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6)
2023(9730)
2022(8379)
2021(7605)
2020(6732)
2019(15684)
2018(15226)
2017(29771)
2016(16443)
2015(18752)
2014(19191)
2013(19438)
2012(18300)
2011(16553)
2010(17065)
2009(16199)
2008(16062)
2007(14510)
2006(12736)
2005(11475)
作者
(49078)
(41586)
(41329)
(39607)
(26197)
(19680)
(18903)
(16255)
(15295)
(14772)
(14157)
(13696)
(13258)
(13194)
(13123)
(12851)
(12372)
(12218)
(11832)
(11801)
(10379)
(10379)
(10154)
(9530)
(9448)
(9287)
(8976)
(8963)
(8476)
(8150)
学科
(92964)
经济(92904)
管理(49470)
(44562)
方法(39469)
(36080)
企业(36080)
数学(35876)
数学方法(35438)
(29757)
地方(21689)
中国(20143)
(19363)
(17169)
业经(15297)
(14863)
(14519)
财务(14489)
财务管理(14437)
企业财务(13664)
地方经济(13578)
财政(13294)
农业(12877)
(12605)
贸易(12600)
(12131)
(11388)
环境(11170)
(11029)
理论(10956)
机构
大学(245556)
学院(245467)
(113020)
经济(110882)
管理(92015)
研究(85551)
理学(79054)
理学院(78169)
管理学(76606)
管理学院(76146)
中国(64840)
(56948)
科学(51557)
(50869)
(44976)
财经(41742)
(41140)
研究所(40355)
中心(38402)
(37780)
(37566)
经济学(36389)
业大(35482)
经济学院(32658)
北京(32253)
农业(32225)
财经大学(30375)
(29879)
师范(29616)
(29558)
基金
项目(155105)
科学(121205)
基金(112615)
研究(110923)
(97717)
国家(96975)
科学基金(82588)
社会(71545)
社会科(67899)
社会科学(67878)
(60899)
基金项目(58744)
自然(52664)
自然科(51474)
自然科学(51458)
教育(51362)
(50594)
自然科学基金(50508)
资助(48107)
编号(44193)
成果(36550)
重点(35216)
(34821)
(34059)
(31278)
课题(30857)
科研(30161)
教育部(29879)
国家社会(29788)
创新(29388)
期刊
(129045)
经济(129045)
研究(76530)
(49466)
中国(46751)
学报(37903)
(36383)
科学(33678)
管理(33096)
大学(28397)
学学(27141)
农业(24012)
经济研究(22635)
技术(22087)
财经(22056)
(21416)
金融(21416)
教育(19296)
(18979)
业经(17642)
问题(16805)
统计(16401)
技术经济(15162)
(14214)
决策(13315)
(13162)
(12864)
财会(11608)
(11404)
世界(11393)
共检索到375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洪友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财政原因剖析卢洪友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实行的是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增加物质投入来推动。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不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很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差。尽管早在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学界在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云  
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梁云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O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转变。其中之一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也经常受到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干扰,尽管每次通货膨胀的表面原因各异,但从深层次上分析,我国通货膨胀反复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文章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特点的实证分析,指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对应关系以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引发通货膨胀的机制和具体途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柏铭  郑备军  
粗放型经济增长与国家财政困难互为因果朱柏铭郑备军从理论上说,经济增长与财政状况之间应当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增长快,财政状况好;经济增长慢,财政状况差。而我国的现实却是: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日趋困绌。978———1996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积业  
China's economy is undergoing a historic conversion for more than 10 years. It shows: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ro socialist marker economy;tht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is changing from outer extensive type ro inner intensive type ar large;and the economic relation with for...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桂兰  王晋中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相对过剩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引发的低水平过剩 ,这种过剩更多是一种无效供给 ,它导致了与消费需求之间难以有效地衔接 ,影响了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方向 ,违背了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车大为  
管制金融体制在支撑早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进一步的资本集中,低利率和企业低效会造成社会总体的过度投资,使整个社会陷入粗放式、低效率的增长"陷阱"。而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是进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金融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木子  
近日,有关中国制造业的数字让人难以乐观。2012年9月1日公布的8月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仅为49.2%,跌破50%荣枯线,创下近9个月来的新低。"中国制造业潜在增长率下降是大势所趋",这是9月5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最新判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林忠  蔡志刚  
论投资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林忠蔡志刚投资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转变投资方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一、传统投资方式的表现及影响由于特殊的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经济增...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付强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攫取制度租金的地区行政垄断对于技术进步(测算)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形成和锁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靳涛的结论进行了修正和完善。紧接着,笔者使用DEA——曼彻斯特指数法对中国1978——2006年的技术进步进行了经验测算,将我国的技术进步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对攫取制度租金的地区行政垄断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是简短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庆发  
从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的74年里,这个国家经历了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卫国战争、改革和党内斗争等严峻的考验。它既有震撼世界的伟大胜利,把经济上落后的农业国变成独立自主的世界强国,并为被压迫民族和受剥削劳动者指明斗争方向;也出现严重失误和全面危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孟繁华  
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摩擦不断,无论从案件的数量、规模,还是涉及的产品、行业、国家与地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据资料显示,我国已连续19年成为遭受国外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而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与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邦驰  余小林  
论财政投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刘邦驰余小林一、财政投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相关性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投资存在的理论依据是否充分?财政投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如何?财政投资应该退出竞争性产业吗?这些都是当前颇有争议的热门话题。目前,一些同志从“公共财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微微  
本文基于2004—2013年全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体制下金融抑制背后的财政成因,及其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各地区所肩负的财政压力越大,对金融的抑制程度越高。受制于自身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的确有干预地区金融资源的行为;财政压力和金融抑制虽然提高了劳动力及资本的增长率,但却显著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抑制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