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5)
2023(15288)
2022(12786)
2021(12488)
2020(10313)
2019(23562)
2018(23530)
2017(43770)
2016(24397)
2015(27573)
2014(27577)
2013(25531)
2012(22873)
2011(20439)
2010(20859)
2009(18483)
2008(17614)
2007(15123)
2006(13163)
2005(11622)
作者
(61570)
(50942)
(50905)
(49071)
(32274)
(24529)
(23470)
(19869)
(19591)
(18150)
(17610)
(17157)
(16098)
(16033)
(15953)
(15675)
(15316)
(15276)
(14739)
(14647)
(12788)
(12426)
(12274)
(11915)
(11516)
(11424)
(11355)
(11352)
(10158)
(9969)
学科
(86985)
经济(86878)
管理(62925)
(55093)
(46600)
企业(46600)
方法(39883)
数学(35472)
数学方法(34652)
中国(28572)
(27503)
教育(23633)
(23623)
理论(20371)
地方(20039)
业经(19167)
(19133)
(17783)
教学(16858)
农业(15074)
技术(14400)
(14280)
贸易(14270)
(13842)
(13820)
(13543)
(13504)
银行(13493)
财政(13233)
(13109)
机构
学院(315673)
大学(314311)
(119090)
管理(117417)
经济(116357)
研究(101741)
理学(101486)
理学院(100340)
管理学(98103)
管理学院(97488)
中国(72864)
(66165)
(60607)
科学(60256)
(51409)
师范(50994)
(48905)
(48347)
中心(47856)
财经(45657)
研究所(43674)
北京(41834)
教育(41606)
(41541)
(41467)
师范大学(41348)
业大(40982)
技术(40086)
(38918)
(37395)
基金
项目(212207)
科学(169864)
研究(165376)
基金(150635)
(129147)
国家(127987)
科学基金(111409)
社会(102236)
社会科(96652)
社会科学(96631)
教育(85889)
(85569)
基金项目(78178)
(72921)
编号(71087)
自然(70069)
自然科(68519)
自然科学(68505)
自然科学基金(67197)
资助(61621)
成果(59151)
课题(51885)
重点(49444)
(48235)
(46478)
(45153)
(43526)
项目编号(43047)
教育部(42879)
创新(41906)
期刊
(127988)
经济(127988)
研究(101439)
教育(74454)
中国(71508)
(48691)
管理(44091)
学报(41151)
科学(38963)
(36307)
技术(36229)
大学(33935)
学学(29968)
(26190)
金融(26190)
农业(24715)
财经(22459)
职业(22266)
业经(21723)
经济研究(21301)
(19429)
问题(15930)
图书(15870)
(15292)
论坛(15292)
统计(15211)
技术教育(14465)
职业技术(14465)
职业技术教育(14465)
(14064)
共检索到472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石  凌烨丽  田洪芳  
本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导致两者在教学模式上存在差异。思政课作为本专科同时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其教学模式应该与两者的人才培养方式一致,这是分众化教学理念在宏观领域的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塑造了高职思政课的教学特点,具体表现为职教改革强化思政课的知行合一,推动思政课的实际应用,促进思政课的校企协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需要完成从“一教到底”向“校企协同”转型,从“无差别教学”向“分众化教学”转型,从“双线分担”向“虚实结合”转型以及从“理论主导”向“实践推动”转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路才  才晓茹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不能适应新形势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教学困境,教学效果不理想。主体间性理论改变了主客二分的传统教育模式,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借鉴主体间性理论成果,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对提高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洪芳  
文章阐述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概念,分析了高职思政课教育价值理性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如教育形式单一,没有"因势而新";教育内容陈旧,不能"因时而进";考核评价方式传统,没有"因事而化"。进而从实施"体系转化、问题导向、生态优化"的高职思政课教育机制,整体优化"引领学校文化、参与项目任务、分段点面结合"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以"凸显主体、注重过程"为理念,实施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案三方面构建了价值理性视域下高职思政课立体育人模式。最后阐明了价值理性视域下高职思政课立体育人模式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宏萍  
文章指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的新思路,进而分析了高职思政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受限性与可行性,并从总体构想、实施流程、创建QQ群学习共同体和课堂面对面环节的实施要点等四个方面叙述了高职思政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想,以期增强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和思考人生与社会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家华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发展方兴未艾,正悄然引起教育领域一场变革。微课因为具有时间短、教学内容生动、学生学习自主等特点,实际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领域也是大有可为的。在实践中应结合教学目标,努力拓展微课方式讲授的内容,发挥其优势,促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俊平  茌良计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针对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高、教师职业倦怠、学生学习兴趣低的现状,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贯穿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确立以学生成长需要为本,发掘美德善端,构建幸福课堂的理念;以分享爱的故事为载体,开展叙事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体验、培养积极品格的方法。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两个路径改革,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感染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璐   钱俊丽  
在浙江省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奋发有为推进开放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思政课堂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与变化,拓展思政教学格局,让思政课程“行走”起来,从而帮助教师们更详细地指导学生,实现现阶段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让学生们成为有为的时代新人。文章从开放教育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角度出发,探讨高品质教学改革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卫琴  
"互联网+"时代,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高职思政课要顺势而为,深度融合互联网新技术,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理论与实践两种教学形式为两翼支撑,通过在线课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三方面的联合互动,构建"一体两翼三联动"教学模式,呈现在线课程的互动化与个性化、课堂教学的专题化与针对化、实践教学的情境化与全员化、师资建设的团队化与合作化等特点。在线课程、课堂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者要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的高度融合,保障"一体两翼三联动"思政教学模式"有效运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贺衡艳  
国家在最新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中规定,高等职业教育要更好的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怎样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从而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峰  
工学结合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较之其他专业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取得的明显成效,思政课在这方面相对滞后。工学结合模式强调学生对课堂和某项专业工作的主体参与,这和学生主体内在的审美诉求深度关联。高职院校思政课可以以此为契机,进行审美化教学改革,通过对工学结合的资源、过程和思政课的部分内容进行审美化的整理和转换,实现思政课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实效的明显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彦超  
普通高职职业教育也即普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目前我国普通本科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补充。其目的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实践应用型人才,同普通高等教育相同,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也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培养。而在此过程中,体验式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要求学校不拘泥于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亲身体验,从经历中去学会知识,提升自身素养。文章基于体验式教育的视角,探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飞   李建铁   周晶   黄心怡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大思政课”为视角,首先简单概述“大思政课”的特征及价值,然后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教育理念过于传统陈旧、教育主体认知不足、实践教学和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合度不高、考核评价机制过于单一的问题,最后结合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应对策略,以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实践育人实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艳  盖馥  
高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大思政"教育观指导下,情境化、规范化、标准化、全程化是高职思政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针对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形式化、随机化等实际问题,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从顶层系统设计高职思政实践教学项目,将以往相对独立的课程重新进行逻辑整合,建构并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一体系、两平台"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铮铮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教师缺乏、基础设施不健全、对教学模式改革缺乏重视、现代信息传播工具与思政课堂结合度较低、改革体系不健全五方面。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引进专业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健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设施,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视,加强现代化信息传播工具使用,健全"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体系,以期促进"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立平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要求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适时转变观念,把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高职思政课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这不仅要求要创新高职思政课的课程体系,还要推进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高职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也要重视高职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使思政课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