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8)
2023(6367)
2022(5263)
2021(4920)
2020(4162)
2019(9506)
2018(9736)
2017(18056)
2016(10212)
2015(10995)
2014(10932)
2013(10377)
2012(9488)
2011(8465)
2010(8720)
2009(8396)
2008(8678)
2007(7523)
2006(6889)
2005(6588)
作者
(27182)
(22740)
(22695)
(21806)
(14571)
(10839)
(10347)
(8696)
(8521)
(8219)
(7807)
(7639)
(7624)
(7468)
(7358)
(7075)
(6733)
(6682)
(6650)
(6628)
(5798)
(5673)
(5440)
(5224)
(5185)
(5146)
(5028)
(5020)
(4607)
(4388)
学科
管理(35437)
(34279)
经济(34198)
(31055)
(29022)
企业(29022)
(16904)
(16286)
方法(13509)
(11856)
数学(11565)
数学方法(11446)
(11150)
财务(11130)
财务管理(11108)
企业财务(10725)
体制(10510)
中国(9515)
业经(9191)
(8320)
(8233)
银行(8223)
(7970)
金融(7968)
(7786)
(6679)
(6546)
(6287)
制度(6281)
税收(6271)
机构
大学(139059)
学院(136958)
(56622)
经济(55415)
管理(50472)
研究(46716)
理学(42615)
理学院(42166)
管理学(41549)
管理学院(41269)
中国(37155)
(34307)
(28687)
科学(25744)
财经(25376)
(23300)
(22988)
(21782)
中心(21083)
(20631)
研究所(20308)
财经大学(18934)
北京(18235)
经济学(17955)
业大(17655)
(16895)
(16722)
(16552)
师范(16347)
经济学院(15956)
基金
项目(85770)
科学(68826)
基金(64086)
研究(64076)
(55238)
国家(54794)
科学基金(47759)
社会(41680)
社会科(39561)
社会科学(39552)
基金项目(33283)
(32678)
教育(30610)
自然(30265)
自然科(29577)
自然科学(29569)
自然科学基金(29089)
(27800)
资助(25426)
编号(25242)
(22899)
成果(22421)
(20061)
重点(19457)
(18320)
课题(18192)
(17914)
教育部(17854)
国家社会(17669)
创新(17302)
期刊
(66535)
经济(66535)
研究(46008)
中国(33512)
(31008)
管理(21400)
学报(20870)
(19677)
科学(18705)
(18167)
金融(18167)
教育(17578)
大学(16698)
学学(15615)
财经(14030)
农业(12070)
(11900)
技术(10885)
经济研究(10274)
业经(9548)
问题(8348)
财会(8246)
会计(7960)
理论(6899)
(6769)
(6495)
(6463)
改革(6424)
(6424)
实践(6021)
共检索到220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华忠  
制度具有相互依存性,制度的效率依赖于其它配套制度的发展。类别股东表决机制的建立保证了以支付对价为核心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多数选择原则和帕累托改进性质,推动了改革的顺利完成。解决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性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未来的改革进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制度的关联性、互补性及可操作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蛇  陈朝龙  
本文应用事件研究方法和“有无”对比分析法的共同原理,对股权分置的事理进行分析,从而解释股权分置引发的个股股价上涨和大盘下跌的股票市场波动现象,并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存在施舍机制和伤及无辜机制这两点机制设计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邢天才  宗计川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针对公司治理基础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变迁,股东投票出席行为是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分类表决数据,从影响投票出席率因素的角度探讨中小股东的投票参与行为以及高通过率与低参与率同时存在的原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案通过率与流通股集中度、网投人均持股数和非流通股比例均正相关;投票出席率随流通股集中度、网投人均持股数的增加而上升且随股改进度呈下降趋势。流通股高赞成率与相对较低参与率同时存在的现象表明,众多流通股股东倾向于稳定地选择策略性弃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梅慎实  
关于完善股东表决权机制的探讨梅慎实在股份公司里,股东拥有受益权、决策权及选举管理者权等重要权力。然而,在公司法人财产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股东虽无公司业务法定直接管理权,但可通过对股东大会的议决事项行使表决权,并籍此形成公司意志的表决权来反映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志明  程实  
本文讨论类别股东表决制度存在的基础,结合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制度设计的理论原则,同时参考世界各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建立我国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的框架,同时对具体的制度设计也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牛建波  武立东  
国有非流通股“一股独大”,使公众股东无法对大股东做出的决策施加实质性的影响,沉重打击了公众股东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类别股东表决制度即是为了解决这种不平衡而进行的公司治理制度创新,公司的重要决策事项需要征得公众股东的多数同意方可生效。为了稳定有效地推行类别股东表决制度,平衡各类股东的利益是实施成功的关键,完善配套制度是制度保障,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是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春玲  
类别股东表决制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一种新举措。本文分析了我国推出类别股东表决机制的背景 ,阐述了这种表决机制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剖析了该制度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局限性 ,最后指出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言  
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年大宗交易资料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为获取公司控制权的大宗交易支付的成本与一般大宗交易的支付成本存在显著差异。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表决权制度、累积投票制度、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的追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是造成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制度性原因。完善股东表决权制度、累积投票制度是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途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子桐  
比较来说,让流通股股东作为单独的一类股东就其利害相关事项(例如增发、配股、发行转债、并购等等)专门进行表决,这样的保护相对于独立董事的保护更为直接,相对于股东诉讼手段则更为积极,这也是在现有条件下调和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大股东之间潜在利益冲突的一种可行的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超  新夫  全怡  
本文以在2008年8月27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发生大股东增持股份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大股东增持行为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论表明,控股股东增持行为的确能带来短期的累计超额回报,具有一定的支持效应,但长期市场业绩反而较差;控股股东的增持行为并不受股改进程、所持股份比例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柏连阳  高亚超  杨亦民  
本文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77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变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股改前,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对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性影响。股改后,第一大股东控制力与公司绩效存在"N型"曲线关系,但是这种"N型"曲线关系在经营绩效和公司价值上表现不稳定;②股改前,国有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控制力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不显著,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对经营绩效影响不显著,而与公司价值存在"N型"曲线关系。股改后,国有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控制力与经营绩效存在显著"N型"曲线关系,与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线性关系,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N型"曲线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晓春  
表决权是股份公司股东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权益,但由于我国对社会公众股股东行使表决权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现行的相关规定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提出应从完善类别股东表决制、委托投票制和网络投票制等方面着手,以便社会公众股股东更有效地行使表决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姜英兵  于彬彬  
本文以截至2011年底完成股改并满足一定条件的78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04-2011年为时间窗口,研究了控股股东的现金积累偏好在股改前后的差异。按照股权性质分组的研究结论表明,非国有企业控股股东的现金积累偏好在股改后明显减弱,而国有企业前后没有明显变化。按照股改批次分组研究结论表明,控股股东对公司持现比率的影响在股改后存在明显减弱的证据,证实了股改对控股股东侵占动机的缓解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秉祥  陈延  
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实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出台,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量化分析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中有关流通股股东的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补偿的合理性是影响流通股股东对方案认可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并结合实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所推出的具体方案进行了验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佳  徐一博  
本文以2012年-201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财务可持续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能促进企业财务可持续,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上升会对企业财务可持续产生抑制作用,且表决权集中度和差异度在两者间起了“正向激励”作用。此外,随着控股股东相对表决权优势增加,这种“正向激励”效应仅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进一步对非国有企业分析发现,随表决权集权程度加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应该控制在40%以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