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6)
- 2023(8734)
- 2022(7068)
- 2021(6329)
- 2020(5550)
- 2019(12622)
- 2018(12604)
- 2017(24389)
- 2016(13894)
- 2015(16036)
- 2014(16517)
- 2013(16304)
- 2012(15109)
- 2011(13592)
- 2010(13811)
- 2009(12897)
- 2008(13032)
- 2007(11974)
- 2006(10338)
- 2005(9493)
- 学科
- 济(59461)
- 经济(59403)
- 业(36751)
- 管理(36021)
- 企(28707)
- 企业(28707)
- 方法(26905)
- 数学(23686)
- 数学方法(23442)
- 农(18287)
- 中国(16894)
- 学(13951)
- 财(13913)
- 业经(13427)
- 地方(13339)
- 农业(12099)
- 制(10771)
- 贸(10552)
- 贸易(10548)
- 易(10208)
- 理论(8944)
- 和(8900)
- 银(8642)
- 银行(8606)
- 技术(8457)
- 务(8451)
- 财务(8422)
- 财务管理(8393)
- 行(8143)
- 融(8122)
- 机构
- 大学(205787)
- 学院(205598)
- 济(81100)
- 经济(79291)
- 管理(73612)
- 研究(72514)
- 理学(63165)
- 理学院(62367)
- 管理学(61064)
- 管理学院(60706)
- 中国(53137)
- 科学(48354)
- 农(44155)
- 京(44089)
- 所(39124)
- 财(36176)
- 研究所(35892)
- 业大(35440)
- 农业(35009)
- 中心(33020)
- 江(32908)
- 财经(28779)
- 范(27575)
- 北京(27349)
- 师范(27197)
- 经(26009)
- 州(25640)
- 院(25592)
- 经济学(25163)
- 技术(24059)
- 基金
- 项目(136816)
- 科学(105148)
- 基金(96520)
- 研究(96195)
- 家(85735)
- 国家(85048)
- 科学基金(70813)
- 社会(58722)
- 省(55476)
- 社会科(55471)
- 社会科学(55452)
- 基金项目(51229)
- 划(46601)
- 自然(46594)
- 自然科(45489)
- 自然科学(45463)
- 教育(45093)
- 自然科学基金(44634)
- 编号(39661)
- 资助(39466)
- 成果(32679)
- 重点(31893)
- 发(30378)
- 部(29652)
- 课题(28282)
- 创(28203)
- 计划(26765)
- 科研(26680)
- 创新(26478)
- 大学(25091)
共检索到303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爽爽 刘东超 孙凡越 李德海 王占斌
为提高粗毛纤孔菌菌丝体和子实体总三萜的纯度及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研究有机溶剂、高径比(硅胶高∶硅胶柱直径)、上样量和硅胶量质量比、洗脱体系和洗脱剂比例对总三萜纯度的影响。并且在最佳的纯化条件下与其它纯化方法作对比。通过红外光谱对总三萜的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并通过体外模拟体内环境试验对比了粗提物和纯化物总三萜的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结果表明:在高径比55∶22、上样量和硅胶量质量比4∶80、洗脱体系为丙酮∶石油醚、洗脱剂体积比3∶1时,粗毛纤孔菌菌丝体和子实体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总三萜纯度最高分别为65.35%、42.32%,是粗提物总三萜的4.26和4.60倍,该技术与大孔树脂和单纯硅胶纯化技术相比菌丝体与子实体总三萜纯度均最大。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菌丝体和子实体总三萜存在—CH_2、—CH_3、—S-O等官能团的差异,但都符合三萜类物质的特征结构。粗毛纤孔菌菌丝体和子实体总三萜纯化后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明显提高,其中菌丝体总三萜的胆酸钠、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结合能力最强,分别为1.14、1.78和2.06μmol/100mg,是菌丝体粗提物总三萜胆酸盐结合能力的1.56、1.73和1.72倍。
关键词:
粗毛纤孔菌 总三萜 纯化 萃取 胆酸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爽爽 王昀睿 李德海
为了提高粗毛纤孔菌三萜类化合物(Triterpenoids from Inonotus hispidus,IHT)的提取率和胆酸盐的结合量,本实验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中IHT提取率和体外胆酸盐的结合量为指标,研究超声波偶联双水相提取技术中提取溶剂、丙酮体积分数、盐的种类、硫酸铵质量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IHT提取率和体外胆酸盐的结合量的影响。并且在最佳的提取条件下与其它提取方法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丙酮体积分数80.0%、(NH4)2SO4质量浓度0.21 g/mL、料液比1︰5(mg︰mL),超声功率240 W、超声温度35℃、超声时间40 min的条件下IHT提取率为5.08%,胆酸钠结合量为1.52μmol/100 mg,牛磺胆酸钠结合量为0.81μmol/100 mg。该技术与其他提取技术相比IHT提取率和胆酸盐的结合量均最大。通过优化超声波耦合双水技术不仅可以提高IHT提取率还可以有效保护IHT的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胆酸盐的结合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超 扈博 周姣 李德海 王占斌
【目的】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eJA)与油酸协同诱导作用下粗毛纤孔菌菌丝体中防御酶变化与三萜类化合物合成量的相关性,为揭示诱导子促进生物体内次生代谢物合成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将50μmol/L MeJA、3%油酸及复配的2%油酸与100μmol/L MeJA分别添加到粗毛纤孔菌菌丝体培养液中,采用pH计、电导率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分析粗毛纤孔菌菌丝体的pH值、电导率、过氧化氢、丙二醛、抗氧化酶活性和三萜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培养液的pH值、电导率值均显著增高(P <0.05),其中复配组在第8天菌丝体三萜含量增幅最大,比同期对照组增加了129.41%。【结论】在MeJA与油酸的诱导下粗毛纤孔菌菌丝出现了氧化应激反应,导致抗氧化酶活性升高,进而引起菌丝体发生防御性反应,最终提高了细胞内三萜类物质的合成量。基于对防御酶干预的MeJA与油酸诱导粗毛纤孔菌三萜类化合物合成的研究,为提高菌丝体培养次级代谢产物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粗毛纤孔菌 总三萜 诱导剂 防御体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晓晗 王峰 董爱荣 陈俏丽 刘立宏 零雅茗 王博文 丁晓霞 王世新
【目的】克隆得到粗毛纤孔菌糖苷水解酶5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质原核表达和酶活研究,为糖苷水解酶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离纯化粗毛纤孔菌,并于PDA斜面长期保存。应用TRIzol提取粗毛纤孔菌总RNA,通过AMV反转录系统将RNA反转录成c DNA,构建c DNA文库;应用NCBI BLAST分析并检测糖苷水解酶基因家族5阳性序列,RACE法克隆基因全长命名为Ih GH5-1并提交NCBI注册;ORF-Finder分析Ih GH5-1基因开放阅读框,推导出氨基酸序列;筛选NCBI登录的糖苷水解酶家族5同源序列,Clustal W进行保守结构域区段多序列比对;应用Mega 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邱宏端 徐姗楠 林娟 陈朝洋
耐盐红螺菌的无菌代谢产物经CM-SephadexC-50弱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获得3个蛋白吸收峰:PSB2-1’峰,PSB2-2’峰,PSB2-3’峰。其中PSB2-1’峰对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PSB2-1’峰组分样品经透析脱盐,后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其冷冻干燥样品进行毛细管电泳与MALDI-TOF质谱鉴定,结果表明PSB2-1’峰的抑菌蛋白物质已达到较高纯度,其准确分子量为9290Da。耐盐红螺菌拮抗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紫外线不敏感,但对酸碱性较敏感;用蛋白酶处理,其抑菌活性受枯草杆菌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影响。耐盐红螺菌产生的拮抗物质可初步归属于小分子热稳定肽(SH...
关键词:
耐盐红螺菌 拮抗物质 分离纯化 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品华 冯亚娟 潘焦 袁加丽 杨芬 刘明研
【目的】黄精炮制的关键是蒸制,探讨蒸制时间对滇黄精抗氧化活性及对胆酸盐、胆固醇的吸附效果,为开发滇黄精功能性产品提供参考。【方法】用自然干燥样做比对,探讨蒸制不同时间滇黄精水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模拟胃肠道环境下探讨蒸制不同时间滇黄精吸附胆酸盐(参比考来烯胺)、胆固醇(比对自然干燥样)的效果;采用Excel进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滇黄精随蒸制时间的延长,水溶性成分的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OH)、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能力也逐渐增大;蒸制时间越长,模拟胃肠道环境吸附胆酸盐能力也越大;蒸制96 h吸附胆酸盐的能力与参照品考来烯胺差异不显著(P=0.077);蒸制时间的长短不影响吸附胆固醇的效果。【结论】说明蒸制有利于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活性和吸附胆酸盐的能力,蒸制48 h较为适合。
关键词:
滇黄精 蒸制 抗氧化活性 胆酸盐 胆固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伟民 曲东 徐佳
【目的】对水稻土中铁还原菌进行分离纯化,比较不同培养基的分离效果,研究不同菌株的铁还原特征。【方法】以四川和江西水稻土为材料,采用PTYG固体平板培养基及柠檬酸铁固体培养基(斜面)分离出兼性厌氧和严格厌氧的菌株,并通过柠檬酸铁液体培养基及Fe(OH)3培养基进行铁还原能力测定,比较不同菌株的Fe(Ⅲ)还原率大小、铁还原特征曲线,以及分别在LB液体培养基和柠檬酸铁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结果】在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来源于江西水稻土的8个菌株对柠檬酸铁的利用率较高,铁还原率为84.34%~93.81%,而对Fe(OH)3的还原率为71.07%~90.90%;来源于四川水稻土的8个菌株对柠檬酸铁的还...
关键词:
水稻土 铁还原菌 分离纯化 铁还原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慧娟 郭晓军 郭妍妍 朱宝成
为进一步探讨全长基因和成熟肽基因的关系,根据已发表的假蕈状芽孢杆菌34 kDa纤溶酶全长基因DNA序列(GenBank FJ463037)和纤溶酶活性位点的位置,设计合成一对引物,扩增得到纤溶酶成熟肽基因G(951 bp编码317个氨基酸),连接pET-28a构建pET-28a-G载体,热激转化大肠杆菌BL21,成功获得pET-28a-G/BL21工程菌。终浓度为1 mmol/L的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检测表达在胞内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表观分子量约为40 kDa,符合所预测的结果。诱导菌体超声破壁后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表达产物具有纤溶酶活性,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的目的产物仍保留纤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绍校 林志钦 陈玲 许丽宾 郑宝东
为优选莲子心总黄酮的纯化方法,测试其抑菌活性,采用X-5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莲子心总黄酮进行纯化工艺研究,并利用杯碟法,以芦丁为对照,研究了莲子心总黄酮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X-5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莲子心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液含量为5.1 mg·mL-1,上样液pH为6,上样量为2 BV,洗脱剂为4 BV 50%乙醇,洗脱剂流速为2 BV·h-1.纯化后莲子心总黄酮的纯度达50%.莲子心总黄酮对霉菌(青霉、根霉)无明显的抑菌作用,但对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假单胞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并获得最低抑菌浓度.
关键词:
莲子心 纯化 黄酮 抑菌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利梅 周光宏 陈波
利用山羊慢性小肠瘘管进行灌注试验 ,并结合前腔静脉采血 ,研究山羊对不同浓度 (5 0 ,10 0 ,15 0 ,2 0 0和 2 5 0μmol·L-1)类胡萝卜素 (β 胡萝卜素与叶黄素 )的吸收。试验发现 :随灌注时间延长 ,在同一浓度下山羊小肠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 ,血清中叶黄素与 β 胡萝卜素浓度分别在灌注后 2h与 2 5h达到峰值 ,而维生素A (VA)的浓度仅略有降低 ;山羊对两种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均呈浓度依赖性 ,但吸收率保持不变 ;血清中类胡萝卜素的浓度随其在灌注液中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但VA的浓度随灌注液中 β 胡萝卜素浓度的升高基本保持稳定 ;不同浓度的胆酸盐均...
关键词:
山羊 β-胡萝卜素 叶黄素 吸收 胆酸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学泽 甘正伟
以湖南香薷为原料,选择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对其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实验分别采用了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对总黄酮收率、纯度等指标进行考察,综合评定。结果表明,D301型大孔吸附树脂为纯化香薷总黄酮的最佳树脂,静态饱和吸附量为104.72 mg.g-1,洗脱液为乙醇浓度为70%,提取液的pH为4或5,洗脱温度为30℃。静态吸附在120 min时达到平衡。动态吸附-洗脱实验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杂质用水量为4 VB;洗脱剂为70%乙醇,其用量为4 VB。总黄酮回收率和纯度均在80%以上。
关键词:
香薷 总黄酮 分离 纯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玲 曾会明 张建秋 马挺军
为优化西伯利亚白刺种籽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提取总碱,以硫酸阿托品为对照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白刺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时间、乙醇浓度4个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参数。从7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对白刺生物碱有最佳分离纯化效果的一种树脂,研究其对生物碱静态、动态吸附、解析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20,温度60℃,时间40 min,乙醇浓度70%时,总生物碱提取率(生物碱/种籽重)最高,217.372 9μg/g;D101对白刺总生物碱的吸附、解析效果最好,对其进行动态吸附,可知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pH值为5,流速为0.75 mL/min,乙醇的洗脱浓度为8...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白刺 超声波 生物碱 大孔树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晶 林雄杰 童金华 刘朋虎 林占熺
为筛选富萜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菌株,对收集的3株牛樟芝菌株(Ac620,Ac1404,Ac001)进行itS序列分析,通过香草醛-冰醋酸法对牛樟芝液体发酵菌丝体总三萜含量进行分析。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Ac1404和Ac001的itS序列完全相同,长度均为593 bp,Ac 620菌株的长度为581 bp。供试菌株Ac001、Ac1404和Ac620菌丝体中的三萜含量分别为34.30、18.47和16.68 mg·g-1(dW),菌株Ac001与Ac1404和Ac620间菌丝三萜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关键词:
牛樟芝 ITS序列 菌丝体 三萜含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磊 赵敏 赵丽艳 梁书诚 李泰仑 杜美惠
为了研究血红密孔菌漆酶重组表达后的酶学性质和染料脱色效果,利用超滤、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从毕赤酵母发酵液中纯化出重组漆酶。结果表明:重组漆酶分子质量为62.8kD,氧化底物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丁香醛连氮和2,6-二甲氧基苯酚的最适pH分别为2.2、4.2和4.0,动力学常数Km分别为20.73、48.48和1252.39μmol/L;该漆酶在有机溶剂中的活性稳定性:甲醇>乙醇>丙酮>二甲基亚砜;在铜离子和铝离子中酶活比较稳定,汞离子对酶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纯化的重组漆酶在无介体时可有效脱色RB亮蓝,但对靛红和结晶紫的脱色较为缓慢;当添加介体ABTS...
关键词:
漆酶 酶学性质 介体 染料脱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开玉 卢美英 于萍 陈殿余
针对龙眼组织富含多糖、单宁、色素及酚类物质的特点,采用改良的SDS法和CTAB法进行龙眼顶芽、叶片和茎皮3种组织总RNA的提取与纯化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总RNA均具有28、18、5S 3条清晰、完整的条带,且无降解现象;A260/A280均介于1.8~2.0之间,A260/A230均大于2.0。说明改良的SDS法和CTAB法提取的总RNA具有很高的纯度,可以满足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