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50)
2023(17457)
2022(15057)
2021(14168)
2020(11660)
2019(26758)
2018(26491)
2017(50781)
2016(27486)
2015(30938)
2014(30694)
2013(30217)
2012(28013)
2011(25479)
2010(25910)
2009(23867)
2008(23269)
2007(20795)
2006(18812)
2005(17066)
作者
(79582)
(65729)
(65253)
(61941)
(42297)
(31325)
(29833)
(25543)
(25135)
(23769)
(22505)
(22369)
(21091)
(21072)
(20626)
(20259)
(19572)
(19249)
(18923)
(18844)
(16531)
(16217)
(15923)
(15109)
(14811)
(14782)
(14763)
(14666)
(13206)
(12969)
学科
(109694)
经济(109569)
管理(76494)
(75195)
(61560)
企业(61560)
方法(42498)
数学(35677)
数学方法(35203)
中国(33935)
(31853)
地方(28948)
(26565)
业经(26150)
(26054)
银行(25907)
(25762)
(24546)
(23351)
农业(21389)
(21317)
贸易(21295)
(21223)
金融(21221)
(20460)
理论(18357)
(17961)
(17811)
环境(17408)
技术(17260)
机构
学院(383433)
大学(382820)
(153043)
经济(149450)
管理(149169)
研究(135942)
理学(126638)
理学院(125132)
管理学(123076)
管理学院(122350)
中国(106805)
(83440)
科学(82565)
(72455)
(68962)
(63073)
研究所(62282)
中心(61731)
(59397)
财经(56232)
业大(54691)
北京(53712)
(53388)
师范(52930)
(50979)
(49580)
农业(48953)
(48722)
经济学(44482)
师范大学(42492)
基金
项目(252847)
科学(198140)
研究(188733)
基金(180706)
(157161)
国家(155537)
科学基金(132685)
社会(116831)
社会科(110549)
社会科学(110522)
(99022)
基金项目(95092)
教育(86451)
自然(85341)
(83695)
自然科(83254)
自然科学(83234)
自然科学基金(81700)
编号(78856)
资助(74588)
成果(65340)
(57378)
重点(56820)
(55127)
课题(55022)
(52308)
创新(48663)
项目编号(48201)
科研(47617)
教育部(47180)
期刊
(179749)
经济(179749)
研究(122140)
中国(81415)
(58591)
管理(57690)
学报(57664)
科学(54910)
(53821)
教育(49259)
(48370)
金融(48370)
大学(43546)
学学(40579)
农业(39427)
技术(33160)
业经(30667)
经济研究(27965)
财经(26969)
(23014)
问题(22681)
图书(21946)
(20977)
理论(19124)
科技(18438)
(18377)
现代(18178)
技术经济(17827)
(17816)
论坛(17816)
共检索到600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畅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独特的制度环境、有利的地理条件、较高的市场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在国家更高层次扩大开放、高质量发展大局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应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创中心和金融枢纽两个支撑点的过程中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改革发展。本文研究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区域规划和金融环境,并分析了银行业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商业银行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灿宙  李宁果  杨泽文  钟一鸣  艾建华  
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的印发,进一步强化了以现代服务业促进大湾区产业升级的政策支持,对于推进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湾区内商业银行肩负着在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中发挥金融推动作用的重要历史使命。本文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发展现状,梳理大湾区建设相关政策规划,分析商业银行在大湾区建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大湾区内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现状,对商业银行服务大湾区建设提出策略建议:一是加强系统资源整合,强化专项授权与考核引导;二是针对大湾区内各城市与经济圈的发展特点,制定差异化服务策略;三是强化跨境产品与业务联动,提供国际化综合化及绿色金融服务;四是鼓励业务创新,建立和完善创新免责制度保障;五是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实现科技赋能引领业务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志清  
开放银行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金融科技新业态,是商业银行面向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的新模式,也是传统经营理念和战略思维的新飞跃。从境内外银行机构的初步实践看,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孵化、技术并购、跨界合作等路径建设开放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构建开放银行是促进大湾区实体经济和金融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大湾区创新发展能力的有力举措。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丰富的金融科技创新要素,区域金融合作基础良好,有望在国内率先构建开放银行。鉴于开放银行在内地尚处于起步阶段,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开放银行应当有序、分步进行,按照审慎经营理念,在强化风险管理的前提下,深化技术融合,重构金融服务流程。建议监管当局及相关政府部门优化顶层设计,加大对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开放银行的政策支持力度;坚持标准先行,制定开放银行的技术规范,解决金融数据质量良莠不齐、数据"孤岛"、数据跨境流动受限问题;应用监管科技,提升对开放银行的监管效能,有效防控开放银行运作中的风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煦  
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但高校众创空间在顶层设计、运营管理、资源整合方面仍存在发展瓶颈。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型生态区位、叠加型湾区经济、创新型枢纽平台优势,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应树立"产学融创"理念,完善运营管理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组建空间战略联盟,实现高校众创空间差异化发展、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共享式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司长强  黄奕  
2010年国家着手重点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已初步具备了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三地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有着密切的往来和相同的文化根基,粤港澳三地在经济、文化等层面的相互交融,有力的推动了大湾区的文化产业。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优势、发展策略以及文化产业的繁荣给大湾区带来的深层价值。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程华  杨云志  韩剑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珠三角城市群正以崭新的发展理念.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融合,一个世界级大湾区正在我国的南海边强势崛起。商业银行应结合大湾区定位,借助行业集聚效应.围绕大湾区发展重点,挖掘投资机遇和区域内市场的特有需求。
关键词: 粤港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富荣  殷倩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中国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提出来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其发展具有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港澳繁荣稳定和区域协调发展等重要意义。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在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背景、战略意义、发展原则及发展侧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维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快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区域经济的领头羊,GDP已经超过了10万亿元。2019年2月,我国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空间布局等十一个方面对未来近2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指明了区域未来经济、社会、生态、制度等诸多领域努力的方向。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迎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巴曙松  白海峰  胡文韬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政府通过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不断深化金融合作,为金融机构在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的多样性发展,以及服务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广度及深度都在持续提升。三地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粤金融机构需要应对更开放的市场环境带来的汇率等市场风险,以及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以应对更激烈的竞争,而在粤布局较晚的港澳金融机构则需根据自己的特色走出差异化的道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覃成林  崔聪慧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新时代实施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协调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条主线。本文运用可公开获得的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提高了94.6%,目前的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协调发展度为0.9919。增强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的协调发展水平,缩小各城市间的经济增长率差异和经济增长水平差异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覆盖港澳的高水平快速交通网络和推动通信网络的同城化,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志新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在即,研究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策略很有必要。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起到连接香港与广州的作用。文章从外部环境分析深圳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竞争战略,从内部环境分析深圳本身的竞争优势,通过以高科技产业集群为例分析深圳如何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出深圳的发展策略,从而实现从竞争战略到竞争优势的转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婧  龚珏  鲍世然  京容萱  
财政资金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粤港澳大湾区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在疫情时代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非常关键,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大湾区典型战略新兴企业财政资金补贴和经济效益情况,为后疫情时代政府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参考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燕鸿  
为科学评价珠三角城市的创新绩效,根据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先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各城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再通过双重差分法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大湾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发现,珠三角部分城市依然存在创新资源配置无效的情况;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战略后,珠三角城市的创新绩效提升了0. 131个单位,说明大湾区的设立有利于促进珠三角的科技创新;不同的科创环境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秋荣  
近年来,粤港澳医疗合作不断加强,在具备扎实基础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应在医师执业范围、医疗机构准入、医疗药品、器械进口等方面加强医疗规则衔接,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医疗科技平台发展、医疗资源供给、医疗体制机制等方面建立大湾区医疗健康共同体,深港在推动跨境医疗服务与合作、先行先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完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等方面构建深港医疗协同发展先行的示范区,推动粤港澳医疗协同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晓斌  强卫  黄伟豪  线实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由珠三角经济圈的强化合作而产生的新地理概念。作为新兴的全球化港湾,粤港澳大湾区如何突破新自由主义框架理论,探索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路径,是当前决策者和规划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简要梳理了现有的城市群、区域增长极理论,新经济地理集群理论,全球产业链网络理论并结合大湾区现状优势,对湾区发展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进行探究,认为可通过粤港澳三方通力合作,创造一个内生型的经济与产业本土增长模式为主要方向。具体表现为:首先,要以先进制造业为立足点、实现自我创新的产业升级,形成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并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节点与区域性枢纽;其次,大湾区还应利用自身的科研与教育、金融与创新资源优势,推进"一国两制三关税区"、尤其是与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全方位参与联动,完善产权制度,加强合规和规则经济的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将大湾区打造为中国的科创中心及全球性金融中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