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9)
2023(3555)
2022(3023)
2021(2734)
2020(2295)
2019(5198)
2018(4998)
2017(9610)
2016(5223)
2015(6032)
2014(5809)
2013(5879)
2012(5246)
2011(4723)
2010(4666)
2009(4331)
2008(4365)
2007(3730)
2006(3437)
2005(3246)
作者
(14008)
(11645)
(11639)
(11467)
(7672)
(5745)
(5279)
(4427)
(4378)
(4339)
(4216)
(4075)
(4030)
(3946)
(3894)
(3764)
(3502)
(3465)
(3430)
(3223)
(3032)
(2883)
(2871)
(2850)
(2711)
(2684)
(2635)
(2629)
(2396)
(2353)
学科
(21555)
税收(20120)
(19956)
(18944)
经济(18925)
管理(12732)
(11009)
地方(8741)
(8237)
(8083)
企业(8083)
中国(6272)
方法(5397)
(5278)
数学(4888)
数学方法(4844)
地方经济(4615)
财政(4545)
(4244)
贸易(4239)
(3977)
(3940)
收入(3905)
农业(3872)
理论(3662)
(3580)
环境(3443)
业经(3410)
教学(3238)
(3163)
机构
学院(67542)
大学(65875)
(26627)
经济(26053)
研究(25273)
管理(22854)
理学(19083)
(18976)
理学院(18767)
中国(18627)
管理学(18491)
管理学院(18320)
科学(15281)
(13737)
财经(13116)
(13081)
(11785)
研究所(11398)
(11257)
(11054)
中心(10546)
(9586)
(9553)
财经大学(9510)
(9399)
北京(9121)
(9120)
(9110)
税务(8516)
(8484)
基金
项目(44178)
科学(34078)
研究(33253)
基金(30734)
(27233)
国家(27057)
科学基金(22649)
社会(20455)
社会科(19441)
社会科学(19437)
(17332)
基金项目(16129)
(15134)
教育(14626)
自然(14032)
编号(13801)
自然科(13643)
自然科学(13638)
自然科学基金(13364)
资助(12796)
成果(11730)
重点(10353)
(10348)
课题(10164)
(9574)
(9469)
创新(9120)
(9071)
(8846)
国家社会(8638)
期刊
(29941)
经济(29941)
研究(27559)
中国(16173)
(15036)
(14550)
(13771)
税务(13313)
学报(10153)
教育(8887)
科学(8529)
(8357)
管理(7856)
大学(7095)
学学(6671)
技术(5772)
农业(5634)
(5519)
金融(5519)
国际(5460)
财经(5416)
经济研究(5287)
(4606)
(4242)
(4214)
(4214)
涉外(4214)
资源(3878)
问题(3845)
会计(3817)
共检索到114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双专  温彩霞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才流动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个人所得税政策与人才流动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体制不同,区内个人所得的税收管理在税制结构、税率设置、征税范围、税收优惠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制约了人才的流动。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需要粤港澳地区在人才流动方面加强税收合作,开展税收协调,破解税收瓶颈,为区内人才流动提供政策支持与管理保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庆  胡洪曙  王斐然  
税收协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税收竞争程度以及企业税收遵从成本。本文首先从来源地征税还是居住地征税、基于共同的统一企业税基、适当权力自主原则等角度出发,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所得税税收管辖权、税基和税率协调的建议。在个人所得税协调方面,本文认为其征税范围应尽可能趋同但港澳地区的税率可适当调低,且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实行“港人港税、澳人澳税”政策,以促进内地对港澳居民的吸引力。在间接税协调上,本文提出了探索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推行增值税、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尽量趋同消费税税基、实施适当差异化的税率设计,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关税互免、扩大“原产地标准”内涵的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泱  廖乾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良好基础。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粤港澳三地税收制度及税负水平存在的明显差异,将不利于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提高合作水平。在此背景下,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税收合作的可行路径将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税收合作必要性的基础上,梳理了粤港澳三地税收制度及其差异,并结合欧盟税收合作的成功经验,提出对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亚平  李彬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跨区域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税收争议解决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相互协商程序作为解决跨境税收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被广泛应用,但实施效果仍有待提高。尤其随着BEPS成果的推进和落实,税收规则的变化给跨境经营企业带来更大不确定性,给相互协商程序的有效实施带来新的挑战。文章在对比内地和港澳地区相互协商程序机制差异的基础上,分析该机制的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结合BEPS第14项行动计划的成果,建议从税收争议的预防机制、协商机制和终结机制三个方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税收争议解决机制的协同与完善。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课题组  王义平  夏志胜  吴静怡  
自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提出以来,其战略层次不断升级。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5.6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元的庞大体量,成为继"京津冀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之后的又一增长极。本文以广东自贸区税收制度、创新举措为切入口,归纳总结可借鉴的税收经验,从而打造广州先进样板、推进广东先进经验,并以此辐射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英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人才是关键。本文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税收政策在促进人才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流动、高端人才聚集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税收政策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立宇  庞磊  张方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移动应用程序等新兴数字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各国的税收征管模式。粤港澳大湾区税收征管协作在纳税信息采集、第三方数据分享、税务风险评估、自助纳税服务等方面存在新的合作机遇,数字技术同样在纳税身份认证与安全、数据传输与安全等方面带来了全新的税务风险。只有在税收征管协作中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改造协作的机制、流程和方法,并从平台设计、组织构建和文化培育三个方面保障三地数字化变革的顺利推进,才能更加灵活地应对纳税人对大湾区税收征管协作的数字化期望,加速大湾区内部纳税营商环境的融合统一。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蔡昌  林高怡  薛黎明  
粤港澳三地由于经济模式、税制体系、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产生了一系列跨境税务焦点问题。本文基于对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税区"特征的分析,深入剖析跨境税务焦点问题的性质、成因及难点,对跨境投资、跨境电商、跨境支付、跨境人员流动等税务焦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探索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税收合作战略与思路,以期为实现粤港澳一体化协同发展奠定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绪春  
本文立足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通过分析全球经济发展和税收变革形势、《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出台后粤港澳规制衔接的新契机以及穗港两地合作优势等现状,分析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推动粤港澳全面合作、推进粤港澳税收规制对接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实施条件充分性,提出了以国际多方税收合作趋势为主导方向、以粤港澳制度型开放为改革导向、以穗港税务合作为实践样本,构筑以“跨区域、跨部门、多主体、数智驱动、接轨国际、共襄发展”为特征的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税收共治共享体系的探索思路和实践方案,并从产业融合、政策创新、智慧税务、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了穗港税务共谋共建“四项机制”的思考及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罗增庆  赵雪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州际间税收竞争与税收协调的情况,探讨了美国州际间税收竞争与粤港澳税收竞争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粤港澳税收协调与税收合作的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侨予  郑天祥  
"粤港澳大湾区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为澳门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然而,澳门自身的条件劣势及外部冲击都给澳门融入大湾区发展之路设立了重重险阻。本文研究分析澳门在面临大湾区建设中遭遇的瓶颈、自身存在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会,探索澳门如何精准发展城市定位,寻求与湾区其他城市合作共建共赢之路,推动澳门更好的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罗增庆  张惠冰  
广东省和香港、澳门历来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贸易关系,但三地的税收制度不同,给三地企业的投资与经营带来了一定障碍。本文探讨了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粤港澳税收合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伍文中  李静  许家瑜  
公共服务合作有利于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民生福利,有利于大湾区持续高质量发展。由于技术及制度原因,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合作仍存障碍,迟滞了大湾区一体化深度发展进程。研究发现,导致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合作不足,既有制度方面的无形约束,也有技术方面的有形约束,其中制度创新不足是根源。粤港澳大湾区应坚持“技术保证、制度突破、先行先试”的原则,以创新公共服务合作机制为突破口,提高湾区内公共治理的技术能力。主要包括夯实国家认同的公共价值、完善配套制度对接、建立公共服务民主决策机制、统一公共服务合作技术标准、优化公共服务合作技术手段等方面。研究成果的边际贡献在于从制度和技术角度剖析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合作的瓶颈约束,解构运行框架和运行路径的障碍,进而精准性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汪艳  
港口作为拓展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设施及面向全球发展的基本支撑,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11个港口作为港口群且以该群为研究对象,选取港口与港口腹地相关指标,运用层次聚算类法对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中的港口进行聚类分层,并且依据分析结果,层次划分各港口,明确定位各港口,从而提出协调发展对策。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燕  林仲豪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9市2区19个行业数据,对湾区分行业区位熵以及城市间和行业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位熵反映出各城市在不同产业上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但是除了澳门在湾区产业协同的整体关联度为0.888以外,其他城市的灰色关联度都在0.9以上,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产业关联度高,产业结构趋同,其中最高的为深圳、广州和珠海。而湾区分行业关联度的测算结果反映出批发零售商业服务、文化旅游业、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等优势差异行业是未来产业协同的方向。因此,要从国家层面顶层规划和建立产业耦合机制,突破同质竞争难题,充分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合作机制等,促进优势差异行业融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