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0)
- 2023(9227)
- 2022(7704)
- 2021(7414)
- 2020(5669)
- 2019(12659)
- 2018(12450)
- 2017(21627)
- 2016(13166)
- 2015(14919)
- 2014(14676)
- 2013(13187)
- 2012(11866)
- 2011(10917)
- 2010(11290)
- 2009(9981)
- 2008(9529)
- 2007(8705)
- 2006(7916)
- 2005(7399)
- 学科
- 济(37933)
- 经济(37891)
- 管理(28975)
- 业(23585)
- 教育(22788)
- 中国(18960)
- 企(18022)
- 企业(18022)
- 农(14064)
- 地方(13018)
- 理论(12542)
- 教学(11287)
- 方法(10346)
- 学(10165)
- 业经(9801)
- 农业(9405)
- 财(9192)
- 数学(8434)
- 制(8239)
- 发(8169)
- 数学方法(8148)
- 地方经济(7847)
- 贸(6828)
- 贸易(6820)
- 环境(6816)
- 发展(6785)
- 技术(6742)
- 展(6660)
- 银(6562)
- 易(6555)
- 机构
- 学院(164245)
- 大学(161694)
- 研究(59492)
- 济(52344)
- 管理(51325)
- 经济(50634)
- 理学(42901)
- 理学院(42213)
- 管理学(41102)
- 管理学院(40759)
- 中国(39202)
- 京(36327)
- 科学(36240)
- 范(35386)
- 师范(35208)
- 教育(34923)
- 所(30017)
- 江(28381)
- 师范大学(28296)
- 研究所(26839)
- 中心(26357)
- 财(26281)
- 技术(25863)
- 职业(25293)
- 北京(24170)
- 州(23070)
- 农(22975)
- 院(22068)
- 业大(20573)
- 财经(19839)
- 基金
- 项目(103465)
- 研究(88351)
- 科学(82068)
- 基金(66719)
- 家(56745)
- 国家(56047)
- 社会(50829)
- 教育(49970)
- 社会科(47647)
- 社会科学(47636)
- 科学基金(46858)
- 省(45510)
- 编号(41490)
- 划(39414)
- 成果(36559)
- 基金项目(33904)
- 课题(33487)
- 年(29285)
- 自然(26623)
- 资助(25993)
- 自然科(25947)
- 自然科学(25942)
- 重点(25796)
- 发(25621)
- 自然科学基金(25371)
- 规划(24892)
- 项目编号(24135)
- 性(23186)
- 部(23083)
- 创(22393)
共检索到268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坤宏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基于类型教育定位,加强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发展通道的重要途径。新时期统筹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资源,落实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必须明确其原则,即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能力培养的贯通性、职业素养的一致性、培养模式的整体性。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方面面临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割裂、专业体系衔接不畅、课程体系匹配度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脱节等关键问题,需要从整体上规划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构建中高职专业建设协同机制、一体化设计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增强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衔接力度等方面着手推动解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飞 宋秋云
贯通项目是探索长学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北京实践,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探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通过实施"翱翔工程"和"卓越计划",在实践中最终形成了由1套培养方案、7项质量标准、6个实施体系和1套评估保障机制构成的"1761"贯通项目人才培养体系。北京高职贯通项目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方略是:高规格研制人才培养体系开发流程,高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高质量完成人才培养实施体系,高要求构建人才培养评估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屈璐
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具有深厚的政策发展基础和价值意蕴,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呈现出诸多具有区域特点的贯通培养模式。四川省中高职贯通培养以政策制度高位统领,紧扣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分段贯通制为主、五年一贯制为辅的主体形式,呈现出试点推行、市州主责、院校主体、动态调整的主要特点。在区域实践探索中,成都市统筹城乡职业教育“3+N”集团化办学,以一、二、三产业的高职院校为龙头,开展整体托管和专业领办工作,打通了市域内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的绿色通道。反观区域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成效与问题,建议通过树立中高职一体化育人理念、明确省域中高职贯通一体化规划布局、建立系统化“开发—应用—评价”机制,从根本上实现区域一体化推进。
关键词:
一体化人才培养 中高职贯通 区域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扬 牛彦飞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以“强就业”为导向,以“高技能”为核心,以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载体,以服务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为目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国内外相关实践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和范本,后续推进过程中应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坚持以能力与素质提升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的复合性与高端性;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双责并重,突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坚持以服务终身教育为类型特征,突出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终身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丽娟 王丹
加强“中高本”贯通培养是增强职业教育办学类型特色、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课程体系衔接是实施“中高本”贯通培养的关键点。基于对河北省中职、高职院校“3+2”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本科院校“3+4”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高职、本科院校“3+2”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的分析发现,河北省中高本贯通培养课程体系衔接存在课程目标模糊、课程结构重复、教材缺乏衔接等问题。河北省中高本贯通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的建设策略为:顶层设计“阶梯上升式”中高本贯通培养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化构建“能力递进式”层次化课程体系;多元协同开发“项目化、模块化、数字化”教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培 夏海鹰 南旭光
新时代强国战略需要大量现代工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充沛动力。从关键要素、时代背景、目标导向、驱动力量等方面审视,技能社会建设、现代工匠培养与现代职业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从参与主体看,政府部门、职业教育、市场组织、社会力量等四个参与侧可组成现代工匠培养的"四面体通道"式系统性逻辑框架。作为现代工匠培养系统性工程中的重要一环,职业教育侧应该面向技能社会建设和产业工人技能形成过程,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人才培养功能目标和层次定位,在具体的行动路线选择上要着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深化书证融通制度实施、深化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深化协同联动机制建设、深化社会政策支持建构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淑淇 姚聪莉 张磊
探索以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为突破口,遵循一体化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一体化设计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基本逻辑,衔接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面对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不清晰、课程体系衔接不到位、实践教学体系对接不紧密的问题,需要实践深入进行基于类型教育的人才需求调研、创新与类型教育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类型教育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紧密对接类型教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组建结构化“双师型”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的职业本科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开发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振元
继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后,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分别对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做了表述,认识更加全面、合理,也为进一步的科学思考提供了空间。未来教育应以知识技能结构作为人才培养类型的统一标准,据此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并实现各层次教育的圆满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如俊
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系列问题,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顺应"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内涵,主动转轨与适应:目标定位的"转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养融合培养的"转轨"——融合"工匠精神"培养;教育内容选择的"转轨"——推行"专"与"广"同心圆结构的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转轨"——构建"基于项目运作的‘产业+’融合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施的"转轨"——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开放式行动导向驱动教学;信息化方法运用理念的"转轨"——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教师成长培育的"转轨"——打造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制度的"转轨"——建立体现现代...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宏宇
职业精神作为职业人才的重要内在素养,对规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具有重要价值。职业精神有自身的生成逻辑,是个体职业规范的表达需求,同时也是个体对职业经验理解的需求,还是职业共同体身份认同的需要。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精神不可或缺,职业精神是构建"人与职业体系"的文化基础,亦是构建"人与职业"的基本尺度。因此,基于职业精神的逻辑,通过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以及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路径,进而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职业精神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标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鄂甜
瑞士高职教育主要通过两类路径为学习者搭建灵活开放、正规高效的终身学习体系:一类是学习者在高等职业学院学习国家认定的课程;另一类是为社会人员创设的"联邦考试"路径,学习者无论是否参加课程学习只要能够通过两次联邦考试,同样可取得国家认可的正规高职教育学位。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呈现以下四个特色:追求与学术类高等教育高度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在职业实践经验基础上双元体制培养、资格证书保障各层级教育间无缝衔接、课程与考试标准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瑞士高职教育的培养路径及实践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晓中 吴结
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及其评价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并引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内容。合理选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评价指标,用于全面监测、评价、反映职业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是整个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部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评价指标设计的最终目的旨在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景翔 南旭光
作为时代特征和国家战略,"互联网+"不仅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力,也是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新引擎,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生了倒逼机制。文章基于对"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规律,即培养理念应开放融合、培养路径应多维联合、培养目标应能力复合、培养方向应专业整合、培养过程应多元混合等的剖析,指出"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的具体实现路径,即确立基于共享共建的办学理念、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推进基于素质培育的"双创"教育、重构基于工作场景的课程体系、实行基于个性发展的混合学习、实施基于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嫣嫣
上海开展的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是落实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深度融合。对试点工作进展进行分析发现,除了要深入做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等多方面的衔接以外,还要进一步完善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和经费统筹制度,加强贯通教育组织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贯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进忠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其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进而提出了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