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3)
- 2023(10475)
- 2022(9485)
- 2021(8997)
- 2020(7738)
- 2019(17948)
- 2018(17991)
- 2017(34401)
- 2016(19343)
- 2015(21763)
- 2014(21817)
- 2013(21548)
- 2012(19641)
- 2011(17598)
- 2010(17433)
- 2009(15915)
- 2008(15319)
- 2007(13211)
- 2006(11297)
- 2005(9767)
- 学科
- 济(73951)
- 经济(73881)
- 管理(52630)
- 业(50228)
- 企(42481)
- 企业(42481)
- 方法(39060)
- 数学(34245)
- 数学方法(33710)
- 农(18741)
- 中国(17848)
- 学(17808)
- 财(16435)
- 业经(15822)
- 地方(14864)
- 理论(13606)
- 贸(13071)
- 贸易(13062)
- 易(12674)
- 农业(12462)
- 和(12408)
- 技术(11863)
- 环境(11559)
- 制(11143)
- 务(10708)
- 财务(10641)
- 财务管理(10624)
- 划(10516)
- 教育(10416)
- 企业财务(10066)
- 机构
- 大学(269733)
- 学院(269023)
- 管理(108578)
- 济(98801)
- 经济(96485)
- 理学(95339)
- 理学院(94235)
- 管理学(92152)
- 管理学院(91697)
- 研究(89790)
- 中国(63368)
- 科学(60998)
- 京(57816)
- 农(50379)
- 所(47034)
- 业大(46203)
- 研究所(43586)
- 财(42404)
- 农业(40315)
- 中心(40016)
- 江(38143)
- 北京(36217)
- 范(35422)
- 师范(35039)
- 财经(34927)
- 院(32371)
- 经(31813)
- 州(31379)
- 技术(30466)
- 师范大学(28152)
- 基金
- 项目(193998)
- 科学(150583)
- 基金(138821)
- 研究(137018)
- 家(123357)
- 国家(122352)
- 科学基金(103544)
- 社会(82512)
- 社会科(78083)
- 社会科学(78060)
- 省(78012)
- 基金项目(74084)
- 自然(70883)
- 自然科(69259)
- 自然科学(69244)
- 自然科学基金(67933)
- 划(66025)
- 教育(63387)
- 资助(58558)
- 编号(56055)
- 成果(44717)
- 重点(43573)
- 部(41698)
- 发(40957)
- 创(40315)
- 课题(39030)
- 科研(37818)
- 计划(37767)
- 创新(37475)
- 大学(35402)
- 期刊
- 济(101977)
- 经济(101977)
- 研究(73048)
- 学报(49579)
- 中国(47897)
- 农(45440)
- 科学(43095)
- 管理(38717)
- 大学(35711)
- 学学(33673)
- 农业(32825)
- 教育(31045)
- 财(29827)
- 技术(23958)
- 融(17747)
- 金融(17747)
- 业(17508)
- 业经(17133)
- 经济研究(15774)
- 财经(15735)
- 图书(15725)
- 科技(14275)
- 业大(13802)
- 问题(13343)
- 技术经济(13243)
- 经(13235)
- 理论(13160)
- 版(13035)
- 实践(12375)
- 践(12375)
共检索到375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伏明 周坤炉 阳和华 徐秋生 龙和平
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 7个不育系和 9个恢复系为材料 ,采用 NC 交配设计研究了 11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的表现规律 ,以期为优质杂交稻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结果表明 :1)无论是亲本的一般配合力 ,还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 ,对杂种所有米质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 ,但在不同米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作用大小不同 .整精米率、精米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大小、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而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等性状则以非加性效应更为重要 .2 ) 11个性状中 ,有 7个性状受母本影响比父本大得多 ,3个性状父、母本效应相当 ,仅 1个性状 (垩白粒...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质 配合力 遗传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涂诗航 张水金 董瑞霞 杨东 谢鸿光 郑家团
选用11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NCⅡ),对8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1)这8个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有效穗、穗长、单株产量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多数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3)不育系中EBC502、宜香A、天丰A、龙特甫A和内香2A以及恢复系中R527、N175和TR239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较好;(4)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不同性状间的狭义遗传力大小排列:千粒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贤军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四川省农科院新选育的几个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配合力。结果表明: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主要受制于亲本的gca(一般配合力),而且多数性状以恢复系gca效应为主。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的影响。综合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配合力效应来看,不育系522A略超过珍汕97A,恢复系多恢43略优于明恢63。
关键词:
籼型杂交水稻 碾米品质 外观品质 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俊华 曾德初 龙太康 刘明 吴凡 邵启明 吴元奇
将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组在“八五”前期选育的7个不育系(含珍汕97A)和6个恢复系(含明恢63),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获得4O个组合。1993年,在绵阳、成都、重庆和沙州进行多点大小区试验,考察了小区产量等11个性状。将40个组合按a(7×5)和b(5×6)两组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进行合并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1个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地点和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各性状都有极显著的SCA×地点工作效应,部分性状存在不育系GCA×地点和恢复系GCA×地点互作效应或其中之一。除结实率主要受制于SCA效应和日产量中GCA与SCA效应同等重要外,其余9个性状均主要受制于GCA及其所反映的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贵勇 袁平荣 杨天梅 邱崇力 李铮友 卢义宣 李本逊 杨从党
以生产上广为应用的9个粳稻不育系和8个粳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产量及其产量结构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株产量、穗总粒数、有效穗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实粒数、结实率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千粒重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单株产量、穗总粒数、结实率受不育系影响较大,而实粒数、千粒重、有效穗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高配合力的亲本是选育强优势组合的重要基础,高产量的杂交组合的选育和不育系的选择至关重要。农艺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结实率、实粒数、千粒重、总粒数、有效穗、单株产量,变幅在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平 徐庆国 胡志明 许玮 毛友纯
采用8个杂交稻不育系和12个杂交早稻恢复系(品种),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了96个不同杂交早稻组合,研究了杂交早稻亲本及所配杂交早稻组合12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杂交早稻的米质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组合间遗传差异.杂交早稻亲本的12个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除米粒长、长/宽、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亲本间差异较小外,其余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的亲本间差异较大.杂交早稻亲本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其表型值之间的两两相关除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为负相关外,其余9个米质性状之间均表现为两两正相关;杂交早稻各双亲本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之和与其F1表型值之间均表现为两两正相关.杂交早稻亲本12个米质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华康 张卫清 林强
分析了福建省近几年来审定的籼型杂交水稻米质主要性状 ,认为目前杂交稻米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垩白率高、垩白度大、胶稠度低、直链淀粉含量高等 ,提出了稻米品质遗传改良的途径 .米质性状是遗传性状 ,杂交稻米质状况与亲本的米质状况密切相关 .利用米质性状的遗传规律 ,加强优质 A、R系的选育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杂交稻米质差的问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龙 李存龙 李俊 陶永宏 杨芬 玉尖章 韦永贵 罗天刚 卢光辉
选用来自5个不同地方香型软米水稻品种和自主选育的6个香型软米保持系材料,按照NCⅡ交配设计,对其F1代11个主要经济性状作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除剑叶长、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的基因加性效应不明显,剑叶宽和每穗总粒数的非加性效应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亲本加性效应对每穗总粒数、剑叶宽、株高、千粒重和有效穗的形成起主导作用,而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穗长和剑叶长的性状表达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全生育期则受来自加性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除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和剑叶宽的性状表达主要受保持材料影响外,其余多数性状主要受地方香型软米资源控制;八宝谷、豪木允、豪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仕贵 黎汉云 周开达 马玉清
本文用6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36个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稻米外观品质性状均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其中不育系的作用大于恢复系。千粒重、粒长和长宽比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垩白率和垩白面积的遗传力较小。相关分析结果,长宽比与粒长以及垩白率与垩白面积和粒宽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长宽比与粒宽、垩白率与粒长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与简单相关的趋势一致。只有千粒重对长宽比的影响主要通过粒长间接影响,直接作用较小。本文还分析讨论了优质高产组合的育种途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培方 夏红明 刘家勇 赵俊 杨昆 覃伟 昝逢刚 陈学宽 吴才文
选用6个澳大利亚Q型甘蔗品种Q117、Q121、Q138、Q141、Q165、Q170与国内育成的17个亲本选配杂交组合19个,后代群体以ROC22(CK1)和ROC10(CK2)作为双对照,采用家系评价法研究Q型甘蔗品种及选配组合对主要性状锤度、茎径、株高、丛有效茎、蒲心率、丛重和含糖量的遗传力和一般配合力。结果表明:除母本对后代群体丛有效茎和含糖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父本对后代群体含糖量影响差异显著外,母本、父本和组合对后代群体的主要性状影响差异均极显著;Q型品种及选配组合对后代群体茎径和株高的平均遗传力分别达75.49%和69.21%;Q165和Q121无论作为母本还是父本,对后代群体的一般...
关键词:
Q型甘蔗品种 遗传力 配合力 家系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贵勇 袁平荣 杨天梅 邱崇力 李铮友 卢义宣 李本逊 杨从党
以生产上广为应用的9个粳稻不育系和8个粳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代8个碾磨品质性状和外观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精米率、整精米率、精米宽、垩白粒率、垩白度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糙米率、精米长、长宽比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精米长、精米宽、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受不育系影响较大。要选育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好的杂交组合,不育系的选择至关重要。品质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长宽比、粒长、垩白度、垩白粒率、粒宽、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变幅在74.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芳明 杨正林 查仁明 钟秉强 凌英华 谢戎 刘成元 何光华
为了解早、晚期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产量性状遗传差异,更好地指导杂交稻生产,本研究分别以9个有代表性的早、晚期恢复系和不育系按NCⅡ设计配制9×9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早、晚期杂交亲本的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及遗传力间的差异,结果表明,①晚期恢复系除千粒重外的其它6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都高于早期恢复系。晚期不育系的5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与早期不育系没有差异,总粒数和穗重却明显低于早期不育系。②在产量性状非加性基因互作的利用上,后期恢复系配组的单株产量、不育系配组的单株产量、结实率、总粒数和实粒数等基因间的互作高于早期杂交组合。③早、晚期不育系及恢复系的产量性状的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受环境...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产量性状 配合力 遗传差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雷东阳 谢放鸣 陈立云
用IR75589-31S、IR60、IR70和90个籼粳成分不同的株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以获得的270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对杂交稻米外观品质遗传及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垩白度、粒长、粒宽及粒长宽比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粒长、粒长宽比与垩白度呈显著负相关,粒宽与垩白度显著正相关;粒长、粒宽和粒长宽比对垩白度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9409、2.1738和2.7805。杂交稻外观品质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且遗传效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粒长、粒宽和粒长宽比以种子加性效应为主,母体效应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垩白度主要受到种子效应和母体效应控制,同时还受到细胞质的影响。粒长、粒宽和粒长宽比三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天华 王昌华 徐正进 张燕之 王嘉宇 唐亮
以4个粳型不育系和4个优良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置16个杂交组合,对其主要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穴穗数、穗粒数、着粒密度、单株粒重、二次枝梗数等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基因型方差不育系大于恢复系,表明杂种产量性状多数受母本的影响较大。结实率、穴穗数、穗粒数、着粒密度、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等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影响,而千粒重、一次枝梗千粒重等性状受特殊配合力(SCA)影响较大。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是相互独立的。不育系60A、73A、105A,恢复系C198、C52综合性状较好,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产量性状 配合力 遗传效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书化 温圣贤 李泽炳 万经猛 田亚雯 刘灿辉
选用 6个不同来源的籼型核不育系与 7个优良恢复系按 6× 7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 4 2个组合 ,估算了单株产量等 1 2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①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的产量和其他性状 ,同时受恢复系、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作用 ;②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