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84)
- 2023(18562)
- 2022(15809)
- 2021(15162)
- 2020(12421)
- 2019(28506)
- 2018(28210)
- 2017(53409)
- 2016(29794)
- 2015(33692)
- 2014(33737)
- 2013(32240)
- 2012(29681)
- 2011(26887)
- 2010(27280)
- 2009(25068)
- 2008(24524)
- 2007(21986)
- 2006(19739)
- 2005(17636)
- 学科
- 济(104438)
- 经济(104280)
- 管理(88273)
- 业(79133)
- 企(66950)
- 企业(66950)
- 方法(42951)
- 数学(36117)
- 数学方法(35509)
- 中国(34973)
- 财(32711)
- 农(31621)
- 业经(25921)
- 制(25899)
- 教育(25193)
- 学(24472)
- 理论(22388)
- 地方(21986)
- 农业(20330)
- 务(19866)
- 贸(19855)
- 贸易(19844)
- 财务(19776)
- 财务管理(19734)
- 易(19304)
- 银(18681)
- 企业财务(18668)
- 银行(18641)
- 技术(18385)
- 和(17852)
- 机构
- 大学(409362)
- 学院(408434)
- 济(154894)
- 管理(154840)
- 经济(151010)
- 研究(138560)
- 理学(132261)
- 理学院(130689)
- 管理学(128347)
- 管理学院(127548)
- 中国(101900)
- 京(88636)
- 科学(83044)
- 财(78422)
- 所(68921)
- 江(63519)
- 中心(62706)
- 范(62087)
- 研究所(61790)
- 师范(61644)
- 农(60615)
- 财经(60362)
- 北京(57005)
- 业大(56337)
- 经(54695)
- 州(51070)
- 院(50723)
- 师范大学(49727)
- 农业(46760)
- 技术(46744)
- 基金
- 项目(267965)
- 科学(211589)
- 研究(206531)
- 基金(190114)
- 家(163507)
- 国家(161970)
- 科学基金(138925)
- 社会(127213)
- 社会科(120105)
- 社会科学(120078)
- 省(105781)
- 教育(100607)
- 基金项目(99436)
- 划(89854)
- 编号(87886)
- 自然(87696)
- 自然科(85572)
- 自然科学(85555)
- 自然科学基金(83975)
- 资助(77471)
- 成果(75094)
- 课题(63173)
- 重点(60915)
- 部(60259)
- 发(57563)
- 创(55916)
- 项目编号(54122)
- 教育部(52586)
- 制(52543)
- 性(52060)
共检索到628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都国雄 何万一 苗睿岚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从管理到治理"路径依赖"的解锁问题;利益相关方关系的规范与重构问题;制度的缺失和有效执行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类型教育视角下"双高"院校制度建设的对策:突出多元共治,完善多元治理体系;建立高效运行机制,激发内部活力;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激发内生动力;建立多维监督机制,拓展监督渠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军 杨洋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是"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而高水平双师队伍的建设,重在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基于"双高"建设的视角,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旨向,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为依归。现阶段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保障机制不健全、目标功利化与标准模糊、内生动力缺乏等问题。为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充足的资源保障;制定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标准;推动校内与校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专业素养。
关键词:
“双高”建设 高职教师 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锋正 苗彦恺
我国高校绩效管理受到多重制度逻辑的影响,也反向影响或助推多重制度逻辑的演进。在这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和渐进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我国高校绩效管理表现出绩效管理的目标导向与战略定位脱节、业务考核与反馈管控脱节、制度刚性与文化柔性脱节等问题。通过多重制度逻辑视角下绩效管理的外源性模式与内生性模式的分析,提出化"绩效至上"为"绩效导向"、化"短期效应"为"战略驱动"、化单纯的"制度刚性"或单纯的"文化柔性"为"刚柔相济"等策略选择。
关键词:
多重制度逻辑 高校 绩效管理 策略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志凤
"双高计划"旨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高水平教师是核心和根本,先进性教材是物化成效,高效性教法是创新方向。在明确"双高计划"院校"三教"改革基本逻辑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基本方向,探索其行动策略: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对接产业需求;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对接岗位人才需求;完善制度体系,构建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凤桥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而"双一流"建设可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具体内容。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我国具有"后发外生型"和"集中管理型"的特征,两种制度共同作用表现为以西方国家为参照系的追赶和跨越式发展模式,两种制度约束导致在大学制度建设上表层目标与深层目标实现程度不同步,即出现所谓的"脱序"现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林 任君庆
"双高计划"落地意味着高职教育进入提质升级新时期。高职教育的教育职能、发展模式、教育战略、发展动力、学科组织形式、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等均发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根本性变化。各入选高校提出了更为切实落地、别具一格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个性化的发展方案,并力图引领国内同类专业群高水平发展。通过基于6所浙江双高建设学校的案例分析,聚焦高职领头羊的"共性"和"独特性",探讨高职教育的建设逻辑与转变实践,为"十四五"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模式构建和项目评估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斌
校企合作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而又难以突破的话题,在当前校企合作治理公共理性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国家、地方教育部门、职业院校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在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形成了各自的行为逻辑,这些行为逻辑相互作用和影响,使校企合作治理陷入层层困境。面对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制度逻辑关系网,建立明晰的校企合作产权制度,完善校企合作执行中的"委托-代理"制度和实现"多中心"治理应成为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治理的策略。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多重制度逻辑 治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传喜 李秉强 黄磊
高职院校"双高"建设是后示范时期高职建设的新目标。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应理顺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专业之间的关系,突出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从构建基于人才紧缺指数的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融合动态监测机制、识别高职院校培养方案和质量监控与产业链及所需能力的匹配性、制定"高水平高职与专业"认定的科学评价标准、探索政校企协同的"双高"建设推进政策等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蕾 严毛新
任何场域中的秩序都存在多种核心制度,每种制度都存在一些核心逻辑,高校创业教育深受三种制度逻辑影响,即行政制度逻辑、市场制度逻辑、学术制度逻辑。过去20多年中,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中行政制度逻辑影响有力,市场制度逻辑和学术制度逻辑影响相对偏弱。受行政制度逻辑主导,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成功走过了"观念普及型创业教育阶段",而且过程高频、成果高效。过去10年,市场制度逻辑的影响在高校逐渐发力,受此影响,中国高校结合时代需求,突出高校优势,高校创业教育进入了"网络助推型创业教育阶段",而且成效正在进一步显现。今后随着高校内涵建设不断深入,学术制度逻辑将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学术引领型创业教育阶段"将会到来。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制度逻辑 演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朱乐平
高职教育政策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变迁历经需要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巩固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改革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与深化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变迁深受经济体制、管理模式及传统文化观念等深层结构因素影响。各阶段发展方式呈现较强的路径依赖现象,政府和高职院校的理性选择影响政策变迁。推动产业转型、变革管理机制和满足个体需求是高职教育政策的变迁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政策 高职院校 历史制度主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振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国有企业改革,都涉及了产权与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核心问题。混合所有制是当下国企改革重要的目标导向,产权是否清晰仍然是关乎此轮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跳出传统认识局限,以合约完备性界定产权清晰,才能更准确理解国企混改的制度逻辑,更好地把握有效的公司治理形式的构建原则。为此,应更加重视所有权和经营权之外的其他权利安排,允许以更灵活的合约结构界定国有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职能,重视非物质资本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合约权利安排,尊重企业合约各方平等地位,兼顾合约各方的财产权利和多元利益表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勇 任颖
制度场域的多元性和新企业的新小弱性共同影响着创业者的决策,面对不同的投资者,如何向他们展示合法性以获取新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财务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确定创业者面对不同投资者时构建的合法性机制的基础上,基于制度逻辑视角提出不同投资者所遵循的制度逻辑以及其依据的合法性标准,并构建了一个框架,尝试从新企业的角度解释面对不同制度逻辑支配的投资者应如何获取合法性。
关键词:
投资者 合法性机制 制度逻辑 新企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漪
高职教育类型化探索经历了以"实业学堂"建立为标志的萌芽期,以"高校扩招"为标志的摸索期,以"示范校"建设为标志的定向期,以"优质校"建设为标志的形塑期,以"双高计划"出台为标志的深化期五个阶段。"双高计划"政策的出台不仅明确了高职教育类型化探索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找到了类型化探索的关键抓手和重要保障支撑。"双高计划"正式开启高职教育大变革时代的到来,在大变革时代高职教育应依然坚持自身类型教育的定位,以类型化标准建设为基础、类型化制度构建为抓手、类型化平台搭建为载体、类型化队伍打造为支撑,全面深化改革、聚集优质资源,争创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教育。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类型 双高计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羌毅
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是"双高"建设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管理支撑。当前,高职院校现有人事制度存在绩效分配与"双高"建设目标不契合、岗位设置与"双高"建设任务匹配不合理、职称评聘与"双高"建设成效结合不紧密、成果奖励与"双高"建设贡献对接不明显等问题。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应遵循绩效优先、闭环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采取完善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体系、探索项目化管理岗位设置模式、试行贡献度导向职称评聘方法、推进实效性重大成果奖励制度等路径。
关键词:
“双高”建设 高职院校 人事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志群
2022年4月20日全国人大通过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该法第43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吸纳行业组织、企业等参与评价,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教育督导和社会监督”,这将对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建立健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院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质量保障工作,
关键词:
职业教育质量 职业院校 《职业教育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