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1)
- 2023(11715)
- 2022(10372)
- 2021(9971)
- 2020(8184)
- 2019(19089)
- 2018(19124)
- 2017(36885)
- 2016(20404)
- 2015(23001)
- 2014(23057)
- 2013(22480)
- 2012(20642)
- 2011(18637)
- 2010(18778)
- 2009(16843)
- 2008(16250)
- 2007(14070)
- 2006(12515)
- 2005(10835)
- 学科
- 济(74252)
- 经济(74165)
- 管理(57502)
- 业(54155)
- 企(44818)
- 企业(44818)
- 方法(33706)
- 数学(29092)
- 数学方法(28669)
- 农(21690)
- 中国(20823)
- 财(19292)
- 地方(17024)
- 业经(16741)
- 学(16388)
- 贸(15344)
- 贸易(15339)
- 理论(15245)
- 易(14854)
- 农业(14219)
- 制(13315)
- 策(12837)
- 教育(12486)
- 和(12442)
- 技术(12385)
- 务(11955)
- 财务(11891)
- 财务管理(11872)
- 环境(11806)
- 银(11215)
- 机构
- 学院(279587)
- 大学(278844)
- 管理(112783)
- 济(106901)
- 经济(104316)
- 理学(97569)
- 理学院(96447)
- 管理学(94857)
- 管理学院(94332)
- 研究(93247)
- 中国(67634)
- 京(59412)
- 科学(57945)
- 财(49342)
- 所(46524)
- 农(43412)
- 研究所(42409)
- 中心(41967)
- 江(41280)
- 业大(41220)
- 财经(39153)
- 范(38640)
- 师范(38334)
- 北京(37932)
- 经(35581)
- 院(34309)
- 农业(33885)
- 州(33867)
- 技术(31706)
- 师范大学(30641)
- 基金
- 项目(191807)
- 科学(149838)
- 研究(144549)
- 基金(135838)
- 家(117186)
- 国家(116137)
- 科学基金(99725)
- 社会(87005)
- 社会科(82284)
- 社会科学(82263)
- 省(76230)
- 基金项目(72349)
- 教育(67664)
- 自然(65292)
- 划(63997)
- 自然科(63726)
- 自然科学(63713)
- 自然科学基金(62541)
- 编号(61426)
- 资助(56566)
- 成果(50517)
- 课题(42778)
- 重点(42695)
- 部(42071)
- 发(40964)
- 创(40002)
- 项目编号(37625)
- 创新(37104)
- 科研(36292)
- 教育部(36069)
- 期刊
- 济(118514)
- 经济(118514)
- 研究(84604)
- 中国(54363)
- 学报(41915)
- 管理(41338)
- 教育(40453)
- 农(39374)
- 科学(38871)
- 财(35386)
- 大学(31830)
- 学学(29523)
- 农业(27942)
- 技术(25994)
- 融(24105)
- 金融(24105)
- 业经(20351)
- 经济研究(18640)
- 财经(17875)
- 图书(16449)
- 经(15128)
- 问题(14880)
- 业(14294)
- 理论(14272)
- 科技(13790)
- 实践(13341)
- 践(13341)
- 技术经济(13010)
- 现代(12817)
- 坛(12129)
共检索到410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丽红
粤港澳大湾区依托优良的供应链和完备的物流配送体系,形成了很多电商产业集群。虽然集群效应会吸引更多的直播电商人才集聚于此,但是由于整个行业法律法规监管趋于规范和严格、诚信意识提升、信息技术和消费者转型升级带来的直播电商人才素质能力缺口,以及行业发展中不同岗位如运营、主播、网络推广等需求较大,需要直播电商人才不断地进行培训提升。另外,随着行业转型升级,产业直播电商人才、跨境电商直播人才需求存在缺口。而通过政、校、行、企、培训机构五元和线上线下两路径进行直播电商人才共同培养,注重直播沟通技巧、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素质等综合能力培养,以及短视频策划与制作、直播技巧、电商文案写作等相关技能培养,是粤港澳大湾区直播电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直播电商 人才 培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丽 雷亮 周冬跃 温坤华
按照"一中心双融合三依托"的改革思路,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养成为中心,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并依托实验课程建设团队、企业技术团队和实验室管理团队,实施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四化"改革,即实验课程体系分层模块化、实验平台建设发展基地化、实验课程教学实施类别化和实验项目建设前沿工程化。改革形成了一批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提升了专业实验教学队伍保障。
关键词:
新工科 实验教学体系 改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燕 王嘉茵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引入创业者特质,并将创业环境分为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教育文化环境,使用SPSS23.0和Amos 24.0软件构建港澳学生创业意愿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内地高校689名港澳学生数据,探讨其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其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创业意愿差异。结果发现:创业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创业者特质和创业环境对内地高校港澳学生的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创业意愿上,男生高于女生、香港学生高于澳门学生、大湾区学校学生高于非大湾区学校学生,而理工医专业学生低于人文社科专业学生。最后,为全面提高港澳学生的创业意愿,让他们在分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红利中更好地担当使命,从创业环境入手、培养创新型人才视角出发,提出集培养体系、生态体系和资源体系于一体的支持系统,以支持港澳学生在内地创业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萍 蔡昭权 董鹏中 张逸琴 周克强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把职业教育推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同时也给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极大挑战。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方向同质化发展问题比较明显,高度集中在"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制约着未来人工智能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据此,大湾区高职院校应积极打造AI+X复合型人才培养矩阵,构建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人工智能职教共同体,建设集场景展示、技术体验、产业合作、咨询服务、示范培训等于一体的人工智能展示体验培训基地,以AI+X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推进大湾区高职院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鑫 艾希
由于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人才与内地人才的特点和属性存在差异,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关于这两类人才的引进政策存在较大区别,并且这种差异性会在很大层面上影响政策评估的结果。为此,从人才属地分类视角出发,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的人才需求,并结合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的公共政策执行互动模型,从政策执行者和受政策影响者利益角度对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对内地人才和港澳地区人才引进政策的异同,以及从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相互调试的角度分析不同人才引进政策施行原因。研究发现:根据人才的市场机制、需求情况及资源配置3个维度,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政策执行地本身,在引才标准方面以引进高端精准的内地人才为导向,对于港澳地区人才的引进则以青年人才为突破点,在引才领域方面均倾向于理工科领域,文化领域则多针对内地人才;两种属地的人才作为政策接受者享受不同程度的个税优惠、购房优惠等。粤港澳大湾区在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时,不仅需要考虑作为政策执行者本身的利益,还需要重视政策接受者的需求,具体要健全区域性人才引进机制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引进人才合作模式,推动港澳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并进一步引导港澳青年坚定政治立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人才强国建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闫彩霞 艾忠 郭子豪
港口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先导产业,也是对外贸易的领旗手,城市间联动与合作在此率先展开。而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其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充实完善的资源配置,将成为世界航运交易最大的热土。深圳港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三大口岸之一,面临着多项压力,其中包括缺乏对自身的科学定位、协调合作机制建设不完善、环境问题突出、湾区内港口同质化竞争激烈等,深圳港要科学定位、协同发展、绿色改造、服务创新,结合自身优势寻求绿色科学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冯泽华
对标国际一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生产要素要想更加自由流通,大湾区法治资源的互通有无是其中关键。大湾区应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优势,从设立立法协调机构、制定适用于大湾区的区际冲突法、完善海关协作机制、健全区际司法互助机制以及构建法治指数评价体系等法治路径入手,整合各种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法治资源,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志新
深圳是驱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对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定位的SWOT矩阵分析,深圳的定位是创新创业之都、金融创新中心、高端产业中心和港口物流中心。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中,首先,要发挥创新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在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制造创新和服务创新上发挥主导作用;其次,借助自贸区发展的平台,做出标杆;再次,打造龙头产业,占领产业高端;最后,与粤港澳其他地区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世界一流湾区。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定位 SWOT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东亮 郑鸽
人口集聚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凸显了粤港澳大湾区人口问题研究的重要价值。依据2000~2020年数据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及其内部圈层的人口集聚特点,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的人口集聚水平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人口集聚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有近一半的常住人口生活在以香港、广州、深圳为主的第一圈层城市,且科技人才和普通劳动力的集中化趋势明显,具有典型的中心外围结构特征。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制度差异、高等教育资源匮乏以及地方过度竞争等,应采取跨境治理机制法制化、创新人才合作模式和精准城市产业定位等政策措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梦婕
在国家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的背景下,汕头经济特区提出打造大汕头湾区城市格局,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本文从汕头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着眼,提出从创新、开放、生态等方面入手,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大汕头湾区城市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纪培端 蔡红
人才集聚实质上是人力资本在区域间流动集聚的过程,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文章基于2016—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集聚规模、就业结构、创新活力、政策引导、资源保障5个维度构建人才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水平呈向好发展态势,但城市间差距逐步扩大;人才集聚规模与资源保障是影响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子;不同城市在人才集聚能力的表现上优势各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纪培端 蔡红
人才集聚实质上是人力资本在区域间流动集聚的过程,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文章基于2016—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集聚规模、就业结构、创新活力、政策引导、资源保障5个维度构建人才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水平呈向好发展态势,但城市间差距逐步扩大;人才集聚规模与资源保障是影响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子;不同城市在人才集聚能力的表现上优势各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卷书 李玉杰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瓶颈因素。目前,大湾区科学合理的经济合作机制建设趋势正日益显现,而促进粤港澳科技人才共享机制的形成已成为粤港澳地区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对比研究,从阻碍粤港澳科技人才共享的各项成因分析出发,结合粤港澳地区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以推进大湾区早日实现人才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催化相关要素的自由流通,促进大湾区人才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关键词:
粤港澳 大湾区 共享 科技人才 要素流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佳艳 司文娟
通过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提出的时间脉络,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提出后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深化湾区合作共赢,发挥湾区辐射带动作用,凸显其在全国改革及创新的引领作用,创新湾区国际化模式等;并提出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契机之下,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提高国际经贸功能、推动空港航运物流联动、助推金融效应叠加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实体经济 珠三角 湾区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