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1)
- 2023(12586)
- 2022(10475)
- 2021(9433)
- 2020(7946)
- 2019(18019)
- 2018(18171)
- 2017(32885)
- 2016(18119)
- 2015(20667)
- 2014(20954)
- 2013(20439)
- 2012(19161)
- 2011(17733)
- 2010(18123)
- 2009(17235)
- 2008(16711)
- 2007(15246)
- 2006(13780)
- 2005(12606)
- 学科
- 济(94666)
- 经济(94562)
- 管理(54477)
- 业(43762)
- 企(36543)
- 企业(36543)
- 方法(32448)
- 数学(28464)
- 数学方法(28033)
- 地方(25026)
- 中国(23170)
- 学(19815)
- 农(19784)
- 财(18954)
- 业经(18552)
- 制(18436)
- 地方经济(14959)
- 体(14207)
- 环境(13967)
- 融(13646)
- 金融(13638)
- 理论(13000)
- 农业(12946)
- 银(12896)
- 银行(12867)
- 行(12419)
- 和(12137)
- 贸(11465)
- 贸易(11452)
- 划(11168)
- 机构
- 大学(265512)
- 学院(265149)
- 济(114182)
- 经济(111702)
- 研究(97954)
- 管理(95656)
- 理学(80468)
- 理学院(79447)
- 管理学(77751)
- 管理学院(77229)
- 中国(73515)
- 科学(58316)
- 京(57011)
- 财(53776)
- 所(49959)
- 研究所(44864)
- 农(43736)
- 中心(43560)
- 江(42957)
- 财经(41046)
- 业大(37840)
- 经(36905)
- 北京(36205)
- 经济学(36055)
- 院(35919)
- 范(35066)
- 师范(34695)
- 农业(33790)
- 州(33596)
- 经济学院(31886)
- 基金
- 项目(172143)
- 科学(134908)
- 研究(126127)
- 基金(123373)
- 家(108191)
- 国家(107351)
- 科学基金(90980)
- 社会(80660)
- 社会科(76343)
- 社会科学(76328)
- 省(68066)
- 基金项目(63884)
- 教育(58568)
- 自然(57482)
- 划(57005)
- 自然科(56039)
- 自然科学(56024)
- 自然科学基金(54947)
- 资助(51136)
- 编号(50438)
- 成果(42270)
- 重点(40036)
- 发(38021)
- 部(37834)
- 课题(37395)
- 创(35102)
- 制(34889)
- 国家社会(33605)
- 创新(33103)
- 教育部(32412)
共检索到426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林江
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年以来,"一国两制"总体上得到顺利落实,香港成功抵御了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随着2004年"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CEPA)"协议及其一系列补充协议的贯彻落实,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投资联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香港经济总体平稳发展,财政盈余屡创新高。虽然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林江
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年以来,"一国两制"总体上得到顺利落实,香港成功抵御了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随着2004年"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CEPA)"协议及其一系列补充协议的贯彻落实,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投资联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香港经济总体平稳发展,财政盈余屡创新高。虽然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淼杰 梁庆丰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愈发突出。本文从国际国内的横向对比和历史纵向对比两个角度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性,并指出未来大湾区发展的四个重点:实体经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在此基础上,笔者为大湾区的发展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以期大湾区未来的发展能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曜
在世界经济仍然处于蹒跚复苏阶段的背景下,需要更好地认识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趋势以及中国的政策选择。经过十年建设的中国自贸试验区(港),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如何总结走过十年的自贸试验区经验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于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世界经济 自贸试验区 制度型开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可
为进一步促进大湾区投资贸易自由化,2017年内地与香港、澳门先后签署《投资协议》(CEPA 《投资协议》),不仅丰富了CEPA协议内容,填补CPEA投资领域法律空白,也在港澳投资保护方面有诸多创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府际协议的法律基础、新旧法之间衔接、政出多门等问题凸显,严重阻碍投资优惠和投资保护政策的落实。为解决这一困境,需要梳理和协调大湾区投资法律体系内部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外商投资法》与CEPA系列协议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加强粤港澳三地法律合作,增强互信共识,通过本地立法巩固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良好的投资法律环境。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如 唐明琴
随着市场经济进入信用经济阶段,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信用合作机制势在必行。因此,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立的背景,研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信用合作机制的优势和重要性,以及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信用合作机制面临的难点和挑战,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在信用合作机制建设中的具体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文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把握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要求,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庄芮 张晓静
新时代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以从空间、产业、规则三个层面理解其时代特征。其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以新发展理念为价值引领,以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愿景;以互利共赢、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推进外贸创新发展;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投资的协调发展;基于创新驱动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跃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基于此,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必须突破现有瓶颈,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围绕制度型开放这一关键点,大力推进贸易创新发展、营商环境制度性优化、自贸试验区集成创新、主动对接并引领更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向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不仅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全国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金融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当中更好地发挥支持作用,一是应紧密围绕形成高质量供给体系的目标,推动金融改革与开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强股权市场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二是增量优化应与存量调整并重,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利用区域内金融业较为发达、制度创新较为活跃的优势,探索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债务重组模式,完善要素市场,形成增量优化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金融支持 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连锋
从经济空间关联的角度出发,以粤港澳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为研究对象,以2009年-2017年9年间的空间面板数据为基础,从湾区内城市群的开放度、政府调控能力以及人力资本竞争力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测算大湾区历年的经济效率,并采用空间误差模型研究大湾区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大湾区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的经济效率显著高于其他9个内地城市,大湾区整体经济效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同时,香港和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属于"高-高"型空间关联,其余9个内地城市属于"低-低"型空间关联,大湾区内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进出口额、政府财政支出等指标对湾区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经济效率 空间溢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佳艳 司文娟
通过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提出的时间脉络,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提出后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深化湾区合作共赢,发挥湾区辐射带动作用,凸显其在全国改革及创新的引领作用,创新湾区国际化模式等;并提出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契机之下,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提高国际经贸功能、推动空港航运物流联动、助推金融效应叠加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实体经济 珠三角 湾区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崇辉 傅愈 钟柳青 王兵 焦桂花
人口、经济与环境协同是当今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途径和重要特征,无论是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还是政策工具的准备,都需要准确把握人口、经济与环境系统协同的影响机制。基于此,论文以200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的数据为样本,构建以创新体系、差异性和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协同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创新体系对系统协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接近人口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效应强度;经济子系统不仅直接作用于整个大湾区的系统协同,而且也是其他因素产生协同作用的中介,经济子系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过程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人口子系统有其自身的惯性,调控的空间相对有限,而环境子系统有一定的滞后性,相关政策效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这就需要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体系。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系统协同 影响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崇辉 傅愈 钟柳青 王兵 焦桂花
人口、经济与环境协同是当今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途径和重要特征,无论是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还是政策工具的准备,都需要准确把握人口、经济与环境系统协同的影响机制。基于此,论文以200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的数据为样本,构建以创新体系、差异性和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协同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创新体系对系统协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接近人口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效应强度;经济子系统不仅直接作用于整个大湾区的系统协同,而且也是其他因素产生协同作用的中介,经济子系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过程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人口子系统有其自身的惯性,调控的空间相对有限,而环境子系统有一定的滞后性,相关政策效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这就需要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体系。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系统协同 影响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学军 俞洁
现代经济体系要求经济高质量、稳定增长。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与世界其他著名湾区相比,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和创新实力,拥有完善的产业体系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区位条件。但是,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国两制、三种货币、四个关税区",存在行政割裂与市场割裂。只有一体化,才能发挥大湾区现有的优势,按照现代经济体系的要求,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形成发展共同体。通过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金融服务业,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民生,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高地,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湾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劲 王帅 辛同凯
科技服务协同创新体系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新范式。为回答“谁在协同,为谁协同,怎么协同”这一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通过总结科技服务协同创新体系内涵与发展过程,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服务发展现状以及科技服务协同创新理论上的“黑箱”,构建以科技服务组织为核心驱动的,由高校知识生产体系、机构技术研发体系、创新企业发展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4个子系统构成的科技服务协同创新体系,并基于主体联动的视角提出,通过加强科技服务机构与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的协同,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服务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