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1)
2023(15713)
2022(13044)
2021(12181)
2020(9918)
2019(22193)
2018(21988)
2017(40274)
2016(23098)
2015(25920)
2014(25493)
2013(24341)
2012(22311)
2011(20335)
2010(20685)
2009(18774)
2008(18404)
2007(16949)
2006(15273)
2005(13895)
作者
(63963)
(53576)
(53225)
(50752)
(33603)
(25495)
(24256)
(20378)
(20334)
(19145)
(18114)
(18030)
(17021)
(16815)
(16810)
(16661)
(16122)
(15878)
(15526)
(15169)
(13646)
(13283)
(12899)
(12086)
(12020)
(11984)
(11866)
(11794)
(10754)
(10600)
学科
(80975)
经济(80872)
管理(63705)
(56038)
(45754)
企业(45754)
方法(29155)
中国(28898)
(26132)
数学(24408)
数学方法(24021)
(23487)
教育(23187)
(21293)
(20942)
业经(20667)
地方(20410)
农业(16963)
理论(16748)
(14742)
技术(14049)
(14030)
银行(13992)
环境(13960)
(13734)
贸易(13722)
(13676)
财务(13630)
财务管理(13595)
(13356)
机构
大学(312852)
学院(312477)
(116786)
经济(113854)
研究(111753)
管理(109613)
理学(93074)
理学院(91805)
管理学(89952)
管理学院(89338)
中国(80336)
科学(68911)
(68065)
(58377)
(56789)
(52392)
(51960)
(51518)
师范(51499)
研究所(51145)
中心(50639)
业大(45084)
财经(44573)
北京(43271)
师范大学(41590)
教育(41450)
(40714)
农业(40610)
(40191)
(40181)
基金
项目(205358)
科学(163616)
研究(157626)
基金(145062)
(126658)
国家(125458)
科学基金(106537)
社会(97812)
社会科(92399)
社会科学(92378)
(83486)
教育(79197)
基金项目(75913)
(71656)
编号(67040)
自然(66394)
自然科(64772)
自然科学(64760)
自然科学基金(63606)
成果(57687)
资助(56931)
课题(50088)
重点(48899)
(46737)
(46102)
(43612)
(41798)
(41296)
创新(40635)
项目编号(40376)
期刊
(137879)
经济(137879)
研究(102515)
中国(77137)
教育(68356)
(49030)
学报(49015)
(45950)
科学(44853)
管理(41030)
大学(37929)
学学(34122)
农业(32906)
技术(31326)
(27719)
金融(27719)
业经(23794)
财经(22176)
经济研究(21179)
职业(19656)
(19280)
问题(17671)
(16701)
图书(16607)
(15508)
论坛(15508)
(15038)
科技(14291)
(13785)
(13523)
共检索到491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胜   刘晓  
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中存在的对普通学科知识的移植现象,反映的问题实质是职业教育从学徒制形式发展到学校化时期,职业知识生产机制对学术知识生产机制的“依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独立形态的职业知识生产机制,推动课程建设走向深水区。基于类型教育的比较分析框架,从知识对象、生产主体以及社会建制三方面结构要素来把握职业知识生产机制的内涵:由职业知识产品、职业知识生产者、职业知识生产实体以及联结这些要素的各种制度与观念体系构成的系统,该系统的运行目的与动力都是职业知识生产。实践层面的职业知识生产机制建设路径是:“挖掘”“培训”以及“培养”职业知识生产者队伍、打造系列专门化的职业知识生产社会建制、建设促进职业知识生产活动长期稳定运行的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芳   李政  
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材的本体特征、职业教育教材的类型特征,这三个因素影响职业本科教材的内容选择、组织逻辑及其呈现方式。目前职业本科教材开发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包括:高质量教材供应不足;教材开发缺乏方法论指导,教材的职业本科特色不足;政府层面缺乏有效的职业本科教材开发激励机制,企业参与职业本科教材开发深度不够。未来应明确职业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方向;开展职业院校有组织教研,集中力量攻关量大面广和重点领域教材开发;同步推动职业本科教材形态创新,扩大教材配套资源数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缪建红  冯俊文  
校本教研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我国校本教研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内涵认知、制度保障、运行机制等方面仍面临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思校本教研的本质属性、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欢  
考察职业教育产教内部关系对推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具有重要价值。社会网络理论提供了分析产教内部关系的全新框架,即结构洞驱动了以技能传递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网络生成,产教关系深入是从技能需求出发的弱关系向强关系转化并保持适度平衡的过程,产教互动的本质是以技能转换为诉求的产教资源双向转化。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呈现出僵化、失衡、退化的产教强弱关系样态,结构洞中介作用弱化导致产教资源流动受限,职业教育存量社会资源的可观与高质量技术技能社会资本匮乏并存。未来产教关系构建的着力点应以强化弱关系、拓展结构洞、增强社会资本为目标,创新构建以业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相互交织、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优势互补、信息流动与资源共享有效协同的产教融合载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军明  潘建华  
制度维系着一种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存在和运行,人创造了制度,制度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始终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中进行的,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而制度本身又处于不断革新和完善之中。制度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二者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逻辑关联。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语境下,应在政策层面做好制度设计,在实践层面注重制度创新,以此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丽坤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泛行政化"和"单中心化"的治理缺陷,治理主体之间的角色定位不清,内部治理结构失衡,社会第三方组织的"缺位"等方面。据此,必须科学确立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目标;重塑政府在高职治理中的职能,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完善内部治理架构,推动高职院校依法办学;强化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确立法人治理;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法律体系建设,实现分权立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权力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志明  
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确立是结合当前国家战略需要做出的重要研判,也是职教改革和发展的逻辑起点,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形态的革新与重塑。在类型教育视野下,教学场域向多维空间性转变、教学主体向双元融合性转变、教学内容向整合重构性转变、教学方式向灵活运用性转变,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面向多元化生源、开发校企合作教材、耦合运用教学技术等教学要素表征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优化职业教育教学形态的发展支持需从行政与研究机构管理、社会化新技术衔接、院校行企间生态化融合等多维度考量,促进教学形态的整体培育塑形,从而为探寻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学理基础和教学发展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林山  
职业教育应然视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同等的教育类型,但仍面临类型特色认同危机,特别是对其意蕴外延、表征以及转变路径缺乏深入的研究。匠心育人为魂、服务为核和协调为要属于类型特色意蕴外延,文章通过审视其开放性、适应性、社会性、全民性表征,提出走构建独立、完善的理论和自组织结构体系,深化招生制度改革,转型升级形成品牌,让受教育者得到尊重和切实提高待遇,以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色之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立万  李红兵  陈强  刘利利  
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作为高端人才,新形势下提升其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一项迫切任务,但我国现有的部分研究生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影响了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诠释及对影响内外部问题的分析,探索了新形势下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华征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乡风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们在文明演进中的主体性,而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要遵循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文明生成的深层逻辑。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生产工具系统对乡风文明的生成形态起决定作用,生产对象的拓域有利于乡风文明发展的扩容增效,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是乡风文明建设塑型铸魂的关键因素。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乡风文明的宽度,农民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农业生产的分配方式和利益结构直接影响到乡风文明建设的高度和厚度。立足于生产方式的整体性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一要注重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二要有机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同时,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积极发挥党和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也是极其重要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国光  王丽萍  董阿妮  
对53位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实施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在目标与内容、监控与评价、反馈与改进、保障与维护等方面存在系列缺陷和不足。依据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分析得出:目标设定障碍导致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定位不明;非合作博弈致使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协调不畅;交易成本造成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缺失。基于此,未来还需要高职院校协同利益相关者精准定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建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合作博弈机制;完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梦琪  石伟平  
职业教育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良好适应是课程改革理念变为实践的重要"桥梁",但是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在角色定位、教学理念、能力结构、外部支持等方面出现了适应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教师能力素质的"先天不足";课程改革方案的"变动不居";教师在课程改革行动中被边缘化;政府、学校在课程改革行动中的功利化。针对上述问题,应从健全外部保障制度、构建长效培训机制、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强教师团队合作4个方面破解。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坤宏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基于类型教育定位,加强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发展通道的重要途径。新时期统筹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资源,落实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必须明确其原则,即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能力培养的贯通性、职业素养的一致性、培养模式的整体性。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方面面临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割裂、专业体系衔接不畅、课程体系匹配度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脱节等关键问题,需要从整体上规划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构建中高职专业建设协同机制、一体化设计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增强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衔接力度等方面着手推动解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乔丽军  
对"课改"实践中所表征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并在问题审视的基础上寻找"课改"深化的"突破点",是我们对"应试教育"背景下课程模式批判的一种呼应。在基础教育"课改"的实践过程中,"学为中心"与"以学代教"、"只学不教"的对立,"模式化建构"与常态化课堂推进的鸿沟,兴趣驱动与价值导引的脱节,"先成熟、后认知"与"先认知、后成熟"的博弈,"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与"自我中心主义"的反差,"减负"初衷与"增负"实际的冲突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予以进一步的审视反思。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君贤  
问题表征是劣构问题求解的关键步骤。本文剖析了劣构问题表征的过程,从关联主义学习观的视角,对劣构问题表征的实质作出解释,并提出了基于关联主义的劣构问题表征的策略,为网络学习环境下劣构问题的求解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