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3)
- 2023(16177)
- 2022(13828)
- 2021(12847)
- 2020(10443)
- 2019(24337)
- 2018(24454)
- 2017(44952)
- 2016(24648)
- 2015(27550)
- 2014(27777)
- 2013(27394)
- 2012(25518)
- 2011(23414)
- 2010(24441)
- 2009(22668)
- 2008(22225)
- 2007(20296)
- 2006(18794)
- 2005(17365)
- 学科
- 济(117028)
- 经济(116854)
- 管理(68761)
- 业(65111)
- 企(54445)
- 企业(54445)
- 方法(39639)
- 中国(34612)
- 地方(33335)
- 数学(32373)
- 数学方法(31717)
- 农(30179)
- 业经(27794)
- 学(24160)
- 制(23196)
- 财(22739)
- 技术(21412)
- 农业(20312)
- 理论(20007)
- 银(19024)
- 银行(18998)
- 融(18851)
- 金融(18847)
- 行(18407)
- 地方经济(18144)
- 和(17637)
- 贸(16602)
- 贸易(16579)
- 体(16043)
- 环境(15890)
- 机构
- 学院(348201)
- 大学(345999)
- 济(144481)
- 经济(141196)
- 研究(127685)
- 管理(127449)
- 理学(106272)
- 理学院(104876)
- 管理学(102783)
- 管理学院(102086)
- 中国(98396)
- 科学(76844)
- 京(75820)
- 财(68894)
- 所(65823)
- 江(62007)
- 研究所(58706)
- 中心(57922)
- 农(55975)
- 财经(51489)
- 范(50486)
- 师范(49984)
- 州(48850)
- 北京(48715)
- 业大(47129)
- 经(46113)
- 院(45970)
- 经济学(43572)
- 省(43024)
- 农业(42607)
- 基金
- 项目(217548)
- 科学(171137)
- 研究(163184)
- 基金(153222)
- 家(133004)
- 国家(131794)
- 科学基金(112709)
- 社会(103099)
- 社会科(96716)
- 社会科学(96688)
- 省(89160)
- 基金项目(79803)
- 教育(76039)
- 划(73471)
- 自然(70869)
- 自然科(69176)
- 自然科学(69160)
- 自然科学基金(67895)
- 编号(67042)
- 资助(62712)
- 成果(56527)
- 发(51895)
- 重点(50078)
- 课题(49560)
- 创(48639)
- 部(46469)
- 创新(44780)
- 发展(41748)
- 国家社会(41289)
- 展(41089)
- 期刊
- 济(183646)
- 经济(183646)
- 研究(116269)
- 中国(87603)
- 财(53966)
- 管理(53816)
- 农(52529)
- 教育(52166)
- 学报(51172)
- 科学(48983)
- 大学(39015)
- 融(38871)
- 金融(38871)
- 学学(35610)
- 技术(35333)
- 农业(34622)
- 业经(29196)
- 经济研究(28592)
- 财经(26253)
- 经(22773)
- 问题(22670)
- 图书(20128)
- 业(19268)
- 技术经济(19161)
- 统计(17807)
- 坛(17208)
- 论坛(17208)
- 科技(17183)
- 贸(17169)
- 策(16910)
共检索到578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泽明
文章论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及老区赣州接受大湾区辐射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对大湾区辐射引领赣州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金山 文丰安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化与国家战略互动的引领性平台,是未来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全球治理的空间载体和经济增长极群落。以智能制造全球生产权引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粤港澳大湾区要率先而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需要湾区内部各地区产业链有效连接。全球化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全球化"融智"和全球化"融资",通过全球化"融智"实现全球化"融资",吸引全球的高端要素集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要探索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独立关税区"等条件下如何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泽明
文章总结了笔者挂职工作中的思想体会和战绩,并对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赣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课题组 王泽明 边俊杰
赣州作为大湾区的直接腹地,内陆前沿在融入大湾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重大机遇。文章从大湾区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及赣州融入大湾区所带来的新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等路径进行分析,阐述了赣州融入大湾区后对推动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毅 任亚文 马丽 王云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战略方向,也是中国应对未来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值《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3周年之际,论文通过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主要进展、问题,对新形势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行战略再思考。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进入“创新经济”发展阶段,平台建设、人才集聚与政策配套持续强化,多样化的跨区域创新协同模式不断涌现,但是在成果质量、资源配置、人才结构等方面存在现实挑战。在继续巩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有的基础上,未来应从“创新资源的获取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资源的协同与再分配”等方面持续进行战略优化与调整。
关键词:
创新 科技 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迪威 张颖 卢琰
通过分析粤港澳三地的科技资源现状并从科技资源特点出发,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资源共享的标准体系结构和技术架构,探讨科技资源支撑科技创新的新途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毅
世界一流湾区是全球创新资源最集中、经济活动最密集、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一流湾区崛起过程的背后,是科技创新与产业持续的转型升级,以及经济、社会、政策、文化、环境等各个层面的优化和协调。湾区创新活动的空间组织和相互作用不再局限在区域尺度,而是通过嵌入全球产业链、全球创新链和全球生态价值链等在全球范围拓展创新活动与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自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从国家农业区蜕变成为世界著名的制造业区域,并在若干领域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环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阳结南
深莞惠经济圈正逐步向深莞惠创新型经济圈转变,其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协调机制障碍明显、创新主体薄弱、创新网络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提升深莞惠经济圈创新发展能力,需建立具有实质约束力的协调机制,主动适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统筹布局产业层级,并顺应产业层级,合理布局创新主体,强化创新核,推进创新网络建设与融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阳结南
深莞惠经济圈正逐步向深莞惠创新型经济圈转变,其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协调机制障碍明显、创新主体薄弱、创新网络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提升深莞惠经济圈创新发展能力,需建立具有实质约束力的协调机制,主动适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统筹布局产业层级,并顺应产业层级,合理布局创新主体,强化创新核,推进创新网络建设与融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平 鞠传霄
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大区域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创新发展动力更足,经济整体向更高层次推进。本文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城市群36个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分析,并基于已有数据对两大城市群的绿色用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要明显高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相对较大,绝大多数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贡献更大,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不断提升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克强 徐丽媛
中部贫困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在地缘性、劳动力、自然资源和革命作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面临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中部崛起及产业梯度转移加速等良好机遇,但同时存着资金积累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收入外部性依赖强、专业人才匮乏等劣势与挑战。据此,在结合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下,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中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教育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和作用。教育合作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建设的基本路向,也是处理粤港澳三地教育关系的基本依据。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需要确立"湾区意识",赋予时代新内涵:着眼于长远全局,彰显教育"百年大计"的本质和在湾区建设中的特殊功能;着眼于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着眼于现代治理机制创建,建设活力湾区、法治湾区;着眼于融合性发展,构建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着眼于包容性成长,形成和而不同的"马赛克"式的湾区教育新图景。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教育 合作发展 时代内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玲 张伟远 李雪婵
为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合作与人才交流,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研讨会于6月25—26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大会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构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深入对话与交流,具体包括资历框架的国际比较,资历框架的理论基础、资历框架的国际标准、资历框架的创新模式、粤港澳资历框架融合和挑战、中国资历框架创新模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历框架的提议等。粤港澳大湾区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的对接探讨与实践,对构建我国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起到先行先试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力。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金融业和制造业均较发达、创新环境良好,为绿色金融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前,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应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绿色金融产品 环境信息披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