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25)
- 2023(2903)
- 2022(2382)
- 2021(2333)
- 2020(1933)
- 2019(4476)
- 2018(4411)
- 2017(7462)
- 2016(4877)
- 2015(5515)
- 2014(5562)
- 2013(5240)
- 2012(4968)
- 2011(4618)
- 2010(4901)
- 2009(4106)
- 2008(4333)
- 2007(3778)
- 2006(3419)
- 2005(2961)
- 学科
- 济(13470)
- 经济(13450)
- 管理(9687)
- 业(9010)
- 企(6902)
- 企业(6902)
- 学(5613)
- 理论(5573)
- 方法(5465)
- 农(5065)
- 教育(4695)
- 教学(4679)
- 数学(4546)
- 数学方法(4340)
- 中国(4218)
- 学法(3317)
- 教学法(3317)
- 农业(3166)
- 业经(3056)
- 财(3048)
- 学理(3034)
- 学理论(3034)
- 地方(2849)
- 制(2759)
- 研究(2697)
- 贸(2389)
- 贸易(2388)
- 和(2309)
- 环境(2307)
- 易(2297)
- 机构
- 学院(69192)
- 大学(68491)
- 研究(27113)
- 济(20228)
- 科学(20084)
- 管理(19898)
- 经济(19619)
- 农(17858)
- 中国(17474)
- 理学(16925)
- 理学院(16613)
- 管理学(15927)
- 管理学院(15825)
- 所(15456)
- 京(15158)
- 研究所(14435)
- 农业(14297)
- 业大(13682)
- 江(11779)
- 范(11690)
- 师范(11512)
- 中心(11036)
- 技术(10925)
- 院(9816)
- 财(9773)
- 北京(9476)
- 农业大学(9299)
- 省(9255)
- 州(9149)
- 师范大学(9120)
- 基金
- 项目(47592)
- 科学(35652)
- 研究(32442)
- 基金(31987)
- 家(29988)
- 国家(29745)
- 科学基金(23598)
- 省(20652)
- 划(18007)
- 教育(17443)
- 社会(17069)
- 自然(17046)
- 基金项目(16720)
- 自然科(16648)
- 自然科学(16638)
- 自然科学基金(16310)
- 社会科(15947)
- 社会科学(15937)
- 编号(13518)
- 资助(13455)
- 重点(12065)
- 成果(11805)
- 课题(11227)
- 计划(10789)
- 发(10327)
- 创(10107)
- 科技(10023)
- 部(9844)
- 创新(9470)
- 科研(9291)
共检索到103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王春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进步,人们对立交桥绿化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功能上,而开始追求更高的美学特性,强调其景观的艺术性和生态性。簕杜鹃(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作为深圳市市花,被广泛应用于深圳城市绿化建设,但在立交桥绿化应用中栽培基质、栽培容器的选用以及水分管理缺乏科学和理论依据,常出现植株干旱、长势不良等现象。为探究簕杜鹃立交桥绿化适宜的栽培条件以及水分管理周期,本研究以3个深圳市立交桥绿化常用簕杜鹃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容器类型以及干旱胁迫对簕杜鹃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荣建 欧静 王丽娟 龙海燕 熊贤荣 熊丹
以桃叶杜鹃为材料,接种4种(TY02、TY21、TY29、TY35)杜鹃花类菌根(ERM)真菌,以不接种处理为对照(CK),进行干旱胁迫,之后再复水,研究接种ERM真菌桃叶杜鹃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渗透调节物质、SOD活性、MDA含量、光合色素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ERM真菌能有效提高桃叶杜鹃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叶片水分饱和亏缺,在第15天接种TY29处理桃叶杜鹃叶片的含水量较对照增加了91.62%,复水后,接种TY35处理桃叶杜鹃叶片相对含水量最高,较对照提高了154.6%;接种ERM能显著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洪文君 王盼 刘强 庄雪影
干旱是杜鹃花迁地保育与园林应用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本文比较研究了干旱胁迫对2种毛棉杜鹃菌根化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接种菌剂处理组幼苗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加幅度均小于非接菌的对照组;接菌组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各接菌处理组间的叶绿素含量差异不大。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内生真菌可促进毛棉杜鹃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接种PhiAlocePhAlA fortinii菌的毛棉杜鹃幼苗的耐旱性优于接种AsPergillus syDowii菌。
关键词:
毛棉杜鹃 干旱 接菌苗 生理响应 耐旱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晓宁 赵冰 刘旭梅 黄文梅
杜鹃花Rhododendron抗旱性较差,限制了它们在北方干旱地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杜鹃花的抗旱性可为它们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西洋杜鹃‘蓝茵’Rh.‘Lan Yin’‘国旗红’Rh.‘Quoqihong’‘爱丁堡’Rh.‘Aidingbao’‘粉珍珠’Rh.‘Fenzhenzhu’等4个杜鹃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叶片解剖结构及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杜鹃花品种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筛选与抗旱性关联较大的叶片解剖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4个
关键词:
植物学 杜鹃花 干旱胁迫 抗旱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娟 黄丽华 陈训
为提高杜鹃的抗旱性,通过对西鹃和毛鹃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土壤干旱胁迫下杜鹃的生理响应机制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杜鹃的抗旱性。结果表明:西鹃和毛鹃的叶片含水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细胞膜透性逐渐上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西鹃丙二醛含量上升,而毛鹃丙二醛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西鹃的抗旱性大于毛鹃。
关键词:
西鹃 毛鹃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综合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松 欧静 田奥 李苇洁 林世成 王洪飞 周玉梅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下马缨杜鹃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为马缨杜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抗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马缨杜鹃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法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80%~100%(CK),60%~80%(FC_(60))、40%~60%(FC_(40))、30%~40%(FC_(30))、20%~30%(FC_(20))、10%~20%(FC_(10))〕对马缨杜鹃幼苗株高、地径、叶片生长指标(芽长、新叶数、单叶面积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等)和光合指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净光合速率等)的影响,确定不同指标的关键土壤含水量阈值,揭示其抗旱能力和适应机制。【结果】干旱胁迫下株高相对生长量为25.68%~49.86%,各处理均低于CK,呈先降后升再降趋势;FC_(60)显著高于FC_(40)、FC_(20)和FC_(10),FC_(40)显著低于FC_(30),FC_(10)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地径相对生长量为8.92%~13.03%,呈先升后降趋势,FC_(60)最大,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二者与土壤含水量回归关系未达显著水平。叶片各生长指标依次为芽长0.63~4.60 cm,新叶数8.82~21.86片,落叶数2.00~4.36片,总叶数21.36~34.36片,单叶面积25.33~70.42 cm~(2),随干旱胁迫加剧芽长和新叶数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FC_(60)均显著高于FC_(30)、FC_(20)和FC_(10);落叶数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FC_(20)、FC_(10)显著大于CK;总叶数呈先升后降趋势,FC_(60)显著高于FC_(10);单叶面积呈下降趋势,CK显著高于其余处理,FC_(60)显著高于除FC_(40)外的其余处理,FC_(40)显著高于FC_(20)和FC_(10);除叶片相对含水量外,其余生长指标均与土壤含水量回归关系显著;芽长及新叶率最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5.97%及25.18%,土壤干旱缓冲阈值分别为16.30%~32.78%及15.08%~32.78%。不同干旱胁迫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蒸腾速率依次为0.99~2.15 mg/g、0.12~0.13 mg/g和0.45~1.51 mmol/(m~(2)·s),且差异显著;气孔导度为0.01~0.03 mmol/(m~(2)·s)和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拟合关系显著,其中蒸腾速率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0.09%,土壤干旱缓冲阈值为27.40%~32.78%。【结论】在干旱持续增加的环境中,马缨杜鹃主要通过改变叶片形态指标及蒸腾速率适应胁迫。
关键词:
干旱胁迫 马缨杜鹃 生长指标 光合特征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宇 何天友 陈凌艳 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采用ISSR标记对11个比利时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栽培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采用13条引物共获得多态性位点106个.POP-GENE 32软件分析结果表明,11个品种(系)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564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207,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742,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5.48%,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利用6个标记产生的8个多态位点绘制了11个栽培品种(系)计算机化的ISSR指纹图谱,结果表明,ISSR标记可用于区分比利时杜鹃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承玲 陈训 高贵龙
对土壤持续干旱条件下3种野生高山杜鹃幼苗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和质膜相对透性进行测定,研究3种高山杜鹃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时间的延长,除了大白杜鹃叶片POD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外,3种高山杜鹃的保护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SOD活性与其他2种杜鹃差异显著(P<0.05),POD活性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除大白杜鹃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外,3种高山杜鹃的渗透调节物质都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脯氨酸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显著差异(P<0.0...
关键词:
高山杜鹃 持续干旱 生理响应 抗旱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宇 何天友 陈凌艳 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以西洋杜鹃铁红、粉红、梅红、普红4个品种(系)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在38℃/28℃和43℃/32℃(昼/夜)胁迫4 d后转入25℃/22℃(昼/夜)恢复,研究不同高温对西洋杜鹃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加重了光合作用光抑制,4个品种(系)的净光合速率(Pn)都下降,气孔导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均显著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均显著升高;蒸腾速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则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非气孔因素是导致西洋杜鹃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因素.4个品种(系)之间对高温胁迫的反应存在差异.铁红受高温的影响相对较小,Pn在4个品种(系)中的下降幅度最小;而普红Pn...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陶巧静 吴月燕 付涛 项锡娜 李波
【目的】西洋杜鹃属弱光植物,研究其耐受弱光的能力,得到适合其生长的光照强度,可为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西洋杜鹃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低光照强度(16 000,12 000,8 000,4 000和500 lx)处理对其生长状态、生理生化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不同光照强度处理的西洋杜鹃叶片数、开花数均有所增加,但光照强度越弱,增加数量越少;叶片颜色、形状随光照强度降低而出现失绿变红,叶缘皱缩枯萎等现象,在光强12 000 lx下,杜鹃的生长状况最好。当光强高于8 000 lx时,叶绿素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光强低于8 000 lx的处理叶绿素含...
关键词:
西洋杜鹃 弱光胁迫 生理特性 超微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荣建 欧静 王丽娟 龙海燕 熊贤荣
比较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接种4种ERM真菌对桃叶杜鹃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ERM真菌均能显著促进桃叶杜鹃幼苗的生长,提高桃叶杜鹃在水分胁迫下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对照不接菌处理表现出较好的抗旱能力;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接菌组比对照(CK)能合成更多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来维持桃叶杜鹃细胞的渗透压平衡;接菌组较CK有效提高水分胁迫下桃叶杜鹃SOD、POD、CAT保护酶活性;接菌组显著降低水分胁迫下MDA含量生成,接菌与不接菌处理差异显著;ERM真菌能有效增强桃叶杜鹃的抗旱能力,以
关键词:
桃叶杜鹃 ERM 水分胁迫 生理响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月燕 明萌 何静雯 卢丹 沈梓力 邱甜 吴燕燕 谢晓鸿
为探索杜鹃抗寒的分子机制,筛选抗寒相关基因,利用人工模拟低温,以杜鹃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繁景-6℃(T)处理和25℃(CK)对照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数据从头组装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组装得到Unigenes序列122 654个,功能注释结果显示,有大量Unigenes可以注释到基因本体(GO)和蛋白质直系同源数据库(COG)等数据库上,部分Unigenes无匹配信息,可能为杜鹃特有的基因序列。按GO功能分类,繁景杜鹃中的Unigenes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以及生物学过程3类,包括51个分支,其中有大
关键词:
杜鹃 低温胁迫 转录组 抗寒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宁丽华 张大勇 刘佳 何晓兰 万群 徐照龙 黄益洪 邵宏波
【目的】研究耐盐栽培大豆和盐敏感栽培大豆对盐胁迫的响应,特别是盐胁迫对大豆幼苗光合特性、离子含量及Na~+动态平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比较盐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的响应差异,揭示不同基因型大豆耐盐机制,为大豆栽培管理、耐盐品种的选育及人工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耐盐栽培大豆(Y8D6008、Y8D6013)和盐敏感栽培大豆(Y8D6132、Y8D6136)为材料,选取长势一致的大豆幼苗于1/2×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待第一片复叶完全展开时,营养液中加入Na Cl,每天递增50 mmol·l~(-1)到达处理浓度150 mmol·l~(-1),处理持续7 D。以不加Na Cl的1/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国骄 王嘉宇 马殿荣 苗微 赵明辉 陈温福
【目的】从孕穗期到抽穗开花是水稻对温度最为敏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低温冷害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水稻生长和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探明水稻耐冷生理机制,将为东北水稻生产提供重要保障。探索耐冷性不同的杂草稻和栽培稻在冷水胁迫下开花期剑叶的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耐冷性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冷性强的杂草稻WR03-45、栽培稻丽江新团黑谷和冷敏感的杂草稻WR03-26、栽培稻秀子糯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根据剑叶叶枕距判断主穗进入孕穗期的时间,于孕穗期在冷水池中进行低温处理,未经冷水处理的参试材料作为对照。在开花期,剪取参试材料的剑叶保存于-85℃的超...
关键词:
水稻 抗氧化防御系统 冷水胁迫 活性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