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4)
2023(13678)
2022(11915)
2021(11271)
2020(9648)
2019(21991)
2018(22055)
2017(41940)
2016(23602)
2015(26381)
2014(26677)
2013(26063)
2012(23995)
2011(21399)
2010(21259)
2009(19334)
2008(18729)
2007(16331)
2006(13984)
2005(12187)
作者
(70010)
(58170)
(57802)
(55165)
(37005)
(28035)
(26413)
(23050)
(22069)
(20902)
(19852)
(19564)
(18667)
(18570)
(18276)
(17975)
(17674)
(17284)
(16727)
(16441)
(14810)
(14271)
(14181)
(13217)
(13074)
(13059)
(12915)
(12653)
(11938)
(11786)
学科
(86386)
经济(86281)
管理(64605)
(60170)
(50568)
企业(50568)
方法(43252)
数学(37735)
数学方法(37113)
(23069)
中国(22389)
(22327)
(22158)
业经(18347)
地方(17022)
(16780)
理论(16624)
(15191)
贸易(15184)
(14745)
农业(14609)
(14459)
财务(14366)
财务管理(14339)
(14193)
技术(14036)
企业财务(13666)
(13653)
银行(13601)
环境(13220)
机构
大学(326329)
学院(325328)
管理(125880)
(119003)
经济(116149)
研究(111393)
理学(109645)
理学院(108304)
管理学(105838)
管理学院(105257)
中国(80420)
科学(75099)
(70301)
(61517)
(58268)
业大(55077)
(54723)
研究所(53757)
中心(50190)
农业(48730)
(47519)
财经(44066)
北京(44057)
(43436)
师范(42844)
(40885)
(40101)
(38629)
技术(38365)
经济学(34431)
基金
项目(231372)
科学(179893)
基金(166050)
研究(162943)
(147740)
国家(146525)
科学基金(124006)
社会(98266)
社会科(92914)
社会科学(92890)
(92527)
基金项目(87945)
自然(84730)
自然科(82794)
自然科学(82773)
自然科学基金(81234)
(78476)
教育(75994)
资助(69683)
编号(65988)
成果(53784)
重点(52272)
(49724)
(48373)
(47962)
课题(46801)
科研(45383)
计划(44997)
创新(44717)
大学(42392)
期刊
(125445)
经济(125445)
研究(90061)
中国(62420)
学报(61997)
(55233)
科学(53396)
管理(45357)
大学(44967)
学学(42523)
(41163)
教育(39714)
农业(38370)
技术(28613)
(24833)
金融(24833)
业经(20942)
财经(20617)
(20079)
经济研究(20065)
图书(17803)
(17466)
科技(17046)
业大(16883)
(16762)
问题(16224)
理论(15308)
统计(15105)
林业(14903)
技术经济(14855)
共检索到466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国增超  郭炜  侯静  尹佟明  陈赢男  
以簸箕柳F1杂交群体为材料,对132个子代的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木材的纤维素平均含量为53.19%,变异范围为47.91%~57.00%;木质素平均含量为14.20%,变异范围为12.28%~16.43%,半纤维素的平均含量为19.80%,变异范围为16.52%~23.76%,木材基本密度为0.392 6 g/cm3,变异范围为0.241 6 g/cm3~0.504 4 g/cm3。结果显示上述性状在杂交子代中有较大的变异幅度。对上述性状的表型值进行Anderson-Darling正态分布检验,并利用BOX-COX公...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琳  国增超  侯静  李淑娴  
为分析簸箕柳木材材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我们以簸箕柳F1杂交群体为材料,对107个子代的地径、苗高、生物量大小进行了野外调查,测定了其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统计结果表明:木材纤维素平均含量为53.32%,变异范围为47.91%~56.69%;木质素平均含量为14.25%,变异范围为12.28%~16.43%;半纤维素平均含量为19.71%,变异范围为16.52%~23.10%;木材基本密度为0.391 5 g·cm~(-3),变异范围为0.241 6 g·cm~(-3)~0.504 4 g·cm~(-3)。此外,杂交群体的平均地径为11.43 mm,变异范围为7.64...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艺儒  刁松锋  韩卫娟  王军  李华威  孙鹏  傅建敏  索玉静  
为探索甜柿重要性状及果实表型的遗传变异规律,以170个‘富有’ב赤柿’杂交F_1代单株为材料,通过性状调查与测定,分析性别、果实甜涩类型及表型多样性,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表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各单株之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杂交F_1子代群体中,雌株、雄株与雌雄同株的分离比例接近4∶1∶2.5,完全涩柿(PCA)、不完全涩柿(PVA)与不完全甜柿(PVNA)的分离比例约为4∶1∶2.7;2)148个单株的果实样本中,5个表型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36%~34.64%,其中单果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果实表型多样性较高;3)果实形状的Shannon-weinner多样性指数为1.746,遗传多样性最丰富;4)单果重、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的中亲优势值<0,杂种优势在F_1代群体中呈现下降趋势。综上,甜柿杂交F_1代雌雄性别类型和甜涩类型较丰富,果实表型的多样性较高,本研究为甜柿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方周   江锡兵   龚榜初   赖俊声   吴剑   李煜  
[目的 ]为明确锥栗杂交子代果实性状变异规律,并进行综合评价和优良单株选择。[方法 ]以锥栗杂交F_1代143个单株为材料,对其果实表型7个外形特征性状和12个数量性状分别进行遗传多样性与变异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所有单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杂交F_1代坚果形状等6个外形特征性状多样性指数大于0.8,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2个数量性状中,变异幅度较大的为栗苞总质量、坚果总质量与单果质量,变异幅度最小为出仁率,单株间果实表型各性状差异极显著(P <0.01),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12个果实数量性状间共存在42组极显著相关(P <0.01)与6组显著相关(P <0.05)关系,可开展联合选择;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中单株综合得分最高均为G-98,2种方法综合评选出G-98等10个优良单株。[结论 ]锥栗杂交F_1代果实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与相关性,综合选优结果重合度较高,研究结果为锥栗新种质创制和优良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刁松锋  李芳东  段伟  韩卫娟  孙鹏  傅建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冀德伟  胡利华  闫茂仓  罗奎  陈相峰  张敏  
为了探究野生群体的引入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近交群体子代性状的影响,利用源自厄瓜多尔海区的野生群体群选F_1(EC)与自建的全同胞兄妹近交群体(ZG)双列杂交,构建了EC♂×EC♀(EE)、ZG♂×ZG♀(GG)、EC♂×ZG♀(EG)、ZG♂×EC♀(GE) 4个子代群体,并对4个群体的仔虾进行了急性低盐度、亚硝酸盐暴露下的存活率和急性微囊藻毒素(MC-LR)暴露下的抗氧化酶活性分析,同时进行了养殖生长性状测试。结果显示:4个群体仔虾急性低盐度暴露下的存活率、急性MC-LR暴露下的抗逆性和生长性状都表现为EE>GE>EG>GG,急性亚硝酸盐暴露下的存活率GE>EE>EG>GG;杂交群体GE在急性低盐度、亚硝酸盐暴露和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31.83%、77.01%和2.77%;而EG群体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9.21%、-8.01%和-8.14%,性状弱于双亲中值。4个群体的抗逆、生长性状总体表现为EE>GE>EG>GG。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杂交群体的性状以母本遗传占主导优势,近交群体的性状衰退可能是导致以其为母本的杂交子代性状退化的主因;凡纳滨对虾选育工作可能需要每年补充外源基础群体,才能保持选育群体的优势性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段清清  徐荣蕊  李旭青  车永和  张锦鹏  李秀全  杨欣明  刘伟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锡兵  章平生  张东北  吴仁超  吴剑  吴聪连  赖俊声  龚榜初  
[目的]解析控制栗属农艺性状的自然等位变异并获得与其相关联的SSR位点,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高效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涵盖9个杂交组合的235份栗杂交子代混合群体为材料,采用SSR标记对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LD)分析,并将32个高多态性SSR标记与25个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统计概率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松敏   吕复兵   姜潇   王顺顺   肖文芳   李佐   蔡文杰   朱根发   陈和明   彭东辉  
为探究火焰蝶兰群体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花色表型多样性,以蝴蝶兰‘聚宝红玫瑰’与云南火焰兰属间杂交F1代其中的117个单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类平均聚类分析统计学等方法,对35个表型性状及花色表型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5个表型数量性状变异范围为7.6%~239.1%,变异程度大;性状值分布于双亲的性状之间,且都呈现明显的单峰分布,整体呈现较好的连续正态分布趋势;中亲优势率为-94.54%~1 336.98%,其中叶片长度等15个性状表现为正向中亲优势,株高等20个性状中亲优势值为负值。2)35个性状中分别有281对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有74对达到显著水平(P<0.05);系统聚类将117个单株在遗传距离16.10处分为Ⅰ、Ⅱ、Ⅲ这3大类群,聚类结果反映出各类群的性状特征。3)结合RHSCC和CIELab参数值将F1代花色分为浅紫色、紫红色、橙红色、橙色、橙黄色和黄色6色系,各色系参数与CIELab表色空间的明度(L*)、红度(a*)和黄度(b*)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综上,本研究为后续开展重要观赏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等研究奠定基础,为兰科植物杂交亲本的选配以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金涛  赵金良  甘远迪  罗明坤  李思发  叶卫  符云  陈辉崇  
通过6个可数性状、10个可量性状及24个框架性状,比较分析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杂交后代F1、F2形态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特征,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臀鳍棘数相同外,杂交F1、F2的可数性状数目相近,位于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之间;杂交F1体长/全长、框架参数D3-5/全长、D6-8/全长、尾柄长/全长、D5-7/全长、D8-10/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萨罗罗非鱼,体厚/全长、体高/全长、D1-6/全长、D3-4/全长、尾柄高/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尼罗罗非鱼;杂交F2的16个可量、框架性状与杂交F1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琦  蒲婷婷  王艺儒  韩卫娟  索玉静  白玉娥  傅建敏  
【目的】研究柿杂交F_1代果实重要表型性状和品质指标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利用杂交育种进行柿果实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36份‘富有’ב赤柿’杂交F_1代单株为材料,对其4个表型指标以及8个果实品质成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遗传变异多样性,并运用Person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柿F_1代单株之间的离散性。【结果】1)柿杂交F_1代果实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80%~165.97%,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可溶性单宁变异系数最大,为165.97%;果实横径变异系数最小,为10.80%。2)12个性状产生的66对相关性中分别有9对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5),不溶性单宁与总单宁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总单宁与总酚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12个性状主成分分析缩减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3.42%;聚类分析将F_1代的36份单株分为Ⅰ、Ⅱ、Ⅲ和Ⅳ4个类群,聚类结果充分反映了各类群的特征。4)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筛选出ZJ346、ZJ49、ZJ40等用于不同途径的优良单株。【结论】柿杂交F_1代果实12个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相对于表型性状的小幅度变异,作为果实品质重要指标的内含物含量变异更为丰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丹  唐婉  刘阳  蔡明  潘会堂  张启翔  
以母本尾叶紫薇与父本紫薇‘香雪云’及杂交F1代192株为试材,对株高、地径、叶长、叶宽及叶面积5个性状在群体中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50对SSR引物筛选出F1群体亲本有多态性的引物对50个;5个表型性状在群体中呈连续分布,与其正态分布曲线拟合较好,并且彼此之间具有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SSR分子标记和性状的连锁分析得到:SSR3-153、SSR40-131、SSR40-137与紫薇的叶宽显著性相关,贡献率分别为25.5%、12.1%、11.6%;SSR34-158、SSR34-161与紫薇的叶长显著性相关,贡献率分别为7.8%、9.1%;SSR10-172与紫薇的株...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峰  高松柏  刘阳阳  储天琪  詹炜  楼宝  
为了阐明小黄鱼、大黄鱼及其杂交子代(小黄鱼♀×大黄鱼♂)的生长和形态差异,比较分析了3、4、6、8、11、15月龄的3种鱼的体质量,并对8月龄的3种鱼表型性状(全长、体长、头长、躯干长、尾部长、尾柄长、尾柄高、体高和体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4月龄之前,小黄鱼体质量高于大黄鱼和杂交子代,之后杂交子代体质量大于小黄鱼和大黄鱼,但是从11月龄开始,大黄鱼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体质量高于杂交子代,因此,最终杂交子代体质量介于双亲之间,表现为中亲优势。对8月龄鱼形态性状的分析可知,小黄鱼、大黄鱼及杂交子代之间的表型性状差异显著(P<0.05),其中,杂交子代的体质量和肥满度均显著高于双亲群体,表现出生长优势。对3种鱼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得知,杂交子代的形态性状总体上偏向于小黄鱼,表现出母本效应。聚类过程中,杂交子代首先与小黄鱼聚在一起,同样表现为母本偏向性。通过判别分析构建了3种鱼的判别函数公式,据此获得3种鱼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0.6%,其中大黄鱼判别准确率高达94.6%,而小黄鱼和杂交子代的判别准确率较为相近,分别为73.5%和74.6%,两者均低于大黄鱼,再次说明了杂交子代在形态性状方面具有母本倾向性。为小黄鱼、大黄鱼及杂交鱼的形态判别和亲缘关系鉴定以及杂交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罗红梅  李健雄  
基于远缘杂交技术路线,以中国沙棘优良单株MK-88-01、HF-88-05为母本,俄罗斯栽培种阿列依及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子代优良雄株为父本,开展了中国沙棘与蒙古沙棘2个亚种间杂交育种研究。结果发现:杂种子代性状分化严重,棘刺数、百果质量、果实产量等最重要的几项经济指标的遗传分化程度最大。选育出3个优良杂种单株,其树高均显著高于父本,2年生枝棘刺数均为3个,与母本中国沙棘相比,棘刺数大量减少。优良杂种单株百果质量与单株产量分别达26.33 29.33 g、2.00 2.50 kg,比母本中国沙棘分别提高31.34%46.30%、66.67%108.33%。杂交子代具有单株生长量越大,其果实与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瀚声  冯建彬  谢楠  冯晓宇  李应森  李家乐  
比较了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太湖群体和鄱阳湖群体完全双列杂交F1代4个组合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太湖♀×鄱阳湖♂(TP)的F1代体长、体重的增加量最大,生长速度最快,显著大于鄱阳湖♀×太湖♂(PT)及自繁F1代,表现出显著的杂交优势(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