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91)
- 2023(6104)
- 2022(5108)
- 2021(4638)
- 2020(3881)
- 2019(8542)
- 2018(8261)
- 2017(15698)
- 2016(8734)
- 2015(8985)
- 2014(8535)
- 2013(8402)
- 2012(7667)
- 2011(6888)
- 2010(6653)
- 2009(6022)
- 2008(5777)
- 2007(4960)
- 2006(4132)
- 2005(3521)
- 学科
- 济(33233)
- 经济(33202)
- 业(24346)
- 管理(23485)
- 企(19353)
- 企业(19353)
- 方法(16125)
- 数学(14682)
- 数学方法(14589)
- 财(9987)
- 农(9606)
- 学(9089)
- 中国(8011)
- 贸(7901)
- 贸易(7900)
- 易(7719)
- 业经(7351)
- 制(7048)
- 产业(6582)
- 务(6576)
- 财务(6575)
- 财务管理(6568)
- 农业(6430)
- 企业财务(6337)
- 结构(5832)
- 地方(5616)
- 环境(5514)
- 体(5453)
- 技术(5386)
- 银(4891)
- 机构
- 大学(124020)
- 学院(123664)
- 济(49965)
- 经济(49257)
- 研究(45619)
- 管理(45076)
- 理学(40794)
- 理学院(40211)
- 管理学(39379)
- 管理学院(39180)
- 农(34296)
- 科学(33193)
- 中国(32454)
- 农业(27936)
- 业大(27165)
- 京(25878)
- 所(25392)
- 研究所(23976)
- 财(20454)
- 中心(19663)
- 农业大学(18841)
- 财经(17365)
- 江(16805)
- 院(16181)
- 经(16043)
- 经济学(15775)
- 科学院(15770)
- 北京(15502)
- 室(15493)
- 省(15016)
- 基金
- 项目(94895)
- 科学(74097)
- 基金(71423)
- 家(67286)
- 国家(66781)
- 研究(57604)
- 科学基金(55678)
- 自然(40036)
- 自然科(39179)
- 自然科学(39165)
- 基金项目(38895)
- 自然科学基金(38521)
- 社会(38239)
- 省(36976)
- 社会科(36432)
- 社会科学(36423)
- 划(32375)
- 资助(28055)
- 教育(25560)
- 重点(22297)
- 计划(21624)
- 部(20248)
- 创(20165)
- 发(20119)
- 编号(19780)
- 科技(19645)
- 科研(19357)
- 创新(19047)
- 业(18535)
- 国家社会(16763)
共检索到162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爽 于小帅 王可心 肖志刚
利用挤压技术对重组米进行制备,聚焦蛋白质、淀粉双组分体系,对成分结构变化以及物化特性进行分析,旨在为重组米的研究及开发提供理论参考。首先,通过实验室前期优化,设定挤压参数为:螺杆转数280 r·min~(-1),喂料速度15 kg·h~(-1),挤压温度中6个加热区域分别设置为40, 50, 90,100, 20,20℃,物料的水分含量为34%。并模拟粳米比例,将大米淀粉与米谷蛋白以97∶3的比例进行重组米制备,最后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技术对重组米中米谷蛋白与淀粉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米谷蛋白与淀粉结构变化,相互影响及作用对引起重组米与天然大米物化性质差异的深层次原因。结果表明:挤压重组米中淀粉的有序结构降低,分支化减弱,导致内部直链淀粉含量增多(直链淀粉由16.37%增加至25.71%)。而米谷蛋白的疏水区域暴露,二级结构发生转变,呈现去折叠化(其中,α-螺旋结构为15.76%,β-折叠结构为42.77%,β-转角结构为21.56%,无规则卷曲为19.91%),肽链延展,与淀粉之间发生缠绕结合,抑制淀粉的重结晶,并通过相互作用促进重组米均匀紧实的结构形成。米谷蛋白及淀粉结构的变化及相互作用导致重组米与天然大米的物化性质大不相同,其中重组米的硬度为25.9 g,弹性为0.90 mm,黏性为7.9 mJ,咀嚼性为0.27 mJ,远低于天然大米,且重组米的颜色较暗(?L=83.97),热稳定性低,糊化温度及回生值降低,吸水性增强,流变性能表现为更明显的黏性性能,弹性性能减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洁 李新华 高海燕
以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和玉米面粉为原料,用RVA(快速粘度分析仪)和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淀粉的糊化参数,并分析直链淀粉含量与各糊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淀粉的RVA糊化参数和DSC热力学参数有很大差异。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的RVA峰值粘度、破损值、糊化温度与DSC吸热焓值(ΔH)的影响极显著,对淀粉的RVA回生值较显著。
关键词:
直链淀粉 玉米 糊化性质 粘度 吸热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芯 程学勋 赵思明 张声华
采用2450 MHz微波处理大米淀粉,观察微波对大米淀粉颗粒微观结构、分子质量分布、润胀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可导致淀粉物化特性发生变化,且淀粉的微波效应与微波强度有关;微波处理后淀粉颗粒破裂,淀粉分子链断裂,支链淀粉和中间级分含量下降,直链淀粉含量上升,淀粉的润胀性和溶解率下降,消化性能提高。
关键词:
淀粉 微波 物化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颖 杨秋歌 晁桂梅 王鹏科 高金锋 高小丽 冯佰利
【目的】对糜子淀粉和糯米淀粉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研究,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快速黏度测定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糜子淀粉与糯米淀粉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晶型结构、糊化特性、热焓特性及其淀粉糊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糜子淀粉与糯米淀粉颗粒形貌的差异较大,糜子淀粉的粒径(5.3~11.5μm)较糯米淀粉(2.9~6.2μm)大;2种淀粉的微晶结构均为A型;与糯米淀粉相比,糜子淀粉的透明度高(9.2%)、凝沉性好(20.0%)、冻融稳定性差(析水率57.56%)、峰值黏度小、糊化温度高、热稳定性好、抗老化能力差、糊化需要...
关键词:
糜子 糯米 淀粉 理化性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颖 晁桂梅 杨秋歌 高金锋 高小丽 王鹏科 冯佰利
以7种粳糜为试验材料,小米为对照,采用碱提取法制备淀粉,研究粳糜与小米淀粉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粳糜淀粉颗粒与小米淀粉相似,大多呈棱角圆滑的多面体型,颗粒粒径为4.32-11.04μm,淀粉晶型为A型,结晶度为35.625%-40.050%,比小米淀粉(32.58%±0.96%)高;粳糜淀粉的平均冻融析水率(52.1%)与小米淀粉(53.5%±0.24%)相似,冻融稳定性差;粳糜淀粉的峰值黏度(均值0.953 Pa·s)小于小米淀粉(1.169 Pa·s),抗老化能力(0.595 Pa·s)高于小米淀粉(1.144 Pa·s),但糊化温度(78.296℃)比小米淀粉(76.20℃)高;粳糜...
关键词:
粳性糜子 小米 淀粉 理化性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俊丽 荣建华 张正茂 康斌涛 赵思明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球磨法制备微细化大米淀粉,观察了不同球磨时间下大米淀粉物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将大米淀粉研磨一定时间后,可以得到平均直径小于0.10μm的超微细粉体;机械力作用对淀粉颗粒的粒度、粘性、分子量及其与碘的结合等有影响;随着破碎程度的增大,淀粉的碘兰值、吸湿量、溶解率、胶稠度、透明度和酶解率都有所增大。在球磨前20 h,各指标变化迅速,20 h后趋于平缓。
关键词:
球磨 大米淀粉 超微细化 性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志元 杨子博 李晓林 王培 李立群 李学军
选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在Glu-B1位点等位变异的4个近等基因系材料,研究了在正常播期和晚播条件下小麦籽粒谷蛋白和谷蛋白大聚体(GMP)的积累动态及面团稳定时间。结果表明:在遗传背景相同的条件下,各材料籽粒谷蛋白在正常播期和晚播中积累动态均是从低到高,花后30~35d为快速积累期,含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材料在此时期积累较快。GMP在花后12d左右已大量积累,随着灌浆进程的推进快速下降,灌浆中期降到最低点,不同亚基材料降到最低点的早晚不同,亚基17+18出现最低点早,上升时的积累量较其他亚基大;在正常播期中上升直到成熟,在晚播中灌浆后期又有下降的趋势。晚播对Glu-B1位点等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西荣
为探讨不同活力玉米种子田间发芽成苗率存在明显差异的生理原因,测定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期间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种子活力对玉米籽粒蛋白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因发芽环境条件而异.高活力种子胚乳的蛋白酶活性在较低的温度下发芽比低活力种子的高,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较小.胚乳蛋白酶活性在10℃和25℃下的比值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玉米种子胚中蛋白酶的活性比胚乳的高,且高活力种子胚的蛋白酶活性较高.α-淀粉酶的活动开始于吸水约5h时的种子中,发芽5~6d时活性达最高.在10℃发芽时,高活力种子α-淀粉酶活性显著地高于低活力种子,但在25℃发芽时两者差异不显著.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发芽...
关键词:
玉米 种子活力 蛋白酶 α-淀粉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赵艳 尹恒 杨发树 高启平 张凤枰 刘耀敏
为评价玉米副产物对巴沙鱼(Pangasius bocouit)肌肉颜色的影响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分基础饲料组(对照组)和添加8%的玉米蛋白粉组(试验组),以2种饲料分别饲喂平均体质量为73 g的巴沙鱼90 d。结果显示:试验组巴沙鱼肌肉、背部皮肤和腹部皮肤的黄度值、黄体素和玉米黄质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的玉米蛋白粉是引起巴沙鱼肌肉颜色变黄的原因之一,可通过调整饲料配方改善巴沙鱼肌肉的颜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辜琼瑶 李华慧 黄平 朱斌 班洪兴 奎丽梅 陈忆昆 张云 涂建
通过对云南地方传统软米资源与粘米和檑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的积累动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稻米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直链淀粉积累表现基本一致,以开花后20 d为转折点,日平均积累速度前期积累速度快,后期积累速度较缓慢,直链淀粉积累速率的顺序为粘米>云南软米>括米;3种类型的稻米在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积累动态基本相似,籽粒的蛋白质百分含量,灌浆开始最高,而后逐渐下降。蛋白质含量的日平均积累速度顺序为檑米品种>软米品种>粘米品种,与直链淀粉积累动态相反,籽粒直链淀粉和蛋白质积累之间可能有一定的矛盾关系。开花后30 d内是软米品质形成的主要时期,可以把开花后30 d内气象生态条件作为云南软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笑芳 李淑静 张波 张金闯 张玮
【目的】蛋白质和淀粉的热转变特性对食品加工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系统研究蛋白质-淀粉共混体系的热转变特性,优化热加工参数,控制食品质量和节能。【方法】以大豆分离蛋白、玉米淀粉和小麦谷朊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技术,在20—130℃,水分含量为30%—70%,升温速率为10℃·min-1条件下,测定大豆分离蛋白-玉米淀粉、大豆分离蛋白-谷朊粉、谷朊粉-玉米淀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玉米淀粉-谷朊粉混合体系在0—100%比例范围时的热转变特性。【结果】随着水分含量从30%增加至70%,大豆分离蛋白11 S亚基的热转变起始温度和峰值温度分别从105.17℃降至94.80℃,从113.75℃降至9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芸 唐延林 黄敬峰 蔡绍洪 楼佳
【目的】粗蛋白质、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是水稻品质的3个重要指标。研究米粉中粗蛋白、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光谱快速检测方法为水稻品质遥感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获得了5个品种、3个供氮水平处理的米粉样品,提取样品的粗蛋白质、粗淀粉和直链淀粉,测定样品的粗蛋白质、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同时测定相应的高光谱数据及粗蛋白质与粗淀粉混合样品的高光谱数据,分析它们的高光谱特征及其与样品粗蛋白质、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建立相关估测模型。【结果】粗蛋白质和粗淀粉、直链淀粉的光谱有明显的差异,米粉粗蛋白质、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与其某些高光谱参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其中决定系数R2约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 唐有军 翟爱华
为扩大米糠蛋白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范围,利用乙酸酐对米糠蛋白进行酰化改性处理,改变米糠蛋白的功能性质。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乙酸酐酰化改性米糠蛋白的最适反应条件:米糠蛋白质量浓度为60mg/mL,反应温度30℃,乙酸酐添加量为蛋白质质量的20%。在最适反应条件下,分别反应30和60min,制得酰化度分别为52.9%和78.3%的乙酰化米糠蛋白。对上述2种乙酰化米糠蛋白制品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等功能性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乙酰化改性对米糠蛋白的溶解性、乳化稳定性以及起泡性均有一定改善,而酰化米糠蛋白的乳化活性、泡沫稳定性随着酰化程度的提高有所下降。
关键词:
米糠蛋白 乙酸酐 乙酰化 功能性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连成 库丽霞 陈彦惠 赵博 赵文明 王付娟 李思远 常丽丽 孙朝辉 王新涛
以河南省生产上主要推广的1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04-2005年在8个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了2年多点试验,研究基因型和环境对玉米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对玉米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独立效应大于互作效应,在独立效应中,基因型效应大于环境效应;HE-1、HE-2、豫单101和豫单2002粗蛋白含量高于11%,赖氨酸含量高于0.35%,是较理想的高蛋白、高赖氨酸优质专用的玉米品种;郑州、南阳和洛阳比较适宜种植高蛋白、高赖氨酸优质专用玉米。
关键词:
玉米 粗蛋白 赖氨酸 基因型 环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礼成 刘健华 金久善 赵继勋 何诚
研究了肌肉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6 IU.kg-1体重 )和人工合成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XM,6 mg.kg-1体重 )对 19日龄和 39日龄肉鸡血浆急性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 (FN)——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 :ACTH和 DXM处理 19日龄鸡 ,血浆中 FN浓度在注射后 2 8h分别比对照组高 1.6和 2 .5倍 ,并持续到 52 h。 39日龄鸡 ACTH处理组 FN水平 4 h后较对照组高 1.3倍 ,DXM组 FN水平 2 8h时较对照组高 2倍 ;ACTH和 DXM注射后 4 h血糖和尿酸水平升高 ,DXM处理使高血糖持续到 2 8h;DXM组胆固醇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