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1)
2023(6393)
2022(5304)
2021(4675)
2020(3771)
2019(8117)
2018(7845)
2017(14596)
2016(7369)
2015(8225)
2014(7880)
2013(7848)
2012(7584)
2011(7219)
2010(7626)
2009(7388)
2008(7102)
2007(6599)
2006(6194)
2005(5650)
作者
(22462)
(18878)
(18674)
(17797)
(12107)
(8797)
(8329)
(7211)
(7140)
(6569)
(6552)
(6287)
(6108)
(6105)
(5875)
(5786)
(5511)
(5449)
(5394)
(4971)
(4970)
(4460)
(4408)
(4400)
(4263)
(4193)
(4032)
(3934)
(3809)
(3620)
学科
(58460)
经济(58434)
管理(26564)
(23501)
(21560)
企业(21560)
地方(16585)
方法(15891)
数学(13283)
数学方法(13198)
地方经济(12386)
中国(12025)
(11917)
技术(11497)
业经(11044)
技术管理(8993)
(7615)
(7359)
(6990)
金融(6990)
环境(6970)
(6895)
经济学(6846)
理论(6835)
(6673)
(6586)
银行(6574)
产业(6520)
(6439)
(6423)
机构
大学(119974)
学院(119719)
(63703)
经济(62708)
管理(45565)
研究(44382)
理学(38379)
理学院(37957)
管理学(37559)
管理学院(37298)
中国(32691)
(25857)
(23945)
科学(23894)
(21771)
经济学(21438)
财经(20516)
研究所(19500)
经济学院(18925)
中心(18661)
(18506)
(18465)
(15553)
(15228)
北京(15145)
师范(15122)
财经大学(14939)
(14526)
(13642)
科学院(13339)
基金
项目(73309)
科学(59226)
研究(55171)
基金(53894)
(45966)
国家(45632)
科学基金(39960)
社会(39122)
社会科(37313)
社会科学(37304)
(28947)
基金项目(27655)
教育(24034)
(22819)
自然(22738)
自然科(22260)
自然科学(22253)
自然科学基金(21862)
资助(21183)
编号(20080)
(17924)
(17738)
国家社会(17244)
创新(17095)
重点(16615)
成果(16599)
(15799)
发展(15250)
(15113)
(15049)
期刊
(78679)
经济(78679)
研究(42096)
中国(23230)
管理(20860)
(19418)
科学(14910)
学报(14559)
经济研究(14142)
(12243)
技术(11855)
财经(11623)
(11484)
金融(11484)
大学(11411)
学学(10743)
业经(10331)
(10320)
教育(9922)
问题(9812)
技术经济(9094)
农业(8044)
(7345)
统计(7105)
(7032)
世界(6871)
国际(6439)
商业(6433)
经济管理(6336)
经济问题(6229)
共检索到192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迈克·E.波特  郑海燕  罗燕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廷惠  
新古典经济学视野内的完全竞争,由于排斥了时间、知识和人类行动因素,成为缺乏争胜竞争活动的抽象概念和理想状态。市场过程理论则将竞争理解为一个争胜动态过程,特别关注过程竞争发现知识的功能,强调过程竞争内生各种竞争活动的动态效率特征。在过程竞争看来,包括广告、产品差异、市场势力等被新古典经济学贴上不完全竞争或垄断标签的活动,实际上都是有效率的争胜竞争形式。市场过程内生的垄断具有效率特征,不应该成为反垄断的对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余栋  李宏瑾  
美国供给学派具有强烈的政策含义,但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就其政策主张背后的理论而言,实际上是秉承了源自"看不见的手"为资源配置核心与决定性机制的自由主义传统。美国供给学派的理论基础似乎仅仅有拉弗曲线(Laffer Curve)。Kydland和Prescott(1982)在完全竞争微观研究框架基础上对宏观经济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符正平  
比较优势论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波特教授在80年代发表了其著名的三部曲,《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理论。(一)竞争优势的背景与内涵哈佛大学商学...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柏  
本文从经济学界的世纪大辩论开始,阐述了经济社会学看待经济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立场,并把它与新结构经济学进行比较,重点讲述比较优势与市场两个概念,进而延伸至关于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讨论。为了从社会学的角度讨论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社会嵌入和社会建构,本文从法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比较政治经济学、跨学科的发展主义文献、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社会学,以及政治经济学这5个方面的文献梳理了现在中国的经济转型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面临的挑战。本文着重关心的是从这5个文献的视角来看,目前中国经济学界关于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辩论到底意味着什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金碚  
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即逐步放松假设条件的逻辑框架。对竞争力可以不同的假设条件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可以对竞争力研究做出贡献,但由于各分支学科的假设前提和分析工具不同,所以,所关注的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也有一定的区别。竞争力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竞争力理论经济学、竞争力应用经济学和竞争力研究。在抽象层次上的研究主要运用理论经济学的逻辑方法,而当进入较具体层次的研究领域,则越来越倾向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结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伟  唐国琼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企业竞争力,认为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和内涵涉及到早期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的相关内容。早期经济学的劳动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没有直接研究企业竞争力,但有许多思想涉及到了竞争力的来源。现代企业理论中的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等,对企业竞争力的解释试图以制度、资源、能力及知识等角度为逻辑分析起点,开创了研究企业竞争能力的新视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卫  王聪  
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资开放,银行业的竞争格局面临重塑。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竞争态势,揭示了中外银行业竞争格局异同的深层文化因素和外部性理论的起源及其在金融产业经济中的发展过程,提出外部性理论演进对中国银行业竞争的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鸿雁  
以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运用系统经济学理论,本文首先将合作竞争划分为经济系统的低层次竞争和高层次合作两个层次,然后深入分析合作竞争的资源整合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资源位"概念进一步从哲理和数理两个层次构建合作竞争的理论模型,从而完成关于合作竞争内在机制的定性分析和合作竞争资源整合的定量描述,具体的模型包括竞争排斥模型、合作代替竞争排斥模型以及合作竞争的数理特征模型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文全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经营方式 ,在流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人们很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这种经营方式具有如此强的生命力。本文运用规模经济理论、信息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理论的有关方法和结论尝试着这么做 ,认识到连锁经营有效解决了流通领域追求规模经济的特殊性问题 ;连锁经营是一种有效降低不确定性的组织设计 ;连锁经营有效降低了交易费用从而实现了对市场的替代 ;连锁经营从产权角度刺激了各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因此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 ,相比别的经营形式 ,连锁经营更具有竞争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钟笑寒  
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产业组织经济学模型来讨论中国分权化改革过程中地区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的经济后果。本文发现,相对于国家垄断而言,在规模报酬递减的技术下,地区竞争一般会带来社会福利的提高;而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技术下,地区竞争更有可能降低了社会福利。而地方保护主义会削弱甚至逆转地区竞争相对于国家垄断的效率优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费方域  闫自信  
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备海量数据规模、快速数据流转、多样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等特征"[1]。近年来,数字经济快速崛起,数据作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日渐凸显。随着企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怡  
对竞争的理解是贯穿经济思想发展史的核心内容,但经济学家对于竞争的理解却存在很大的分歧,大致说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竞争作静态的均衡分析;另一类则将竞争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说明演化经济学对竞争力的解释,对纳尔逊和温特为代表的变异-选择理论的三个方面进行动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