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4)
- 2023(13341)
- 2022(11478)
- 2021(10462)
- 2020(8727)
- 2019(19650)
- 2018(19110)
- 2017(36259)
- 2016(19569)
- 2015(22187)
- 2014(21700)
- 2013(21290)
- 2012(19519)
- 2011(17733)
- 2010(17804)
- 2009(17116)
- 2008(16131)
- 2007(14679)
- 2006(12733)
- 2005(11583)
- 学科
- 济(76917)
- 经济(76845)
- 管理(50165)
- 业(49949)
- 企(39611)
- 企业(39611)
- 方法(32099)
- 数学(28275)
- 数学方法(27910)
- 中国(27414)
- 融(27196)
- 金融(27192)
- 银(25464)
- 银行(25425)
- 行(24607)
- 农(23847)
- 地方(21638)
- 财(21134)
- 业经(18082)
- 制(17934)
- 贸(16410)
- 贸易(16395)
- 农业(16241)
- 学(15989)
- 易(15845)
- 务(13605)
- 财务(13572)
- 财务管理(13535)
- 企业财务(12799)
- 理论(12614)
- 机构
- 学院(272239)
- 大学(267616)
- 济(107607)
- 经济(105058)
- 管理(97517)
- 研究(94530)
- 理学(82910)
- 理学院(81881)
- 管理学(80261)
- 管理学院(79737)
- 中国(76660)
- 科学(59141)
- 京(56309)
- 财(50839)
- 农(49730)
- 所(48906)
- 中心(45660)
- 研究所(44533)
- 江(42299)
- 业大(41294)
- 财经(39971)
- 农业(39239)
- 范(36722)
- 师范(36315)
- 经(36015)
- 北京(35446)
- 州(34836)
- 院(34386)
- 经济学(33357)
- 技术(30465)
- 基金
- 项目(180268)
- 科学(139212)
- 研究(133066)
- 基金(126375)
- 家(110620)
- 国家(109668)
- 科学基金(92036)
- 社会(81817)
- 社会科(77496)
- 社会科学(77470)
- 省(73244)
- 基金项目(66503)
- 划(61233)
- 教育(61202)
- 自然(58287)
- 自然科(56835)
- 自然科学(56818)
- 编号(56257)
- 自然科学基金(55740)
- 资助(51610)
- 成果(45801)
- 重点(41747)
- 发(41279)
- 课题(39676)
- 部(38521)
- 创(37921)
- 创新(35494)
- 科研(34813)
- 性(34176)
- 项目编号(33827)
- 期刊
- 济(120923)
- 经济(120923)
- 研究(78662)
- 中国(54825)
- 农(46125)
- 学报(44064)
- 财(39672)
- 科学(39131)
- 融(38999)
- 金融(38999)
- 管理(33842)
- 大学(32409)
- 教育(31236)
- 学学(30652)
- 农业(30597)
- 技术(23518)
- 业经(21218)
- 经济研究(19567)
- 财经(19024)
- 业(16653)
- 经(16375)
- 问题(15739)
- 版(13666)
- 贸(13647)
- 理论(12830)
- 商业(12690)
- 技术经济(12354)
- 统计(12207)
- 国际(12198)
- 图书(12170)
共检索到413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焕平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产业经济转型升级跑出了加速度。然而,由于政策保障不完善、人才培育机制缺乏针对性、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等,区域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产生结构性矛盾。要为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及时培养出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深化产教融合、重构产教关系成为关键所在,具体路径包括:强化政府顶层设计,为产教融合掌好舵;深化多方协同合作,为产教融合铺好路;健全深耕融合机制,为产教融合把好关;构建创新专业集群,为产教融合搭好桥;完善实训基地建设,为产教融合奠好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方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为粤北高职院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产教深度融合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产教深度融合涉及政校行企湾五方,各方利益诉求不相同,要实现协同联动,同时激发五方积极性至关重要。粤北高职院校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须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抓手,采取加强顶层设计、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深化地方高职教育改革、建设产教融合服务平台等策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锦 田银生
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具有经济地理优势的"湾区"地带,因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而举世瞩目。本文以其主要组成部分的"珠三角9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该城市群发展进程中的"产业—人口—空间"交互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的产业发展对人口的吸纳作用在后期近乎消退,人口集聚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中后期也明显减弱,而空间扩展对人口集聚的影响效果比较有限且后期呈现负影响。基于上述结论可以判断,珠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和空间要素之间具有短期间的互促发展效果,但是尚未形成城市群应具有的长期稳定的互促机制。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三角城市群应积极推动产业类型不断提升以集聚高素质人口,积极引导空间扩张与人口增长匹配发展,并构筑多层次且协同互补的产业空间,以此深化产业、人口和空间要素的协同发展格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燕鸿
为科学评价珠三角城市的创新绩效,根据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先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各城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再通过双重差分法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大湾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发现,珠三角部分城市依然存在创新资源配置无效的情况;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战略后,珠三角城市的创新绩效提升了0. 131个单位,说明大湾区的设立有利于促进珠三角的科技创新;不同的科创环境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曹美苑
高职教育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珠三角地区作为广东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度聚集地,在大湾区高新技能人才供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对珠三角现有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高职专业结构的适配性分析,探索提高珠三角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配性的路径,包括构建省-市-校三级专业设置调控预警机制;依据大湾区发展规划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优化专业结构;以地方特色发展道路建设专业(群),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珠三角高职专业结构体系;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发展,对接产业集群需求;建立产业-就业-专业结构信息发布平台,以中长期预测分析规划专业布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成洪波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创建国际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加强湾区高校与产业的融合创新,从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提出迫切需求。"产学融创"致力于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形成价值整合、功能互补和创新要素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东莞理工学院凝练的"产学融创"理念,在打造创新型产学集群、创建特色产业学院、建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产学融创” 产学集群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丁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对粤港澳及周边地区来说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文就这一国家战略提出的特定背景加以分析,以期为后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转型升级 国际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爱磊 李家新 刘群群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迎来了融合发展的新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推动内地与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支点,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亦是我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部署。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合作现状,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未来的融合发展路径来看,应秉持以融合统领发展、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开放促进发展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进行制度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产业的协同、提升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高等教育 融合发展 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天阳 沈彬 李君婷 谭桂斌
基于当今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创意园建设的现状,从产教融合的视域出发,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创意园建设的四大需求进行分析,利用五大区域资源,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三全”育人协同、创意园区建设、创新团队管理、产学项目孵化、成果转移转化共六大机制,从组织设计、核心模块、制度建设3个维度探索学生创意园建设的有效路径。以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支撑大湾区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研究并探索构筑起高度开放、深度融合、多元协同的面向产教深度融合型、多维度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体系,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学生创意园“1+5+X”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全程协同培养新路径,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新的方向引领。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 学生创意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逯新红
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深化合作、提升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金融合作机制日益健全。合作领域逐步拓展,充分发挥了金融核心作用,有利地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金融合作 背景 战略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逯新红
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深化合作、提升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金融合作机制日益健全。合作领域逐步拓展,充分发挥了金融核心作用,有利地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金融合作 背景 战略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潘静 谭颖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需进一步深化中山与港澳的合作。本文通过探讨中山与港澳合作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其所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建议通过打造高端产业、科技合作、青年创业三大合作平台,建设人才保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两个支撑点,推进金融、土地、审批、认证四项制度创新,深化中山与港澳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合作 制度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红 修旗
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关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更是提升大湾区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教师队伍的关键。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有利于打开我国教师教育与国际对话的窗口,对提升全球教师教育水平具有显著的价值和意义,而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既是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此,在全球教育治理视角下,系统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逻辑旨意和运行机理,并构建包括领导政策协商机制、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资源整合共享机制、跨境培训研修机制、最佳实践交流机制以及知识共享合作机制在内的粤港澳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机制,以参与全球治理的愿景为指引,能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提供路径和范式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植林 刘思莞
从世界四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分析比较开始,结合广东省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发展情况和具体案例,深入探讨促进产教融合的新路径新机制,提出完善交叉融合培养模式,拓宽企业参与办学途径,推动粤港澳三地创新要素多维融合,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的建议,助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技创新高地。
关键词: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粤港澳大湾区 产教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基纯 王枫
专业产业契合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其产业转型升级,这势必对高职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基于对大湾区现有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契合性的分析,发现大湾区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错位问题,且内部各区域契合特征差异明显。为提升大湾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契合性,建议加强跨区域统筹规划设计,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坚持区域错位发展,对接地方产业群打造特色专业群;给予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建立政府主导的产教融合机制;共建特色高职教育园区,探索大湾区高职专业建设融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