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1)
2023(9726)
2022(8105)
2021(7589)
2020(6109)
2019(13129)
2018(13160)
2017(24904)
2016(13430)
2015(14627)
2014(13917)
2013(13471)
2012(12308)
2011(11325)
2010(11680)
2009(10998)
2008(10353)
2007(9476)
2006(8612)
2005(7519)
作者
(36156)
(30897)
(30459)
(28694)
(18842)
(14763)
(13491)
(11796)
(11492)
(10693)
(10499)
(10204)
(9494)
(9327)
(9296)
(9290)
(9122)
(8826)
(8784)
(8715)
(7739)
(7578)
(7388)
(7135)
(6976)
(6946)
(6893)
(6632)
(6159)
(6117)
学科
(56484)
经济(56442)
(46006)
(40102)
管理(35188)
农业(30695)
(19663)
企业(19663)
地方(18238)
环境(16850)
业经(16754)
方法(15884)
中国(15046)
数学(13687)
数学方法(13557)
(12027)
(11331)
(11056)
(10887)
农业经济(10659)
(9904)
发展(9285)
(9273)
(9184)
农村(9174)
资源(8960)
土地(8823)
(8664)
贸易(8659)
地方经济(8556)
机构
学院(183694)
大学(173868)
(74149)
经济(72531)
管理(69245)
研究(61953)
理学(59598)
理学院(58995)
管理学(57988)
管理学院(57694)
(50201)
中国(48839)
科学(39072)
农业(37884)
(36150)
业大(33860)
(30812)
中心(30515)
(30342)
(29243)
研究所(27826)
(25410)
师范(25223)
财经(23684)
农业大学(23384)
(23233)
经济管理(22144)
(22131)
(21846)
北京(21838)
基金
项目(126456)
科学(99730)
研究(97698)
基金(89258)
(77387)
国家(76603)
科学基金(65721)
社会(62756)
社会科(58947)
社会科学(58933)
(53127)
基金项目(48115)
编号(42806)
(42359)
教育(42191)
自然(39871)
自然科(38658)
自然科学(38647)
自然科学基金(37888)
资助(33664)
成果(32847)
(30570)
(29739)
重点(28719)
课题(28327)
(27035)
(26362)
国家社会(25817)
(25385)
发展(25202)
期刊
(93202)
经济(93202)
(54990)
研究(47944)
中国(41557)
农业(37224)
学报(27481)
科学(26651)
业经(23349)
大学(21506)
(21430)
学学(20458)
教育(19932)
管理(19510)
(18184)
金融(18184)
(17267)
技术(15441)
农业经济(14091)
农村(13806)
(13806)
问题(13392)
资源(12959)
经济研究(11339)
(11268)
财经(10304)
经济问题(10153)
世界(9781)
农村经济(9262)
科技(9092)
共检索到276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宗芳  
农村的生态文明程度是衡量整个国家和民族文明水平的标志之一。农村环境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而农民环境权保护是关系民生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的一件大事,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农民环境权保护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制约农民环境权保护的瓶颈问题,以及破解矛盾的路径依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芳  
在农民的各种权利中环境权是基础性权利,其能否顺利实现关系着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但目前实现农民环境权的形势比较严峻,立法方面重视城市而忽视保护农民的环境权,农村环境执法力度不足、公开环境信息的机制不健全、农民维权能力不足。所以我们要运用法律制度对农民正当环境权进行保护。本文以阐述农民环境权概念和内涵为基础,分析农民环境权的特殊性,针对农民环境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和研究生态文明视域下法律保护的策略和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广俊  
强化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然而,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出现了强调经济利益而疏于环境保护的问题,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且环境破坏的后果要由无辜的农民来承担,导致农民环境权不断受到侵害,这显然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背景下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当前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法律缺位状况,进而提出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具体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爽  
环境权是农民的一项基础性权利,其实现程度关乎着国家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在现实层面上,农民环境权的实现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现有的环境立法偏重于城市,缺乏对农民环境权的直接保护,农村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环境执法存在缺陷,农民的环境维权能力弱。为此,我们需要对农民环境权的保护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农民环境权保护立法,加强农村环境执法管理,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保的资金支持,建立专门的农村环境法律援助机构,落实农民的环境知情权与平等的环境参与权,提高农民的环境权利意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广俊  
强化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然而,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出现了强调经济利益而疏于环境保护的问题,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且环境破坏的后果要由无辜的农民来承担,导致农民环境权不断受到侵害,这显然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背景下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当前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法律缺位状况,进而提出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具体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惠芳  
行之有效地开展农民环境保护教育对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农民环境保护教育要多方协同。其中,基层政府应该重视环境保护教育,提供保障;学校克服困难,充分发挥"乡村"优势。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从而有效推进农民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晓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文章通过识别当前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建议,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和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晓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文章通过识别当前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建议,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和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佳锐   吴国胜   郑向群   王德甫   申锋   魏孝承  
农业农村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阵地和短板之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现广大农村居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论述,是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成果的重要文献。本文通过探究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论述所蕴含的价值意义,揭示我国近年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所取得的成效原因。同时,针对资金投入、农民参与度、长效管护等问题,提出新发展阶段应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等建议,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建委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发展重点关注的问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态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农业清洁生产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环境的现状,不断克服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农业清洁生产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费广胜  
农村生态文明既是一种社会理想状态,也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农民合作组织价值取向与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的契合性,使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获得了应有的基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农民合作组织生态文明功能的充分发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咸钟  徐昕  韩凌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同时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二者相互联系。但据调查显示,在我国新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较为恶劣,仍未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植被破坏严重,水土资源污染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峻,还有大量的废弃物等。本文首先对生态文明构建与新农村建设进行简单概述,再具体分析目前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主要就生态环治理路径的优化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旨在帮助农村居民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科学合理地进行农村发展规划,从而早日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亚飞  程远贝  周琳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被提出以后,党中央对其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将其进一步纳入"五位一体"建设进程中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四川省自身的实际,四川省的生态农业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但仍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草地沙化退化、生活垃圾污染严重等问题。对此,应着重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投入、抓好示范工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深化综合改革等几个着力点来实现四川省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新军  杨娟  邵超峰  黄磊  
实施生态移民,特别是将位于生态脆弱区的贫困人口有计划、有步骤地迁移至环境宜居新区,是摆脱生态贫困和人口贫困恶性循环的必要举措,是我国西部落后地区新时期移民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探索。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移民研究与实践进展分析,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移民的定位和内涵。围绕生态移民新区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生态移民三个环节,即原住地的生态修复、安置区的开发与移民的安置以及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探讨了迁出区的生态修复和安置区的扶贫开发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谢丽丽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系统梳理了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设路径。当前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取得的良好成效,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增加,荒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草原生态稳定,生物多样性增加,整体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依然面临自我修复能力较差、保护修复难度较大以及生态产品短缺等问题。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须着重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坚持保护优先,加强综合统筹谋划;坚持绿色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改革创新,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