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5)
2023(5324)
2022(4350)
2021(3896)
2020(3200)
2019(6922)
2018(6542)
2017(12111)
2016(6725)
2015(6970)
2014(6605)
2013(6382)
2012(5637)
2011(5117)
2010(4805)
2009(4401)
2008(4217)
2007(3501)
2006(2875)
2005(2292)
作者
(22242)
(18755)
(18561)
(17247)
(11710)
(9304)
(8148)
(7534)
(6988)
(6472)
(6274)
(6121)
(6062)
(5994)
(5771)
(5701)
(5600)
(5494)
(5373)
(5200)
(5001)
(4537)
(4364)
(4214)
(4146)
(4026)
(4026)
(4019)
(3961)
(3831)
学科
(24647)
经济(24618)
管理(18949)
(18688)
(14027)
企业(14027)
方法(12002)
数学(11049)
数学方法(10979)
(7894)
(6662)
(6559)
贸易(6559)
(6421)
业经(6189)
(6069)
中国(5736)
农业(5524)
技术(4634)
环境(4467)
(4215)
财务(4212)
财务管理(4208)
企业财务(4015)
产业(3933)
(3882)
地方(3695)
(3636)
(3420)
(3398)
机构
学院(95310)
大学(95306)
(37823)
经济(37293)
管理(35981)
研究(34014)
理学(32633)
理学院(32219)
管理学(31608)
管理学院(31472)
(29358)
科学(25095)
农业(24047)
中国(23868)
业大(22919)
(19319)
(18802)
研究所(17862)
农业大学(16478)
中心(15231)
(14696)
财经(12709)
(12635)
(12452)
科学院(12161)
(11936)
(11857)
(11808)
(11753)
经济学(11572)
基金
项目(75145)
科学(58184)
基金(56334)
(53563)
国家(53149)
研究(45140)
科学基金(44058)
自然(31659)
自然科(30971)
自然科学(30958)
基金项目(30839)
自然科学基金(30449)
社会(30369)
(29541)
社会科(28909)
社会科学(28901)
(25724)
资助(21487)
教育(19742)
计划(17425)
重点(17193)
(16250)
科技(15934)
(15896)
(15718)
(15563)
科研(15519)
编号(15396)
创新(15291)
(14234)
期刊
(33271)
经济(33271)
学报(26108)
(25579)
科学(20631)
研究(20216)
大学(17804)
学学(17545)
农业(17496)
中国(15868)
管理(10695)
(10360)
(9902)
业大(8301)
农业大学(7279)
业经(6598)
(6517)
经济研究(6418)
财经(5955)
科技(5895)
(5789)
金融(5789)
中国农业(5753)
资源(5210)
技术(5138)
(5070)
问题(4971)
商业(4924)
自然(4779)
林业(4645)
共检索到121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轶冰  逄焕成  李华  李玉义  杨雪  董国豪  郭良海  王湘峻  
【目的】在黄淮海北部引入一种称作"粉垄"的新型深土耕作措施,旨在解决由于连年旋耕所致的犁底层上移、耕层变浅,限制作物产量提高的现实问题。【方法】以旋耕和深松为对照,设置粉垄30 cm、粉垄50 cm、粉垄30 cm+地膜、粉垄50 cm+地膜等处理,探究其对春玉米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旋耕和深松相比,粉垄利于水分入渗,增加了土壤贮水,改善了土壤水分供给,提高了春玉米的穗粒数和籽粒含水率;尽管灌浆渐增期不具有优势,且耕作深度越深,起始生长势和平均灌浆速率越低,但灌浆快增期和缓增期平均灌浆速率随耕作深度增加的优势突出;最终粉垄的百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粉垄加盖地膜保存了更多水分,显著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珊珊  张翼飞  杨克军  明立伟  杜嘉瑞  徐荣琼  孙逸珊  李伟庆  李桂彬  李泽松  李佳宇  
【目的】针对我国高纬度寒冷地区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普遍偏高,制约机械粒收技术高效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将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按一定比例间作,以期明确不同熟期品种间作对春玉米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的调控效应。【方法】以生育期长短不同的品种郑单 958(ZD958)、先玉 335(XY335)和益农玉 10(YNY10)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生育期长的品种与生育期短的品种间作,即 ZD958 与 YNY10 间作(Z‖Y)、XY335 与 YNY10 间作(X‖Y)2 个水平;设置 6 种间作幅宽(行数)比例,即 6:6、4:4、2:2、1:1、0:1、1:0,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组合条件下玉米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间作比例的减小,生育期长的品种生理成熟和收获期的籽粒含水率降低,生理成熟前、生理成熟后的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及总脱水速率呈加快趋势,平均灌浆速率(G_(mean))、籽粒最大灌浆速率(G_(max))、灌浆速率达到最大值的粒重(W_(max))逐渐增加,灌浆速率达到最大时需要的天数(T_(max))、籽粒活跃灌浆期(D)逐渐缩短,产量和百粒重增加明显(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岳海旺  卜俊周  魏建伟  陈淑萍  彭海成  谢俊良  李洁  郭安强  
【目的】明确黄淮海北部地区不同熟期夏玉米品种灌浆和脱水特性的差异,为该地区筛选适宜熟期机收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黄淮海北部地区3个不同熟期的夏玉米品种,在同一密度水平下,研究不同品种灌浆过程中百粒干重、百粒鲜重、灌浆速率以及脱水速率的差异,运用Logistics方程对灌浆前、中、后期进行了解析,并对各参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3个品种产量差异显著,中早熟品种衡玉1587产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早熟品种华美1号和晚熟品种蠡玉16产量差异不显著。3个品种籽粒鲜重在整个灌浆期表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海旺  魏建伟  谢俊良  姚文影  曹红梅  陈淑萍  彭海成  卜俊周  
为准确评价黄海海地区夏玉米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和丰产性,采用稳定性指数(WAASB)和同时选择指数(WAASBY)对2018—2019年黄淮海地区25个夏玉米品种进行连续2年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在不同品种和试点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品种和试点间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GY(籽粒产量)×WAASB双标图显示,‘衡玉7182’,‘衡9’,‘华农138’,‘宝玉168’,‘郑单958’和‘蠡玉86’等品种为丰产性突出、稳定性较好的品种。其中,‘衡9’的WAASBY得分最高,属于参试品种中表现较好的品种之一。而‘农大108’的WAASBY得分最低,属于表现较差的品种之一。安阳、德州、石家庄和邯郸最适宜种植的夏玉米品种均为‘浚单29’、‘农大108’、‘浚单20’和‘裕丰303’,深州最适宜种植的品种是‘登海685’,运城最适宜种植的品种是‘中单856’、‘衡玉7182’和‘梦玉908’。综上所述,WAASB和WAASBY可为黄淮海夏玉米品种的示范和推广提供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仝星星  姜雯  
在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设计小麦季、玉米季免耕、旋耕、深耕、深松不同周年耕作组合方式(8个),以小麦季传统旋耕+玉米季免耕+秸秆不还田为对照,探索进一步挖掘夏玉米增产潜力的最佳耕作方式。结果表明,定位试验第3年与对照相比,W3M2(小麦季深松+玉米季免耕+秸秆还田)的穗粒数、百粒质量分别增加了42粒和1.83 g,产量比CK提高了23.9%,其他耕作处理增产不显著。Logistic方程模拟结果表明,W3M2的灌浆持续期最长,比CK延长了2.18 d,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分别比CK提高了0.05,0.1 mg/(粒·d)。CK、W1M2(小麦季旋耕+玉米季免耕+秸秆还田)和W1M1(小麦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任晓月  陈彦云  梁新华  
【目的】针对宁夏银北引黄灌区玉米地土壤耕层深度变浅,土壤盐化,玉米产量下降等问题,研究不同粉垄耕作深度对土壤速效养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宁夏银北引黄灌区的粉垄耕作技术,实现土壤良性生产。【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粉垄耕作深度40cm(FL40:耕作深度 0~40 cm)、粉垄耕作深度50cm(FL50:耕作深度 0~60 cm),以传统旋耕(CK:耕作深度0~20 cm)为对照,在玉米不同生育期采集土样分别测定不同粉垄耕作深度处理下土壤含水量、pH值、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以及玉米产量的变化。【结果】不同粉垄深度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在玉米不同生育期较传统耕作均存在显著差异。在苗期至灌浆期,FL40均显著高于CK,FL40土壤含水量最高为16.99%,其次为FL50,土壤含水量为16.86%,分别较CK提高6.5%和5.8%;FL40和FL50均可显著降低土壤pH值;玉米大喇叭口期FL40和FL50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CK,尤以FL40最为明显,经粉垄处理后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明显增加;在整个生育期FL40和FL50的土壤速效磷的平均含量均高于CK,尤其以FL50最为显著,经粉垄处理后的土壤速效磷含量也明显提高;FL40在玉米生育前期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CK,FL40可有效提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FL40和FL50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经粉垄耕作处理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玉米籽粒的产量构成要素中,FL40和FL50对玉米籽粒的百粒重、穗粒数、667 m~(2)穗数和产量较CK显著增加,以FL40最为显著,较传统耕作产量增加了48.22%;玉米产量与土壤中的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粉垄耕作可有效减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含水量,进而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且土壤中的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最终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效果,所以认为粉垄耕作可作为宁夏银北盐碱地的一种新型农艺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晓龙  白云龙  闫东  林利龙  梁淑萍  郑海春  
为研究内蒙古燕山丘陵区不同水肥管理条件对春玉米籽粒灌浆特性、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以京单128为供试品种,采用不施氮(N0)、农民常规施氮+漫灌(CK)、农民常规施氮+膜下滴灌(DI)、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施氮(WF)4种水肥管理方式,并对其进行了对比研究。连续2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籽粒灌浆特性方面,WF处理表现最优,能有效延长灌浆期、提高灌浆速率,持续灌浆期较对照平均延长4.4 d,平均灌浆速率提高19.5%,且灌浆速率、灌浆时间均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氮素利用方面,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营营  董树亭  魏珊珊  张吉旺  刘鹏  赵斌  
【目的】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不同去苞叶处理,研究去苞叶后夏玉米产量、籽粒体积、干重、脱水速率、籽粒灌浆速率以及籽粒黑层出现和乳线消失所需时间的变化,以期明确去苞叶对夏玉米籽粒产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作用。【方法】以先玉335(XY335)、郑单958(ZD958)和登海661(DH661)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去苞叶处理:去苞叶1/4(S1)、去苞叶1/2(S2)和苞叶全去(S3)以及对照(CK),研究去苞叶对夏玉米产量、籽粒灌浆特性以及籽粒黑层出现和乳线消失所需时间的影响等。【结果】去苞叶后夏玉米产量显著下降,XY335的S1、S2和S3处理的产量较CK分别下降9.45%、13.78%和27.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晓慧  张磊  刘双利  曹玉军  魏雯雯  刘春光  王永军  边少锋  王立春  
【目的】明确目前东北地区主推不同熟期春玉米品种粒重形成过程的籽粒灌浆特性,为玉米籽粒发育调控和熟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东北区40个不同熟期的高产春玉米品种。在同一环境条件下,采用60 000株/hm2大田种植。调查各品种出苗至成熟的生育天数,依据生育期对不同品种的熟期进行分类,研究不同熟期品种产量和百粒重的差异;运用Logistic模型解析不同熟期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分析积累起始势、灌浆速率、灌浆时间等籽粒灌浆参数及其与产量相关性。【结果】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东北地区目前主推的玉米高产品种按生育期长短可分为中熟(I)、中晚熟(II)、晚熟(III)和超晚熟(IV)4类,其中晚熟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建国  崔海岩  赵斌  董树亭  刘鹏  张吉旺  
【目的】针对近年来黄淮海夏玉米区太阳辐射不断减少的生产问题,探讨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花粒期遮阴(S)、花粒期增光(L)两个处理,遮光度为60%,阴天下增光的光照强度能达到80 000—100 000 lx,以自然光为对照(CK),研究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遮阴后夏玉米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灌浆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增光增加了夏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灌浆速率。连续两年遮阴处理的产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9.39%、79.03%,而增光则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6.29%、12.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大雷  闫发宝  陆卫平  
【目的】探明糯玉米籽粒淀粉理化特性在灌浆结实期的变化趋势。【方法】以糯玉米新品种NQ01和NQ11为材料,研究其灌浆结实期(花后10、20、30和40 d)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的变化。【结果】随着灌浆进程推进,籽粒干重和淀粉含量逐渐升高,籽粒含水率、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籽粒鲜重和体积先升后降。淀粉粒随灌浆进程逐渐增大,且以花后10—20 d增加最为明显。结晶类型和碘结合力均表现出典型的糯性特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研究表明,随着灌浆进程,转变温度和糊化温度降低,热焓值在花后20—40 d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花后10 d,回生值和黏度特征值两品种表现不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丽  张吉旺  樊昕  刘鹏  董树亭  
【目的】玉米籽粒比重与容重呈显著正相关,容重偏低一直是中国玉米低商品品质的主要问题之一。论文旨在探讨玉米籽粒比重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建成动态及其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以期为提高籽粒比重和容重,改善玉米商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普通型品种农大108(ND108)、硬粒型品种费玉4号(FY4)、高淀粉型品种费玉3号(FY3)和郑单18(ZD18)为供试材料,对授粉后玉米籽粒的干比重、鲜比重、百粒干重、单粒鲜体积和水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回归分析讨论比重与灌浆特性的关系。【结果】籽粒鲜比重授粉后随着籽粒的发育呈上升趋势,到成熟期趋于稳定;而干比重在灌浆前期处于下降趋势,授粉后20—35 d是其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斌  甘秀芹  韦本辉  周佳  申章佑  李艳英  劳承英  胡泊  周灵芝  吴延勇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斌  甘秀芹  韦本辉  周佳  申章佑  李艳英  劳承英  胡泊  周灵芝  吴延勇  
为探究粉垄等耕作方式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南方15°坡耕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粉垄耕作与传统耕作2种耕作处理下,木薯生育不同时期坡耕地水土流失情况,以及对木薯产量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木薯苗期、薯块膨大期和成熟期,与传统耕作相比,粉垄耕作增加土壤蓄水量,且随土层加深蓄水量增加效果更明显,406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分别增加14.93%、15.60%和18.03%;地表径流量减少42.03%,土壤流失量减少44.62%,氮、磷和钾养分流失量分别减少49.61%、31.22%和42.4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龙  郝明德  王缠军  董晓兵  
【目的】研究渭北旱塬免耕和传统耕作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渭北旱塬春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在渭北旱塬以春玉米"沈单10号"为供试材料,以传统耕作不覆盖为对照,研究了传统耕作+秸秆覆盖、传统耕作+地膜覆盖、传统耕作+秸秆地膜双覆盖、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免耕+地膜覆盖、免耕+秸秆地膜双覆盖时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免耕秸秆地膜双覆盖对春玉米的农艺性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与传统耕作不覆盖相比,其株高增长19.82%,穗位高增长47.55%;免耕和覆盖均可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其中免耕秸秆地膜双覆盖的产量最高,达9 219kg/hm2,比传统耕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