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0)
- 2023(6892)
- 2022(5696)
- 2021(5264)
- 2020(4473)
- 2019(9618)
- 2018(9880)
- 2017(18054)
- 2016(10111)
- 2015(11437)
- 2014(10907)
- 2013(10390)
- 2012(9007)
- 2011(8123)
- 2010(8310)
- 2009(7643)
- 2008(7168)
- 2007(6240)
- 2006(5341)
- 2005(4529)
- 学科
- 济(30356)
- 经济(30316)
- 管理(25371)
- 业(23804)
- 企(19663)
- 企业(19663)
- 方法(12422)
- 农(10840)
- 数学(10329)
- 数学方法(10139)
- 中国(9918)
- 理论(8753)
- 业经(8225)
- 教学(7655)
- 贸(7525)
- 贸易(7520)
- 财(7458)
- 教育(7385)
- 易(7270)
- 学(7242)
- 农业(7032)
- 地方(6371)
- 制(6081)
- 技术(5489)
- 和(5367)
- 学法(4959)
- 教学法(4959)
- 划(4853)
- 银(4768)
- 银行(4736)
- 机构
- 学院(132870)
- 大学(127485)
- 管理(44925)
- 研究(44350)
- 济(43166)
- 经济(41959)
- 理学(38749)
- 理学院(38279)
- 管理学(37164)
- 管理学院(36974)
- 中国(30912)
- 科学(30392)
- 京(26937)
- 农(26464)
- 所(23519)
- 业大(22731)
- 研究所(21663)
- 农业(20886)
- 江(20658)
- 财(19946)
- 中心(19462)
- 技术(19245)
- 范(18981)
- 师范(18767)
- 州(16918)
- 北京(16789)
- 院(16666)
- 财经(15908)
- 职业(15122)
- 省(14881)
- 基金
- 项目(91015)
- 科学(68787)
- 研究(66137)
- 基金(60725)
- 家(55008)
- 国家(54518)
- 科学基金(44718)
- 省(39143)
- 社会(37985)
- 社会科(35748)
- 社会科学(35736)
- 教育(33116)
- 划(32656)
- 基金项目(31734)
- 自然(29864)
- 自然科(29190)
- 自然科学(29179)
- 编号(28971)
- 自然科学基金(28600)
- 资助(24994)
- 成果(23167)
- 课题(21513)
- 重点(21505)
- 发(20024)
- 创(19965)
- 部(18504)
- 创新(18468)
- 年(18443)
- 计划(17871)
- 科研(17524)
共检索到193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磊 刘国杰 王立军 蒋瑞山 刘旭东 王世生 张启森
以不同主枝数量的篱壁式栽培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该条件下树冠内光照分布及其与果实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主枝数量的增加,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区域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而大于85%的区域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主枝数为16~18个的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为30%~85%的(为优质光照)区域比例最高达到77%。60%~85%区域内果实单果重、可溶性糖及果皮花青苷含量均达较高水平,故该相对光照强度对果实品质形成最有利,30%~60%区域次之;相对光照强度≥85%的区域内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内在品质好,但果皮花青苷含量低(为60%~85%区域的75.6%,)。果实主要集中在相对光照小于85%区域内,30...
关键词:
苹果 树冠 篱壁式 果实品质 光照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凤梨 王飞 魏钦平 王小伟 张强
【目的】研究桃树开心形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的关系。【方法】以5年生晚蜜为试材,以树干为中心,用竹竿将树冠分成不同层次、方位的50cm×50cm×50cm的立方体,在生长时期测量不同部位相对光照强度,成熟期测量不同部位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桃树开心形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随树冠由外到内、由上到下逐渐递减;在第一次叶幕形成和最终叶幕形成的两个不同时期,不同相对光照强度的树冠体积占整个树冠体积的比例差异显著,小于30%的分别占7.71%、47.91%,大于80%的分别占27.7%、3.13%;果实主要集中分布在树冠上、中部1.5~3.0m。回归方程解析得出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相对光照...
关键词:
桃 开心形 相对光照强度 品质 冠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崴 郑立华 李民赞 孙红 杨玮
为给果园精细管理中果树修枝整形、果实品质评价以及果实产量估算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以果园自然开心形苹果树为研究对象,基于果树三维点云结构,进行果树冠层空间光照分布建模研究。用三维点云重构技术和点云分割技术获取果树不同高度的点云分层,分别使用像素占比和Graham扫描算法计算各高度点云分层垂直投影的有效投影面积和占地面积及有效叶面积指数。以果树冠层不同高度层的有效叶面积指数为自变量,对不同高度层平均相对光照强度进行线性回归,获得果树冠层光照分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果树冠层光照分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丙智 阮班录 君广仁 张林森 车玉红 高建军
以10年生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程度改形对树体光合能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形后随每hm2留枝量的减少,光合作用加强,净光合速率提高,净光合产量增加,果实品质提高;但改形过重,留枝量过少,净光合产量有下降趋势,果实品质提高不明显。对间伐果园,改形以隔2株伐1株,抬干60~80cm,每株留枝量650~700最好;对不间伐果园,以抬干80~100cm,每株留枝量350~550为佳。冬剪改形后留枝量以60万~90万/hm2较为适宜。
关键词:
苹果 树形改造 光合能力 果实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琪 张东东 储宝华 邹养军
[目的]研究沼渣对红富士苹果树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产量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陕西洛川红富士苹果优质绿色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3年生盛果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设置平施沼渣(沼渣施用量为40kg/株,施用时将沼渣均匀平施在距离树体1.5 m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沟施沼渣(沼渣施用量为40 kg/株,施用时在距离树体1.5 m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挖长1.5 m、宽15 cm、深20 cm的条状沟,将沼渣均匀施入后覆土)2个处理,以单施化肥(沟施复合肥,施用量为4 kg/株)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苹果树叶片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果实产量、品质以及土壤pH值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平施沼渣和沟施沼渣处理苹果树叶片的厚度、干鲜质量、叶面积、净光合速率、总叶绿素以及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沟施沼渣处理以上指标均最高,且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P平施沼渣>单施化肥,且3个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各处理间苹果果实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沟施沼渣处理以上指标均最高。3个处理中,沟施沼渣处理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最高,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33.7%,46.8%,64.4%,19.2%,516.6%,334.7%,68.6%,而pH值较单施化肥处理降低了7.1%。[结论]沟施沼渣可以显著促进苹果树生长发育,提高苹果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以及果实品质和产量,增加土壤养分,可以在陕西洛川苹果产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沼渣 苹果生长 果实品质 土壤养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渤海 范崇辉 李国栋 张军科 韩明玉
【目的】探讨陕西渭北苹果产区红富士苹果树改形过程中,不同树形的光照分布及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为红富士苹果改良筛选优质树形。【方法】试验以13年生改良的自由纺锤形、小冠疏层形和中干开心形红富士果树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树形冠层的光照分布、果实产量和相关品质指标。【结果】自由纺锤形、小冠疏层形和中干开心形3种树形无效光区占整个树冠的比例分别为30.16%,26.54%和24.38%,单株产量分别为34.2,37.5和40.7 kg,其中中干开心形树冠的无效光区最低,其产量较自由纺锤形和小冠疏层形高19.0%和8.5%,且其果实单果质量、果面着色指数、花青苷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自由纺锤形和小冠疏...
关键词:
红富士 果树树形 光照分布 产量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民吉 张强 李兴亮 周贝贝 孙健 张军科 魏钦平
【目的】探讨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幼树生长、早果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苹果矮化砧木的评价、筛选和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建议。【方法】以2009年春季定植的3年根1年干的矮化中间苹果成品苗(宫藤富士/SH1、SH3、SH6、SH9和SH40/平邑甜茶)为试材,株行距为1.5 m×5.0 m,细纺锤整形修剪,栽植第2年开始,连续6年调查分析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SH6树体最小,树体干周粗度显著小于其他系号,SH3和SH40的干周粗度显著大于其他系号;SH...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强 魏钦平 刘松忠 王小伟 尚志华 路瑾瑾
【目的】研究高纺锤形SH6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幼树至结果初期树体结构和产量的形成动态,为苹果矮砧树整形修剪和早果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应用依据。【方法】以2005年春季栽植的矮化中间砧富士(宫藤富士/SH6/八棱海棠)苹果为试材,2006—2011年连续6年调查树体生长、枝类组成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变化。【结果】4年生前,树体高度和干周粗度增加迅速,第4年树高和覆盖率分别为3.05 m和33.64%;第2—7年间总枝量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4年和6年生平均枝条总量分别为26.54×104条/hm2和45.74×104条/hm2;优质短枝以种植后第3和4年间增加最多,随着树龄的增长和结果,不同类型枝条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亮 郭小平 毕华兴 代巍 史小丽
【目的】探讨苹果树群体在生长过程中冠层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方法】以山西省吉县东城乡3~20年生富士苹果树为试材,每种树龄群体选择12株样树,使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对其叶面积指数(LAI)、冠层开度(DIFN)、平均叶倾角(MTA)、消光系数(K)等冠层参数进行测算,同时测定干周粗、树高、冠幅、枝下高、冠高和郁闭度等果树形态指标,然后对不同树龄富士苹果树群体的冠层参数及其形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树龄的增加,苹果树群体的DIFN不断减小,从0.89下降到0.09;LAI逐渐增加,从0.29增加到3.54;MTA的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8和12年生的苹果树群体MTA又呈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燕 温志静 魏婵婵 楚克欢 梁俊
【目的】研究苹果树进入休眠期前的碳代谢规律,探讨碳代谢与进入休眠的关系。【方法】以富士苹果树1年生枝为试材,分析其韧皮部、木质部和芽中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蔗糖和淀粉的含量及其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休眠期的推进,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在果树不同部位的分布为韧皮部>芽>木质部,且任意两者糖组分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进入休眠期前,果树木质部中淀粉含量不断积累,其他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不大,在休眠期之后,木质部中淀粉与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56*)。树体进入休眠期前后,芽中...
关键词:
富士苹果树 休眠期前 枝条 芽 碳代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聚金 陈香玲 孙权 包心茹 张红艳 徐娟 柴利军 邓秀新 叶俊丽
以沃柑树冠内膛遮阴果实和树冠外围光照充足果实为试材,对比分析了不同光照条件对果实外观色泽及内在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显示:与光照充足的沃柑果实相比,遮阴的沃柑果实呈现更深的橙红色,其果皮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了2.87倍,其中主要呈色色素β-柠乌素(红色)和9-顺式紫黄质(橙黄色)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6.93倍和6.47倍;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发现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主要结构基因均在遮阴果实中显著上调表达,其中β-柠乌素合成关键基因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4b)的表达量增加了11.78倍。结果表明,遮阴可以通过诱导沃柑果皮中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来促进果皮中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最终使沃柑果皮呈现深橙红色;与光照充足的沃柑果实相比,遮阴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以及有机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均显著降低,表明光照条件影响了果实的内在品质。
关键词:
光照 遮阴 沃柑 果实品质 类胡萝卜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社妮 白岗栓 李明霞 耿桂俊
为探寻更新修剪对衰老期‘富士’苹果枝条生长及树冠结构的影响,以长放修剪为对照,测定了枝条生长动态、树冠结构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不同修剪的发育枝和果台副梢生长动态均为单峰曲线。更新修剪的发育枝长度和粗度分别增加了63.92%和20.93%,果台副梢分别增加了51.14%和9.76%;相同树冠体积徒长枝,长、中枝和营养枝的数量分别增加了132.93%、82.59%、54.47%和76.84%,短枝、叶丛枝和结果枝分别降低了28.84%、31.57%和22.64%;单株树冠体积缩小了14.53%,枝条总量降低了27.82%;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和消光系数分别提高了9.64%、153.2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尚志华 魏钦平 孙丽珠 王小伟 张强 付立华
【目的】研究富士苹果改良高干开心形树冠郁闭的评判参数,为苹果郁闭园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年生改良高干开心形富士苹果为材料,以树干为中心,将树冠分成不同层次、方位的50cm×50cm×50cm的立方体,在生长期测量树冠不同层次、部位的相对光照强度、不同枝(梢)类型的数量和比例、果实产量和品质分布。【结果】改良高干开心形树冠的相对光照强度呈伞形,并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垂直方向从下到上逐渐增大,水平方向外围>中部>内膛;树冠2.5m高度以下层次的相对光照强度均小于31.48%;6月份叶幕形成阶段,50%;果实主要集中在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民吉 张强 李兴亮 周贝贝 杨雨璋 周佳 张军科 魏钦平
【目的】探讨矮化中间砧‘富士’(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苹果3种不同树形(自由纺锤形、V字形和篱壁形)的树体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差异,为矮化中间砧苹果的早果、优质最佳树形选择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0年春季定植的3年根1年干SH6矮化中间砧‘富士’成品苗(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为试材,单位面积种植株数相同,分别为自由纺锤形(2 m×4.5 m)、V字形(1.5 m×6 m)和篱壁形(3 m×3 m)3种方式建园,自栽植后分别采用相应的树形修剪方法,连续6年调查不同树形SH6矮化中间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天龙 李慧奇 宁瑞渊 刘博文 张满让
【目的】探究在野外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嘎啦和富士苹果树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AMF促进苹果树体生长及提升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自根砧为T337的嘎啦和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在根系生长高峰期和幼果期接种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以未接种菌剂为对照,研究在野外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对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营养元素(N、P、K)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在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对嘎啦和富士的接种效果较好,接种后富士根系的菌根侵染率较嘎啦根系显著提高25.49%。与对照相比,接种AMF处理嘎啦和富士苹果树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5.62%和8.12%,营养元素N、P、K含量分别提高5.13%,8.27%,16.9%和5.36%,5.11%,16.79%,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12.12%,7.69%,17.3%和16.67%,15.62%,31.14%,果实的单果质量、红色饱和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8.12%,6.17%,16.24%,5.92%和9.10%,6.18%,6.20%,7.48%,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分别降低7.89%和11.76%。【结论】在野外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与嘎啦和富士苹果树可以形成共生体,促进了嘎啦和富士苹果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提高。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苹果树 果实品质 果树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