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7)
- 2023(10822)
- 2022(9095)
- 2021(8120)
- 2020(6684)
- 2019(15331)
- 2018(14566)
- 2017(27740)
- 2016(15105)
- 2015(16350)
- 2014(16243)
- 2013(16124)
- 2012(14767)
- 2011(13373)
- 2010(13218)
- 2009(11878)
- 2008(11675)
- 2007(10052)
- 2006(8755)
- 2005(7478)
- 学科
- 济(65149)
- 经济(65078)
- 管理(39172)
- 业(37453)
- 方法(29980)
- 企(29158)
- 企业(29158)
- 数学(26670)
- 数学方法(26384)
- 贸(21212)
- 贸易(21201)
- 易(20523)
- 中国(18153)
- 地方(16423)
- 农(15487)
- 财(14366)
- 学(14187)
- 业经(12455)
- 环境(10643)
- 农业(10597)
- 技术(9677)
- 制(9486)
- 务(8931)
- 财务(8922)
- 财务管理(8905)
- 出(8833)
- 关系(8779)
- 理论(8446)
- 企业财务(8436)
- 融(8404)
- 机构
- 大学(219250)
- 学院(217949)
- 济(91732)
- 经济(89942)
- 管理(80497)
- 研究(80259)
- 理学(70771)
- 理学院(69797)
- 管理学(68542)
- 管理学院(68126)
- 中国(55428)
- 科学(53029)
- 农(46828)
- 京(45574)
- 所(41863)
- 业大(39694)
- 研究所(38985)
- 农业(37588)
- 财(37112)
- 中心(34899)
- 江(31181)
- 财经(30901)
- 院(29734)
- 经济学(28478)
- 经(28290)
- 范(27707)
- 北京(27591)
- 师范(27282)
- 经济学院(26101)
- 农业大学(25111)
- 基金
- 项目(160282)
- 科学(125136)
- 基金(117751)
- 家(107680)
- 国家(106901)
- 研究(105637)
- 科学基金(89620)
- 社会(69592)
- 社会科(66332)
- 社会科学(66310)
- 基金项目(63088)
- 省(62382)
- 自然(61015)
- 自然科(59672)
- 自然科学(59648)
- 自然科学基金(58552)
- 划(54004)
- 资助(47596)
- 教育(47384)
- 编号(38305)
- 重点(37166)
- 发(34859)
- 部(34565)
- 创(32933)
- 计划(32802)
- 科研(31832)
- 创新(31084)
- 国家社会(30007)
- 科技(29003)
- 教育部(28650)
共检索到306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幽
本文利用熵权法、Theil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对外贸易韧性水平在逐渐提升,但是在区域间及区域内还存在差异性,其中区域内差异性是影响整个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对外贸易韧性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知,科技教育是首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从加强技术创新,转变对外贸易格局;加强中心城市引领,提升对外贸易韧性两大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裴东慧
本文运用DEA模型和2013-2022年相关数据,就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物流效率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在综合效率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多数城市的物流投入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投入的资源没有得到优化;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物流纯技术效率数值略有上升,说明该地区的物流投入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升,其中香港、中山、广州、肇庆物流资源利用较为充分并实现了规模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利用率、信息化水平以及政府支持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从深化对外开放、连接腹地与世界、强化科技赋能、打造现代物流产业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区域绿色物流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城市群 物流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彭雄亮 姜洪庆 黄铎 梁伟研
台风是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主要区域性气候灾害之一,面对台风灾害的不确定性和周期性,构建主动适应的韧性安全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949-2017年间的135个相关台风路径数据,发现湾区台风风险由珠江口东岸向内陆地区递减。粤港澳大湾区应从区域/城市群、城市和城镇/社区三个层面构建湾区韧性体系。区域/城市群层面着眼于空间均衡发展和分级管治;城市层面提升生态安全格局和工程防御韧性;城镇/社区强化学习和自组织能力。同时,建立城市群协同治理机制,围绕台风的季节性特征制定周期性强韧方案,从而有效提升城市群应对台风灾害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关键词:
台风路径 空间韧性 粤港澳大湾区 城市群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文静 薛涛
旅游产业经济韧性周期识别和影响机制分析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面板数据,识别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产业经济韧性周期,并以动态面板回归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近二十年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产业经济韧性整体呈现四个周期,各城市旅游产业经济韧性差异较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常住人口收入水平(PRI)、常住人口就业水平(PRE)、区域产业结构多样性(RISD)、国际游客数量(ITN)和旅游区数量(UTA)对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产业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旅游产业经济 区域韧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昱宏 胡艳英
采取回归分析及熵值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研究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贸易与科技进步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虽然区域内对外贸易与科技进步耦合基础优越,但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科技进步水平滞后严重,整体良性耦合协调水平仍待提升;此外,二者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各阶层耦合协调度区间皆有上升迹象,间接反映科技进步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明威 林先扬 毛逸勋
本文运用2010-2020年36个工业城市面板数据,以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产业集聚与对外开放视角,利用DID模型揭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工业韧性提升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结果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确实提高了工业韧性,且其影响具有一定持续性。机制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能够通过产业集聚和对外开放两种渠道推动工业韧性的提升,且二者的协同作用强化了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政策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规模大小和城市发展阶段也会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提升工业韧性的程度。本文的研究为后续优化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效应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明威 林先扬 毛逸勋
本文运用2010-2020年36个工业城市面板数据,以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产业集聚与对外开放视角,利用DID模型揭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工业韧性提升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结果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确实提高了工业韧性,且其影响具有一定持续性。机制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能够通过产业集聚和对外开放两种渠道推动工业韧性的提升,且二者的协同作用强化了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政策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规模大小和城市发展阶段也会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提升工业韧性的程度。本文的研究为后续优化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效应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章喜 吴振帮
通过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法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评价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及区内11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差异较大,区域内城市土地类型分布均衡度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效率总体上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目前处于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经济发达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区域内超过一半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DEA有效,DEA非有效的城市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经伟 毛艳华 江鸿泽
如何打造世界级湾区经济,哪些因素对湾区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为了回答上述问题,基于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采用2001-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研发创新和金融发展对湾区经济会有显著影响。第二,政治制度、贸易和投资开放的影响不显著;而经济制度表现得比较敏感,并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其无论与何种要素结合均能够对湾区经济产生推动作用。最后,金融与创新、科技服务与创新的交叉也具有正向带动作用。因此,湾区可以进一步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以优化市场结构、鼓励风险投资企业与创新企业融合,进而提升湾区活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经济发展 影响因素 创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传喜 杨林
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构建规模报酬可变情形下的两阶段链式关联DEA模型,对2013年至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10个城市(不含澳门)整体创新效率和两阶段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创新资源利用方式的4种模式,然后利用Tobit模型检验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处于高投入低转化阶段;经济环境、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和贸易开放度对区域创新的整体阶段效率影响显著,政府支持和基础设施环境对知识创新效率有显著的影响,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环境对科技成果经济化阶段的效率影响显著。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创新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汪文姣
粤港澳大湾区所处的珠江口地区呈现出多级的发展模式,各城市没有明确分工,因此聚合力相对较弱。通过分析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之间的竞合关系,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要在良性竞争的基础上合理分工,以构建利益共同体。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城市群 竞合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焕峰 谭一帆 孙小哲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治理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五大战略定位,充分释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价值,破解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治理的难题。立足于资源配置方式决定城市群治理体系的理论基础,揭示城市群问题的产生根源,为破解城市群治理难题提供思路。遵循认同治理,跨境治理和智慧治理的理念,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治理体系的形成机制出发,结合时代背景的深刻变化,构建了一个包括产业体系、空间格局、生态体系和治理效能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治理体系,同时从整体性和智慧化的角度提出治理效能的评价标准。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覃艳华 曹细玉
粤港澳大湾区由于内部科技要素分布不均,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协同尚未有效构建,区域内部创新资源配置差距大且同质性强,导致大湾区内的科技协同创新程度较低.在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科技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及排名进行分析,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城市群 科技 协同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柳坤
消费适宜性是激活城市消费动能的重要保障,对提升城市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城市消费适宜性的内涵,从消费支撑能力、消费供给保障、消费活力、交通便捷程度、法治保障和宜居环境六个维度构建消费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GIS空间分析、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消费适宜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湾区城市消费适宜性水平差异梯度明显,依次为深圳>香港>广州>澳门>东莞>佛山>珠海>中山>惠州>江门>肇庆。区域整体消费适宜性短板在于消费活力不足,消费市场法治环境有待提升,城市间障碍因素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文章最后从消费法治环境建设、产品和服务供给、消费新场景、城市管理服务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黎贺桃 郭忠林
本文选取2013-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11个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总体与分城市的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结果显示,2013-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逐渐提升,其中深圳市发展最好,澳门产业差异数值最低。同时,本文进一步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流通业趋同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1个城市在全周期的α趋同效应分为三个时间段,2019-2022年α趋同效应显著;β趋同效应在2013-2015年、2019-2020年时间段较为显著,分区域在2013-2022年期间都存在β趋同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