红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圈将为构建大湾区产业创新体系,使珠三角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的体制创新提供实践。粤港澳产业优势互补、设计资源协作优势明显,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应围绕推动大湾区成为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自主品牌集聚区、国际化设计人才集聚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构建产业、人才、文化、体制深度融合的大湾区创新设计生态体系,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创新设计 珠三角 制造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露 刘梨进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其设立能加速区域经济增长的事实已被广泛证明。然而,关于其对地区“软实力”-环境等是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地评估却鲜有涉及。本文基于珠三角2010—2018年1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粤港澳大湾区地设立作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能够降低城市的废气及废水排放,使得地区环境改善,且此结果在经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湾区建设中,中型规模的城市减污效应最大,而小型规模城市减污效应则较弱。机制分析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创新效应及结构效应使得地区环境改善,且创新能力及产业结构提升程度的不同是造成城市规模异质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创新效应及结构效应在改善区域城市环境方面具有协同性。
关键词:
大湾区建设 环境治理 双重差分 中介效应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保东
“图书馆之城”的提出与推进是21世纪中国公共图书馆界的创举,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之城”建设理念超前,实践丰富,成效显著,颇具特色。文章从立法驱动、政策推动、组织实施、人才保障、服务绩效、责任考核、技术支撑、社会参与等维度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成熟经验和提升方向,旨在促进“人文湾区”建设,也为其他地区“图书馆之城”建设提供镜鉴。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图书馆之城 人文湾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国荣
<正>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经过十年的不懈耕耘,“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中长期股权投资基金,丝路基金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而专门设立,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自2014年成立以来,丝路基金始终坚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初心和使命,按照市场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超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世界先进湾区宜居环境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高,房租价格、通勤成本、饮食价格和服务价格较低,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文化旅游等宜居指标上总体还存在较大差距。粤港澳大湾区是建立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四个中心城市背景下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框架,在推进优质生活圈建设过程中,还面临区域协同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大湾区城市内部的宜居水平差距较为明显等诸多短板和限制性因素。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应坚持以高标准的区域一体化,推动大湾区宜居环境的整体提升;深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合作机制,解决好大湾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贯彻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大湾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型;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空间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湾区和休闲湾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