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34)
- 2023(3213)
- 2022(2652)
- 2021(2566)
- 2020(2253)
- 2019(5092)
- 2018(5028)
- 2017(9437)
- 2016(5447)
- 2015(6188)
- 2014(6286)
- 2013(6223)
- 2012(5991)
- 2011(5705)
- 2010(5794)
- 2009(5204)
- 2008(5521)
- 2007(4913)
- 2006(4408)
- 2005(3895)
- 学科
- 济(22112)
- 经济(22078)
- 管理(13170)
- 业(12399)
- 企(10053)
- 企业(10053)
- 方法(8196)
- 学(8017)
- 数学(6847)
- 数学方法(6656)
- 农(5725)
- 财(5021)
- 中国(4932)
- 业经(4159)
- 制(4151)
- 贸(4080)
- 贸易(4077)
- 体(3990)
- 农业(3933)
- 易(3913)
- 关系(3731)
- 理论(3717)
- 技术(3578)
- 融(3437)
- 金融(3433)
- 地方(3423)
- 和(3175)
- 收入(2892)
- 银(2827)
- 银行(2796)
- 机构
- 大学(87333)
- 学院(84994)
- 研究(36228)
- 济(29786)
- 经济(29066)
- 管理(27873)
- 科学(26272)
- 理学(24196)
- 农(24155)
- 中国(24031)
- 理学院(23794)
- 管理学(22979)
- 管理学院(22857)
- 所(21357)
- 研究所(19943)
- 京(19297)
- 农业(19290)
- 业大(18116)
- 中心(14426)
- 江(13815)
- 财(13067)
- 院(12997)
- 农业大学(12553)
- 省(12524)
- 范(12118)
- 北京(12080)
- 师范(11918)
- 室(11446)
- 科学院(11416)
- 技术(10794)
- 基金
- 项目(60092)
- 科学(45644)
- 基金(43444)
- 家(41472)
- 国家(41180)
- 研究(37296)
- 科学基金(32750)
- 自然(23995)
- 省(23596)
- 自然科(23496)
- 自然科学(23483)
- 自然科学基金(23059)
- 基金项目(22712)
- 社会(22107)
- 划(21046)
- 社会科(20760)
- 社会科学(20751)
- 资助(18437)
- 教育(17712)
- 重点(14429)
- 计划(13789)
- 编号(13341)
- 科技(12966)
- 部(12904)
- 发(12440)
- 创(12181)
- 科研(12109)
- 成果(12019)
- 创新(11540)
- 农(10743)
共检索到128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翠莲 邓仲箎 马平福
本文利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籼粳亚种杂交组合亚优2号、w6154s×cy85—41、32001s×02428和对照材料桂朝2号及汕优63的光合作用和~(14)C光合产物的运输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组合与汕优63在苗期的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在分蘖期籼粳杂交组合从主茎向分蘖运送~(14)C光合产物的比率低于汕优63,其中亚优2号、w6154s×cy85—41向分蘖的分配与汕优63差异显著;抽穗开花后,各籼粳杂交组合的剑叶向穗部运送~(14)C光合产物的比率略高于桂朝2号,而与汕优63不相上下。因此,亚种组合的结实率偏低不能用运输系统欠发达来解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仲篪 周鹏 陈翠莲
通过剪除部分颖花和部分功能叶片以及~(14)CO_2标记光合产物等处理,探讨了亚种组合结实率偏低的生理原因。结果证明:光合产物供给水平是制约亚种组合结实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虽然亚种组合的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叶面积比常规籼稻大得多,但由于每穗颖花数多。以至每朵颖花占有的叶面积并无明显优势,且其光合速率低于常规籼稻,因而分配给每朵颖花的光合产物量相对减少,限制了部分颖花的发育。~(14)C光合产物分配到穗部的比率不但不低于常规籼稻,而且比其略高,说明亚种组合输导组织的运输能力不是结实率偏低的限制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天红 李绍华 王晶
通过调节PEG(6000)溶液的渗透势模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条件,研究其对“红富士”苹果组培苗14C-光合产物运输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使饲喂叶中14C-光合产物输出百分率显著下降:试验结束时对照14C-光合产物输出率为轻度胁迫(PEG渗透势为-0.75 MPa)的1.42倍、中度胁迫(PEG渗透势为-1.5 MPa)的3.41倍、重度胁迫(PEG渗透势为-2.5 MPa)的10.18倍;且轻度和中度胁迫使叶片14C-光合产物的输出在24 h内分别达到48 h的94.22%和93.95%,显著高于对照(55.65%),在时间上表现得更为集中。2)正常水分条件下,苹果叶片输出14C-...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荣铣 高凯
测定了野生一粒小麦与普通小麦(宁麦3号)叶片的光合速率,光合产物输出速率。输出百分率及光合产物的分配。观察了叶片的维管束结构.结果说明:与野生一粒小麦相比,宁麦3号的光合速率较低,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较长;光合产物输出速率较低,但维持高速输出的时期较长,且光合产物输出百分率较高.光合速率与光合产物输出速率和光合产物输出百分率成显著正相关。苗期光合产物的分配,野生一粒小麦以分蘖节中较多,宁麦3号以根系与叶片中较多。野生一粒小麦旗叶的光合产物向下运输,贮藏在茎秆中较多,尤其是第二节间;宁麦3号旗叶的光合产物直接运向穂部较多。本文还讨论了叶片维管束结构与光合、运输功能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德坤 师恺 曹家树
【目的】探讨芸薹属作物杂种是否具有光合作用优势及其机理。【方法】利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矮脚黄’白菜和‘白蔓菁’芜菁及其正反交杂种的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并对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进行了相对定量研究。【结果】在整个试验期间,杂种F1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双亲,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杂种气孔导度(Gs)也高于亲本,但其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与亲本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杂种总叶绿素含量介于双亲之间,仅表现出微弱的中亲优势。杂种PSII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高于亲本,其变化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平 温陟良 彭士琪 郭振怀
运用1 4C示踪技术对赞皇大枣果实发育期库 -源比例和相对位置对1 4C -光合产物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果实缓慢生长期间 ,与单果枣吊相比 ,双果枣吊果实的放射比活性下降 ,但是果实获得的1 4C -光合产物量增加了 6 6 8% ;枣吊去叶处理 (均匀去掉一半叶片 )后 ,剩余叶片的光合产物输出率增加了 17 0 6 % ,果实获得的标记光合产物增加了 15 2 6 % ;当果实一侧叶片去除时 ,其异侧叶片也能提供一定量的光合产物供果实生长发育所需 ;并且 ,同一枣股不同枣吊之间也存在着光合产物的相互交换。本文从营养学角度对枣树低坐果率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晓东 宋雪梅 王宁 赵庆勇 朱镇 陈涛 赵凌 王才林 张亚东
【目的】研究南粳系列超级稻灌浆期光合产物转运和分配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特性及其与对照品种的差异,总结南粳系列超级稻高产的生理优势,为优质高产粳稻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南粳5718、南粳晶谷、南粳3908和南粳5055为研究对象,以淮稻5号为对照,在孕穗期、开花期以及开花后每隔7 d至成熟期测定剑叶光合速率、地上部干物质分配和转运,以及剑叶和籽粒发育不同时期物质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统计产量差异。【结果】南粳系列超级稻产量和千粒重高于淮稻5号,其剑叶净光合速率在孕穗期和花后28 d显著高于淮稻5号。在物质转运方面,南粳系列超级稻开花后茎叶干重、叶片输出量、输出率和转运率显著高于淮稻5号,其中南粳5718叶片输出量和输出率最高。南粳5718剑叶中与淀粉降解和糖类代谢相关基因(OsSPS1,OsSUT2,OsGWD1)的表达比其他品种启动早,最高表达量也高于其他品种。籽粒中SWEET基因在灌浆早期的蔗糖转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后期OsPK3、OsSUT1、OsSUT2基因在糖类的运输卸载中发挥重要作用,OsAGPL2和OsDPE1基因在中后期淀粉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南粳5718、南粳晶谷、南粳3908籽粒中与淀粉合成和糖类运输的相关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淮稻5号。【结论】南粳系列超级稻较高的产量在物质转运方面主要有以下特征:茎秆和叶片物质积累量多,穗积累量大,叶片和茎秆物质转运率高;叶片中蔗糖代谢和转运相关基因表达量高,有利于蔗糖在源端的合成、装载和转运;籽粒中蔗糖转运和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高,有利于蔗糖在库端的卸载及籽粒中淀粉的合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海 朱春杰 郭艳华 刘宏光 王嘉宇 杨莉 杨乾华 郑家奎 徐正进 陈温福
【目的】探讨生态环境对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的影响及其与亚种特性的关系。【方法】以辽宁育成的两个典型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F6群体(RIL1:中优早8号/丰锦、RIL2:七山占/秋光)为试材,分别在四川和辽宁同年种植,研究穗部性状和亚种特性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穗部形态、解剖性状与亚种特性都发生了极显著的变化。从辽宁到四川,穗颈粗和穗颈大维管束数极显著减少,第二节间小维管束数和大维管束比极显著增加,结实率特别是二次枝梗结实率极显著下降,程氏指数更加偏粳。穗颈大维管束数、大小维管束比、大维管束比、结实率和千粒重在亚种类型间差异显著。穗颈节间维管束数目与穗"库"结构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充...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兆建 杜超群 戴兵成 陈冬玲 陈建国 蔡得田
目的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选育超级稻是水稻育种的新战略。在获得一批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株系的基础上,为了更大规模地展示这种杂种优势和更全面地研究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的特点。方法以PSR073和PSR120为材料,对其叶龄、分蘖、开花习性及外部形态等进行观察统计,研究其生长习性。结果PSR073、PSR120在株高、穗长、粒长、粒宽、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多倍体优势,并且具有高达83%以上的结实率;叶龄、分蘖及开花习性等方面表现出与二倍体水稻相似的特点。结论这两个多倍体水稻杂种的特点与以前报道的多倍体水稻的情况明显不同,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化并没有对其生长习性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具有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红梅 周新跃 陈杰 李海林 邱颖波 刘建丰
为探明籼型杂交稻光合特性的杂种优势,以30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为材料,对其功能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亲本间和杂交稻组合的光合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亲本间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净光合速率,组合间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气孔导度,亲本和组合间的变异系数均以叶绿素a/b比值为最小;杂交稻组合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平均数均大于亲本的平均数,有利于高光合速率杂交稻品种(组合)的选育;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具有正向平均中亲优势,其中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具有正向超高亲优势,胞间CO2浓度具有负向超亲优势,蒸腾速率和叶绿素a/b比值具有正向竞争优势;杂交稻组合的蒸腾速率与其父本值...
关键词:
杂交稻 亲本 光合特性 杂种优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 杨国涛 谢崇华 陈永军
选用籼型杂交水稻5个不育系803A、JW 803A、G46A、珍汕97A和Ⅱ-32A,5个恢复系绵恢2040、涪恢311、蜀恢527、明恢63和辐恢838,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组得到25个杂交组合,在穗分化期对其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性状起主导作用;光合色素含量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杂交水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性状受不育系影响较大,光合色素含量主要受父母本的互作效应同时也受环境因子影响。净光合速率中不育系JW 803A和恢复系蜀恢527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组合JW 803A/蜀恢527...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光合特性 配合力 遗传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仲篪 孙济中 张金发 刘金兰 汪斌
本文研究了2种类型杂交棉及其亲本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棉花的干物质生产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这种优势主要来自叶面积的增大,而不是光合速率的提高。陆海与陆陆杂种的叶面积中亲优势率分别达到80%和30%。在自然强光条件下,海岛棉的光合速率低于陆地棉,但在9000lx的弱光条件下,则高于陆地植。陆海杂种的光合速率介于双亲之间,不表现杂种优势,陆陆杂种的光合速率亦接近双亲。海岛根与陆海杂种的光补偿点低于陆地棉,在3680~4500lx之间,陆地棉的光饱和点可达77000~86000lx,高于海岛棉。海岛棉的叶绿素含量比陆地棉高,但叶素a/b比则比陆地棉低,表明其属于光系统Ⅱ的捕获光能的叶绿素a/b蛋白复...
关键词:
棉花 杂种优势 光合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凯 张荣铣
研究表明,杂种小麦麦优4号在不同生态因子下的光合速率均高于亲本。麦优4号及母本ND35的光饱和点约1200μE·m-2·s-1,父本扬麦158的光饱和点约1000μE·m-2·s-1,饱和光强下麦优4号的光合速率分别较ND35和扬麦158提高8.12%和20.18%。麦优4号及其亲本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均为25℃左右,但前者耐高温能力较强。在50~400μL·L-1CO2浓度下,供试品种光合速率均随CO2浓度提高而直线上升,高浓度CO2(400~650μL·L-1)下麦优4号光合速率的增加快于亲本。水分胁迫条件下麦优4号较亲本维持了较高的光合速率,且在高渗溶液中下降缓慢。此外,麦优4号能适应更高的...
关键词:
杂种小麦,亲本,光合作用,响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一鸿 刘书槐 姜孝成 肖辉海
以广亲和品种轮回422,02428与籼、粳稻配组及籼粳交、粳籼交、粳粳交配组,其中配组包括轮回422×浙湖139,轮回422×金陵玉籼,轮回422×1126,宁恢3号×轮回422,02428×金陵玉籼,02428×测49,40316×测49,40316×1126,M-201×86A4,城特232×1126,余红一号×86-3587-2以及M-201×日本优,测定亲本和籼粳杂交稻杂种一代F1的生化指标,以探讨各组合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与育性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广亲和品种与籼、粳稻配组及粳粳交F1的POD活性在开花盛期可达到分蘖盛期的水平,孕穗期后,这些组合F1的游离氨基酸均呈下降趋势;从分蘖盛...
关键词:
籼粳杂交水稻 杂种一代 生化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姜玲 杨澜 阮仁武 李中安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杂交小麦组合及其亲本苗期叶片的光合特性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为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早期筛选和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个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及其配制的6个杂交小麦组合为材料,在大田种植条件下测定小麦苗期叶片的光合特性,包括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_r)、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性及其大小亚基编码基因rbcL、rbcS相对表达量;调查成熟期的产量性状,包括株高、主穗穗长、单株地上生物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单株籽粒产量、主穗小穗数、千粒重、收获指数,并分析杂种优势以及光合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杂交小麦苗期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表现出显著的超高亲优势,其中净光合速率的平均超高亲优势为15.4%,气孔导度为21.3%,蒸腾速率则为11.46%,净光合速率值高的恢复系所配制的杂交组合具有更高的净光合速率和杂种优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则少数有负向优势。成熟期有效穗数、单株籽粒产量及单株生物量具有较高的超高亲优势,其中穗数的超高亲优势值达到最高,平均优势值为34.21%。相关性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单株生物量和单株籽粒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可辅助筛选高光合小麦,同时苗期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密切。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性、大小亚基编码基因rbcL、rbcS相对表达量的杂种优势差异较大,其中杂交小麦Rubisco活性均高于双亲,且具有显著的超高亲优势,平均超高亲优势为5.38%。编码基因中,与rbcL相比rbcS具有更高的超高亲优势和中亲优势,而叶绿素含量主要表现为负向优势,少数表现出中亲优势,极少数表现出超高亲优势,且各项指标与净光合速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杂交小麦在苗期已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尤其是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而净光合速率与单株产量、单株生物量显著正相关,因此结合小麦杂交组合的田间表现,苗期净光合速率高低可以作为早期预测杂交组合的产量潜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杂交小麦 光合作用 籽粒产量 杂种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