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92)
- 2023(5043)
- 2022(4242)
- 2021(3830)
- 2020(3262)
- 2019(7197)
- 2018(7080)
- 2017(13203)
- 2016(7372)
- 2015(8132)
- 2014(8193)
- 2013(8013)
- 2012(7367)
- 2011(6600)
- 2010(6704)
- 2009(6582)
- 2008(6826)
- 2007(6195)
- 2006(5495)
- 2005(5163)
- 学科
- 管理(28124)
- 济(24303)
- 经济(24235)
- 业(23992)
- 企(20858)
- 企业(20858)
- 财(11609)
- 制(11393)
- 方法(8685)
- 体(7833)
- 农(7387)
- 务(7296)
- 财务(7256)
- 财务管理(7234)
- 数学(7201)
- 数学方法(7088)
- 中国(7067)
- 业经(6954)
- 企业财务(6890)
- 体制(6860)
- 银(6140)
- 银行(6123)
- 行(5784)
- 融(5634)
- 金融(5631)
- 学(5209)
- 划(5089)
- 环境(5015)
- 税(4926)
- 度(4815)
- 机构
- 大学(107043)
- 学院(105851)
- 济(43019)
- 经济(42028)
- 管理(38229)
- 研究(36738)
- 理学(32284)
- 理学院(31946)
- 管理学(31449)
- 管理学院(31248)
- 中国(28499)
- 财(25190)
- 京(22477)
- 科学(21410)
- 所(18718)
- 财经(18651)
- 农(17921)
- 江(17450)
- 经(16755)
- 中心(16684)
- 研究所(16473)
- 业大(16052)
- 北京(14086)
- 院(13820)
- 财经大学(13795)
- 农业(13712)
- 经济学(13705)
- 州(13052)
- 省(12762)
- 经济学院(12240)
- 基金
- 项目(69348)
- 科学(54327)
- 基金(50702)
- 研究(50406)
- 家(44728)
- 国家(44370)
- 科学基金(37623)
- 社会(32573)
- 社会科(30888)
- 社会科学(30882)
- 省(26832)
- 基金项目(26214)
- 自然(23881)
- 教育(23469)
- 自然科(23306)
- 自然科学(23296)
- 自然科学基金(22887)
- 划(22556)
- 资助(20437)
- 编号(19487)
- 制(19213)
- 成果(17119)
- 重点(16063)
- 部(15819)
- 创(14632)
- 课题(14499)
- 发(14056)
- 国家社会(13948)
- 创新(13883)
- 性(13815)
共检索到168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龙传文
采用百度试验法,对预冻处理和未冻处理的粗皮桉人工林木材的干燥特性和干燥基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冻处理可减少初期开裂、内裂和截面变形的产生,干燥质量比未冻处理材的干燥质量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凡 周永东 高鑫 付宗营 侯俊峰 翁翔 林韶辉
【目的】为获得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木材的干燥特性,编制合理干燥基准,从而促进其实际开发和利用。【方法】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黑木相思木材的干燥特性,参照百度试验干燥缺陷等级拟定木材干燥初终期条件,依据锯材干燥质量检测结果对黑木相思锯材常规干燥工艺进行系统优化试验,并制定25 mm厚黑木相思锯材的干燥基准。【结果】黑木相思木材的干燥缺陷主要为初期开裂和扭曲变形,其次为截面变形,无内裂产生。从干燥速度看,黑木相思属于中等易干材。木材含水率15%时的气干密度为0.620 g·cm~(-3),属于中等范畴。采用优化制定的干燥基准对25 mm厚黑木相思锯材进行常规干燥后,木材含水率从110.40%干至8.42%,干燥周期为268.0 h (11.2 d),整个干燥过程中干燥速率比较稳定,平均为0.38%·h~(-1)。【结论】黑木相思干燥锯材的平均最终含水率、干燥均匀度、厚度上含水率偏差、残余应力以及可见干燥缺陷方面的指标均达到锯材干燥质量二级要求。本研究制定的黑木相思锯材干燥工艺可为实际干燥生产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图2表6参25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符韵林 邱炳发 韦鹏练 廖克波 刘晓玲 袁振双
为了获得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木材的基础干燥特性,编制合理的干燥基准,利用百度试验法对其木材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光木属易干木材,主要干燥缺陷为初期开裂和扭曲变形;截面变形程度轻,为1~2级;干燥速度2级,较快;初期开裂严重,为3级;扭曲等级3级,无内裂,体积干缩系数小。针对主要干燥缺陷的等级情况,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5~30 mm厚观光木木材干燥基准,为实际窑干过程的工艺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林业工程 观光木 干燥特性 百度试验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伊松林 张璧光 常建民
以马尾松为试验材料 ,首先分别以过热蒸汽和空气作为干燥介质 ,在预热阶段通过对木材内部温度场和含水率变化的测定 ,探讨了木材真空 -浮压干燥预热阶段的特性 ;然后 ,通过对干燥介质条件与干燥速率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 ,总结出木材真空 -浮压干燥的特性。结果表明 :真空 -浮压干燥预热阶段进行得非常迅速 ,同时其表面水分的凝结量也较空气干燥大 ;木材的浮压干燥速率随着干燥介质温度的增加、绝对压力的减小和浮动频率的加大而增加。上述因素中对干燥速率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介质温度 (T) >压力浮动频率 (Hz) >绝对压力 (P)
关键词:
木材干燥 真空 浮压 预热 干燥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拥群 张璧光 常建民
该文以垂直 倾斜半环多级组合对撞流干燥系统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木质纤维进行初含水率、气流流量、气流温度和带载率等系统参数的实验研究 ,探讨木质纤维的对撞流干燥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 :木质纤维干燥的气流温度在 90℃时即可达到当前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利用气流干燥所普遍采用的 12 0℃才能达到的效果 ;气流流量的变化除引起流场变化外 ,还会影响纤维在对撞腔内的停留时间和穿透深度 ,从而影响干燥效果 ;带载率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影响纤维干燥的质量 ,但影响系统产量 ;系统能够适应现有生产系统纤维原料初含水率的变化 ,干燥品质不受初含水率的影响 ;采用对撞流干燥系统可以使设备管道长度大大缩短 ,从...
关键词:
木质纤维 对撞流干燥 传热传质 干燥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贤军 张璧光 杨涛 王群喜
预热是木材干燥的重要环节 ,实践中一般仅凭经验来确定预热时间 .该文对木材预热时间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 ,并将试验数据与经验预热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 ,讨论了木材厚度、预热温度、含水率、基本密度对预热时间的影响程度 .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 :①理论预热时间与试验值很接近 ,通过理论计算来确定木材的预热时间是可行的 .②经验预热时间与试验值相差很大 ,其比值介于 2 2~ 8 6之间 .③木材含水率和基本密度对预热时间无显著影响 ;预热温度对预热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木材厚度是影响预热时间的最主要因素 .
关键词:
木材 干燥 预热时间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荣军 邢新婷 吕建雄 张俊珍
以人工林粗皮桉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力学测试方法和近红外光谱方法对其无疵小试样力学性质进行研究。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试样表面的近红外光谱,对采集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进行导数预处理并对不同波段光谱建立校正模型,以1/3试样作为预测集对校正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二阶导数预处理、350~25000nm全光谱波段、径切面和弦切面平均光谱值对粗皮桉木材力学性质模型预测效果最好。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的实测值与近红外光谱方法的预测值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88,相对分析误差大于2.0,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方法预测人工林粗皮桉木材力学性质效果较好。
关键词:
粗皮桉木材 近红外光谱 力学性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伊松林 张璧光 常建民
该文以马尾松为试验材料 ,通过对真空 浮压干燥中木材内部温度场、湿度场随压力浮动频率变化的试验研究 ,总结出木材在真空 浮压干燥过程中内部自由水迁移的基本规律 ,并对水分迁移的机制与驱动势进行了分析 .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显示 ,在真空 浮压干燥过程中自由水的输运由两部分完成 ,一部分为毛细管压力下液体的团块迁移 ;另一部分为在压力梯度下 ,由于压力波动而引起自由水的蒸发或沸腾后所产生的水蒸气的迁移 ,且后者在自由水的迁移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
关键词:
木材干燥 真空 浮压 自由水迁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伊松林 张璧光 常建民
该文阐述了在真空状态且浮压条件下马尾松的干燥过程特性 ,揭示了加热温度、木材含水率、真空度及真空度变化频率对木材表面水分蒸发强度的影响 .实验证实 ,提高温度、真空度和加快真空度变化频率都有利于加快木材内水分的迁移 .真空频率加快时 ,木材内的温度场变化也加快 ,干燥时间明显缩短 .此外 ,当外界压力不变时 ,木材表面水分蒸发强度随含水率的提高而增强 ,纤维饱和点以下更有明显的区别 .
关键词:
木材干燥 真空 浮压 热质传递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解国珍 李广 潘树源 王瑞祥 张璧光 陈昀
偏差活化能可以表示被干燥物料的传质传热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该文研究了木材的不同几何尺寸与其偏差活化能的关系.基于木材的湿基试样之上,首先得到不同几何尺寸的木材的干燥率实验数据,然后建立模型计算扩散系数和偏差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几何尺寸木材试样的偏差活化能值随着环境温度和湿度而变化,并且影响着木材的传质传热动态特性;被干燥物料的偏差活化能在其几何尺寸较小时变化微小,并且随着尺寸的变小偏差活化能也下降;当干燥温度上升时,相对偏差活化能很快接近1,反之亦然.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木材的动态干燥特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木材 偏差活化能 干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战剑锋 顾继友 艾沐野
采用白桦锯材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常规干燥 ,把时间因子引入到木材干燥变形中 ,运用聚合物粘弹性变形与流变学理论分析木材干燥过程蠕变变形的发展 ,采用切片法测定了沿木材厚度方向的瞬时弹性应变εe、粘弹性应变εc、机械吸附应变εm 的分布与变化趋势 ,定性分析了在一个干燥周期内木材横纹方向变形特性。理论研究与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干燥过程中木材表层与芯层的弹性应变始终是方向相反的 ,木材表层的弹性应变在干燥中期与后期达到极值的时刻可以作为进行热湿处理的参考点 ;粘弹性应变是与时间相关的、可恢复的变形 ,在木材干燥过程中较难与机械吸附应变严格区分开 ,机械吸附应变 (前期 )包括粘弹性应变 ,因而它在一...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志军 李延军 张璧光 刘智
研究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材微波干燥速度、温度梯度和含水率梯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连续干燥过程明显分为加速段、等速段和减速段3个阶段,等速段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占的比例最大。微波干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大致分为初期升温,等温和后期升温3个阶段,初期升温和等温阶段木材内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后期升温阶段木材内的温差逐渐增大。微波干燥过程中,在整个横断面上,木材初含水率梯度没有被加大,而是被均匀化,甚至还出现木材表面含水率提高的情况。图6参1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建民 王东林 高建民
为了提高干燥质量 ,降低能耗 ,使得干燥过程更加准确可靠 ,在木材干燥的工艺环节中引进智能化的计算机技术已势在必行 .该文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研究开发的新一代木材干燥全自动控制系统 .该系统将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木材干燥过程的检测与控制之中 ,实现了干燥参数的在线测量和调节 ,重点解决了木材含水率检测的准确性问题 ,在用含水率梯度控制木材干燥过程的技术上做了尝试 ,开发了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软件 .
关键词:
自动控制 含水率梯度 木材干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永珍 高林 王德明
该文介绍了WJK2型微机木材干燥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原理和软件系统.该监控系统由MCS51单片微计算机、I/O接口、传感器等组成.其结构简练,功能齐全,能对木材干燥过程中的各参数进行在线测量,并能根据所选定的工艺基准对木材干燥的全过程进行自动监测和控制,使其按最佳化的工艺进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苗虎 周玉成 侯晓鹏 刘鑫钰 安源 张国梁
在分析典型木材除湿干燥设备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型除湿干燥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干燥窑内实时的温度、相对湿度变化,动态地调节除湿机的开启比例,给出一个控制周期T内最佳的除湿机开启与停止时间,从而精确控制干燥窑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满足木材干燥基准的要求。生产实际表明,相比于仪表控制方式,本研究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在保证干燥质量的前提下,干燥周期由原来的30天减为23天,节能17%左右,同时除湿机的工作时间减少157 h,减轻了设备磨损,延长了设备寿命。
关键词:
木材除湿干燥 模糊最优控制 除湿干燥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