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7)
2023(4847)
2022(4390)
2021(3951)
2020(3674)
2019(8831)
2018(8787)
2017(17251)
2016(9625)
2015(11107)
2014(11532)
2013(11593)
2012(11069)
2011(10054)
2010(10185)
2009(9689)
2008(9852)
2007(9140)
2006(7700)
2005(6891)
作者
(30126)
(25446)
(25237)
(24287)
(15889)
(12204)
(11690)
(10063)
(9394)
(8950)
(8506)
(8445)
(8226)
(8059)
(7966)
(7956)
(7903)
(7494)
(7304)
(7246)
(6453)
(6284)
(6238)
(5786)
(5738)
(5731)
(5601)
(5575)
(5161)
(5132)
学科
(43098)
经济(43062)
(26073)
管理(25949)
方法(23228)
数学(21017)
数学方法(20844)
(20371)
企业(20371)
(12029)
(11005)
中国(9870)
(9286)
(8348)
贸易(8348)
地方(8132)
(8091)
农业(7837)
(7681)
业经(7654)
(6926)
财务(6909)
财务管理(6887)
(6620)
企业财务(6483)
(6236)
银行(6214)
理论(5962)
(5877)
金融(5875)
机构
大学(148039)
学院(146642)
(60483)
经济(59147)
管理(55718)
研究(48794)
理学(48021)
理学院(47483)
管理学(46591)
管理学院(46321)
中国(36636)
科学(31354)
(31095)
(29092)
(27126)
(25906)
业大(24515)
研究所(23672)
中心(23243)
农业(23206)
(22258)
财经(21902)
(19766)
北京(19533)
经济学(18972)
(18819)
师范(18593)
(17522)
经济学院(17391)
(16851)
基金
项目(95888)
科学(74022)
基金(68655)
研究(67865)
(60266)
国家(59787)
科学基金(50132)
社会(41539)
社会科(39332)
社会科学(39314)
(37864)
基金项目(36772)
自然(33161)
自然科(32376)
自然科学(32364)
(32134)
教育(31978)
自然科学基金(31794)
资助(28741)
编号(28104)
成果(23108)
重点(21800)
(21705)
(20538)
(19389)
课题(19186)
科研(18974)
计划(18333)
教育部(18200)
创新(18186)
期刊
(63667)
经济(63667)
研究(39524)
中国(26116)
(25836)
学报(25429)
科学(22198)
(21937)
大学(18585)
管理(17983)
学学(17574)
农业(17046)
教育(13576)
技术(13463)
(12016)
金融(12016)
财经(10923)
业经(10422)
经济研究(10136)
(9351)
(9346)
问题(9104)
技术经济(8153)
(7895)
统计(7715)
理论(7522)
(7126)
商业(7067)
实践(6855)
(6855)
共检索到208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阔   刘洪杰   李建平   刘树腾   李绍波   徐硕  
针对苹果采后管道输送过程中果实碰撞损伤较大的问题,对苹果在输送管道内下落的运动规律及管道输送装置最优参数组合进行研究。应用Ansys Workbench LS-DYNA软件进行苹果下落动力学仿真分析,并建立苹果在输送管道内下落的动力学模型,理论分析与仿真模拟相结合探究苹果在管道内的运动规律;以输送管道曲率半径、苹果果径和缓冲材料类型为因素,以苹果与果筐碰撞时的等效应力为试验指标,进行单因素仿真试验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获得管道输送装置最优参数组合;应用对标试验对苹果输送过程仿真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输送管道曲率半径的增大,苹果与果筐碰撞位置越靠近筐底,苹果与果筐碰撞时的等效应力逐渐增大;随着苹果果径的增大,苹果与果筐碰撞时的等效应力逐渐增大;缓冲材料对缓冲效果的影响顺序为,珍珠棉>EVA泡棉>保温保湿带>气泡膜>瓦楞纸衬垫。正交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响应值影响均显著,显著程度由大到小为输送管道曲率半径>缓冲材料类型>苹果果径。当苹果果径为75 mm时管道输送装置最优参数组合为输送管道曲率半径200 cm、缓冲材料为珍珠棉,苹果与果筐撞击时的等效应力最小为26.48 kPa,管道输送装置对苹果保护作用最好。建立的苹果管道下落模型能准确模拟苹果下落的真实过程,可为设计与优化苹果管道输送装置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  陈春皓  李建平  张阔  
针对苹果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撞击损伤问题,对管道气力输送装置的参数组合进行研究。以输送管道内径、管型和进风口风速为影响因素,以苹果迎风面风速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确定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规律;基于单因素仿真结果利用多因素仿真试验获得最优输送参数组合,通过验证试验检验最优组合的可靠性。单因素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管道内径分别为88、96、104、112和120 mm时,随着输送管道内径的增大,苹果迎风面风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管型对苹果迎风面风速大小影响的排序为,下圆弧管>螺旋管>S型管>上圆弧管>反S型管;当进风风速分别为14.07、15.83、17.59、19.35和21.11 m/s时,随着进风风速的增大,苹果迎风面风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多因素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最优输送参数组合为,管道内径112 mm、下圆弧型管型、进风风速19.35 m/s,此时苹果迎风面风速为18.46 m/s。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最优输送参数组合的管道气力输送装置输送苹果时苹果损伤率为14%,苹果损伤面积0~14.82 mm~2,损伤体积0~23.84 mm~3,86%的苹果为一等及以上果,14%的苹果为二等果。管道气力输送装置可有效降低苹果采摘后落入果筐时的损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长生  
针对当前邮电局对许多单位的报纸信函文件仅送至单位的收发室,然后由收发室分拣后再用人工传达,不能快速高效地满足工作需要的现状。从气力输送角度出发,对收发室分拣后的报纸文件采用管道气力输送装置,并采用编程实现自动控制,完全可以高效地在本单位各部门之间的送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祥辉  王昕  张文杰  史明明  魏宏安  
针对国内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纵向尺寸较大、田间作业掉头不灵活、通过性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对4U-1400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分离输送装置进行参数分析。主要对该分离输送装置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并通过田间试验进行验证。田间试验过程发现,当二级土薯分离输送装置刮板高度≥60mm,输送速度为0.8~1.0m/s,倾斜角度≤36°时,薯块输送较平稳,不易伤薯且土薯分离效果较好。该分离输送装置集土薯分离功能和大倾角薯块输送功能于一体,整机结构紧凑。该收获机薯块装袋作业适应于土质疏松、无板结的旱地(覆膜)种植马铃薯的收获;当土壤湿度较大、结块严重时,亦可将薯块集中堆放(液压操纵)或条铺于地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雨程  王树才  
针对国产鸡蛋质量大小分级生产线效率低、破损率大的问题,设计1种鸡蛋质量大小分级生产线过渡输送装置,它能将鸡蛋从称质量后的6排转化为单排并运输到分级执行装置,并将鸡蛋从长轴水平位置翻转成长轴铅垂位置,以便装盘时鸡蛋钝端朝上。利用Solidworks建立完整的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模型对过渡输送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采用解析法对装置执行机构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以及与偏心链轮传动机构速度的匹配进行分析;建立主、从动链轮瞬时传动比与主动链轮转角的关系方程并使用Matlab对其求解,获得执行机构与传动机构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素梅  林金国  
对现有的竹筒支架进行改进设计,开发一种既可储放竹筒又可进行自动输送的装置,将竹筒逐根输送到破竹机或展平机等后续加工设备的接料装置上.采用制作的手摇式装置进行试验,确定了排列倾斜角度为4°~6°,分隔轮的辐条长度约等于竹筒直径,得到分隔轮转速和电机功率的计算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素梅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单源载热体(导热油加热,水冷却)和双源载热体(热油和蒸汽同时加热,冷油和水同时冷却)的热压板孔道结构分别进行传热仿真分析,得到相应的温度分布云图及热压板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传热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同样条件下用双源载热体把热压板加热到140℃所用的时间比单源载热体少200 s,双源载热体加热热压板板面最大温差1.2℃;双源载热体冷却所用的时间比单源载热体少330 s,板面最大温差2.6℃.表明采用双源载热体产品可达到优等品的生产要求.同时设计了与双源载热体相适应的载热体输送管道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竹青  常近时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混流式水泵水轮机的运行特点,采用内特性解析理论,建立了复杂水力装置系统计入弹性效应的水轮机甩负荷过渡过程的仿真数学模型。采用进程交互法,建立了抽水蓄能电站水轮机工况甩负荷过渡过程的仿真模型。应用该模型,结合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运行实际编制了相应的仿真软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兰君  
气体物质的管道输送属于第五大运输业,当今主要是指天然气管道输送业。由于天然气具有许多与固体、液体物质不同的特点,其输送业的价格形成也具有自己的特点。本文着重探讨天然气管道输送价格确定的经济学原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彩玲  宋建农  王继承  王冲  
以吸盘式精密播种装置为研究对象,应用CFD技术数值模拟吸种盘不同吸孔直径、气源真空度和气吸室形状下气力吸种部件内气流的压力场,并进行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较大的吸孔直径可提高吸种能力,但气吸室内压力呈不均匀分布趋势,影响吸种性能;较大的气源真空度有利于提高吸种能力,且不影响气吸室流场的均匀分布;气吸室形状对吸种能力和吸种均匀性均不造成影响。试验分析与仿真分析结果一致。对于自制吸盘式精密播种装置,播种水稻种子时吸种盘上吸孔孔径2.0 mm左右、真空度为6.7~15.0 kPa时具有较好的吸种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曾明敏  唐美华  张宝剑  李晓璐  陈国松  
用集成了3条并行平面电极的芯片、3D打印模块代替烧杯和USB接口,构建了新型循环伏安分析装置,并用于铁氰化钾的测定,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6.52c+1.58×103,线性相关系数R2=0.996,峰电位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0.5%,分析性能显著优于传统循环伏安分析装置。该装置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最新技术在分析测试领域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发其他实用型的便携式电化学分析装置提供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乌兰图雅  王春光  赵方超  王晓蓉  
针对农业纤维物料螺旋输送装置输送功耗大、效率低的问题,以比能产量和功耗为输送性能的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建立各指标与因素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并以比能产量最大,功耗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影响螺旋输送性能的结构与工作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螺距为300~355mm,螺旋轴转速100~140r/min、喂入量30~70kg/min时,螺旋输送装置能满足较高效率较低能耗输送要求;各因素对比能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喂入量、螺距、螺旋轴转速;影响功耗的主次顺序为:喂入量、螺旋轴转速、螺距;螺旋输送装置优化参数组合为:螺距325mm,螺旋轴转速100r/min,喂入量30kg/min。优化后螺旋输送装置的比能产量为0.084 6kg/W,较优化前提高了4.96%,功耗为439.781W,较优化前降低了2.44%。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清亮  吕忠孝  
参照螺旋搅龙的设计计算方法 ,给出了螺旋弹簧输送装置在垂直向上输送物料时的临界转速、垂直向上分速度和理论生产率的计算公式。试验测定了临界转速和实际生产率 ,并对试验结果和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忠华   刘晓燕  
我国大部分油田采用加热集输方式,能量消耗较大。原油不加热集输技术是油田节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提出原油水力悬浮输送的理念,即使用技术手段将胶凝原油整形为分散颗粒,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借助于水动力实现流态化,并以悬浮状态输送。该文根据原油生产实际,研制了胶凝原油水力悬浮输送模拟实验装置,该装置不仅能服务于多相流方向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本科流体力学开放性实验的开展,还可以进行胶凝原油整形效果和不同条件下水-胶凝原油流动特性等实验研究,助力相关科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彬  张兆国  王圆明  王海翼  庞有伦  张振东  
针对云南黏重板结土壤下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存在的薯土分离效果差、输送分离装置线速度不匹配、薯块抛落高度大等致使明薯率低、伤薯率高的问题,基于"两级输送分离+高频低幅+低位侧铺"的薯土分离工艺,设计了一种适宜黏重板结土壤的马铃薯收获机多级输送分离装置。通过对多级输送分离装置和薯土混合物的运动特征分析,验证了输送分离筛产生"高频低幅"的周期性运动规律,得到薯土混合物随输送分离筛向后运动和抛散分离的临界条件;通过薯块抛落阶段运动学分析,确定了低位缓冲侧铺装置的结构参数。以一级分离筛线速度、二级分离筛线速度和侧输出线速度为试验因素,以含杂率为试验指标进行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一级分离筛线速度为1.70m·s~(-1)、二级分离筛线速度为1.60m·s~(-1)、侧输出线速度为1.00m·s~(-1)时,其含杂率为2.15%,符合参数优化范围,并通过高速摄影技术验证了一级输送分离筛"高频低幅"振动分离段运动特征。各级输送分离筛在优化工作参数下进行田间试验验证,测得明薯率为98.46%,破皮率为1.42%,伤薯率为1.36%,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要求,满足黏重板结土壤条件下马铃薯收获机的作业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