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0)
2023(6247)
2022(5711)
2021(5358)
2020(4841)
2019(11199)
2018(11246)
2017(21423)
2016(12307)
2015(14401)
2014(14802)
2013(14818)
2012(14410)
2011(13119)
2010(13642)
2009(12830)
2008(13092)
2007(12266)
2006(10468)
2005(9414)
作者
(40460)
(34146)
(33873)
(32462)
(21551)
(16610)
(15635)
(13574)
(12630)
(12305)
(11499)
(11441)
(11110)
(10927)
(10878)
(10857)
(10592)
(10133)
(9887)
(9808)
(8769)
(8474)
(8459)
(7830)
(7736)
(7616)
(7586)
(7547)
(7163)
(7119)
学科
(51375)
经济(51321)
管理(32891)
(31903)
方法(26077)
(25461)
企业(25461)
数学(22910)
数学方法(22628)
(14561)
(13806)
(13332)
中国(12668)
(10362)
贸易(10358)
(10030)
(9986)
地方(9957)
业经(9496)
农业(9356)
(8264)
财务(8235)
(8229)
财务管理(8204)
(8180)
银行(8130)
理论(8108)
企业财务(7697)
(7680)
(7678)
机构
大学(190587)
学院(188038)
(71787)
经济(70051)
研究(66771)
管理(66393)
理学(56689)
理学院(55949)
管理学(54645)
管理学院(54302)
中国(49700)
科学(45612)
(42356)
(41502)
(37078)
农业(34102)
研究所(33851)
业大(33677)
(33335)
中心(31025)
(30150)
财经(26335)
北京(26031)
(25244)
师范(24880)
(23663)
(23605)
(22927)
农业大学(22164)
(22102)
基金
项目(120730)
科学(91958)
基金(85543)
研究(82745)
(76560)
国家(75921)
科学基金(62374)
社会(49079)
(48217)
社会科(46266)
社会科学(46244)
基金项目(45375)
自然(42497)
自然科(41474)
自然科学(41453)
(41126)
自然科学基金(40686)
教育(38900)
资助(36043)
编号(33906)
成果(28831)
重点(27748)
(26564)
(25706)
计划(24644)
(24168)
科研(23928)
课题(23879)
创新(22721)
大学(22446)
期刊
(80324)
经济(80324)
研究(51481)
学报(39326)
(38964)
中国(38221)
科学(32027)
大学(27925)
(27579)
学学(26406)
农业(25837)
管理(22676)
教育(19973)
(16140)
金融(16140)
技术(16110)
(14328)
财经(13406)
业经(12553)
经济研究(12258)
(11615)
(11508)
问题(11138)
业大(10428)
图书(9933)
技术经济(9708)
(9494)
统计(9343)
理论(9205)
农业大学(8898)
共检索到281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飞飞   蔡杰   薛晶晶   朱文丽   陈松笔   罗秀芹  
为探究MeF3H在木薯块根采后生理腐烂(PPD)中的功能,以‘华南9号’(‘SC 9’)为试验材料,通过qRTPCR技术分析MeF3H在叶片、叶柄、茎、脆性胚性愈伤组织(FEC)、花、腋芽、纤维根、块根及块根PPD中的表达情况,确定MeF3H的亚细胞定位,结合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分析MeF3H沉默后块根中类黄酮含量及块根腐烂情况。结果表明,MeF3H在腋芽及纤维根中高表达,MeF3H定位在细胞质,MeF3H基因表达及块根中类黄酮含量随着PPD程度加深而升高。qRT-PCR结果显示MeF3H沉默效率在39%~67%。MeF3H沉默后,与对照植株相比,沉默植株叶片及块根中类黄酮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且MeF3H基因表达与块根中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采后储存第3天,块根超过50%的面积出现腐烂,而对照植株块根腐烂率为36.67%。综上,MeF3H表达与木薯块根中类黄酮含量及块根耐PPD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MeF3H基因沉默后导致木薯块根PPD显著加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丽君  盘欢  李军  卢赛清  俞奔驰  郑华  雷开文  
以国外引进的木薯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不同贮存天数其块根干物质、淀粉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稳定性,为耐贮藏木薯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木薯块根在贮存过程中,干物质含量最稳定,其次为淀粉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最不稳定。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较稳定的木薯品种(系)为HL2012、NMC08、SM937-26,均不稳定的木薯品种(系)为南植199。木薯品种(系)HL2012、NMC08、SM937-26常温下耐贮存时间较长,在耐贮木薯品种的选育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吴静  罗兴录  翟瑞宁  覃徐建  
为探明不同淀粉型木薯品种采后块根变质的生理特性,以淀粉含量较高的木薯品种‘辐选01’(RS01)和淀粉含量较低的木薯品种‘华南124’(SC124)为试材,测定采后贮藏0、5、10、15和20d的块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块根褐化程度逐渐加深,干物质含量和CAT酶活性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淀粉含量为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和SOD酶活性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POD酶活性则表现为持续上升趋势。RS01贮藏过程中块根褐化程度较严重,贮藏第5天褐化面积达30%,而SC124贮藏第20天才开始出现褐化。淀粉含量较高的木薯品种块根干物质含量较高且变化大,失水速率较快,MDA含量较高,SOD、POD和CAT酶活性均较高。可见,块根采后抗变质能力与淀粉含量有密切关系,淀粉含量越高的木薯品种采后块根越容易发生变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先平  王冬冬  陈秀华  包丽仙  尹自友  陈勤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安飞飞  陈松笔  李庚虎  周锴  李开绵  
【目的】通过对华南8号木薯及其四倍体块根淀粉含量与结构及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染色体加倍对木薯块根淀粉含量与结构的影响及其蛋白质调控机制。【方法】植后10个月收获木薯块根,采用空、水重测定块根鲜薯的淀粉含量,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淀粉中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比例,采用Excel 2013和DPS v7.0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差异显著性标准采用新复极差法,通过扫描电镜对块根淀粉体的大小、形态及数量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利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对参与淀粉合成与降解的酶表达水平进行验证,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块根蛋白质,Delta 2D软件分析差异倍数在2.0以上的差异蛋白质点,并通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晓涓   王海菊   王富敏   雍清青   黄顺满   屈燕  
【目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癌、抑菌等多种功效,是全缘叶绿绒蒿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通过分析全缘叶绿绒蒿不同部位的空间代谢组与转录组信息,挖掘调控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基因,为研究全缘叶绿绒蒿类黄酮合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并为提高类黄酮含量遗传育种奠定分子基础。【方法】以全缘叶绿绒蒿的根、茎、叶和花瓣为材料,对不同部位进行转录组测序,并通过空间代谢组数据分析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部位中的分布情况,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鉴定出与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密切相关的关键模块和关键基因。另外,挑选12个基因进行qRT-PCR,验证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结果】全缘叶绿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部位呈现差异积累,花瓣是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主要部位,同时明确了8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0 085个表达基因,仅在花中表达的基因有286个,是仅在其他部位中表达基因数量的3.6—4.2倍。利用WGCNA对过滤后的高表达差异基因进行划分,共获得14个共表达模块,确定了关键模块MEturquoise和MEgreen与8个主要黄酮类化合物显著相关(P<0.05)。KEGG分析发现这两个模块基因主要在代谢相关的通路中富集,在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通路上也有基因富集,两个模块分别包含了18个和6个与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并从模块中筛选到14个核心结构基因(5个CHS、2个HIDH、2个CCoAOMT以及FLS、CYP75B1、CHI、HCT和CYP73A)和1个转录因子HB2,这些基因多在花瓣或是茎中高表达。qRT-PCR所测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与转录组基本一致,表明利用该转录组数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可信。【结论】全缘叶绿绒蒿黄酮类化合物积累和基因表达在不同器官间具有显著差异,联合分析筛选到与黄酮类化合物积累密切相关的14个核心结构基因和1个转录因子,这些基因可能在调控全缘叶绿绒蒿不同器官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差异积累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艳  黄洁  林立铭  
为进一步研究木薯块根中矿质元素的分布规律,提高木薯的综合利用价值,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6份木薯种质全薯、薯肉、薯皮的头、中、尾3段7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薯肉的K、Ca、Mg、Fe、Mn、Zn、Cu含量(干基)分别为333.1~620.8、28.7~150.7、45.0~132.3、1.08~4.10、0.36~1.05、0.47~1.81、0.12~0.32 Mg/100g,部分矿质营养价值优于马铃薯、糙米,不亚于甘薯和小麦;薯皮的Ca、Mn、Zn、Fe、K、Cu含量分别为薯肉的2.4~16.2、3.1~7.8、1.8~7.7、1.1~6.5、1.1~2.6、1.1~2.5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艳  黄洁  林立铭  罗春芳  
【目的】研究木薯块根中营养成分的分布规律,以提高木薯的综合利用价值。【方法】分别取6份木薯种质全薯、薯肉、薯皮的头、中、尾3段,测定其β-胡萝卜素含量及干物质、粗淀粉、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粗纤维6种营养成分的质量分数,并分析不同部位营养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薯肉的干物质、粗淀粉质量分数分别是薯皮的1.3~1.8倍和1.2~2.8倍,表现为薯肉>全薯>薯皮;薯皮的β-胡萝卜素含量及粗蛋白、可溶性糖、粗纤维质量分数分别是薯肉的1.2~15.3,2.4~6.7,1.2~2.2和3.4~7.5倍,表现为薯皮>全薯>薯肉;薯皮干样的粗淀粉质量分数为27.1%~69.0%,是薯肉的32.8%~93.3%;6...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婷婷   刘洋   张鹤山   许本波  
为研究白三叶类黄酮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TrCHI在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花色形成中的作用,以白三叶野生型和红花突变体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得到TrCHI基因并进行转录分析和CHI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白三叶野生型TrCHI基因开放阅读框长660 bp,编码219个氨基酸,其红花突变体TrCHI开放阅读框长度为669 bp,编码222个氨基酸。7处氨基酸突变包括:第13号位的谷氨酸突变成天冬氨酸,第75号位的谷氨酸突变成谷氨酰胺,第154号位的丝氨酸突变成苏氨酸,第218号位的赖氨酸突变成精氨酸,并在末尾增加了甘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进化分析发现,CHI基因进化具有物种保守性,Tr CHI属于Ⅱ型CHI。花瓣、根和叶柄中,红花突变体TrCHI转录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但在茎、叶和花梗中,红花突变体TrCHI基因转录水平低于野生型。突变体花瓣中CHI酶活性极显著高于野生型(P <0.001)。推测白三叶突变体的红花表型与TrCHI基因突变并对白三叶中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合成调控有关。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TrCHI在白三叶上的潜在功能提供了一定的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其能  杨清  沈春修  
根据茄科植物花色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资料,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cv.Chieftain)紫色芽的cDNA中克隆到类黄酮-3-O-葡萄糖基化酶基因(3GT)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个3GT基因编码的多肽为448个氨基酸残基,在氨基酸水平上与茄科的矮牵牛和茄子的一致性最高,均为76%,多重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均表明,该基因为3GT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用半定量RT-PCR进行了表达分析表明,3GT在根、叶和块茎中的表达量远高于茎和花;此外,3GT在Chieftain的红色愈伤组织中表达而在非红色愈伤组织中不表达,可见,3GT的表达与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虎清  吴峰华  周存山  王允祥  
用0,10,25和50μmol.L-1硝普钠(SNP)浸泡杨梅2 h,在(0±0.5)℃贮藏16天。贮藏期间每隔4天取样测定活性氧产量、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及相关酶类如SOD,CAT,POD的变化,最后统计腐烂指数。结果显示:25μmol.L-1 SNP释放的NO处理可降低杨梅果实的腐烂率,延缓Vc的降解,抑制贮藏前期可滴定酸的下降和总糖的变化,提高杨梅果实中SOD,CAT,POD保护酶的活性,抑制H2O2,O2—.含量的增加,降低MDA的含量和膜透性的升高,防止膜脂过氧化,延缓果实的衰老。适宜浓度的NO处理可维持杨梅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平衡,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和抑制果实腐烂,保持杨梅良好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训  潘显婷  庞立  王仁才  周倩  
2015年9月,于湖南省浏阳果园内发现大量采摘后易腐烂的猕猴桃,腐烂部位有明显块状褐色病斑。对染病猕猴桃腐烂部位进行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和致病力验证、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区分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导致猕猴桃腐烂的病原菌为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Phomopsis longicoll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建华  柯希望  黄以超  王惠  黄丽丽  
【目的】明确苹果树腐烂病菌致病过程中对降解根皮苷发挥主要作用的物质,为揭示该病原菌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根皮苷为碳源发酵培养苹果树腐烂病菌10d后,测量菌丝干质量及病原菌对根皮苷的降解率;以淀粉为碳源获取病原菌30d的无菌发酵液,进一步分离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和蛋白类物质。用HPLC法分别检测病原菌、淀粉无菌发酵液、有机酸类、蛋白类物质及发酵剩余液对根皮苷的降解作用。【结果】以根皮苷为碳源发酵培养病原菌10d后,每100mL发酵液中菌丝干质量为48mg,病原菌对根皮苷的降解率为92.46%,发酵液对根皮苷的降解率为99.88%。1mg/mL蛋白类物质与根皮苷作用5d的降解率为90.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隋哲  程旭  王海燕  余海忠  
【目的】以襄麦冬(Liriope spicata var.prolifera Y. T. Ma)为对象,通过转录组学技术筛选、发掘相关功能基因,以期解析襄麦冬块根中甾体皂苷的生物合成。【方法】选取襄麦冬始见期块根样本和膨大期块根样本,使用转录组测序、序列注释分析、RT-qPCR等技术,验证并筛选多个与甾体皂苷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结果】共获得2个襄麦冬转录组的多条高质量序列(始见期样本59 405 731条;膨大期样本71 478 348条),共88 239条被注册到GO、COG、KOG、KEGG等数据库中。其中,通过GO数据库注释了42 388条拼接序列(分为3大类60个功能亚类),并在2个襄麦冬转录组中发现5563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比对COG/KOG数据库,发现10 077条序列可注释到23个COG类群,8187条序列可注释到25个KOG类群,均与襄麦冬块根的生长及代谢有关。基于KEGG数据库的代谢通路分析表明,26 626条拼接序列可映射到不同的KEGG途径中,1981个差异表达基因被映射到227条KEGG途径;进一步筛选出43个可能参与甾体皂苷生物合成的差异表达基因后,并选取其中8个关键基因进行qRT-PCR验证。8个基因在襄麦冬不同生长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表达量,与甾体皂苷合成有关的基因表达上调,且表达差异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甾体皂苷在襄麦冬块茎中的生物合成途径,同时说明甾体皂苷的合成代谢与襄麦冬生长阶段性之间的相关性。【结论】初步揭示与襄麦冬甾体皂苷生物合成有潜在关联的基因和代谢通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襄麦冬甾体皂苷的主要关联基因及代谢通路的功能以阐明其合成机理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宏宝  李茹  付佑胜  赵桂东  梁照文  张凯  
通过在不同抗性甘薯品种上接种不同基因型腐烂茎线虫来研究线虫群体繁殖量、性比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基因型B群体De YL随着接种数量的增加,线虫在不同甘薯品种下繁殖数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在栗子香品种上的繁殖量增加最高,与其它2个甘薯品种相比,线虫繁殖量在(P<0.05)上差异显著;随着接种量的增加,在栗子香上线虫性比从0.77增加到1.44,表现线虫向雌虫方向分化;在徐薯18上同样表现为线虫向雌虫分化,相关性分析发现,在胜利百号、栗子香、徐薯18甘薯品种上,线虫群体繁殖量与性比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