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8)
- 2023(14305)
- 2022(11350)
- 2021(10128)
- 2020(7916)
- 2019(17972)
- 2018(17679)
- 2017(32564)
- 2016(17751)
- 2015(20024)
- 2014(20398)
- 2013(19755)
- 2012(17834)
- 2011(16197)
- 2010(16612)
- 2009(15211)
- 2008(14803)
- 2007(13487)
- 2006(12454)
- 2005(11674)
- 学科
- 济(77646)
- 经济(77558)
- 管理(45255)
- 业(40335)
- 中国(31130)
- 企(30034)
- 企业(30034)
- 地方(27019)
- 农(24551)
- 业经(20787)
- 方法(19389)
- 学(16892)
- 农业(16518)
- 数学(15731)
- 制(15582)
- 数学方法(15416)
- 发(14840)
- 融(14386)
- 金融(14378)
- 银(14285)
- 银行(14248)
- 财(14210)
- 行(13916)
- 地方经济(13197)
- 贸(12942)
- 贸易(12926)
- 环境(12576)
- 理论(12428)
- 易(12293)
- 体(11919)
- 机构
- 学院(250752)
- 大学(245623)
- 济(97706)
- 研究(97091)
- 经济(95190)
- 管理(86479)
- 中国(72788)
- 理学(71581)
- 理学院(70568)
- 管理学(69107)
- 管理学院(68619)
- 科学(60423)
- 京(55553)
- 所(50165)
- 农(46329)
- 财(45523)
- 研究所(45237)
- 中心(42978)
- 江(41548)
- 范(37505)
- 师范(37073)
- 业大(37003)
- 院(36252)
- 北京(35967)
- 农业(35807)
- 财经(34212)
- 州(33892)
- 省(31567)
- 技术(30792)
- 经(30738)
- 基金
- 项目(163106)
- 科学(127042)
- 研究(121307)
- 基金(113099)
- 家(99703)
- 国家(98791)
- 科学基金(83078)
- 社会(75372)
- 社会科(71237)
- 社会科学(71219)
- 省(66782)
- 基金项目(58617)
- 划(56043)
- 教育(54613)
- 自然(51504)
- 自然科(50217)
- 自然科学(50202)
- 编号(49842)
- 自然科学基金(49164)
- 资助(44743)
- 发(42230)
- 成果(41359)
- 课题(37816)
- 重点(37800)
- 发展(33874)
- 创(33507)
- 展(33329)
- 部(33266)
- 创新(31364)
- 国家社会(30941)
共检索到411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燕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在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物流体系和推进区域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发展,对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价值链地位和区域国际竞争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本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从集聚度和协同度两个方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物流一体化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物流一体化转型升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飒 张二震
RCEP协议的签署,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产业链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以及制度协调发展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大湾区经济基础雄厚,开放型经济优势明显;城市间产业优势突出,互补性强;基础设施完善,物流能力国际领先;粤港澳三地经贸地位差异显著,合作空间大,具备一体化发展的良好现实基础。在RCEP框架下,大湾区应消除区内壁垒,持续推进市场一体化;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区域产业链重构;整合国际创新资源,深化区域创新合作;对标RCEP协议,加快实现制度的衔接与协调,实现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RCEP 粤港澳大湾区 一体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超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跃度、开放水平和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之一,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基础雄厚,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正逐渐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引擎"。但是,与纽约、旧金山、东京等国际一流湾区相比,大湾区在体制机制、要素流动、发展质量、产业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主要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物流协同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关系。研究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作用渠道为资本要素流动渠道;物流协同发展能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作用渠道为劳动力要素流动渠道;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物流协同发展的交互项有利于大湾区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效果强于单一渠道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超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跃度、开放水平和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之一,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基础雄厚,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正逐渐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引擎"。但是,与纽约、旧金山、东京等国际一流湾区相比,大湾区在体制机制、要素流动、发展质量、产业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主要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物流协同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关系。研究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作用渠道为资本要素流动渠道;物流协同发展能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作用渠道为劳动力要素流动渠道;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物流协同发展的交互项有利于大湾区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效果强于单一渠道的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外 周诗画 魏祉瑜
大湾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是引领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增长极。大湾区经济一般表现出六个方面的发展特征,其一体化发展核心以战略共识、制度保障、要素流通为基本支撑,以空间格局、产业经济、统一市场为主要表现形式。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地区实践,探索建立于"一国两制"基础上的跨越基本经济制度差异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战略目标不统一、制度不协调、产业发展不平衡、外部资源竞争、空间失衡等方面的挑战。需要通过高端服务业升级大湾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层级,构建大湾区科技创新链轴线,以供应链优势促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市场机制与规则跨越经济制度差异,进行传统产业空间的水平化改造以匹配新经济业态等途径促进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粤港澳 大湾区 经济一体化 挑战 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军鹏
2018年12月16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深汕合作区)工作委员会、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举行揭牌仪式,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成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意味着正式进入深圳全面主导时代。本文将系统梳理深汕合作区发展轨迹,从同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必要性、可行性、发展思路四方面入手,对深汕合作区同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进行战略思考,提出了首先同深圳实现"时间同城化"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交通、产业、文化三个层面的努力同大湾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思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红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21世纪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其重要内容就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一体化。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动力来看,既来源于建立统一要素市场、科技创新联动、人力资本自由流动、地理空间界限淡化等内生性动力,也离不开完善交通与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政策红利等外在驱动力。当前,健全大湾区要素市场一体化,搭建区域创新创业空间平台,建立聚合、兼容、开放市场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便捷、可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以及制定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经济一体化 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覃成林 柴庆元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线。交通网络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条件和重要的驱动力。总体上,交通网络建设将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联系的网络化趋势,显著增强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联系,并促成粤港澳大湾区形成相对均衡的多极网络联系格局,促进港澳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从而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因此,需要从保障有关交通建设工程顺利投入使用,积极实施远期交通建设规划,同时创新有关配套制度等方面,利用好交通网络建设创造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交通网络 区域一体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莫文志 何宝峰
陆路交通一体化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协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驱动力。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陆路交通一体化建设虽进展巨大,但结构不合理、协调机制较弱等问题犹存,不利于协同发展。因此,粤港澳大湾区需以协同规划、共建共享一体化为思路,加速推进陆路交通一体化建设,实现由陆路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向交通运输体制机制一体化的转变,实现协同发展,进而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肖建辉
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特点是物流系统化程度高、技术先进、产业和产品结构合理、内生动力强。可用单位GDP的社会物流成本、单位物流成本的物流增加值、物流服务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绿色发展等指标评价物流业发展质量。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发展质量虽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物流业发展质量偏低表现为物流的成本高,服务水平、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较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等,其原因在于技术创新不足,第三产业欠发达且发展不均衡,物流产业组织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物流技术应用不足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物流一体化程度不高,物流组织管理技术不强,铁路物流发展滞后和海关效率低下等。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物流发展质量,要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强化技术创新,深化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物流产业集聚,培养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物流龙头企业,加强物流技术推广和应用,加速物流一体化进程,用技术推动物流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创新,提升全球供应链的组织技术,深化铁路物流系统改革,加大海关改革力度,发展绿色物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雷丽 张帆
首先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物流的背景,阐述了绿色物流概念;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绿色物流认识、绿色物流实施主导部门、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绿色物流发展的意义等多角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随后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物流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了量化评价;最后根据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的结果,从社会、环境、资源和技术四个层面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物流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绿色物流 绩效评价 AHP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7月19日,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发布《数“链”大湾区——区块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报告(2022)》。《报告》由综合开发研究院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历时半年多时间,走访调研数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和金融企业、深入研究大量文献资料后撰写而成。《报告》提出,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破解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差异坚冰、支撑实体经济跨越和赋能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可有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步入2.0新时代。《报告》以丰富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实践案例,展示了区块链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方面的作用和贡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志超 张家寿
在北部湾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背景下,南宁全面建成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城市具有区位优势突出、文化渊源深厚、"南宁渠道"持续升级、多重政策优势叠加的良好基础,但也面临城市核心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短板明显、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弱、城市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南宁建成核心城市应遵循短期(全面建设)、中期(总体建成)和长期(全面建成)三个阶段的基本思路,重点从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加强区域城市深度合作等方面着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祥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定位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文献分析表明,城市规模分布结构、城市产业分工与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是城市群建设的3个重要维度,这3个维度的发展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集聚效应、外部性和比较优势的发挥,从而对城市群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效率和人民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为此,粤港澳大湾区在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必须着力抓好这3个维度的发展,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持续的制度创新,优化大湾区城市群规模分布结构,推动不同城市之间形成高效的产业分工关系,并实现城市群公共产品的协调供给。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裴东慧
本文运用DEA模型和2013-2022年相关数据,就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物流效率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在综合效率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多数城市的物流投入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投入的资源没有得到优化;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物流纯技术效率数值略有上升,说明该地区的物流投入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升,其中香港、中山、广州、肇庆物流资源利用较为充分并实现了规模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利用率、信息化水平以及政府支持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从深化对外开放、连接腹地与世界、强化科技赋能、打造现代物流产业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区域绿色物流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城市群 物流效率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