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5)
- 2023(9309)
- 2022(8442)
- 2021(8079)
- 2020(6747)
- 2019(15891)
- 2018(15877)
- 2017(30233)
- 2016(17062)
- 2015(19334)
- 2014(19325)
- 2013(19010)
- 2012(17253)
- 2011(15483)
- 2010(15382)
- 2009(13682)
- 2008(13099)
- 2007(11151)
- 2006(9557)
- 2005(8058)
- 学科
- 济(60895)
- 经济(60825)
- 管理(46786)
- 业(44205)
- 企(37518)
- 企业(37518)
- 方法(30518)
- 数学(25939)
- 数学方法(25627)
- 农(16915)
- 中国(15225)
- 学(15219)
- 业经(14163)
- 财(14047)
- 理论(13573)
- 地方(12385)
- 农业(11191)
- 和(11015)
- 教育(10851)
- 技术(10681)
- 贸(10328)
- 贸易(10322)
- 易(10003)
- 环境(9726)
- 制(9664)
- 务(9357)
- 财务(9299)
- 财务管理(9285)
- 划(9183)
- 企业财务(8799)
- 机构
- 大学(235129)
- 学院(233865)
- 管理(94688)
- 济(83079)
- 理学(83036)
- 理学院(82108)
- 经济(81066)
- 管理学(80633)
- 管理学院(80233)
- 研究(76174)
- 中国(52492)
- 科学(51077)
- 京(50347)
- 农(42066)
- 业大(39701)
- 所(38903)
- 财(36156)
- 研究所(36049)
- 中心(33901)
- 农业(33520)
- 江(33303)
- 范(31974)
- 师范(31632)
- 北京(31314)
- 财经(29965)
- 技术(27800)
- 院(27483)
- 经(27325)
- 州(27312)
- 师范大学(25415)
- 基金
- 项目(168820)
- 科学(130737)
- 研究(122384)
- 基金(119699)
- 家(105182)
- 国家(104299)
- 科学基金(88710)
- 社会(72694)
- 社会科(68642)
- 社会科学(68620)
- 省(68185)
- 基金项目(64918)
- 自然(60144)
- 自然科(58717)
- 自然科学(58703)
- 教育(57748)
- 自然科学基金(57612)
- 划(57360)
- 编号(51347)
- 资助(49299)
- 成果(41400)
- 重点(37874)
- 部(36481)
- 创(35591)
- 课题(35563)
- 发(35286)
- 创新(33029)
- 科研(32444)
- 项目编号(31584)
- 计划(31547)
共检索到325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庆国 殷绪明 李海林
籼稻成熟胚培养由于取材容易,因此在转基因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不高,继代易褐化,分化率不高,严重阻碍着基因工程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本研究选用了27不同类型的籼稻品种和常规粳稻品种作为实验材料,在同一培养方式下,分析了不同籼稻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之间的差异及籼稻品种与粳稻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分化率之间的差异,为目前应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来改良籼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获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水稻基因型是影响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力高低的关键因素;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和保持系比常规籼稻品种、杂交水稻F1种子和恢复系品种成熟胚的培养力低;杂交水稻F1种子...
关键词:
籼稻 成熟胚 组织培养 基因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迪 杨宇 徐海 马慧 陈丽静 钟鸣 徐正进 李浩戈
以常规籼系明恢86、七山占、中优早8的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建立了一种光照培养条件下的新型籼稻成熟胚高效再生和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籼稻在MS+4%麦芽糖+2 mg/L 2,4-D+0.5 mg/L KT+1 mg/L IAA+0.5 mg/L 6-BA+2.878 g/L L-脯氨酸+1 g/L水解酪蛋白,于32℃持续光照10 d左右,可获得愈伤组织的平均诱导率约为84.9%;愈伤组织在MS+2 mg/L KT+1 mg/L IAA+2 mg/L 6-BA+1 g/L水解酪蛋白的培养基上再生率达到80.4%。建立在上述再生体系基础上的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为55.8%。
关键词:
籼稻 成熟胚 持续光照 再生 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阎丽娜 李霞 吴丹
【目的】研制适应性广的不同类型水稻成熟胚再生技术。【方法】采用生产上应用价值高的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熟胚为外植体材料,比较研究9个粳稻、9个籼稻和11个新近培育的超级杂交稻(两系或三系)或优势组合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出愈、分化和再生等组织培养力表现。【结果】以M8为基本培养基,在添加30g·L-1蔗糖、8g·L-1琼脂和2mg·L-12,4-D(2,4-苯氧乙酸)相同成分的基础上,供试粳稻材料单独添加较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即0.3mg·L-16-BA(6-苄基嘌呤)可获得较高的出愈率,出愈率在89.2%-61.7%之间;而供试籼稻材料则需在添加2mg·L-16-BA和0.5mg·L-1KT(激动素)...
关键词:
粳稻 籼稻 杂交稻 成熟胚 激素 培养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惠君 罗凤霞
以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园内 30a生水曲柳 (Fraxinusmandshurica)为试材。分别于 2 0 0 0年 7月和 8月取水曲柳幼果 ,用 0 1%的HgCl2 进行表面消毒 ,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未成熟胚进行诱导培养。在胚成苗后进行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培养结果表明 :在水曲柳胚的发育初期 ,进行胚培养不易成功 ;但当幼胚分化成子叶和胚根时 ,进行胚培养 ,胚的成活率和成苗率均较高。不加任何激素的WPM、MS、DKW和SH培养基都可以作为水曲柳未成熟胚培养的培养基。水曲柳组培苗继代培养的外植体分化率低 ,最高只能达到 2 12 5苗·月 - 1 (培养基为WPM +BA 1mg·L- ...
关键词:
水曲柳 未成熟胚 离体培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德永军 王一 叶冬梅 林涛 吕涛 吴婧
以文冠果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了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诱导文冠果成熟胚形成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是MS+2.0mg.L-16-BA+0.1mg.L-1NAA+30g.L-1蔗糖+6g.L-1琼脂,分化率可达94.7%;继代高生长的适宜培养基是MS+0.5mg.L-16-BA+0.5mg.L-1NAA+30g.L-1蔗糖+6g.L-1琼脂,培养50d后,苗高大于0.5cm芽数量平均达11.67株;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是WPM+1.0mg.L-1IBA+30g.L-1蔗糖+6g.L-1琼脂,生根率为70.30%,平均根数为3.57条。并通过石蜡切片技术,观察愈伤组织诱导、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盛莲 雷振生 吴政卿 赵献林 方保停 杨会民 王美芳 何宁 杨攀 李巍
为了提高小麦幼胚体细胞再生频率,以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豫麦49号、豫麦18号和兰考906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AgNO3对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培养特性和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间、不同AgNO3浓度间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绿点率和草酸盐氧化酶活性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基因型间以豫麦18最高、兰考906最低;不同AgNO3浓度间以MS培养基上附加2.5~5.0 mg/L处理较高。不同浓度Ag-NO3条件下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相关系数为0.920,达0.01显著水平。可见,在小麦幼胚组织培养过程中可以加入Ag+提高再生频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凡 冯刚 谭鹏鹏 张洁 杨宏 彭方仁
为促进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缩短育苗周期和提供优质品种苗,本试验以薄壳山核桃成熟的青皮果实的种胚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品种种胚诱导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包括培养基的筛选、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以及其它影响该外植体组织培养的因素。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薄壳山核桃种胚的组织培养过程中,选用当年成熟带青皮果实的种胚诱导胚根与胚芽的诱导率较高。使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种子1015 min,再用0.1%升汞溶液将种胚消毒5 min,每瓶接种一个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污染率可降低5%左右。(2)薄壳山核桃种子胚的组织
关键词:
美国山核桃 种胚诱导 培养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德西 何忠全 李仕贵 向运佳
本文对不同浓度的PSK-α在水稻成熟胚的愈伤诱导、愈伤继代和分化过程中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成熟胚诱导效率方面,N6和NB培养基优于MS和CC培养基;在同一培养基上,不同浓度的PSK-α对成熟胚的诱导效率不同;同一浓度的PSK-α对不同品种的成熟胚诱导效应不同。明恢63在50 pmol/L PSK-α的MS培养基上、CDR22在300 pmol/L PSK-α的N6培养基上、蜀恢527在100 pmol/L PSK-α的NB培养基上、地谷在100 pmol/L PSK的N6培养基上成熟胚诱导效率较好,分别达到24%、79.0%、85.4%和67.9%。PSK-α对愈伤的继代没有促进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元立 严学成
由银杏(GinkgobilobaL.)成熟胚诱导的淡绿色、疏松愈伤组织经过继代培养后在部分疏松愈伤组织上又形成致密愈伤组织,并在MS+BA2mg/L+NAA05mg/L的培养基上从致密愈伤组织中诱导胚状体发生并达到心形胚阶段。细胞组织学的观察表明,胚状体起源于愈伤组织表面的胚性细胞。
关键词:
银杏,胚,离体培养,细胞组织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根发 余毓君
草地早熟禾的组织培养条件和分化能力研究朱根发,余毓君(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STUDIESONTISSUECULTURES'CONDITIONANDDIFFERENTIATIONABILITYOFPOAPRATENL.¥ZhuGenf...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胚轴,幼穗,愈伤组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瑞丹 张启翔 李青
该文对以‘淡丰后’为母本,真梅系不同类型品种为父本杂交种的成熟胚培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3个杂种无性系.经过实验对比,筛选出最适合成熟胚萌发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1.0~1.5mg/L,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MS+IBA 0.5mg/L.
关键词:
梅花 杂交种 胚培养 培养基 无性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松红 曹远银
建立了一个以小麦幼胚为转化受体,转化后快速成苗的体系。筛选出适合于不同小麦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2mg·L-12,4-D+0.4mg·L-1IAA+0.2mg·L-1KT,愈伤诱导率达94.87%~99.04%。幼胚接种后,暗处理与弱光、强光合理配置利于绿芽的快速形成,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0g·L-1活性炭或1mg·L-1多效唑利于小麦再生苗的正常生长,从而提高移栽成活率。
关键词:
小麦 幼胚 组织培养 转化受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建兵 汪越胜 何光源
研究了播种时间、取材时间和盾片大小对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元月初播种的材料具备很好的盾片组织培养效果,生根和绿点率都可达100%,植株再生频率平均为46%;开花后第16 d取材,生根和绿点率都达100%,植株再生频率平均达80%;达到最佳组织培养效果的的盾片大小为0.15~0.20 cm。
关键词:
小麦组织培养 幼胚 分化 再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燕 周明国 王建新 张安莉 章文华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水稻悬浮细胞和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用木聚糖酶激发子处理水稻悬浮细胞,引起细胞内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迅速升高。木聚糖酶和稻瘟病菌提取物处理水稻悬浮细胞1 h后,编码几丁质酶的基因Cht-1表达明显增加,而编码病程相关蛋白的PR10基因没有表达,但处理12 h,后者表达明显增加。用稻瘟病菌提取物和激发子木聚糖酶处理水稻悬浮细胞,均诱导水稻细胞合成樱花素——专抗稻瘟病的抗毒素。若用它们处理水稻愈伤组织,则引起组织褐化、生长量降低、密度下降。初步结果表明:水稻悬浮细胞和愈伤组织是研究水稻抗稻瘟病机制方便、合适的实验材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德华 朱咏华
为了探讨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生产肉苁蓉药用成分的可行性,以肉苁蓉的茎片段、花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茎片段、子房外植体在添加2,4-D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别呈块状、颗粒状,都为白色;而在添加KT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都呈颗粒状,黄绿色.添加KT,NAA的MT培养基对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生长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在从外植体母体上分割继代培养前,使愈伤组织与培养基接触培养15d后,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
关键词:
肉苁蓉 愈伤组织 诱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