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7)
- 2023(9999)
- 2022(8151)
- 2021(7710)
- 2020(5822)
- 2019(13600)
- 2018(13470)
- 2017(23575)
- 2016(13862)
- 2015(15868)
- 2014(16081)
- 2013(15166)
- 2012(14571)
- 2011(13719)
- 2010(14338)
- 2009(12632)
- 2008(12401)
- 2007(11490)
- 2006(10483)
- 2005(9890)
- 学科
- 济(56967)
- 经济(56912)
- 管理(29177)
- 业(27689)
- 中国(24802)
- 地方(21214)
- 教育(21120)
- 企(20233)
- 企业(20233)
- 农(17349)
- 业经(14161)
- 学(14033)
- 方法(13729)
- 理论(13542)
- 发(12431)
- 农业(12041)
- 地方经济(11543)
- 融(10634)
- 金融(10632)
- 数学(10319)
- 数学方法(10132)
- 银(10072)
- 银行(10052)
- 制(9984)
- 行(9895)
- 发展(9788)
- 展(9660)
- 技术(9487)
- 贸(9419)
- 贸易(9405)
- 机构
- 学院(190546)
- 大学(189402)
- 研究(76183)
- 济(70315)
- 经济(68389)
- 管理(61407)
- 中国(51791)
- 理学(50660)
- 理学院(49830)
- 管理学(48872)
- 管理学院(48467)
- 科学(45217)
- 京(43559)
- 所(38974)
- 范(38146)
- 师范(37907)
- 研究所(35088)
- 教育(34799)
- 财(32895)
- 中心(32474)
- 江(32356)
- 师范大学(30753)
- 农(30532)
- 北京(29226)
- 院(27785)
- 技术(26961)
- 州(26568)
- 财经(24540)
- 业大(24445)
- 职业(24035)
- 基金
- 项目(116321)
- 研究(96272)
- 科学(92035)
- 基金(76677)
- 家(65799)
- 国家(64969)
- 社会(57025)
- 科学基金(53884)
- 社会科(53581)
- 社会科学(53573)
- 教育(51158)
- 省(49085)
- 编号(43385)
- 划(42817)
- 基金项目(39108)
- 成果(38493)
- 课题(34915)
- 发(32521)
- 自然(30570)
- 资助(30420)
- 自然科(29701)
- 自然科学(29693)
- 年(29289)
- 自然科学基金(29091)
- 重点(28414)
- 发展(26504)
- 规划(26181)
- 部(26124)
- 展(26016)
- 性(24932)
- 期刊
- 济(92039)
- 经济(92039)
- 研究(70107)
- 教育(59853)
- 中国(55943)
- 农(29979)
- 学报(26140)
- 科学(25048)
- 管理(23872)
- 财(23763)
- 技术(21967)
- 大学(20822)
- 农业(20553)
- 融(18973)
- 金融(18973)
- 学学(17761)
- 职业(17123)
- 业经(16145)
- 经济研究(13681)
- 坛(12454)
- 论坛(12454)
- 财经(11993)
- 技术教育(11521)
- 职业技术(11521)
- 职业技术教育(11521)
- 问题(11509)
- 发(11135)
- 业(11062)
- 图书(10648)
- 经(10583)
共检索到322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安冬平
立足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需求,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系统理应精准内嵌三重理论逻辑:输入系统引入自组织逻辑,可激发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成员的内在动力;过程系统融入共生逻辑,可生成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共同体的集合智能;输出系统彰显协同利益逻辑,可创造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行动的共赢局面。只有实现三重逻辑的内在统一,才能驱动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精准合作发展进而精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晶 刘晖
区域整合是高等教育竞争中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高等教育整合分为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其在经历了内部整合向外部整合延伸的过程后,最终形成"协同合作、共谋发展"的理念。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整合不仅取决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文化逻辑,也是教育自身逻辑的使然。筹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作委员会、实施阶段性的合作计划以及建立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盟是实施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整合的进路。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高等教育整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中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教育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和作用。教育合作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建设的基本路向,也是处理粤港澳三地教育关系的基本依据。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需要确立"湾区意识",赋予时代新内涵:着眼于长远全局,彰显教育"百年大计"的本质和在湾区建设中的特殊功能;着眼于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着眼于现代治理机制创建,建设活力湾区、法治湾区;着眼于融合性发展,构建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着眼于包容性成长,形成和而不同的"马赛克"式的湾区教育新图景。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教育 合作发展 时代内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喻凯 陈匡钰
报酬递增假设下的要素流动效应和地理尺度重构中的空间聚集效应塑造了流量经济发展的基本形态。流量决定湾区发展的地位、演化格局与边界。香港、广州和深圳三大核心城市流量优势分立,但也面临现代流量经济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传统流量对经济的拉动力下降、基础流量优势存在分流弱化风险、流量经济分布格局不均衡、区域发展碎片化制约流量经济发展五大挑战,未来应将打造现代流量经济体系作为发挥主引擎作用的重要抓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平 李艳娥
职业教育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发展存在沟通协调难、教育融合难、专业产业匹配难、企业参与难、课堂生态实施难等问题。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构建包含大湾区生态、学校生态、课堂生态的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系统。从转变观念,融合发展;完善机制,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合作共生,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增进交流合作,师资共享;扩大公众参与,增强生态活力五方面促进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安冬平
伴随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落地与进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迎来崭新时代。由于职业教育被置身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境脉中,实现协同发展则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的理性选择。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欲对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有所作为,诚然需做出宏观层面的时代回应和微观层面的内涵解读。鉴于新时代诉求,立足宏观层面"基本任务、推进原则和理论依据"三个维度的静态分析,微观层面"时间节奏、软硬条件、历史积淀、未来主张"四个向度的动态解析,可构建静动结合、时空兼备的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立体多维式"内涵解释框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霞 刘佳宁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重要的对外开放平台和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其金融发展质量的提升,对于推动区域发展能级跨越、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回顾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与发展历史,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剖析大湾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展望“十四五”时期大湾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从历史沿革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与发展经历了从港澳回归前的市场驱动型到大湾区成立前的政策驱动型,再到大湾区成立后的战略主导型竞合协同。从理论逻辑看,实现大湾区金融高质量发展,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是价值本源,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是动力引擎,坚持底线思维维护金融安全是坚实保障,推进全球金融治理是提升金融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大湾区应以梯度协调、错位发展为主导,打造网络化金融空间格局;以开放融合、协同发展为突破,内外联动提升金融发展能级;以精准发力、安全稳健为着力点,畅通实体经济的金融“血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窦志铭
大湾区建设在技能人才方面的需求最少有三个新的变化。一是新的产业形态、新的产业布局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新的大都市群对新型社会管理人才的需求;三是港澳与内地的融合发展对职业院校相互交流、合作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规划建设几所世界一流职业院校、打造与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一流专业(群)、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服务大湾区企业走出去等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毅
世界一流湾区是全球创新资源最集中、经济活动最密集、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一流湾区崛起过程的背后,是科技创新与产业持续的转型升级,以及经济、社会、政策、文化、环境等各个层面的优化和协调。湾区创新活动的空间组织和相互作用不再局限在区域尺度,而是通过嵌入全球产业链、全球创新链和全球生态价值链等在全球范围拓展创新活动与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自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从国家农业区蜕变成为世界著名的制造业区域,并在若干领域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环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文琴 陈心雨 曾文 肖鹏
文章通过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合作基础,探究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合作与发展方向。采用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从设施网络、文献资源、购书经费、从业人员、服务效能和优劣势方面分析各城市公共图书馆现状,梳理粤港澳地区图书馆的合作传统与历史。立足于各城市需求和交流共识,认为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合作需要解决基层图书馆建设较为薄弱,缺乏统一管理、长效合作的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各级图书馆服务效能参差不齐等问题,并对未来合作路径提出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峰
从内地改革开放后到港澳回归前,三地间在会计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准入限制。港澳回归后,包括广东省在内的整个内地与港澳特区在会计准则、会计服务与人员等方面展开合作,形成多项制度性合作安排。自2008年起,广东省在会计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一些与会计行业和会计人员有关的重要措施在广东省先行先试,再向全国复制推广。粤港澳会计合作在模式上实现了从非正式功能性合作到正式制度性合作的转变;在合作层次上通过多层次政策试验孕育创新实践,化解合作难题;其合作成果对内全面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具有示范作用。展望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粤港澳会计合作有以下发展趋势:进一步推动会计人员跨境便利执业;实现会计执业资格的全面互认;扩大在会计准则领域的国际合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丘书俊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正处于全面推进阶段,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需把握这一重大机遇,强化互动合作,协同发展,携手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文章分析了中山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互动合作发展中的优势和短板,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对中山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互动合作进行深入分析,在借鉴国际知名湾区城市互动合作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互动合作发展建议。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互动合作 引力模型 中山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朋亲 毛艳华 荣健欣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珠三角城市体系的变迁,塑造了广深"双中心"模式。已有研究对"双城"联动发展的意义、业态和路径做了不同层面的剖析,但缺乏基础理论探讨和区域互动的整体审视。文章从城市群中心城市"双城联动"的内涵、理论基础和联动模式切入,系统梳理广深"双城联动"的形成、表现与发展境况,并总结了广深"双城联动"的实现路径。广深"双城"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着枢纽和综合服务功能,其"双城联动"发展形态,有助于在一个中观理论层次总结中心城市"双城联动"的一般规律和政策举措,进而为当下及未来更多城市群"双城联动"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 双城联动 广深联动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金山 文丰安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化与国家战略互动的引领性平台,是未来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全球治理的空间载体和经济增长极群落。以智能制造全球生产权引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粤港澳大湾区要率先而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需要湾区内部各地区产业链有效连接。全球化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全球化"融智"和全球化"融资",通过全球化"融智"实现全球化"融资",吸引全球的高端要素集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要探索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独立关税区"等条件下如何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劳铖强
本文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在本质出发,在空间、动力、引擎和方向四个层面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思路,认为重点需要优化空间结构,形成新格局;提升创新水平,形成新动力;促进协调发展,形成新核心;深化对外开放,形成新方向。
关键词:
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结构 珠三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