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6)
2023(14171)
2022(12344)
2021(11418)
2020(9461)
2019(21879)
2018(21784)
2017(41035)
2016(22930)
2015(25858)
2014(25932)
2013(25602)
2012(23913)
2011(21867)
2010(21957)
2009(19775)
2008(19221)
2007(16955)
2006(15092)
2005(13546)
作者
(69252)
(57125)
(56961)
(53863)
(36420)
(27605)
(25800)
(22710)
(21899)
(20611)
(19545)
(19396)
(18458)
(18299)
(17890)
(17662)
(17256)
(17110)
(16427)
(16370)
(14494)
(14328)
(13991)
(13149)
(12971)
(12961)
(12926)
(12652)
(11828)
(11464)
学科
(92129)
经济(92031)
管理(61084)
(58983)
(47709)
企业(47709)
方法(37079)
数学(31108)
数学方法(30724)
中国(27721)
(26245)
地方(24410)
(21900)
业经(21895)
(19472)
农业(17751)
理论(17315)
(15952)
(15938)
贸易(15936)
(15365)
(15362)
技术(15155)
环境(14696)
(14609)
银行(14537)
(14309)
金融(14308)
教育(14222)
(14023)
机构
大学(322858)
学院(322454)
管理(122916)
(121577)
经济(118684)
研究(116148)
理学(105438)
理学院(104128)
管理学(102186)
管理学院(101637)
中国(84709)
科学(75517)
(71529)
(60979)
(60720)
研究所(55439)
(54424)
业大(52373)
中心(51423)
(49074)
农业(48020)
北京(45914)
(45525)
师范(44973)
财经(42894)
(42324)
(40144)
(38988)
技术(38259)
(36419)
基金
项目(219771)
科学(170243)
研究(159556)
基金(154872)
(137038)
国家(135823)
科学基金(114247)
社会(95821)
社会科(90457)
社会科学(90431)
(88536)
基金项目(82369)
自然(75909)
(74944)
教育(74148)
自然科(74078)
自然科学(74056)
自然科学基金(72703)
编号(66118)
资助(64283)
成果(54428)
(50855)
重点(50142)
课题(47462)
(47155)
(45976)
创新(42777)
科研(41936)
计划(41128)
大学(40069)
期刊
(141173)
经济(141173)
研究(97339)
中国(71056)
学报(57087)
(56703)
科学(51200)
管理(47118)
教育(46250)
大学(41913)
农业(39702)
学学(39140)
(38805)
技术(29514)
(27957)
金融(27957)
业经(24394)
经济研究(21726)
(20795)
财经(20226)
图书(19086)
问题(18098)
(17233)
科技(16816)
理论(15509)
(15250)
技术经济(15190)
业大(15173)
现代(14571)
实践(14290)
共检索到489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跃华  陈燕  张红玉  赵钢  孙雁霞  邬晓勇  
为了提高米荞种子的萌发率和建立其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米荞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以及选择不同激素配比对米荞植物的子叶、胚轴和胚根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采用去种皮的米荞种子经浸种处理,其种子在24和48 h的萌发率均最高为100%;诱导米荞胚根、胚轴和子叶外植体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2,4-D 1 mg.L-1+6-BA 2 mg.L-1,其中胚轴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100.00%,子叶为78.90%,胚根为54.44%。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拥海  俞乐  黄伟华  李献恩  伍潮  王海滨  
为提高荞麦种子萌发率及其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研究了不同激素对苦荞(FagopyrumtataricumGaertn.)种子萌发以及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25℃时,未经赤霉素预处理,但在附加4mg/L赤霉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的苦荞种子萌发率最高;(2)下胚轴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明显高于子叶和上胚轴,下胚轴是最理想的外植体;(3)在附加4mg/L24,-D和0.1mg/L6-BA的MS培养基上,荞麦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屈云慧  汪国鲜  单芹丽  吴丽芳  阮继伟  蒋海玉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晓玲  冯鸿  
对手参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技术条件和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近成熟的4月胚龄的种胚的萌发和成苗最具优势。PT培养基为手参胚萌发的最适培养基,在其中加入10%的马铃薯提取物可提高萌发率和成苗率,加1%的活性炭可对试管苗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在MS培养基中加入0.4 mg/L的6-BA和0.2 mg/L的NAA,试管苗茎尖的增殖效果最佳。生根培养时在MS培养基中加0.5 mg/L NAA和0.6 mg/L IBA的效果最好,加1%的活性炭有利于生根壮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单芹丽  许凤  李金泽  曹桦  汪国鲜  孟金贵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用MS培养基,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BA、TDZ、NAA、蔗糖和活性碳进行红芋(Colocasiatonoimo NaKai)萌芽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红芋诱导丛生芽较佳的启动培养基为MS+0.5 mg/L NAA+5.0 mg/L 6-BA,丛生芽增殖较佳的培养基为MS+3.0 mg/L 6-BA+1.5 mg/L TDZ+0.5 mg/L NAA+30.0 g/L蔗糖,丛生芽生根较佳的培养基为MS+0.5 mg/L NAA+0.3 mg/L 6-BA+1.5 mg/L活性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屈云慧  汪国鲜  曹桦  单芹丽  阮继伟  吴丽芳  蒋海玉  
关键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根发  余毓君  
草地早熟禾的组织培养条件和分化能力研究朱根发,余毓君(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STUDIESONTISSUECULTURES'CONDITIONANDDIFFERENTIATIONABILITYOFPOAPRATENL.¥ZhuGenf...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吴丽芳  汪国鲜  屈云慧  单芹丽  曹桦  阮继伟  李金泽  蒋海玉  
利用江南越桔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WPS+6-BA 3.0 mg/L+NAA 0.2 mg/L+蔗糖20 g/L为诱导丛生芽较佳的启动培养基;WPS+ZT 1.0 mg/L+6-BA 0.2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为组培苗叶片诱导不定芽增殖较佳的培养基;1/2MS+IBA 0.2 mg/L+NAA 0.5 mg/L+活性炭3.5 mg/L为丛生芽生根较佳的培养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屈云慧  汪国鲜  单芹丽  吴丽芳  阮继伟  蒋海玉  
以孢子为外植体对芒萁进行组织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孢子萌发和孢子体进行诱导。结果表明,孢子体萌发阶段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30 g/L蔗糖+7 g/L琼脂,pH值5.86.0;原叶体增殖阶段,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NAA 1.0 mg/L+6·BA 1.5 mg/L+蔗糖30 g/L+琼脂7g/L;孢子体的诱导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丽琼  涂炳坤  
以孝感种源的3 a生香椿苗木为材料,分析了基本培养基对茎段组织培养的影响,研究了香椿茎段组织培养以及无菌苗的移栽技术。结果表明:0.1%HgCl2对香椿茎段的消毒效果较好;MS比1/2 MS、B5培养基更适于茎段的萌芽培养,萌芽率达80%。MS+1.0 mg/L BA+0.5 mg/L GA3+0.5 mg/L KT为最佳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达到4.7。生根试验以1/2 MS+1.5 mg/LIBA+30 g蔗糖作为生根培养基较为适宜,生根率达到90%;在以河沙为基质时,移栽成活率达72.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佳  陈晓阳  李忠秋  骈瑞琪  丁霞  
为胡枝子遗传转化奠定基础,对截叶胡枝子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2.1%NaClO对种子灭菌10min,发芽率较高,污染率为0;初代培养6-BA最佳浓度为1.0~2.0 mg/L,NAA为0.01 mg/L,2,4-D为0~0.01 mg/L,分化系数为2~2.5;继代培养最佳配方为MS培养基含1倍量的大量元素+6-BA 2.0 mg/L+IBA 0.5 mg/L+2,4-D0.5 mg/L;生根培养中IBA比NAA更有利于有根苗的生长,随着NAA浓度提高,对生根抑制作用加强,其浓度不宜超过0.1 mg/L,IBA的最佳浓度为0.5~1.0 mg/L.分化苗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黄化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德华  朱咏华  
为了探讨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生产肉苁蓉药用成分的可行性,以肉苁蓉的茎片段、花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茎片段、子房外植体在添加2,4-D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别呈块状、颗粒状,都为白色;而在添加KT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都呈颗粒状,黄绿色.添加KT,NAA的MT培养基对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生长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在从外植体母体上分割继代培养前,使愈伤组织与培养基接触培养15d后,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莉  郭素娟  李吉跃  
以柔枝松的幼嫩顶芽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条件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在附加0.5mg/LBA和0.1mg/LNAA的SH培养基中,不定芽的诱导率为86.67%;诱导4周后,将外植体继代于SH基本培养基中,使不定芽伸长生长;然后,将伸长的不定芽转至含有2.0mg/LBA的SH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4周后,增殖系数为3.75;继而在SH基本培养基或含有0.05%活性炭的SH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当不定芽长至1~1.5cm时,转入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GD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培养6周后,在不定芽基部形成1~3条不定根;炼苗后,植株在土壤中(V(草炭土)∶V(蛭石)=1∶1)移栽成活率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辛亚龙  唐军荣  杨宇明  原晓龙  李斌  辛培尧  王娟  
以从台湾地区引进的珍贵树种牛樟带叶腋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牛樟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牛樟幼嫩茎段经处理后用75%乙醇处理5 s,0.1%升汞处理8 min后,其污染率仅为5.14%。较适宜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IBA0.1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0.4 mg/L,而1/2 MS+NAA0.4 mg/L+IBA0.4 mg/L+活性炭(AC)0.3 mg/L为较理想的牛樟生根培养基。开展牛樟组培快繁进行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春梅  董延瑜  洪亚辉  赵燕  
为建立西瓜顶芽培养与子叶培养的实验流程 ,以西瓜子叶、顶芽为外植体 ,进行了不定芽的诱导、芽的伸长、生根以及再生植株的移栽与嫁接试验 .结果表明 :顶芽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率高于子叶 ;苗龄 4~ 5 d、刚刚由黄色转为浅绿色的子叶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 ,苗龄 8~ 9d的顶芽诱导产生的不定芽最多 ;用子叶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 MS+1.0 mg/L BA,用顶芽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 MS+3.0 mg/L BA+0 .2 mg/L IAA;不定芽在 MS+0 .2 mg/L KT培养基上能较快地伸长 ,伸长的芽茎在分别添加 0 .1m g/L KT,0 .1mg/L NAA或0 .1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