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7)
- 2023(10440)
- 2022(9387)
- 2021(8924)
- 2020(7556)
- 2019(17595)
- 2018(17516)
- 2017(33818)
- 2016(18747)
- 2015(21111)
- 2014(20961)
- 2013(20787)
- 2012(18790)
- 2011(16833)
- 2010(16699)
- 2009(15237)
- 2008(14504)
- 2007(12330)
- 2006(10522)
- 2005(8985)
- 学科
- 济(74949)
- 经济(74881)
- 管理(52587)
- 业(49591)
- 企(41203)
- 企业(41203)
- 方法(39670)
- 数学(35149)
- 数学方法(34621)
- 农(18743)
- 中国(16866)
- 学(16367)
- 财(16058)
- 业经(15789)
- 地方(14306)
- 理论(12810)
- 农业(12734)
- 贸(11991)
- 贸易(11986)
- 和(11791)
- 环境(11772)
- 易(11631)
- 技术(11620)
- 制(10530)
- 务(10526)
- 财务(10460)
- 财务管理(10444)
- 划(10240)
- 企业财务(9833)
- 教育(9300)
- 机构
- 大学(263589)
- 学院(262599)
- 管理(106849)
- 济(98820)
- 经济(96670)
- 理学(94234)
- 理学院(93193)
- 管理学(91215)
- 管理学院(90772)
- 研究(86113)
- 中国(60467)
- 科学(57455)
- 京(55839)
- 农(47688)
- 业大(44487)
- 所(44179)
- 财(41839)
- 研究所(40883)
- 中心(38496)
- 农业(38105)
- 江(35983)
- 财经(34940)
- 北京(34674)
- 范(33977)
- 师范(33657)
- 经(31865)
- 院(30724)
- 州(29921)
- 经济学(28495)
- 技术(28108)
- 基金
- 项目(190723)
- 科学(148735)
- 基金(137914)
- 研究(134781)
- 家(122206)
- 国家(121244)
- 科学基金(103202)
- 社会(82937)
- 社会科(78608)
- 社会科学(78586)
- 省(75608)
- 基金项目(73610)
- 自然(70002)
- 自然科(68410)
- 自然科学(68397)
- 自然科学基金(67106)
- 划(63859)
- 教育(61824)
- 资助(57818)
- 编号(54650)
- 成果(43034)
- 重点(42638)
- 部(41224)
- 发(40008)
- 创(39712)
- 课题(37319)
- 创新(36999)
- 科研(36788)
- 计划(36225)
- 大学(34849)
- 期刊
- 济(100587)
- 经济(100587)
- 研究(71177)
- 学报(47080)
- 中国(43987)
- 农(43497)
- 科学(41188)
- 管理(37523)
- 大学(34244)
- 学学(32500)
- 农业(31531)
- 财(29276)
- 教育(27606)
- 技术(23186)
- 融(16843)
- 金融(16843)
- 业经(16709)
- 业(16633)
- 财经(15919)
- 经济研究(15889)
- 图书(14115)
- 科技(13863)
- 经(13391)
- 技术经济(13371)
- 理论(13245)
- 问题(13182)
- 业大(13174)
- 版(12716)
- 实践(12474)
- 践(12474)
共检索到359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立庚 王维金 徐竹生
为了探讨水稻品种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选用了在水稻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5类10个籼型水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水稻品种(组合)产量差异显著,从地方高秆品种→改良高秆品种→老改良矮秆品种→新改良矮秆品种→杂交稻,稻谷产量递增74.9~96.3kg/666.7m2。产量与单位面积总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897**)。5类水稻品种(组合)中,以杂交稻在各生育期中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新改良矮秆品种次之,其它品种较低。产量的11.1%~37.7%来源于抽穗前茎鞘贮存物质。茎鞘贮存物质对产量的贡献率随着产量提高而增加。高秆品种发展至矮秆品种,其产量主要随...
关键词:
籼型水稻 物质生产 产量演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林 马均 冉茂中
为明确强化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研究对比研究了了三角形强化栽培和常规栽培两种栽培方式下7个超级稻品种(D优527、协优9308、协优527、II优602、国稻1号、两优培九和准两优527,以汕优63作对照)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增产途径存在差异,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在于群体颖花量显著提高;而强化栽培条件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则在于库容扩大后具有较高的结实率;2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高产品种均具有抽穗期茎鞘物质积累量大、输
关键词:
超级稻 强化栽培 干物质 产量形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群 杨雄 李敏 李国业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水稻品种间物质生产积累特性之间的差异。【方法】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代表性的50个早熟晚粳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氮肥群体(0、150.0、187.5、225.0、262.5、300.0、337.5 kg.hm-2),得出各品种在这7个氮肥群体下出现的最高生产力及其对应施氮水平,将该最高生产力定义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根据各品种的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将50个供试材料分成4个生产力等级:低层水平(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9.00 t.hm-2)、中层水平(9.00 t.hm-2≤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9.75 t.hm-2)、高层水平(9.75 t.hm-2≤氮肥群体最高生...
关键词:
水稻 生产力 氮肥 干物质积累 光合生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玉春 林文雄 梁义元 陈芳育 梁康迳
分析探讨了新株型(NPT)水稻的源库特征和生育后期生理生化特性,并对引起该类型水稻结实率低、充实度差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T水稻具有库大源足、净光合速率高、后期叶片保护酶活性高、膜质过氧化低、不早衰等特点,因而认为导致NPT水稻结实率低、充实度差的原因并不是库大源不足,而主要与其流不畅有关.
关键词:
新株型水稻 源 库 光合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泽 刘迪 唐亮
为了分析籼粳稻杂交对东北地区水稻育种的贡献,以不同年代审定推广的东北地区主栽水稻品种为试材,从表型和基因组层面上分析了不同审定推广年代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及籼粳杂交育种的遗传贡献,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水稻品种的籼型位点频率表现为辽宁>吉林>黑龙江,年代间籼型位点频率表现为1981~1990年间>2001~2010年间>1991~2000年间>1961~1980年间的品种。东北地区主栽大部分水稻品种含有一定含量的籼型点频率,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东北粳稻品种的籼型位点频率不同,表现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地区主栽水稻品种的籼型位点频率与有效穗数负相关,和每穗粒数正相关性,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与产量的相...
关键词:
籼型位点频率 产量 In Del IL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敖和军 王淑红 邹应斌 彭少兵 唐启源 方远祥 肖安民 陈玉梅 熊昌明
【目的】探明超级杂交稻在不同种植地点和不同施肥量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干物质生产特点。【方法】于2004~2005年在湖南省桂东、长沙、衡阳、南县和永州5个地点进行大田试验,按照N﹕P2O5﹕K2O为1﹕0.5﹕1的比例,设置3种施肥量处理(135、180、225kgN·ha-1),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以超级杂交稻组合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试验材料。【结果】超级杂交稻收获产量以桂东点产量最高,地点间差异显著,其中准两优527平均为7492.3~12209.2kg·ha-1,两优293为6984.0~11679.5kg·ha-1。产量构成因子和干物质生产量的地点间变化与收获产量一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聂俊 史亮亮 邱俊荣 蓝华生 詹愈忠 陈建清 刘雁飞
以常规稻美香占和杂交稻天优998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的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水稻群体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均以比例为3∶5(B3施有机肥11 250 kg·hm-2)处理效果最好,分别比不施有机肥(B0)处理显著提高21.21%、27.97%,主要是由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提高了水稻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有机无机肥配施还可以提高水稻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关键词:
水稻抛栽 化肥 有机肥 干物质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荣改 孟祥祯 王玉珍 王振圻 冯瑞光 孟令启 宁文书
对亚种间杂交稻、品种间杂交稻和常规稻不同类型的水稻组合(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及其籽粒充实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发育前期,亚种间杂交稻比品种间杂交稻和常规稻具有更强的干物质生产优势,但生长发育后期干物质生产能力较差,群体净同化率和群体生长率较低,干物质分配不协调,库容量大,早衰,导致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度差。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籽粒充实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稻,干物质生产,光合特性,籽粒充实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凤桐 陶洪斌 王璞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旱稻297产量形成的特点,以期探明施氮量达到一定水平后,限制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原因。结果表明:旱稻297在0、75和150kg/hm2的施氮量下,2年平均产量分别是2.8、3.5和3.5t/hm2。其中,75和150kg/hm2施氮处理产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75和150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氮可以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千粒重和收获指数在氮素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是施氮后结实率呈降低趋势,尤其是150kg/hm2处理的结实率显著低于不施氮处理,同时150kg/hm2处理的分蘖成穗率较低。干物质积累在灌浆中期达到最大,开花后干物质生产能力较低,施氮对花后干物质累...
关键词:
旱稻 氮 有效穗 结实率 籽粒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兴涛 张洪程 许轲 郭保卫 陈厚存 曹利强 戴其根 霍中洋 魏海燕 李明银 李桂云 吴中华
【目的】研究能最大发挥水稻潜力的钵苗大穴摆栽规格与合理密度,探索水稻省工超高产栽培新途径。【方法】以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南粳44为供试材料,采用新型3连孔、2连孔塑盘育秧,以常规单孔塑盘育秧为对照,分别设置5种不同移栽密度,研究钵苗新型摆栽生产潜力及合理密度配置。【结果】(1)3连孔、2连孔、单孔,分别栽插15×104hm-2、18×104hm-2、24×104hm-2穴产量最高,三者又以2连孔最高。(2)不同类型钵苗间,产量、成熟期干物重以及抽穗-成熟期的干物质阶段积累量、比例和群体生长率等均表现为:在较少基本苗栽培条件下(36×104hm-2)单孔>2连孔>3连孔,在中等基本苗条件下(7...
关键词:
超级稻 钵苗摆栽 密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淑秀 陈温福
对3个产量水平不同的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沈农606和高产品种辽粳294在整个生育期内叶绿素含量都高于秋光,特别是在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下降迟缓,成熟时明显高于秋光,但其叶绿素a/b值始终低于秋光。沈农606和辽粳294齐穗后积累的干物质较多,且产量高于秋光,可能与它们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低的叶绿素a/b值有关。
关键词:
水稻 叶绿素 产量水平 生物产量 干物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强 孔凡磊 袁继超
为研究氮肥运筹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物质积累特征与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与产量对氮肥运筹响应的差异。以氮高效品种正红311(ZH311)和氮低效品种先玉508(XY508)为材料,于2015-2016年采用大田试验,在225 kg/hm2的施氮量下,设置5种氮肥运筹模式:不施肥、100%基肥、75%基肥+25%穗肥、50%基肥+50%穗肥、25%基肥+75%穗肥,同时设不施肥处理(B1)。结果表明,品种和氮肥运筹对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与产量及其构成均有重要影响;氮高效品种ZH311较强的根系吸收能力和较高的光合器官分配比例显著提高了其干物质生产能力,同时较低的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有效地延缓其光合器官的衰老,保持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生产能力,使得其产量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XY508。提高追肥比例显著改善了玉米花后干物质生产能力和产量,但对XY508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ZH311。ZH311较XY508的产量优势随追肥比例升高而先增后减,在基肥61. 35%+追肥38. 65%时(最大达1. 48 t/hm2)。综上所述,均衡的基追比使氮高效品种ZH311保持较高的花前干物质转运和花后干物质积累,充分发挥产量优势;而较高的追肥比例能显著改善氮低效品种XY508的花后干物质生产,弥补产量的不足。
关键词:
氮肥运筹 玉米 氮效率 干物质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军 王伯伦 孟维韧 赵凤艳
【目的】为了明确不同穗型粳稻产量形成的物质来源。【方法】以27个粳稻品种或品系为试材,对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生产、分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齐穗期、灌浆期直立和半直立穗型品种的剑叶和倒2叶净光合速率高于弯穗型品种。齐穗期直立和半直立穗型品种的剑叶和倒2叶气孔导度大于弯穗型品种,但灌浆期各类品种气孔导度的差异变小。灌浆期细胞间隙CO2浓度比齐穗期有所增高,其中弯穗型品种增高幅度较大。齐穗期和成熟期细胞间隙CO2浓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直立和半直立穗品种由于具有较强的光合效率和物质转运能力,干物质分配到穗部的比例较大,产量较高。
关键词:
水稻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勇 黄世君 李乾安 魏应海 曾松 杨建刚 郑英
选用3个具有高产潜力的大穗型品种冈优188、金优188和菲优188与汕优63对照种植,在不同生育时期测量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研究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总干物质积累量为2251.91~2395.60 g·m-2,比对照高11.05%~18.15%,且70%以上的干物质在始穗前积累,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和积累优势;籽粒产量与总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0*);大穗型品种生物产量高,中后期叶片和茎秆干物质积累量(486.29,330.40 g·m-2)平均比对照高30.99%和25.37%,茎叶干物质转化率低,功能叶持绿期长,穗部干物质积累量大(1379.80 g·m-2),超过对照1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阿林 姚健 刘春增 宋保谦
3种供试水稻品种的营养需求存在差异 ,生育期间吸收氮、磷、钾的绝对量以郑稻 6号最多 ,黄金晴最少 ;郑稻 6号对氮的吸收积累在生育中前期相对较低 ,在抽穗至成熟阶段相对较高。因此 ,施肥时应充分考虑品种需肥特点 ,以保证高产高效。水稻叶色与施氮量相关 ,低氮时水稻倒二叶叶色值 (SPAD)变幅为 4 1 8~ 2 2 1,中等施氮量时为 4 4 3~ 2 6 4 ,而高氮量时为4 4 6~ 32 3。采用中等施氮量 (N2 2 5 0 )时 ,水稻齐穗前叶色值一直保持在 37以上 ,且后期叶色绿而不浓。因此认为 ,水稻齐穗前倒二叶SPAD值 37可作为是否追施氮肥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沿黄地区 水稻 需肥规律 叶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