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51)
2023(2712)
2022(2235)
2021(2087)
2020(1690)
2019(3918)
2018(3796)
2017(6839)
2016(3539)
2015(3619)
2014(3653)
2013(3491)
2012(3194)
2011(3077)
2010(3059)
2009(2870)
2008(2945)
2007(2596)
2006(2334)
2005(2099)
作者
(10647)
(9022)
(9012)
(8635)
(5723)
(4412)
(3889)
(3644)
(3378)
(3106)
(3083)
(2995)
(2929)
(2799)
(2786)
(2783)
(2607)
(2569)
(2531)
(2447)
(2273)
(2185)
(2162)
(2058)
(2035)
(1956)
(1942)
(1836)
(1788)
(1706)
学科
(16407)
经济(16393)
管理(8531)
(7451)
(6876)
企业(6876)
方法(6639)
(5084)
数学(4844)
数学方法(4754)
理论(4445)
中国(4050)
业经(3920)
地方(3330)
(3159)
(3111)
(2851)
(2360)
金融(2359)
经济学(2284)
环境(2181)
(2151)
银行(2149)
农业(2127)
(2086)
(2085)
(2053)
(2005)
贸易(2004)
(1992)
机构
大学(55952)
学院(54109)
(21257)
经济(20731)
研究(19277)
管理(19120)
理学(16852)
理学院(16527)
管理学(16138)
管理学院(16042)
中国(13638)
科学(13066)
(12255)
(9887)
(9858)
研究所(9035)
(8910)
师范(8861)
(8793)
财经(8118)
中心(8087)
业大(7851)
北京(7655)
师范大学(7466)
(7383)
(7225)
经济学(7191)
农业(7179)
(6834)
科学院(6450)
基金
项目(36751)
科学(29681)
基金(28118)
(25346)
国家(25194)
研究(25006)
科学基金(21638)
社会(16827)
社会科(15974)
社会科学(15970)
基金项目(15402)
自然(14476)
自然科(14182)
自然科学(14174)
自然科学基金(13907)
(13702)
(12176)
教育(11314)
资助(10416)
编号(9491)
重点(8590)
成果(7800)
(7763)
(7723)
(7665)
国家社会(7427)
创新(7227)
计划(6997)
科研(6961)
大学(6656)
期刊
(24015)
经济(24015)
研究(16591)
学报(9589)
中国(9308)
科学(8809)
(7967)
(7448)
管理(7220)
大学(6716)
学学(6250)
教育(5701)
农业(5450)
财经(4339)
(3786)
经济研究(3680)
技术(3627)
(3294)
(3218)
金融(3218)
问题(3181)
图书(3102)
业经(2975)
(2938)
现代(2874)
资源(2854)
(2628)
地理(2549)
科技(2491)
经济学(2436)
共检索到76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健生  任贵  
米尔顿·桑托斯(Milton Santos)是发展经济学中“依附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家。他站在“依附论”学派立场所构造的不发达国家城市化理论即分享空间(the Shared Space)理论可谓独树一帜,该理论对于研究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依附论”是在对传统的资产阶级贸易和发展理论的批判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一种理论思潮,它最初出现于60年代末期。其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发达是由于“外围”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所决定。或者说,是由发达的“核心”国家(宗主国)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和不发达的“外围”国家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则荣  
弗里德曼是西方新自由主义阵营的领军人物。他的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主张是比较全面的,并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其理论基础。他的经济思想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包括对我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确认识其思想本质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改革和警惕新自由主义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季苹  
“择校”,已经是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并且是最具争议的现象与事实。对美国择校运动影响最大的理论首推美国经济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教育凭证”思想。所谓“教育凭证”是指政府发给家长们票证 ,提供政府所规定的最低限度的学校教育经费 ,家长们可以自由地使用这种票证 ,再加上他们所自愿添增的金额向他们所选择的“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购买教育劳务。支撑教育凭证的是对市场的信任。教育凭证思想在美国产生重大影响有它的合理性 ,但其在实施中遇到阻力也说明它具有相应的不合理性。可以说 ,美国的择校运动在一定意义上是在对教育凭证思想的不断认识与批判中发展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晓洁  
米尔顿·弗里德曼“教育凭证”思想浅析曾晓洁近几十年来,随着美国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日益下降,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学者开始从制度上对美国公共教育提出怀疑和批评,主张“公共教育私营化”。他们设想将钱分给家长,由家长决定把孩子送公立还是私立学校,在教育上...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李嘉禹  张川静  张希  
希格斯层最先由Hitchin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经过3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结果,并且与其他数学研究领域有着密切联系,如规范理论、群表示论、凯勒与超凯勒几何、非阿贝尔霍奇理论等.本文首先回顾希格斯层的相关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介绍厄米特-杨-米尔斯热流的相关经典结果及其发展历程,然后也介绍我们最近得到的关于厄米特-杨-米尔斯热流的收敛性结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军  
2011年度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西姆斯近年来提出了理性疏忽理论,主要是将信息处理能力的约束纳入到经济分析之中。西姆斯认为即使信息是完全的,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也会使经济主体理性地忽略某些信息,从而信息的更新就是粘滞的。该理论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解释经济主体的粘性选择行为,克服了传统完全理性假说的非现实性问题,在微观经济行为、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周期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目前已成为经济学研究中迅速发展的理论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享光  刘霄  
本文介绍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的主要理论贡献。他在宏观经济政策跨期权衡分析、“黄金律”与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长期”分析、“自然率”、构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以及结构性萧条与繁荣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菲尔普斯的理论和主张对西方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研究都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峰  
布莱克、默顿、斯科尔斯期权定价理论评述杨峰1997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默顿和麦伦·斯科尔斯,以表彰他们和已去世的菲谢尔·布莱克在期权定价理论中所做出的贡献。本文将对他们在期权定价理论及其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闻  
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 Mirrlees)于1936年出生在苏格兰的Minnigaff。1939年和1950年他的家庭前后移居到Newton Stewart和Port William。在十几岁的时候他对数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也很好地预示了他未来学术上的成功。后来他继续在爱丁堡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并且在1957年完成了数学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小梅  田贤亮  
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沿着完全信息理论和数学表达的两条基本途径发展到今天,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理论推演的结论严重偏离现实的困境。而一直被视为非主流经济学家的的托马斯·谢林(Thomas C.Schelling)不但早已运用其非数理博弈理论(nonmathmaticalgame theory)避开了这一障碍,并且将该理论非常熟练而又令人信服地运用到了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国际关系等不同领域之中,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宪  
维米尔是荷兰17世纪“黄金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家,其艺术风格反映出西方艺术从古典向现代的深刻转变。维米尔聚焦于当下的日常生活的日常性,选择家人或邻里作为模特,并把自己的家作为画室,这些看似简单的现象却蕴含了复杂的现代性意义。维米尔存世的作品虽然并不多,但却以其鲜明的个性风格标志着艺术的现代嬗变,从依赖宗教、神话和历史故事的文学性叙事的古典形态,向关注视觉感知和视觉体验的深刻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维米尔的艺术开启了关注当下日常生活的现代风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克  吴江  
一、资产选择理论 随着各种金融工具及有价证券的大量涌现,怎样才能使手中持有的资产风险最低、收益最大呢?为了降低资产的风险,必须将资产在多种有价证券之间进行分散,实现最优的资产组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柯威茨和托宾创立了资产选择理论。马柯威茨根据风险分散原理,应用二维规划等一套复杂的数学方法,去解决如何最有效地分散组合所包括的资产问题。我们可用下图简要说明资产选择理论的原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康立  封永平  
在西方理论界对经济转型模式的大讨论中,斯蒂格利茨运用信息经济学范式对传统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他认为必须破除关于市场作用的神话;主张建立体制转型与经济稳定增长统一的目标模式;强调政府对转型的主导作用及信息的重要性。他所倡导的政策建议包括:明晰产权关系;形成激励和竞争机制;注重转型顺序和速度的安排;解决信息和激励问题等。这些建议已经或正在进入转型国家的改革实践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先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经纬  
信息的非对称性与最优税收———记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米尔利斯孙经纬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是公平和效率。就最优所得税而言,财政学家Stern形象地将其描述为“馅饼大小和分配间的经典替代”。所得税对劳动力供给的(负)激励效应和人在劳动能力上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