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4)
- 2023(9021)
- 2022(8086)
- 2021(7668)
- 2020(6454)
- 2019(15011)
- 2018(15079)
- 2017(29399)
- 2016(16026)
- 2015(18103)
- 2014(18092)
- 2013(17962)
- 2012(16377)
- 2011(14726)
- 2010(14757)
- 2009(14025)
- 2008(12486)
- 2007(10382)
- 2006(8879)
- 2005(7545)
- 学科
- 济(60968)
- 经济(60904)
- 管理(45733)
- 业(43297)
- 企(36710)
- 企业(36710)
- 方法(30590)
- 数学(26481)
- 数学方法(26183)
- 农(15614)
- 中国(14829)
- 财(14776)
- 学(14247)
- 业经(13461)
- 地方(12600)
- 理论(10934)
- 贸(10565)
- 贸易(10561)
- 农业(10546)
- 和(10529)
- 易(10249)
- 技术(10138)
- 务(9986)
- 制(9955)
- 财务(9928)
- 财务管理(9914)
- 环境(9724)
- 企业财务(9420)
- 融(8963)
- 金融(8962)
- 机构
- 大学(226069)
- 学院(223705)
- 管理(93183)
- 济(83665)
- 理学(81715)
- 经济(81714)
- 理学院(80850)
- 管理学(79419)
- 管理学院(79038)
- 研究(72412)
- 中国(51564)
- 京(48127)
- 科学(47188)
- 财(36647)
- 农(36486)
- 业大(36204)
- 所(36090)
- 研究所(33351)
- 中心(32403)
- 江(30494)
- 财经(30407)
- 北京(30185)
- 范(29420)
- 师范(29159)
- 农业(28762)
- 经(27745)
- 院(26405)
- 州(25319)
- 技术(23887)
- 经济学(23784)
- 基金
- 项目(161598)
- 科学(125963)
- 研究(116983)
- 基金(116554)
- 家(101493)
- 国家(100652)
- 科学基金(86580)
- 社会(71467)
- 社会科(67642)
- 社会科学(67623)
- 省(63221)
- 基金项目(63103)
- 自然(58062)
- 自然科(56700)
- 自然科学(56690)
- 自然科学基金(55640)
- 教育(53366)
- 划(53287)
- 编号(48234)
- 资助(48062)
- 成果(38679)
- 重点(35521)
- 部(35098)
- 创(33483)
- 发(33447)
- 课题(32572)
- 科研(31159)
- 创新(31132)
- 大学(30105)
- 项目编号(30024)
共检索到309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宗光 吴劲锋 黄晓鹏 戴飞 史明明
籽瓜破碎取籽机是籽瓜全利用加工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而其皮瓤分离装置又直接影响到籽瓜瓜籽的损伤率和脱净率,进而影响到后续皮瓤处理的打浆分离效果,从而最终影响到籽瓜皮瓤的利用率和瓜籽的商品性。为解决该问题,借助自主研制的适用于籽瓜全利用加工生产线中的高产能籽瓜破碎取籽机,依据其皮瓤分离装置锥形分离辊的特征,通过改变影响整机加工效果的锥形分离辊的主要性能参数,先对其皮瓤分离装置的工作性能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在其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再对其皮瓤分离装置的工作性能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瓜籽损伤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皮瓤分离辊转速、分离辊刮板与筛网间的最小间距、分离辊锥度;影响瓜籽脱净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皮...
关键词:
籽瓜 破碎取籽机 皮瓤分离装置 试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浩博 李声元 黄晓鹏 吴劲锋 万芳新
[目的]针对QW-QZ-2型籽瓜破碎取籽分离机瓜籽含杂率高和筛网各部分分离效率差异大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籽瓤分离过程,为籽瓜破碎取籽机的结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一号”品种籽瓜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法测量籽瓜各组分的本征参数,利用Hertz-Mindlin with JKR模型,以堆积角为响应标定籽瓜各组分接触参数,进行籽瓜籽瓤分离数值模拟试验,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利用标定的参数建立籽瓜籽瓤分离数值模拟模型,经试验确定籽瓜破碎取籽机分离辊的较优转速为110~130 r/min,瓜籽含杂率为3.98%~4.03%,在该转速下筛筒区域的瓜瓤分离净度均大于20%且分布较为平均,有效避免了各区域分离效率的差异和分离辊部分区域磨损较大的问题。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瓜籽含杂率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71%,瓜瓤分离净度的最大相对误差为6.33%,均满足作业要求。[结论]所建立的离散元模型模拟精度较高,能够满足籽瓜籽瓤分离的需求。
关键词:
籽瓜 破碎取籽机 籽瓤分离 离散元模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学锋 张锋伟 戴飞 赵武云 杨杰 张雪坤
为解决2BF–02型玉米全膜双垄沟扎穴施肥机作业因肥料结块而排肥不顺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由箱体和辊轮组成的肥料块破碎装置。在离散元软件EDEM中建立肥料块离散元模型,按照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方案对肥料块破碎装置工作过程进行虚拟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肥料块破碎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辊轮间距、辊轮转速、辊轮齿数。当辊轮间距为6 mm、辊轮转速为150 r/min、辊轮齿数60个时,肥料块破碎率为98.8%(最高值)。对仿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肥料块破碎率为94.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明亮 唐章林 刘子瑜
本文分析比较了遗传来源不同的8对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黄籽和黑籽羽衣甘蓝成熟种子种皮中的叶绿素、类黄酮、花色素、黑色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黑籽种皮的叶绿素、类黄酮、花色素、黑色素含量均高于相应的黄籽,黄籽与黑籽种子色泽的差异与种皮中类黄酮、花色素和黑色素的含量不同有关,这与甘蓝型油菜的表现相同,而叶绿素含量却与甘蓝型油菜相反。
关键词:
羽衣甘蓝 种皮特性 色素成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彬 张兆国 王圆明 王海翼 庞有伦 张振东
针对云南黏重板结土壤下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存在的薯土分离效果差、输送分离装置线速度不匹配、薯块抛落高度大等致使明薯率低、伤薯率高的问题,基于"两级输送分离+高频低幅+低位侧铺"的薯土分离工艺,设计了一种适宜黏重板结土壤的马铃薯收获机多级输送分离装置。通过对多级输送分离装置和薯土混合物的运动特征分析,验证了输送分离筛产生"高频低幅"的周期性运动规律,得到薯土混合物随输送分离筛向后运动和抛散分离的临界条件;通过薯块抛落阶段运动学分析,确定了低位缓冲侧铺装置的结构参数。以一级分离筛线速度、二级分离筛线速度和侧输出线速度为试验因素,以含杂率为试验指标进行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一级分离筛线速度为1.70m·s~(-1)、二级分离筛线速度为1.60m·s~(-1)、侧输出线速度为1.00m·s~(-1)时,其含杂率为2.15%,符合参数优化范围,并通过高速摄影技术验证了一级输送分离筛"高频低幅"振动分离段运动特征。各级输送分离筛在优化工作参数下进行田间试验验证,测得明薯率为98.46%,破皮率为1.42%,伤薯率为1.36%,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要求,满足黏重板结土壤条件下马铃薯收获机的作业要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登峰 陈红 尹伊君 徐翔宙 潘海兵 李善军
为了提高宽皮柑橘果皮剥净率,为宽皮柑橘剥皮机设计了去顶环切装置,以去除柑橘果柄部果皮并沿最大果径环切一周将果皮划破。该装置主要由机架、对心机构、去顶机构、环切机构组成。工作时,柑橘固定,去顶刀刃逐渐旋切嵌入果柄处果皮,切断果柄周围果皮及橘络,在柑橘顶部旋出一个圆形的切痕并夹持住顶部果皮,在刀具箱上行的过程中,在刀刃挤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带走柑橘顶部果皮,实现去顶;环切压盘随着刀具箱的下行压紧去顶后的柑橘,环切压盘上的压盘尖刺嵌入柑橘橘皮并卡住柑橘,此时,一侧的环切刀随着对心轴的转动嵌入柑橘果皮中;电机启动,环切压盘带动柑橘做旋转运动,环切刀在柑橘径向形成一周划痕,实现环切。对影响去顶性能和环切...
关键词:
柑橘剥皮机 剥皮 去顶机构 环切机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益文 全腊珍 邹运梅 李健 何学迎 肖旭
为南方小面积田块棉秆切碎还田机设计了棉秆切碎还田装置。该装置由切割装置、扶秆装置、除茬装置组成,棉秆由扶秆装置喂入,从上至下依次被切断、除茬。将该装置挂接在土槽试验机上,对影响棉秆切割长度合格率、功耗和除茬率的主要因素,即机具前进速度、锯盘转速和导向槽口宽度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回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合格率与除茬率的因素大小依次为机具前进速度、锯盘转速、导向槽口宽度;影响功耗的因素大小依次是锯盘转速、机具前进速度、导向槽口宽度。利用规划求解进行参数优化,在棉杆长度合格率与除茬率分别不低于85%和90%的情况下,锯盘转速为860 r/min,机具前进速度为0.65 m/s,导向槽口宽度为60 ...
关键词:
棉秆切碎还田装置 合格率 功耗 除茬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子原 孙步功 祁渊 张鹏
为进一步提高链盘动刀式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机取种装置的作业质量,基于EDEM-RecurDyn耦合方法对切块机取种装置作业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按照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以充种倾角、链轮转速和种层高度为影响因素,以取种合格指数和取种损失指数为响应值,通过预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规律;基于前期仿真试验结果开展多因素仿真试验获得取种装置最优工作参数组合,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最优参数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当种薯质量为140~210 g时,各因素影响装置取种合格指数的主次顺序为,链轮转速、种层高度和充种倾角,影响取种损失指数的主次顺序为,种层高度、充种倾角和链轮转速。基于回归模型优化得到取种装置最优工作参数为,充种倾角29.59°、种层高度352.77 mm、链轮转速44.25 r/min;以最优参数进行台架试验得出,取种合格指数为94.31%,取种损失指数4.85%,与仿真试验预测结果相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寻真福 孙松林 张武金 杨彪
设计了一个将蔬菜和烟草幼嫩脆弱型穴盘苗取出并投送至指定位置的机构,该机构包含定位输送装置与取投苗装置。在穴盘输送台上对生长至3~4片真叶的烟草穴盘苗进行取投苗试验,以伤苗率、取苗成功率、投苗成功率为评价指标,对取苗机构的电机转速、苗夹安装高度、机械手指的插入角度等进行了单因素试验与多因素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取苗机构的电机转速为120 r/min时,伤苗率为1.5%,取苗成功率为92.5%,投苗成功率为93.12%;苗夹的安装高度为90 mm时,伤苗率为1.32%,取苗成功率为91.2%,投苗成功率为94.45%;机械手指的插入角度为7°时,伤苗率为1.28%,取苗成功率为93.3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祥辉 王昕 张文杰 史明明 魏宏安
针对国内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纵向尺寸较大、田间作业掉头不灵活、通过性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对4U-1400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分离输送装置进行参数分析。主要对该分离输送装置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并通过田间试验进行验证。田间试验过程发现,当二级土薯分离输送装置刮板高度≥60mm,输送速度为0.8~1.0m/s,倾斜角度≤36°时,薯块输送较平稳,不易伤薯且土薯分离效果较好。该分离输送装置集土薯分离功能和大倾角薯块输送功能于一体,整机结构紧凑。该收获机薯块装袋作业适应于土质疏松、无板结的旱地(覆膜)种植马铃薯的收获;当土壤湿度较大、结块严重时,亦可将薯块集中堆放(液压操纵)或条铺于地面。
关键词:
马铃薯 分离 输送 仿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月 秦广明 陈巧敏 赵映
[目的]为提高青毛豆采摘机的脱荚作业性能,确定脱荚装置的设计参数,设计并搭建一种脱荚试验装置。[方法]以‘萧农秋艳’为试验材料,围绕提高脱荚的摘净率、降低破损率的目标,首先基于螺旋式脱荚装置,分别对脱荚辊转速和行走速度进行单因素试验。接着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脱荚辊转速和行走速度进行正交试验。然后分别对脱荚辊间距、脱荚辊与地面角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的脱荚间距和荚辊角度。最后更换橡胶杆式脱荚辊重复上述试验,对比同等条件下螺旋式和橡胶杆式两种辊型的作业效果。[结果]得出最佳的速度组合为脱荚辊转速660 r·min-1、行走速度0.5 m·s-1,最佳的脱荚间距为15 mm,荚辊角度为30°...
关键词:
青毛豆 收获 脱荚装置 试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源闽 崔世茂 王若菁 韩凤叶 庞琢 赵清岩 杜敏霞
研究表明,南瓜结果期可划分为结果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各期有其生长特点并具临界特征。结果期间,叶面积增长和果实、种子的鲜、干重增长均呈S形曲线。叶面积、果实及种子的日增长量均以结果中期最大。开花后10~15天内果实重量、体积增长最快。花后30天果实干物质日均积累量达到高峰。花后20天内为种子形成、发育最旺盛时期。叶面积增长与果实鲜、干重增长高度相关(r=0.9849**,0.9287**)。
关键词:
南瓜,果实,发育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乌兰图雅 王春光 赵方超 王晓蓉
针对农业纤维物料螺旋输送装置输送功耗大、效率低的问题,以比能产量和功耗为输送性能的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建立各指标与因素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并以比能产量最大,功耗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影响螺旋输送性能的结构与工作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螺距为300~355mm,螺旋轴转速100~140r/min、喂入量30~70kg/min时,螺旋输送装置能满足较高效率较低能耗输送要求;各因素对比能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喂入量、螺距、螺旋轴转速;影响功耗的主次顺序为:喂入量、螺旋轴转速、螺距;螺旋输送装置优化参数组合为:螺距325mm,螺旋轴转速100r/min,喂入量30kg/min。优化后螺旋输送装置的比能产量为0.084 6kg/W,较优化前提高了4.96%,功耗为439.781W,较优化前降低了2.44%。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揉碎 螺旋输送 参数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钟红燕 刘旭 袁茂强 蔡华
针对有高延展性的韧性薄膜和丝、片状塑料的破碎原理和机械结构进行了研究和设计.采用高速剪切方式破碎,设计定刀、动刀的水冷却系统,避免了塑料膜的粘刀问题.采用气流吸送系统,使破碎室处于负压状态,处理料容易喂入,破碎料容易穿过筛孔,粉尘不会外逸,有效解决了进排料不畅和粉尘污染问题,同时对刀片也起到冷却作用.
关键词:
机械设计 废旧塑料 薄膜 破碎 水冷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兴初 刘保华 张岚 全腊珍 辛继红
为了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在机动脱粒机上设计安装切碎装置,使秸秆在田间就地切碎还田沤肥.结合实际情况,对切碎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设计,并就切碎装置容易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