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74)
- 2023(7375)
- 2022(5554)
- 2021(4961)
- 2020(3684)
- 2019(7707)
- 2018(7274)
- 2017(12924)
- 2016(6661)
- 2015(7439)
- 2014(7484)
- 2013(7335)
- 2012(6897)
- 2011(6230)
- 2010(6268)
- 2009(5938)
- 2008(5551)
- 2007(5320)
- 2006(4699)
- 2005(3847)
- 学科
- 济(30072)
- 经济(30049)
- 业(24506)
- 农(24089)
- 管理(17585)
- 农业(16674)
- 企(15736)
- 企业(15736)
- 业经(13062)
- 技术(11604)
- 中国(9934)
- 方法(9212)
- 地方(7956)
- 农业经济(7205)
- 数学(6999)
- 数学方法(6892)
- 发(6835)
- 制(6405)
- 产业(6303)
- 技术管理(6241)
- 发展(6100)
- 展(6086)
- 财(5688)
- 收入(5461)
- 学(5431)
- 教育(5120)
- 理论(5079)
- 村(4960)
- 农村(4938)
- 建设(4787)
- 机构
- 学院(104124)
- 大学(98449)
- 济(39799)
- 经济(38734)
- 管理(37665)
- 研究(35935)
- 理学(32218)
- 理学院(31866)
- 管理学(31236)
- 管理学院(31020)
- 中国(26163)
- 农(23021)
- 科学(21951)
- 京(20400)
- 所(17378)
- 中心(17216)
- 业大(17049)
- 江(17045)
- 农业(16502)
- 财(16168)
- 研究所(15799)
- 范(15756)
- 师范(15626)
- 州(13504)
- 技术(13396)
- 院(13129)
- 省(13089)
- 财经(12588)
- 北京(12564)
- 师范大学(12091)
- 基金
- 项目(71746)
- 研究(57199)
- 科学(56401)
- 基金(49359)
- 家(42859)
- 国家(42352)
- 社会(37046)
- 科学基金(35685)
- 社会科(34805)
- 社会科学(34800)
- 省(30609)
- 基金项目(25718)
- 教育(25193)
- 编号(24613)
- 划(24357)
- 成果(19914)
- 自然(19680)
- 自然科(19204)
- 自然科学(19204)
- 自然科学基金(18817)
- 资助(17864)
- 发(17786)
- 课题(17350)
- 重点(16355)
- 创(16227)
- 国家社会(15339)
- 创新(14971)
- 部(14870)
- 年(14740)
- 农(14553)
共检索到159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曹银山 邹照斌
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升级的里程碑,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追捧。类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在乡村文化振兴领域有着广阔前景与巨大机遇,主要体现为能够促进文化供需适配精准化与在线教育学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人工智能化创作,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社群在线合作共享,新型文化体验感与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然而,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也给乡村文化振兴事业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在数字基建运维方面,面临基础设施与运行维护不足的问题;在文化建设主体方面,面临技术接受度与主体性弱化问题;在文化生产过程方面,面临数据质量与技术适配困境;在文化使用传播方面,面临知识质量与法律政治风险。文章提出,接下来要从顶层设计维度,统筹推进数字基建,培育文化运维人才;从社会治理维度,提升技术可接受性,坚持积极主动创新;从技术发展维度,研发自主可控技术,强化文化领域运用;从制度建设维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意识形态监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兴
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是影响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问题也是难题。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破解乡村内生发展难题,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生成逻辑是以人才培养为引擎,带动产业振兴以形成乡村振兴的持续动力,进而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当前教育中所出现的乡村教育资源不足,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需求不匹配,教育人才产出与乡村可持续发展脱节,掣肘了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效,可以通过优化乡村教育资源,健全职业教育体系,人才产出“亲农”等路径来纾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晋 孔振焕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技术具有匹配效应、协同效应与公平效应,契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格局致使数字鸿沟不断加深,农业发展特征与供应链金融短板制约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领域应用,难以数字经济优势。本文从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与机制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 数字农业 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姝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人才振兴要求,而实现人才振兴的前提是农村拥有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农村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会严重制约中国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事业迎来新契机、新机遇,但同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如何借助时代和政策红利实现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为农村建设和发展培养大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新时代有志青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教育 高质量发展 现实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子成 刘慧婷 周明星
作为当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ChatGPT对人类学习方式和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变革效应备受关注。职业教育是与技术连接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教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关键主体,其专业发展过程势必会受到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影响。从技术功能角度出发,在先进算法和海量数据的支撑下,ChatGPT在信息检索、知识生成等方面展现出强大优势,为职教教师专业知识增长、专业技能提升以及专业素质形塑提供了新机遇。但是,ChatGPT所带来的内容生产“失真”、功能运用“高阶”以及人机关系“紧张”等问题也使职教教师专业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立足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充分释放ChatGPT对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赋能效应,迫切需要打造技术与教师共生发展的良性格局。具体来说,需要理顺人机关系,激发“想用”意识;增强数字支撑,厚实“能用”条件;重构育训体系,形塑“善用”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苗丽光 任博文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中国战略的有机结合,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农业发展与金融服务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选择。“十四五”规划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优先任务,加快构建农业产业体系和生产经营体系,全面提升农业规模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势红利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乡村振兴 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全尤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数字技术及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新动能。文章研究了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乡村产业融合以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认为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农业+”“数字+”和数字产业协同三种路径深度融入农业农村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目前,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是数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偏低、数字化人才比较缺乏、技术供给和应用不足等。当前,应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土地资源供给、提高农民数字素养、加快技术研发和拓展应用场景等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赋能效应。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产业振兴机理 路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晴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载体。当前我国乡村新型公共阅读空间采取的是“N+阅读空间”的构建模式,并衍生出“阅读+”新业态,由文化消费、行业革新、政策设计等因素驱动发展。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与乡村文化振兴在场域、目标和价值维度上形成互动逻辑,文章通过逻辑推演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1344”推进机制及实践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才华 孙钰洁
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是提升乡村新发展格局、打造乡村文化艺术发展新业态、提振村民乡村振兴信心、追求更高质量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和新动能。通过聚焦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动力,对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和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发掘民间艺术活动,塑造乡村文化产业品牌;激发非遗传承活力,提升乡村经济新增长;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以产业集群助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以数字经济引领乡村文化产业新质发展,为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
艺术乡村建设 文化艺术产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慧 郑霖豪 任羽卓
文化在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人文经济是文化与经济交融互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我国乡村振兴、赋能高质量发展上起着引领作用。人文经济可通过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径、实现乡风文明传承创新、促进乡土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乡村美丽宜居环境五个方面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然而,当前人文经济引领乡村振兴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数字融合度较低、发展主体缺失三重现实挑战。据此,提出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文化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加强人才储备提高乡村振兴内驱力等途径破解现实困境,实现人文经济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锋
[目的/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国家安全情报工作的演进轨迹需与国家安全边界拓展的趋势相一致。情报职能与情报边界拓展的互动中需要引入新技术。研究类ChatGPT人工智能在情报边界拓展过程中对情报工作的赋能效应及伴生风险,对创新国家安全情报工作的治理范式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以描述性研究的方式梳理ChatGPT运行的底层逻辑、应用技术,研判类ChatGPT人工智能介入下未来国家安全情报工作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实现情报领域的技术规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结果/结论]类ChatGPT人工智能是对国家安全情报工作的一次重大赋能,但技术局限性可能导致证伪困境、职能“错位”、竞争加剧等风险。需考虑从价值理念、制度构建、技术落地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的情报理念,彰显人的主体地位;发挥法律制度的“兜底”作用,促进技术善治;推动情报工作中技术应用,以实践检验技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娄眉卿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根植于农村、直接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教育服务功能的乡村成人学校,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实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背景,探讨了乡村成人学校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时代之机、历史之困与发展之路,为各乡村成人学校新时代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以此实施精准有效成人教育供给,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成人学校 精准教育供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云
伴随数字技术的迭代,数字化逐渐嵌入我国现代化建设当中,其日渐发展成为我国强基建、促转型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与此同时,刷脸支付、平台打车、线上缴费、直播带货等数字经济形式兴起,我们的生活也早已迈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即依托于数字技术的经济形式,
关键词:
实践路径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玲
生态经济是促进农业更强、乡村更美的重要途径,也是让村民更富、乡风更加文明的动力要素。结合乡村生态资源的复杂性,为实现其赋能乡村振兴的多元价值,应通过打造乡村生态经济产业链,构建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治理体系,构建智能驱动的支持系统,促进生态经济深度融入乡村生产、生态治理和宜居生活等全场景。
关键词:
生态经济 乡村振兴 多元价值 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晓晶
数智赋能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当前数智赋能乡村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引进数字人才、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加强数据支撑体系建设等路径实现突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智赋能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