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7)
- 2023(11069)
- 2022(9876)
- 2021(9462)
- 2020(7764)
- 2019(18151)
- 2018(18152)
- 2017(35454)
- 2016(19293)
- 2015(21765)
- 2014(21852)
- 2013(21695)
- 2012(19931)
- 2011(17915)
- 2010(17748)
- 2009(16232)
- 2008(15801)
- 2007(13576)
- 2006(12070)
- 2005(10774)
- 学科
- 济(75523)
- 经济(75427)
- 管理(53702)
- 业(51201)
- 企(42725)
- 企业(42725)
- 方法(34976)
- 数学(30181)
- 数学方法(29783)
- 农(20718)
- 中国(19385)
- 财(18491)
- 学(17008)
- 业经(16987)
- 地方(16821)
- 贸(14982)
- 贸易(14974)
- 易(14346)
- 制(13945)
- 农业(13354)
- 理论(13353)
- 和(12343)
- 务(11930)
- 财务(11864)
- 财务管理(11836)
- 环境(11379)
- 银(11213)
- 银行(11180)
- 技术(11122)
- 企业财务(11105)
- 机构
- 大学(270990)
- 学院(269860)
- 管理(108703)
- 济(103912)
- 经济(101453)
- 理学(93604)
- 理学院(92565)
- 管理学(90994)
- 管理学院(90524)
- 研究(89752)
- 中国(68310)
- 京(58241)
- 科学(56243)
- 财(47774)
- 所(45262)
- 农(41564)
- 研究所(41081)
- 中心(40855)
- 业大(39939)
- 江(39028)
- 财经(38289)
- 北京(37138)
- 范(36719)
- 师范(36443)
- 经(34691)
- 州(32675)
- 院(32543)
- 农业(32417)
- 经济学(30060)
- 师范大学(29598)
- 基金
- 项目(183858)
- 科学(143727)
- 研究(136367)
- 基金(132000)
- 家(114357)
- 国家(113399)
- 科学基金(97228)
- 社会(83434)
- 社会科(78924)
- 社会科学(78899)
- 省(71589)
- 基金项目(70958)
- 自然(63912)
- 自然科(62390)
- 自然科学(62379)
- 教育(62311)
- 自然科学基金(61235)
- 划(60517)
- 编号(57223)
- 资助(54627)
- 成果(46422)
- 重点(40815)
- 部(40315)
- 课题(38970)
- 发(38729)
- 创(37992)
- 创新(35338)
- 项目编号(35029)
- 科研(34968)
- 教育部(34623)
- 期刊
- 济(117545)
- 经济(117545)
- 研究(83328)
- 中国(49922)
- 学报(41098)
- 管理(39462)
- 科学(38691)
- 农(37896)
- 财(35007)
- 教育(31489)
- 大学(30835)
- 学学(28752)
- 融(26875)
- 金融(26875)
- 农业(26237)
- 技术(22792)
- 业经(20682)
- 经济研究(19217)
- 财经(17926)
- 图书(15642)
- 问题(15273)
- 经(15203)
- 理论(14499)
- 实践(13358)
- 践(13358)
- 商业(13071)
- 业(13029)
- 科技(12815)
- 技术经济(12405)
- 资源(12205)
共检索到397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东南亚及港澳金融问题”研究小组
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 ,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各自有自己独立的货币体系 ,加之粤港澳三地经济的关联度较高 ,呈现出特有的“一国两制 ,三地三币”的货币跨境流通现象。本文通过对粤港澳三地货币跨境流通的现状、原因及突出问题的分析 ,揭示出三地三币跨境流通的基本特点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货币流通 外汇管理 人民币自由兑换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唐国华
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之一,而其中劳动力资源和实物资源的高效便捷流动是以跨境运输便利化为基础的。粤港澳三地分属不同关税区域、不同法律体系、不同运输管理制度,制度规则的差异制约着粤港澳跨境运输的便利化。在分析粤港澳跨境运输便利化现状、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当前应主要从制度协调方面来提升粤港澳跨境运输的便利化,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了促进粤港澳跨境运输便利化的对策。
关键词:
粤港澳 跨境运输 跨境运输便利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冯泽华 刘志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要素高速流动的大数据时代,金融数据是关乎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当前,粤港澳三地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需求日益增长,借助“数字湾区”建设之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有助于加快“两个市场一类规则的三种演化”。运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思维进行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面临规则衔接、组织监管、权利保障等困境。粤港澳三地宜形塑“立法+组织+权利”的三维法治路径,通过点面结合的立法规制、上下贯通的组织监管以及共殊相融的权利保障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数据安全有序的跨境流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亚平 李彬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跨区域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税收争议解决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相互协商程序作为解决跨境税收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被广泛应用,但实施效果仍有待提高。尤其随着BEPS成果的推进和落实,税收规则的变化给跨境经营企业带来更大不确定性,给相互协商程序的有效实施带来新的挑战。文章在对比内地和港澳地区相互协商程序机制差异的基础上,分析该机制的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结合BEPS第14项行动计划的成果,建议从税收争议的预防机制、协商机制和终结机制三个方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税收争议解决机制的协同与完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覃曼卿
劳动力跨境无障碍流动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实现。养老保险作为劳动者老年权益的保障,是劳动者是否跨境就业决策的关键考量因素。由于粤港澳三地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不畅,目前无法实现养老保险权益的跨境可携。因此,需要在研究三地制度差异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渐消除壁垒和阻碍,平衡各方利益,设计一套养老保险跨境便利可携的方案,从而保障劳动者在湾区内自由流动,促进粤港澳三地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养老保险 可携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阳义南 李晓琳
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三地养老保险待遇衔接成为促进大湾区人才与劳动力流动的关键。本文基于粤港澳三地养老金制度并借鉴欧盟经验,设计了就业人员在粤港、粤澳流动的养老金待遇衔接方案,并构建精算模型模拟不同衔接方案下的养老保险权益待遇。结果表明,当就业者不流动时,相比港澳地区,内地养老金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当就业者流入内地时,无论如何分段衔接,其养老金待遇水平基本优于香港、澳门原待遇水平。即在粤港澳三地现有的养老金制度下,通过分段计算、分别支付,港澳就业人员不会因到内地就业而失去或损失本可得到的养老金权益。为促进三地经济社会融合与协调发展,建议出台粤港澳跨境流动社会保障协定等政策,确立“工作地缴费、权益累计、分段计算”等转移接续原则,并提高经办信息化水平及进行大数据平台建设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田新朝
养老服务跨境合作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激发福利红利和促进社会融合。协同治理理论下,粤港澳养老服务合作治理存在现实需求、红利效应与合作风险。粤港澳养老服务合作治理的路径在于构建合作的机制、结构与模式,重点是形成主体结构、层级结构和平台结构,推行"异地养老模式"、"共同体模式"与"网络模式"。建议加强市场组织合作与管理、推进要素资源共享互利、建立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养老服务 协同治理 跨境合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田新朝
养老服务跨境合作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激发福利红利和促进社会融合。协同治理理论下,粤港澳养老服务合作治理存在现实需求、红利效应与合作风险。粤港澳养老服务合作治理的路径在于构建合作的机制、结构与模式,重点是形成主体结构、层级结构和平台结构,推行"异地养老模式"、"共同体模式"与"网络模式"。建议加强市场组织合作与管理、推进要素资源共享互利、建立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养老服务 协同治理 跨境合作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申明浩 姚凯辛 沈晓娟
数据跨境流动治理作为数字化时代下重要议题,正在成为数字时代国际合作的热点。文章提出数据跨境流动的不可能三角理论,即数据自主权、数据保护和数据流动三个方面不可能同时满足。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不可能三角问题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并结合数据跨境治理体系演变的国际经验,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治理模式的三个维度。基于数据治理不可能三角的视角,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优化策略,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据流动与安全规则体系、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协同机制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实现数据跨境有序安全流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菲
深港通交易中,因证券交易地和投资者所在地分处不同的法域,在管辖权、法律适用等方面容易产生冲突,如何解决跨境证券侵权行为产生的法律适用问题成为法院面临的难题。新《证券法》确立了“效果主义”的域外管辖原则,但并未明确具体适用的标准。结合“深港通”证券监管的“主场原则”,建议内地法院在处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证券侵权纠纷管辖权冲突时,首先应遵循“属地管辖优先,域外管辖例外”的原则,即由证券交易发生地法院优先管辖,只有在侵权行为对内地证券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产生实质性的、直接的、可预见的影响时,内地法院才行使域外管辖权。在明确管辖权后,应以法院地法律作为准据法。内地与香港还可以协商统一证券侵权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则,试点大湾区证券侵权纠纷联合解决机制,通过设立联合法庭、联合仲裁庭等方式,促进规则对接,统一法律适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蔡昌 林高怡 薛黎明
粤港澳三地由于经济模式、税制体系、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产生了一系列跨境税务焦点问题。本文基于对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税区"特征的分析,深入剖析跨境税务焦点问题的性质、成因及难点,对跨境投资、跨境电商、跨境支付、跨境人员流动等税务焦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探索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税收合作战略与思路,以期为实现粤港澳一体化协同发展奠定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礼 王鹏程 任志宏
通过推导以中国人民银行、指定商业银行、大湾区内跨境商户以及跨境消费者为主体的四方演化博弈模型,对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所面临的潜在问题开展情境推演研究,并结合深圳试点数据进行模拟仿真分析。结果发现,在大湾区试点过程中,四方博弈主体共同构成一个完整闭环的有机生态体系。其中,作为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方,央行在跨境支付体系中起主导作用;指定商业银行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主要通过手续费率定价、发放消费券以及综合推广成本影响博弈进程;跨境商户看重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以及节省成本优势;消费者的策略选择主要依赖于获取并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成本,以及是否从跨境支付活动中受益。基于此,建议加速推进跨境支付参与主体协同发展,切实维护数字人民币的公信力,有效降低跨境支付成本,并丰富跨境支付应用场景,以此有效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红
跨境通勤是世界经济发展日趋紧密的一个指标。本文首次运用"跨境通勤"的概念分析粤港澳大珠三角区域合作,视之为粤港澳都市圈同城化、人力资源互补共享与产业集群错位发展等区域一体化新指针,用经验数据分析影响这一指标的多方面因素、社会经济效应、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以及调控的可能,进而提出降低跨境通勤成本的若干管理措施,以促进大珠三角高效优质的跨境产业圈、都市圈和生活圈的形成。
关键词:
边境 通勤 广东 香港 澳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黄桂良
基于经济增长收敛理论,探讨资本流动对粤港澳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区域金融发展呈现显著的σ收敛特征;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的资本流动是粤港澳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的重要实现机制。1986年~2009年,香港对广东资本净流入规模越大,粤港澳区域金融发展的σ收敛性越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丽娅
粤、港、澳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完善的地区,但是广东省相对于香港、澳门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文章从社会保障理念、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基金和社会保障覆盖面4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总结香港、澳门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广东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粤港澳 社会保障制度 比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