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8)
- 2023(13531)
- 2022(11601)
- 2021(10642)
- 2020(8793)
- 2019(20501)
- 2018(20158)
- 2017(38888)
- 2016(20991)
- 2015(23821)
- 2014(23951)
- 2013(24040)
- 2012(23022)
- 2011(21136)
- 2010(21732)
- 2009(20161)
- 2008(20006)
- 2007(18287)
- 2006(16371)
- 2005(15072)
- 学科
- 济(92899)
- 经济(92813)
- 业(55835)
- 管理(55547)
- 企(40558)
- 企业(40558)
- 方法(34745)
- 数学(30075)
- 数学方法(29738)
- 农(29033)
- 中国(28828)
- 地方(27352)
- 贸(25413)
- 贸易(25394)
- 易(24563)
- 财(21175)
- 业经(20416)
- 农业(19138)
- 学(18496)
- 制(17879)
- 银(16248)
- 银行(16211)
- 融(15798)
- 金融(15796)
- 行(15706)
- 环境(14332)
- 地方经济(14277)
- 发(13698)
- 和(13488)
- 策(13479)
- 机构
- 学院(305806)
- 大学(302943)
- 济(130438)
- 经济(127431)
- 研究(112413)
- 管理(112389)
- 理学(94257)
- 理学院(93089)
- 管理学(91580)
- 管理学院(90968)
- 中国(86035)
- 科学(67651)
- 京(65750)
- 财(59737)
- 所(58581)
- 农(54569)
- 研究所(52613)
- 中心(51327)
- 江(49774)
- 财经(45579)
- 业大(43951)
- 范(42918)
- 农业(42549)
- 师范(42542)
- 北京(42454)
- 经(41071)
- 院(40671)
- 州(39868)
- 经济学(39316)
- 经济学院(35451)
- 基金
- 项目(192975)
- 科学(149972)
- 研究(144831)
- 基金(135706)
- 家(118048)
- 国家(117021)
- 科学基金(98125)
- 社会(89742)
- 社会科(84988)
- 社会科学(84965)
- 省(76618)
- 基金项目(70825)
- 教育(65398)
- 划(64572)
- 编号(61287)
- 自然(61115)
- 自然科(59557)
- 自然科学(59538)
- 自然科学基金(58410)
- 资助(56087)
- 成果(51293)
- 发(47821)
- 重点(44072)
- 课题(43048)
- 部(42160)
- 创(39448)
- 发展(38698)
- 展(38089)
- 创新(36943)
- 性(36618)
- 期刊
- 济(155122)
- 经济(155122)
- 研究(95633)
- 中国(66960)
- 农(50978)
- 学报(45308)
- 财(44671)
- 科学(42099)
- 管理(40846)
- 教育(36125)
- 农业(34534)
- 融(34367)
- 金融(34367)
- 大学(33905)
- 学学(31435)
- 业经(26910)
- 技术(26756)
- 经济研究(25204)
- 财经(21926)
- 问题(21355)
- 贸(21211)
- 国际(19041)
- 图书(19021)
- 经(19009)
- 业(18794)
- 商业(15468)
- 世界(15453)
- 技术经济(15160)
- 理论(14542)
- 坛(14472)
共检索到488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玲
在服务经济日益重要和服务业区域间转移加快的现实背景下,深入理解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理清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未来发展方向对粤港澳服务贸易协同化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粤港澳服务贸易现状切入,根据粤港澳三地现阶段合作特点研究分析粤港澳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并进一步提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振羽
大科学装置的"高密度科技创新资源聚合体"功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大科学装置布局过于分散,并且,中国大科学装置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投资模式,与当前以"城市群""湾区经济"为主体的发展趋势不符。集中布局大科学装置,探索建立以中央政府为主导、湾区城市群合作的大科学装置投资和管理模式,基于大科学装置整合多项国家科技政策和战略规划资源,是粤港澳大湾区基于大科学装置构建创新引领发展模式的可选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爱萍
国家提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肇庆市面临的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最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最密集的精英人才资源,拥有尖端的高新技术,前途不可估量。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加强肇庆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交通联系,要以国际发展眼光,高标准,严要求谋划市内交通建设,构筑"十横八纵"城市交通网,由交通引领肇庆新一轮发展热潮,为粤港澳大湾区向大西南拓展发挥桥头堡作用。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交通枢纽 门户城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丁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对粤港澳及周边地区来说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文就这一国家战略提出的特定背景加以分析,以期为后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转型升级 国际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万寿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生态建设是推动城市群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群协同理论为切入点,基于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采用2008-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生态建设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研究发现:第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研发创新三个影响变量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制度差异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区域开放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第三,制度差异还能够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研发创新等间接渠道正向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必须利用好制度差异带来的区位优势,通过推动要素协同创新、加强产业区域融合、完善三次产业合作机制等手段,提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生态协同水平。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金山 文丰安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化与国家战略互动的引领性平台,是未来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全球治理的空间载体和经济增长极群落。以智能制造全球生产权引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粤港澳大湾区要率先而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需要湾区内部各地区产业链有效连接。全球化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全球化"融智"和全球化"融资",通过全球化"融智"实现全球化"融资",吸引全球的高端要素集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要探索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独立关税区"等条件下如何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劳铖强
本文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在本质出发,在空间、动力、引擎和方向四个层面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思路,认为重点需要优化空间结构,形成新格局;提升创新水平,形成新动力;促进协调发展,形成新核心;深化对外开放,形成新方向。
关键词:
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结构 珠三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裴光
推动大湾区金融改革发展,可以充分发挥三地经济金融的多元性和互补性,发挥各自所长、突出优势互补,构建竞合有序、协调发展的金融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中央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决策。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6670多万,区域生产总值达1.4万亿美元,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2019年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标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广东银行业 保险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课题组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广东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未来应加快沿海城市带发展,以港深为核、珠江为轴、沿海为带,形成"T"字型空间结构,发展包括五大城市圈等23座城市,构成"一核一轴一带五圈"的空间结构。坚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中央政府的统筹作用。以开放推动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对内经济辐射功能与对外国际化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云贤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金融业发展成就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速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经济运行环境不断改善,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013~2016年,广东省金融业增加值以年均12.2%的增速发展。到2016年,广东省金融业增加值达6127.05亿元,是2012年的1.77倍。2016年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平均每
关键词:
粤港澳 NRA 离岸人民币 金融业增加值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课题组
单一城市向都市群转型,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已经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发展新潮流,能否实现"双转型",关系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愿景。大力推动"双转型",有效拓展新空间、打造新动能、培育新主体、构建新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全球工业革命策源地、全球高端科技汇集地、全球数字经济生成地和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课题组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广东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未来应加快沿海城市带发展,以港深为核、珠江为轴、沿海为带,形成"T"字型空间结构,发展包括五大城市圈等23座城市,构成"一核一轴一带五圈"的空间结构。坚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中央政府的统筹作用。以开放推动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对内经济辐射功能与对外国际化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霞 古钰
近年来,广东省与港澳之间的合作日趋紧密。广东省制造业正面临高速换档期,亟须注入新动能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港澳地区也面临着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产业竞争力逐年下降、服务业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研究粤港澳各地产业特色,明确其分工定位对促进广东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提升港澳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进一步释放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对外开放当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分别对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与区域内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港澳地区无论是人均GDP还是服务业占比均高于珠三角9市,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牵引作用;珠三角9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仅依靠传统制造业已不能维持区域内经济高速增长。再以区位熵为指标对粤港澳三地各产业竞争力进行衡量比较以明确各地的分工角色,并对未来加强粤港澳深度合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分工 制造业 服务业 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中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教育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和作用。教育合作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建设的基本路向,也是处理粤港澳三地教育关系的基本依据。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需要确立"湾区意识",赋予时代新内涵:着眼于长远全局,彰显教育"百年大计"的本质和在湾区建设中的特殊功能;着眼于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着眼于现代治理机制创建,建设活力湾区、法治湾区;着眼于融合性发展,构建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着眼于包容性成长,形成和而不同的"马赛克"式的湾区教育新图景。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教育 合作发展 时代内涵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课题组
单一城市向都市群转型,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已经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发展新潮流,能否实现"双转型",关系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愿景。大力推动"双转型",有效拓展新空间、打造新动能、培育新主体、构建新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全球工业革命策源地、全球高端科技汇集地、全球数字经济生成地和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