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6)
2023(12797)
2022(11068)
2021(10401)
2020(8674)
2019(20037)
2018(19681)
2017(38063)
2016(20265)
2015(22858)
2014(22682)
2013(22528)
2012(20599)
2011(18542)
2010(18686)
2009(17392)
2008(15852)
2007(13664)
2006(12142)
2005(10672)
作者
(58476)
(48380)
(47875)
(45485)
(30780)
(23236)
(21910)
(18841)
(18503)
(17177)
(16790)
(16255)
(15357)
(15168)
(15017)
(14733)
(14243)
(14238)
(13911)
(13725)
(11903)
(11844)
(11536)
(10896)
(10880)
(10710)
(10695)
(10646)
(9771)
(9412)
学科
(80160)
经济(80073)
管理(59851)
(57529)
(48034)
企业(48034)
方法(36463)
数学(31708)
数学方法(31370)
中国(27123)
(26732)
金融(26730)
(24785)
银行(24740)
(23896)
(21525)
(21274)
地方(20992)
业经(18343)
(17361)
(16693)
农业(15123)
(14694)
财务(14630)
财务管理(14611)
技术(14069)
理论(14008)
企业财务(13973)
(13786)
贸易(13770)
机构
大学(283248)
学院(281173)
管理(114880)
(110731)
经济(108192)
理学(99510)
理学院(98394)
管理学(96794)
管理学院(96278)
研究(94524)
中国(75368)
(60302)
科学(59401)
(50141)
(46933)
中心(44569)
(44415)
研究所(43079)
业大(42151)
财经(40795)
(39595)
北京(38488)
(37122)
(36722)
师范(36417)
(34659)
农业(34635)
(33834)
经济学(32930)
财经大学(30694)
基金
项目(198304)
科学(155386)
研究(145247)
基金(143165)
(124555)
国家(123547)
科学基金(106232)
社会(90245)
社会科(85680)
社会科学(85655)
(77574)
基金项目(77046)
自然(69616)
自然科(67859)
自然科学(67845)
自然科学基金(66607)
(65191)
教育(64847)
编号(59644)
资助(58766)
成果(47478)
重点(44104)
(43067)
(42723)
(41592)
课题(40119)
创新(38802)
科研(37780)
国家社会(36808)
项目编号(36797)
期刊
(116511)
经济(116511)
研究(82164)
中国(54305)
学报(44254)
科学(41467)
管理(40733)
(39209)
(36468)
(36397)
金融(36397)
大学(32805)
学学(30641)
教育(29375)
农业(27051)
技术(23413)
财经(19135)
业经(18903)
经济研究(18012)
图书(17209)
(16166)
科技(15620)
理论(15272)
问题(14950)
资源(14577)
实践(14249)
(14249)
(14120)
技术经济(13275)
现代(12800)
共检索到412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林  黄震环  张仁寿  阎明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2014-2016年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发现:大湾区科技金融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较高,但存在区域差异,其中香港、深圳、广州、东莞、珠海五市达到了生产前沿面;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高等教育氛围、对外经济开放程度显著正相关,与政府科技支持力度负相关。为了进一步提升大湾区的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需要合理配置财政科技资源、提升规模效率、加强区域间带动作用、注重高等人才培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覃剑  
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空间效率和能力,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至关重要。基于金融区位商、金融POI核密度等指标,对金融业增加值以及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机构网点的空间布局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高度集中在香港、深圳、广州三座核心城市,其他节点城市的金融资源分布相对稀疏。为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效率,运用因子分析法、Wurgler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金融资源外部空间配置效率和内部空间配置效率两个维度进行测度评估,结果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配置整体灵活有效,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面临瓶颈制约。为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配置空间效率,要打造具有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大型金融机构,提高金融供给能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金融交易平台,提高金融资源集聚能力;建设具有创新活力的金融创新试验区,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建设具有合作分工优势的区域金融网络,增强区域整体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优化区域金融市场环境,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潘捷  曾春燕  
国家金融学视角下,现代金融体系理论不断健全,对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认识与评价逐步深化。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独有特征,构建适用于三维评价的指标体系,分别采用熵值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共生度评价模型,对大湾区11个城市2012—2020年科技金融生态系统成熟度、耦合协调度、共生模式和共生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香港、深圳和广州的科技金融发展成熟度位于第一梯队;核心城市金融发展对本市科技金融的贡献度均相对较高;各城市科技金融生态系统耦合度不断提升,其中深圳已接近深度耦合阶段;协调度评价表明,深圳和广州已实现良好协调;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仍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阶段。因此,建议大湾区各城市共同构建区域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建立多层次直接融资市场、打造高度开放与高协同性的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风雨  
物质资本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科学合理的资本要素配置则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将GTWR模型引入Wurgler经典测度框架内,对粤港澳大湾区2000—2019年各时空点上物质资本配置效率的局部性质进行刻画,并结合核密度估计分析其分布动态与时空差异。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物质资本配置总体上是有效率的,尤其是近十年其物质资本配置继续保持有效状态,效率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但不同区域配置水平的差距仍然存在;大湾区内不同城市配置效率的时变形态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征为类“U”型递增。物质资本配置效率逐渐摆脱对投入规模的过度依赖,低投入、高效率日益成为主要发展模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焕峰  
创新资源配置是促使创新体系构成要素间交互学习和发挥效能的关键,有利于提升国家/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体系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高质量区域创新体系,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需要发挥竞争市场机制和新型举国体制作用来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定位和布局、健全产业创新分工体系、创新空间格局和完善较强支撑力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建设创新高地,重视实体经济,统筹区域协调,优化创新环境吸引人才集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剑辉  
近年来金融科技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监管沙盒"则是监管金融科技新业态发展的可行性选择。构建大湾区跨境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合作机制,推动大湾区金融合作创新与金融风险防控非常必要。现阶段大湾区已具备良好的经济与政策基础、较高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稳固的金融科技合作模式等条件,鉴于监管体系、监管标准、协调沟通等制约因素,建议大湾区先确立与协调沙盒监管主体,然后打造信息共享与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最后从单一通行证、联合沙盒准入与运行、消费者保护等方面构建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合作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迪威  张颖  卢琰  
通过分析粤港澳三地的科技资源现状并从科技资源特点出发,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资源共享的标准体系结构和技术架构,探讨科技资源支撑科技创新的新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连锋  
从经济空间关联的角度出发,以粤港澳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为研究对象,以2009年-2017年9年间的空间面板数据为基础,从湾区内城市群的开放度、政府调控能力以及人力资本竞争力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测算大湾区历年的经济效率,并采用空间误差模型研究大湾区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大湾区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的经济效率显著高于其他9个内地城市,大湾区整体经济效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同时,香港和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属于"高-高"型空间关联,其余9个内地城市属于"低-低"型空间关联,大湾区内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进出口额、政府财政支出等指标对湾区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裴光  
推动大湾区金融改革发展,可以充分发挥三地经济金融的多元性和互补性,发挥各自所长、突出优势互补,构建竞合有序、协调发展的金融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中央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决策。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6670多万,区域生产总值达1.4万亿美元,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2019年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云贤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金融业发展成就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速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经济运行环境不断改善,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013~2016年,广东省金融业增加值以年均12.2%的增速发展。到2016年,广东省金融业增加值达6127.05亿元,是2012年的1.77倍。2016年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平均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艾希繁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文化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大量投资。以美国旧金山湾区好莱坞电影产业投资为例,每年金融体系投入好莱坞电影投资都超过20亿美
关键词: 粤港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有利于加强统筹协调,支持港澳通过深度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为巩固和提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1997年,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20多年来,在祖国的强有力支持下,香港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作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不断巩固。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景武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构建大湾区金融圈,为港澳地区融入国家金融改革发展大局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与共同发展提供示范经验,为我国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参与和引领金融全球化提供重要平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彦平  燕翔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金融业发达程度是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表征。湾区金融往往具有更强的资源配置能力、产业带动能力以及财富集聚功能,因此湾区金融也成为带动世界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世界三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也无不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基础和实力都较为雄厚,产业互补性强,金融合作具备市场需求和产业协同的支撑。然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和法律制度"的区域特殊性,使得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包括金融合作与协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天芸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区位、经济、制度等优势,是推动国家整体转型发展,培育经济新动能,进一步提高国家对外开放水平,引领我国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格局的中坚力量。本文使用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1998-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财政收入等指标来衡量金融支持力度,选择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指标,构造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金融支持对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支持在长期内稳定促进了大湾区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需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推动跨境金融、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用好"看得见的手",培养和吸引更多高端金融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