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3)
- 2023(16113)
- 2022(13708)
- 2021(12871)
- 2020(10393)
- 2019(23869)
- 2018(23547)
- 2017(43042)
- 2016(24804)
- 2015(28302)
- 2014(28510)
- 2013(27349)
- 2012(25841)
- 2011(23599)
- 2010(24391)
- 2009(22216)
- 2008(22115)
- 2007(20286)
- 2006(18043)
- 2005(16866)
- 学科
- 济(95750)
- 经济(95650)
- 管理(60314)
- 业(56174)
- 企(42354)
- 企业(42354)
- 中国(34562)
- 方法(33979)
- 农(31084)
- 数学(29001)
- 数学方法(28557)
- 地方(27744)
- 教育(24968)
- 业经(22337)
- 财(22003)
- 学(21729)
- 农业(20879)
- 理论(20314)
- 制(19125)
- 贸(17626)
- 贸易(17609)
- 易(16953)
- 银(16949)
- 银行(16911)
- 行(16286)
- 发(16244)
- 融(16237)
- 金融(16233)
- 环境(15230)
- 地方经济(15156)
- 机构
- 学院(343093)
- 大学(340196)
- 济(129674)
- 经济(126243)
- 研究(125190)
- 管理(117465)
- 理学(98113)
- 理学院(96747)
- 管理学(94750)
- 管理学院(94074)
- 中国(91611)
- 科学(76956)
- 京(75560)
- 所(65165)
- 财(61923)
- 农(59701)
- 研究所(58464)
- 江(57929)
- 范(57399)
- 中心(57004)
- 师范(56906)
- 北京(49356)
- 业大(48846)
- 财经(47009)
- 州(46487)
- 农业(46298)
- 师范大学(45485)
- 院(44855)
- 教育(44668)
- 技术(44603)
- 基金
- 项目(213811)
- 研究(167224)
- 科学(165867)
- 基金(144514)
- 家(124846)
- 国家(123548)
- 科学基金(103128)
- 社会(99472)
- 社会科(93684)
- 社会科学(93657)
- 省(89107)
- 教育(84215)
- 划(75301)
- 基金项目(74924)
- 编号(73720)
- 成果(63582)
- 自然(62309)
- 自然科(60723)
- 自然科学(60706)
- 自然科学基金(59545)
- 资助(58697)
- 课题(55605)
- 发(52339)
- 重点(50537)
- 部(46933)
- 年(46417)
- 创(44801)
- 项目编号(42996)
- 性(42957)
- 发展(42217)
共检索到553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淑淇 姚聪莉 张磊
探索以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为突破口,遵循一体化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一体化设计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基本逻辑,衔接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面对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不清晰、课程体系衔接不到位、实践教学体系对接不紧密的问题,需要实践深入进行基于类型教育的人才需求调研、创新与类型教育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类型教育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紧密对接类型教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组建结构化“双师型”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的职业本科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琴 周哲民 万秋红
类型教育视域下的职业教育课程呈现职业活动性、实践过程性和教学开放性等应然特征,职业活动和技术知识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核,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典型职业活动萃取、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和核心职业素养评价是重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逻辑要素。“双师结构”创新型课程团队优化、“课程思政”理念下课程目标优化、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开发主线优化以及“活页式+工作手册”教材和融媒体课程资源建设是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关键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玉红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国内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结合德州学院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构建科学的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以期为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艺乐
对物流专业专创融合的意义及融合现状进行分析,存在着理念与课程脱节、师资与项目脱钩、实践与体验脱离、平台与资源缺乏、引导与制度欠缺、形态与文化欠佳等现实问题。基于上述问题,从理念与课程融合,打造物流专业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师资与项目融合,构建物流专业专创融合实践项目体系;实践与体验融合,形成物流专业专创融合综合体验链;平台与资源融合,构建物流专业专创融合资源平台保障体系;引导与制度融合,建立物流专业专创融合制度保障体系;形态与文化融合,营造物流专业专创融合文化环境提出物流专业专创融合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物流专业 专创融合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坤宏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基于类型教育定位,加强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发展通道的重要途径。新时期统筹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资源,落实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必须明确其原则,即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能力培养的贯通性、职业素养的一致性、培养模式的整体性。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方面面临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割裂、专业体系衔接不畅、课程体系匹配度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脱节等关键问题,需要从整体上规划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构建中高职专业建设协同机制、一体化设计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增强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衔接力度等方面着手推动解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甘宜涛
技能导向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技能优先:行动框架》针对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和促进技能型社会构建,提出两个关键推动因素:拥抱技能优先文化、政策与思维,采用通用技能语言。五个关键行动领域:确定当前和未来的技能需求与差距,并将技能映射到工作任务中;在工作描述中阐明技能需求,认可并利用创新的基于技能的评估方法;学习提供者、政府、企业共同开发并提供基于技能的培训计划;促进终身学习和获得基于技能的学习机会;为行业发展和重新布局创建基于技能的途径。基于此,技能导向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创设面向数字时代的终生学习教育生态,营造技能优先的实践性开放学习空间,构建技能微认证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实践共同体。
关键词:
技能导向 职业教育 技能优先 微认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伟 加鹏飞 王傲冰
人才培养定位是区别不同办学主体差异化办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是统筹规划人才培养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而知识变革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产生着重要影响。职业本科教育“以何为高”“凭何而高”的问题尚无定论,回答这个问题需从知识论视角出发,以人才的知识需求为起点,厘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智能时代的技术知识呈现边界模糊化、精细化和综合化的特征,构成了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内在逻辑。遵循此逻辑,职业本科应着力培养工程型、复合型、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并按照“规模适中”的原则科学控制培养规格。在此培养定位之下,应变革理念,将“全人”理念贯穿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变革教学模式,以数字化知识推动职业本科学科建设;变革课程知识,以复杂性知识为核心构建职业本科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曲生
高职高专作为目前我国最主要的高等职业教育阵地,承担着承上启下的责任,需要通过优化结构,明晰定位,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科院校和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和"盲区"。由于文科专业投入少,可以大班额上课,成本低,效益好,办学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亚军 宛立群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教本科专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通过案例分析,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根本遵循,深入探讨了职业本科德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四个构建原则,即双主体融合原则、供需深度匹配原则、跨学科复合型原则和强化实践导向原则;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双元”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计和学习质量评价等方面构建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法虎 魏子凡 顾甲
在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审视教育要素的迭代、知识体系的重构、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及治理体系的改革。高职院校应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的导向与内涵,打造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课堂教学新时空,并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的数字化逻辑体系。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供需错位、方向迷失、体验屏障、源头困境和竞争劣势等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契合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要求,高职院校需遵循数字化逻辑,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进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方案的构建,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与综合教学模式改革,并着力提升师生在数字素养方面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
数字化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有声
调整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是教育整体性改革的突破口。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几个问题。结构功能主义认为,如果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想继续存在下去,它就需要一定类型的结构发挥功能性的作用。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不同的职能分工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整个社会的共同规范体系所决定的。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朝山 汤雪彬 刘平
全人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将人作为完整的人加以教育,强调对人的整体性培养,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如何科学制定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任务。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历经十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探索了旨在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采取重构全人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开发"全流程项目"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三循环"评价体系的三个路径,并在毗邻学习空间设计、结构化创新教学团队打造、课堂教学新生态实现等方面给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予以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通 郄海霞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亟需提上日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关系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有利于适配“工业4.0”人力资源需求变革的需要,使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有标准可依。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需要立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着眼“工业4.0”技术知识建构,并致力于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有机耦合。因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科学规范研制和修订;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度,激活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建设主体动力;衔接职业技能等级与资格证书制度,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落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怀珍 杨桂染 刘立新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直接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医学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遵循主动适应社会和医疗卫生领域发展,校院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规范培养,突出实践能力等原则,通过专业调研及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专家论证、最终确定等程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医学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焕玲
通过对企业软件技术岗位人才要求的调研,归纳企业对软件技术人才需求的共性,制定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通用能力课程、核心能力课程和个性能力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按模块化实施课程教学,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组织教学内容,并根据人才市场变化开设特色课程,注重实训,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