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2)
2023(15639)
2022(13372)
2021(12643)
2020(10159)
2019(23707)
2018(23543)
2017(44574)
2016(24518)
2015(27512)
2014(27581)
2013(27279)
2012(25419)
2011(23027)
2010(23051)
2009(20773)
2008(19968)
2007(17613)
2006(15601)
2005(13940)
作者
(70793)
(58765)
(58127)
(55266)
(37665)
(28177)
(26591)
(23031)
(22512)
(21026)
(20208)
(19837)
(18855)
(18733)
(18123)
(17953)
(17410)
(17292)
(16991)
(16797)
(14606)
(14565)
(14144)
(13484)
(13205)
(13152)
(13139)
(13114)
(11838)
(11610)
学科
(99878)
经济(99776)
管理(66871)
(63425)
(50589)
企业(50589)
方法(38670)
数学(32432)
数学方法(32055)
中国(29991)
(29576)
地方(29445)
业经(24007)
(22154)
(21476)
农业(20297)
(17854)
贸易(17834)
(17355)
(17107)
(16441)
环境(16420)
理论(16383)
技术(15723)
(15278)
(15245)
金融(15241)
银行(15222)
地方经济(15080)
(14659)
机构
学院(338687)
大学(338604)
管理(132201)
(129697)
经济(126603)
研究(119288)
理学(113201)
理学院(111792)
管理学(109930)
管理学院(109296)
中国(88636)
科学(75329)
(74752)
(60385)
(58547)
(57400)
研究所(54886)
中心(54077)
(51605)
业大(51385)
(48745)
师范(48292)
北京(47985)
财经(46140)
农业(44545)
(44186)
(42766)
(41855)
师范大学(39083)
技术(37510)
基金
项目(231741)
科学(180947)
研究(172046)
基金(163985)
(143029)
国家(141740)
科学基金(120834)
社会(105252)
社会科(99446)
社会科学(99423)
(91949)
基金项目(87937)
教育(78778)
自然(78451)
(77754)
自然科(76504)
自然科学(76485)
自然科学基金(75046)
编号(72302)
资助(66500)
成果(58929)
(53412)
重点(52144)
课题(50560)
(49850)
(47907)
创新(44559)
科研(43655)
项目编号(43581)
发展(42423)
期刊
(151955)
经济(151955)
研究(103011)
中国(72962)
学报(53382)
(53234)
科学(50364)
管理(49042)
教育(45911)
(42730)
大学(40017)
学学(37142)
农业(37111)
(30756)
金融(30756)
技术(30463)
业经(26777)
经济研究(22886)
财经(21183)
图书(20772)
问题(19993)
(19348)
(18051)
资源(17125)
科技(17106)
理论(16350)
现代(15805)
技术经济(15651)
(15492)
(15383)
共检索到516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龙玲玲   张笑扬  
新时代,商会等社会组织在发挥桥梁纽带、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劳资关系、提升治理效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东莞市为例,近年来商会组织服务社会、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不断增强,但存在部分商会党组织引导力战斗力不强、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承接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分析提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规范商会管理、完善评估体系、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加强政企亲情互动,加大对商会的引导支持和建设力度;引导商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推动依法治会、发挥平台作用、打造商会品牌文化等方面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肖建辉  
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特点是物流系统化程度高、技术先进、产业和产品结构合理、内生动力强。可用单位GDP的社会物流成本、单位物流成本的物流增加值、物流服务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绿色发展等指标评价物流业发展质量。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发展质量虽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物流业发展质量偏低表现为物流的成本高,服务水平、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较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等,其原因在于技术创新不足,第三产业欠发达且发展不均衡,物流产业组织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物流技术应用不足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物流一体化程度不高,物流组织管理技术不强,铁路物流发展滞后和海关效率低下等。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物流发展质量,要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强化技术创新,深化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物流产业集聚,培养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物流龙头企业,加强物流技术推广和应用,加速物流一体化进程,用技术推动物流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创新,提升全球供应链的组织技术,深化铁路物流系统改革,加大海关改革力度,发展绿色物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向晓梅  张超  
海洋经济作为大湾区重要的内在属性,在深化广东与港澳合作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广东的海洋第一、二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链条,而港澳地区则拥有先进的综合海洋服务业,两者互成明显的比较优势和互补优势。目前,应积极构筑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与制度创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谢宝剑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作为国家重要的增长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期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区域传统制造业占比较高,难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依靠扩大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亟需注入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同时,面对全球化的逆风逆浪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高度开放的粤港澳大湾区受到较大影响。如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型,寻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雷丽  张帆  
首先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物流的背景,阐述了绿色物流概念;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绿色物流认识、绿色物流实施主导部门、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绿色物流发展的意义等多角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随后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物流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了量化评价;最后根据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的结果,从社会、环境、资源和技术四个层面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物流发展的路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霞  刘佳宁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重要的对外开放平台和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其金融发展质量的提升,对于推动区域发展能级跨越、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回顾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与发展历史,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剖析大湾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展望“十四五”时期大湾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从历史沿革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与发展经历了从港澳回归前的市场驱动型到大湾区成立前的政策驱动型,再到大湾区成立后的战略主导型竞合协同。从理论逻辑看,实现大湾区金融高质量发展,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是价值本源,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是动力引擎,坚持底线思维维护金融安全是坚实保障,推进全球金融治理是提升金融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大湾区应以梯度协调、错位发展为主导,打造网络化金融空间格局;以开放融合、协同发展为突破,内外联动提升金融发展能级;以精准发力、安全稳健为着力点,畅通实体经济的金融“血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建设的国家战略,"双创"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高质量增长的重要保障。为了破解国家"双创"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瓶颈,找到适应当前发展阶段适宜现状的战略路径,为推动"双创"战略制定匹配的政策提供依据,本期专家从产学合作助推大学生"双创"升级、"双创"战略背景下企业家精神培育、虚拟孵化器平台建设、企业孵化生态体系构建以及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征  
现阶段,我国致力于畅通经济循环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新的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的商贸流通业迅猛发展受到各界关注。本研究聚焦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流通业发展现状,采用耦合关联度模型检验粤港澳大湾区流通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协同程度。结果表明:2015-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流通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程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不同城市流通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存在显著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媛媛  杨励  
本文从湾区经济作用为视角,以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香港、广州、澳门、珠海城市为例,分析湾区下的空港经济区建设要先做好城市定位,再根据地区优势进行城市联盟协作发展。最后从顶层设计、生态圈构造、产业协同、交通枢纽、机制创新角度为粤港澳湾区下的空港城市协作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借此为国内其他空港城市的协作发展予以启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璇瑄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湾区内的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过程中发展具有集群效应的旅游经济,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战略的内在要求。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多核心的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已基本形成,但也存在着边缘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滞后、部分节点城市网络功能较差;湾区内旅游特色同质化、定位模糊;非核心城市未能发挥资源优势等问题。大湾区内部需要通过旅游合作,统筹湾区内各城市发展,促进同城化、互动化,增强经济联系,建立经济规模,减少内部成本。因此,应认清城市网络角色,发挥功能优势;着重发展非核心地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卓泽林  杨体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指出了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设中高校合作发展的重要性与发展方向,高校集群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城市群的动力源泉,在大湾区战略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目前,大湾区高校类型丰富、互补性强,集群发展优势得天独厚。为充分认识和实现高校集群发展带来的独特战略价值,本文拟从"目标"、"特色"、"创新"、"竞争"和"品质"五个维度来探索其在区域中的发展导向。通过转变区域宏观战略、完善顶层设计、丰富高等教育功能多样性、转型高等教育服务职能和升级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等路径将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的构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程华  杨云志  韩剑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珠三角城市群正以崭新的发展理念.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融合,一个世界级大湾区正在我国的南海边强势崛起。商业银行应结合大湾区定位,借助行业集聚效应.围绕大湾区发展重点,挖掘投资机遇和区域内市场的特有需求。
关键词: 粤港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丛丛  芮红磊  
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衔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强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对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速北部湾经济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从联动发展的需求动力和共赢空间着手,层层分析两个区域联动发展的共需点,发现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发展具有强大的互补性和显著的异质性,为北部湾经济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影响"两湾联动"发展的现实障碍包括传统障碍短期难改变、北部湾经济区吸引力不足、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关联度较低、资源要素倒流和周围地区竞争激烈等,应分别从组织联动、产业联动、基建联动、创新联动、生态联动五个方面全方位下功夫,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谭慧芳  谢来风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属于中国特色的语境体系,从组成要素、形成条件、空间集聚分析,其概念可概括为: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具备先进的重大科学设施、基础科研资源丰厚、创新能力突出、人才高度集聚、成果转化灵活高效、制度环境高度开放的科学要素集群中心和科创活跃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唯一一个涉及多个城市以及“一国两制”特殊制度安排的区域,具有独特的基础和优势,同时又面临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阙如、基础研究投入偏低、高水平科技人才不足等挑战,需要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重大科技设施建设、强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构建大湾区一体化科技市场为着力点,高质量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课题组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广东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未来应加快沿海城市带发展,以港深为核、珠江为轴、沿海为带,形成"T"字型空间结构,发展包括五大城市圈等23座城市,构成"一核一轴一带五圈"的空间结构。坚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中央政府的统筹作用。以开放推动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对内经济辐射功能与对外国际化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