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3)
2023(10625)
2022(9090)
2021(8346)
2020(6686)
2019(15217)
2018(14947)
2017(28241)
2016(15367)
2015(17612)
2014(17629)
2013(17528)
2012(16960)
2011(15782)
2010(16588)
2009(15377)
2008(15487)
2007(14542)
2006(13423)
2005(12664)
作者
(47130)
(39098)
(39059)
(37085)
(25546)
(18843)
(17730)
(15156)
(15056)
(14427)
(13459)
(13188)
(12939)
(12908)
(12549)
(12096)
(11617)
(11571)
(11402)
(11343)
(10126)
(9667)
(9530)
(9036)
(8985)
(8944)
(8883)
(8875)
(8040)
(7863)
学科
(70571)
经济(70495)
(44420)
管理(43836)
(35467)
企业(35467)
中国(23995)
地方(23860)
(21713)
方法(20238)
业经(17604)
数学(15948)
数学方法(15632)
(15145)
贸易(15129)
(15072)
(14629)
农业(14538)
(14528)
(14244)
(14136)
(13623)
银行(13598)
(13322)
金融(13320)
(13245)
地方经济(12726)
(12069)
(11008)
环境(10850)
机构
学院(228388)
大学(225322)
(95748)
经济(93474)
研究(89053)
管理(82835)
中国(69114)
理学(68288)
理学院(67362)
管理学(66245)
管理学院(65743)
科学(52549)
(50470)
(46560)
(45175)
研究所(41458)
中心(39908)
(38886)
(38535)
(33527)
财经(33523)
北京(33335)
师范(33237)
(32405)
(31156)
业大(30492)
(30085)
农业(29882)
(28337)
经济学(27601)
基金
项目(137362)
科学(107559)
研究(104114)
基金(96122)
(83544)
国家(82764)
科学基金(69644)
社会(64320)
社会科(60875)
社会科学(60864)
(54293)
基金项目(49079)
教育(46783)
(45994)
编号(43307)
自然(43241)
自然科(42157)
自然科学(42146)
自然科学基金(41355)
资助(40478)
成果(37531)
(35891)
课题(32121)
重点(31513)
(29539)
发展(29211)
(28720)
(27902)
(26761)
创新(26065)
期刊
(124334)
经济(124334)
研究(77130)
中国(56383)
(37851)
管理(35533)
(33326)
学报(32672)
科学(32293)
教育(31855)
(29061)
金融(29061)
农业(25707)
大学(24998)
学学(23068)
业经(21058)
技术(20817)
经济研究(19073)
财经(16648)
问题(15785)
(14662)
(14562)
国际(14175)
(14144)
世界(12584)
图书(12288)
(12031)
论坛(12031)
现代(11562)
技术经济(11300)
共检索到387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志新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在即,研究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策略很有必要。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起到连接香港与广州的作用。文章从外部环境分析深圳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竞争战略,从内部环境分析深圳本身的竞争优势,通过以高科技产业集群为例分析深圳如何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出深圳的发展策略,从而实现从竞争战略到竞争优势的转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畅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独特的制度环境、有利的地理条件、较高的市场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在国家更高层次扩大开放、高质量发展大局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应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创中心和金融枢纽两个支撑点的过程中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改革发展。本文研究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区域规划和金融环境,并分析了银行业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商业银行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司长强  黄奕  
2010年国家着手重点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已初步具备了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三地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有着密切的往来和相同的文化根基,粤港澳三地在经济、文化等层面的相互交融,有力的推动了大湾区的文化产业。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优势、发展策略以及文化产业的繁荣给大湾区带来的深层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谭裕华  
以一般双钻石模型(GDDM)为理论框架构建评价城市竞争优势的指标体系,运用显示性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11座城市进行全景深度扫描分析。研究发现,每一座城市都具有独特的核心优势,香港基于全球化的服务网络成为大湾区的国际服务中心,深圳基于科技创新网络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东莞基于丰裕的初级劳动力与全球生产网络成为世界制造名城,惠州基于临近港深、临近海洋的广阔土地成为大湾区东岸的卫星城市,广州基于区域服务网络成为广东的区域服务中心,佛山基于内向度较高的民营制造业成为国家制造名城,肇庆基于广袤土地和矿产资源成为大湾区西岸的制造基地,澳门基于博彩旅游业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珠海基于比邻港澳、陆海通达的交通区位成为大湾区西岸的中心城市,中山基于轻工业生产网络成为大湾区西岸的工业城市,江门基于大湾区唯一可大规模连片开发的土地以及海外华侨资源成为华侨华人“双创”之城;各城市“钻石”彼此相连、协同发展,形成协同发展的大湾区的“钻石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元  
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同等重要的国家战略。深圳作为湾区的地理核心,具有创新引领、产业融合、开放度高等优势,深圳航空(以下简称深航)是本土第五大航空公司,是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重点研究深圳航空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战略布局潜力并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朋亲  毛艳华  荣健欣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珠三角城市体系的变迁,塑造了广深"双中心"模式。已有研究对"双城"联动发展的意义、业态和路径做了不同层面的剖析,但缺乏基础理论探讨和区域互动的整体审视。文章从城市群中心城市"双城联动"的内涵、理论基础和联动模式切入,系统梳理广深"双城联动"的形成、表现与发展境况,并总结了广深"双城联动"的实现路径。广深"双城"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着枢纽和综合服务功能,其"双城联动"发展形态,有助于在一个中观理论层次总结中心城市"双城联动"的一般规律和政策举措,进而为当下及未来更多城市群"双城联动"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涛  
当前 ,中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十分突出。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战略作用。本文在运用迈克尔 .波特(Michael.E .Porter)竞争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了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对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与竞争战略进行了分析 ,构建了一个竞争发展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 ,解决我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后发地区的发展 ,而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和竞争战略选择 ,既应具有现实和实现的基础 ,也必将对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其发展定位层面 ,应使之更趋实际 ,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在其战略选择层面 ,应在实效的基础上 ,使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涛  
当前 ,中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十分突出。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战略作用。本文在运用迈克尔·波特(Michael.E .Porter)竞争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了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对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与竞争战略进行了分析 ,构建了一个竞争发展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 ,解决我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后发地区的发展 ,而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和竞争战略选择 ,既应具有现实和实现的基础 ,也必将对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其发展定位层面 ,应使之更趋实际 ,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在其战略选择层面 ,应在实效的基础上 ,使竞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富荣  殷倩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中国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提出来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其发展具有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港澳繁荣稳定和区域协调发展等重要意义。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在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背景、战略意义、发展原则及发展侧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晓斌  强卫  黄伟豪  线实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由珠三角经济圈的强化合作而产生的新地理概念。作为新兴的全球化港湾,粤港澳大湾区如何突破新自由主义框架理论,探索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路径,是当前决策者和规划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简要梳理了现有的城市群、区域增长极理论,新经济地理集群理论,全球产业链网络理论并结合大湾区现状优势,对湾区发展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进行探究,认为可通过粤港澳三方通力合作,创造一个内生型的经济与产业本土增长模式为主要方向。具体表现为:首先,要以先进制造业为立足点、实现自我创新的产业升级,形成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并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节点与区域性枢纽;其次,大湾区还应利用自身的科研与教育、金融与创新资源优势,推进"一国两制三关税区"、尤其是与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全方位参与联动,完善产权制度,加强合规和规则经济的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将大湾区打造为中国的科创中心及全球性金融中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丁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对粤港澳及周边地区来说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文就这一国家战略提出的特定背景加以分析,以期为后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志新  
深圳是驱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对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定位的SWOT矩阵分析,深圳的定位是创新创业之都、金融创新中心、高端产业中心和港口物流中心。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中,首先,要发挥创新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在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制造创新和服务创新上发挥主导作用;其次,借助自贸区发展的平台,做出标杆;再次,打造龙头产业,占领产业高端;最后,与粤港澳其他地区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世界一流湾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维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快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区域经济的领头羊,GDP已经超过了10万亿元。2019年2月,我国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空间布局等十一个方面对未来近2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指明了区域未来经济、社会、生态、制度等诸多领域努力的方向。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迎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毅  任亚文  马丽  王云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战略方向,也是中国应对未来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值《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3周年之际,论文通过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主要进展、问题,对新形势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行战略再思考。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进入“创新经济”发展阶段,平台建设、人才集聚与政策配套持续强化,多样化的跨区域创新协同模式不断涌现,但是在成果质量、资源配置、人才结构等方面存在现实挑战。在继续巩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有的基础上,未来应从“创新资源的获取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资源的协同与再分配”等方面持续进行战略优化与调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志清  
开放银行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金融科技新业态,是商业银行面向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的新模式,也是传统经营理念和战略思维的新飞跃。从境内外银行机构的初步实践看,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孵化、技术并购、跨界合作等路径建设开放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构建开放银行是促进大湾区实体经济和金融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大湾区创新发展能力的有力举措。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丰富的金融科技创新要素,区域金融合作基础良好,有望在国内率先构建开放银行。鉴于开放银行在内地尚处于起步阶段,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开放银行应当有序、分步进行,按照审慎经营理念,在强化风险管理的前提下,深化技术融合,重构金融服务流程。建议监管当局及相关政府部门优化顶层设计,加大对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开放银行的政策支持力度;坚持标准先行,制定开放银行的技术规范,解决金融数据质量良莠不齐、数据"孤岛"、数据跨境流动受限问题;应用监管科技,提升对开放银行的监管效能,有效防控开放银行运作中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