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1)
- 2023(12056)
- 2022(10067)
- 2021(9268)
- 2020(7885)
- 2019(18706)
- 2018(18540)
- 2017(35560)
- 2016(19216)
- 2015(22198)
- 2014(22455)
- 2013(22281)
- 2012(20650)
- 2011(18784)
- 2010(19514)
- 2009(18497)
- 2008(17552)
- 2007(16176)
- 2006(13981)
- 2005(12774)
- 学科
- 济(82945)
- 经济(82872)
- 管理(53761)
- 业(52575)
- 企(42977)
- 企业(42977)
- 方法(38499)
- 数学(34499)
- 数学方法(33866)
- 融(27522)
- 金融(27520)
- 中国(26693)
- 银(25702)
- 银行(25665)
- 行(24757)
- 农(22410)
- 财(21262)
- 地方(20171)
- 制(18077)
- 业经(17179)
- 学(16485)
- 贸(15738)
- 贸易(15721)
- 易(15179)
- 农业(15159)
- 理论(14411)
- 务(14046)
- 财务(13995)
- 财务管理(13954)
- 企业财务(13194)
- 机构
- 学院(277998)
- 大学(274949)
- 济(111890)
- 经济(109223)
- 管理(104197)
- 研究(92166)
- 理学(88697)
- 理学院(87682)
- 管理学(85794)
- 管理学院(85276)
- 中国(75895)
- 京(57880)
- 科学(57144)
- 财(52156)
- 农(48647)
- 所(47616)
- 中心(45223)
- 江(43608)
- 研究所(43055)
- 业大(41956)
- 财经(41099)
- 农业(38130)
- 经(36947)
- 北京(36852)
- 州(35938)
- 范(35443)
- 师范(35062)
- 经济学(34398)
- 院(33194)
- 经济学院(31210)
- 基金
- 项目(179393)
- 科学(138876)
- 研究(130461)
- 基金(126833)
- 家(110493)
- 国家(109603)
- 科学基金(93136)
- 社会(79643)
- 社会科(75533)
- 社会科学(75507)
- 省(72505)
- 基金项目(66494)
- 教育(61000)
- 自然(60639)
- 划(60226)
- 自然科(59175)
- 自然科学(59161)
- 自然科学基金(58047)
- 编号(54782)
- 资助(54108)
- 成果(44473)
- 重点(40930)
- 发(39376)
- 部(38579)
- 课题(38398)
- 创(37529)
- 创新(35167)
- 科研(34758)
- 大学(33589)
- 计划(32838)
共检索到422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梁刚 赵振宇 M.Mustafa Ozguven
2017年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绿色金融试点省之一的广东,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过程中,如何推动该区域内的绿色金融合作,从而促进整个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与国外知名湾区的差距,然后分析了大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大湾区实施绿色金融合作的必要性。继而梳理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绿色金融合作模式设计方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力。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金融业和制造业均较发达、创新环境良好,为绿色金融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前,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应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绿色金融产品 环境信息披露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璟
粤港澳大湾区治理与合作已进入关键期,本文从合作内容、动因分析、差异化机制分析出发,以"互融共兴"为理论核心,从合作前提、联动机理、执行机理以及监督、评估、反馈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初步的分析范式。建议构建以协调委员会为主的协调管理体制,从法律、市场、政府和社会四个方面创新协调机制,以结构式强制、契约式和互动式三种方式配套相关政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璟
粤港澳大湾区治理与合作已进入关键期,本文从合作内容、动因分析、差异化机制分析出发,以"互融共兴"为理论核心,从合作前提、联动机理、执行机理以及监督、评估、反馈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初步的分析范式。建议构建以协调委员会为主的协调管理体制,从法律、市场、政府和社会四个方面创新协调机制,以结构式强制、契约式和互动式三种方式配套相关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艾希繁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文化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大量投资。以美国旧金山湾区好莱坞电影产业投资为例,每年金融体系投入好莱坞电影投资都超过20亿美
关键词:
粤港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有利于加强统筹协调,支持港澳通过深度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为巩固和提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1997年,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20多年来,在祖国的强有力支持下,香港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作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不断巩固。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金融合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景武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构建大湾区金融圈,为港澳地区融入国家金融改革发展大局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与共同发展提供示范经验,为我国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参与和引领金融全球化提供重要平台。
关键词:
港澳地区 粤港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文婷 柯昀含
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就必须要有法治保障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成后,生态环保领域的立法进入应用立法时代。我国现有的一般性法律无法解决流域、区域存在的特殊生态环境问题,有必要制定专门法律,对现有体制、制度和机制进行系统集成,探索出适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模式。“十三五”以来,针对长江、黄河、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青藏高原等区域的生态保护问题所进行的立法尝试,就是对立法模式的集成创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已经通过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在粤港澳大湾区展开法律制定工作的过程中,建议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综合性立法结合特殊问题和协同治理情况,以提升流域性、区域性专门法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金山 刘倩倩 朱宁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是践行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进而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空间载体。为了探究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间合作潜力,文章基于各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整理并提取可能的合作组合,借鉴Bogetoft and Wang(2005)提出的DEA合并效率测量方法,以“事前”评价角度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绿色经济合作效率及其分解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从整体层面看,大部分城市合作组合都是技术效率和协同效率提升,但规模效率下降;合作效率提升主要是由技术效率带动的,合作效率下降则主要是由规模效率导致的。从个体层面看,珠海和江门,珠海、江门和中山,珠海和中山等组合的合作潜力被看好;合作效率提升最多的前10种资源流动路径的样本城市大部分是综合实力略微靠后的城市,这说明综合实力较弱的城市的合作潜力可能较大;合作潜力较高的组合基本都是双边合作,说明双边合作的获益潜力更大。将样本城市进行分类研究,一类是在资源流动前已处于技术边界的样本城市,另一类是在资源流动前处于技术边界以下的样本城市,结果和上述分析一致。研究表明,城市间合作问题纷繁复杂,涉及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各城市本身发展存在差异性,寻求合作需因时而异、因情况而定。
关键词:
合作效率 效率分解 合作意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逯新红
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深化合作、提升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金融合作机制日益健全。合作领域逐步拓展,充分发挥了金融核心作用,有利地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金融合作 背景 战略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逯新红
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深化合作、提升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金融合作机制日益健全。合作领域逐步拓展,充分发挥了金融核心作用,有利地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金融合作 背景 战略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江涛 黄海燕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是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面临的紧要问题,也是双碳目标政策下的现实追求。粤港澳大湾区追求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增长,提升大湾区经济发展的生态效应是关键。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九市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而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发展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安排能通过降低第二产业污染排放提升生态效应,绿色金融对促进第二产业环保改造和技术升级有很强的边际效应。未来大湾区各城市要在规划好各自产业绿色转型的基础上,协同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大湾区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践行双碳目标,加快美丽湾区建设步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雷丽 张帆
首先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物流的背景,阐述了绿色物流概念;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绿色物流认识、绿色物流实施主导部门、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绿色物流发展的意义等多角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随后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物流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了量化评价;最后根据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的结果,从社会、环境、资源和技术四个层面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物流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绿色物流 绩效评价 AHP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会忠 李旋 张仁杰
文章采用考虑非期望的超效率SBM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与空间杜宾模型(SDM),深入讨论粤港澳大湾区2009—2019年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纹理、演化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湾区绿色创新效率具有良性发展趋势,先后经历"增长期""衰退期"与"重振期"三个阶段。区域内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分布具有"城市梯度"与"中流驱动"差异特征。(2)湾区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空间负相关性,局部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低—高集聚和高—低集聚特征,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极化"现象导致空间分布格局稳定性较差。香港、澳门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增强,推动珠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基本实现联动发展。(3)政府支持力度、开放程度、环境规制及教育水平对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起到负向作用。教育水平及产业结构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开放程度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余因素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对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提出针对性建议,包括加快形成绿色创新成果落地转化长效机制,推动绿色创新与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有效衔接,降低区域间协作创新制度交易成本等一系列战略性举措。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孝明 谢冬敏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3—2018年相关数据,在采用引力模型测算得到各城市金融合作度指数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空间计量模型检验金融合作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和区域创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合作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存在较强的空间效应。空间杜宾模型(SDM)显示本地金融合作每提升1个百分点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创新产出0.716个百分点,但是本地金融合作水平提升对外地创新的作用效果却不显著。进一步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合作主要通过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水平产生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