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3)
2023(3967)
2022(3040)
2021(2975)
2020(2208)
2019(5034)
2018(4822)
2017(8580)
2016(4927)
2015(5444)
2014(5347)
2013(5265)
2012(4540)
2011(3903)
2010(4002)
2009(3797)
2008(4025)
2007(4005)
2006(3627)
2005(3392)
作者
(13101)
(11052)
(10733)
(10363)
(7006)
(5020)
(4908)
(4203)
(4066)
(3970)
(3726)
(3715)
(3581)
(3404)
(3365)
(3288)
(3248)
(3225)
(3204)
(3188)
(2732)
(2662)
(2659)
(2641)
(2522)
(2509)
(2352)
(2306)
(2232)
(2122)
学科
管理(24409)
(18062)
(17283)
企业(17283)
(13273)
经济(13265)
(7928)
(6114)
财务(6093)
财务管理(6076)
企业财务(5740)
业经(5309)
(5111)
(4716)
方法(4581)
(4487)
(4222)
中国(4204)
(4062)
银行(4058)
经营(3890)
人事(3804)
人事管理(3803)
理论(3791)
(3695)
计划(3424)
决策(3421)
(3283)
农业(3268)
(3052)
机构
学院(62545)
大学(60481)
管理(26690)
(20966)
理学(20411)
经济(20198)
理学院(20177)
管理学(19975)
管理学院(19807)
研究(18599)
中国(17962)
(13534)
(13496)
(11454)
科学(11366)
中心(9698)
(9458)
(9236)
财经(9134)
北京(8679)
(8660)
(8330)
(8193)
研究所(8094)
技术(7882)
业大(7850)
公司(7810)
(7694)
师范(7622)
(7143)
基金
项目(36824)
研究(29532)
科学(28207)
基金(24598)
(21069)
国家(20832)
科学基金(17716)
社会(17002)
社会科(16037)
社会科学(16031)
(15344)
教育(13548)
编号(13257)
基金项目(12692)
(12552)
成果(11104)
自然(10813)
自然科(10501)
自然科学(10501)
自然科学基金(10294)
资助(9572)
课题(9558)
项目编号(8441)
(8289)
重点(8233)
(8041)
(7987)
(7787)
(7460)
(7415)
期刊
(30603)
经济(30603)
研究(18463)
中国(17242)
管理(13888)
(13476)
教育(9086)
(8514)
金融(8514)
(8345)
科学(8301)
学报(8141)
技术(6778)
大学(6506)
学学(5967)
农业(5413)
业经(5364)
会计(5093)
财会(4764)
财经(4537)
(4505)
(3960)
图书(3898)
现代(3804)
经济研究(3645)
(3582)
(3418)
企业(3418)
通讯(3409)
会通(3384)
共检索到109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瑞仲  聂锐  
企业管理的显规则和潜规则共同构成了企业管理活动中对立统一的规则体系。潜规则和显规则不仅自身在不断变化、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潜规则可以变成显规则,显规则也可以变成潜规则。本文通过分折潜规则与显规则的转化关系,界定了灰色度的概念。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不良潜规则,使得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各种显规则形同虚设,从而加大了企业的交易成本,给企业造成了危害。找出管理显规则与潜规则相互转化的路径,使良性管理潜规则显性化,对企业不良管理潜规则进行规避,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目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德应  张仁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健  
规则与潜规则通过对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作用,造成对企业的重大影响,管理者如何权衡利弊,为企业的整体利益作出决策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企业是在各种制度、规则以及复杂利益关联下存在的最为典型的规则与潜规则手段的运用者。规则与潜规则背后涉及的核心问题是——利益。企业作为一个盈利组织,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企业时刻和各种与之有关联的利益机构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瑞仲  
本文在国内外有关管理潜规则研究综述分析的基础上,界定出了管理潜规则的概念。通过构建管理潜规则测试量表,同时借鉴国外有关员工行为成熟量表,并结合我国的管理实际,对员工行为测试量表进行了修正,进一步从管理潜规则的存在和其对企业员工行为影响进行样本企业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企业都存在大量的管理潜规则,并且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和不同成立年限的企业存在的潜规则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从管理潜规则对企业员工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管理潜规则的3个维度的表征对于企业员工行为及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罗明忠  
潜规则与显规则一起渗透在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一系列活动的各个环节,成为指导、左右并决定每一环节活动顺利进行和成功实现其目标的关键因素。同时,潜规则在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表现多种多样,其功能发挥与约束条件不同于显规则。由此,在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必须在重视正式规则建设的同时,注意加强非正式规则的建设,改善商业银行的软环境。既要发挥显规则的硬约束功能,又要运用好潜规则的软约束效应,为改进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方旺贵  
运用博弈论观点对潜规则的本质和产生过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潜规则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基本结论有两点:第一,潜规则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当经济主体即行为参与人在自利偏好的激励下,预见到如果不守约而带来收益时,指导参与人行为方式的行动指南,是对特定制度的一种偏离;第二,制度创新如改革、制度设计、新政策的引入、合同变更等只是构建了新的制度环境,而新构建的制度能不能成为参与人的行为规则是由参与人博弈均衡决定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熊宁  
除了有明确规定的规章法则之外,在人们潜意识里,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约定俗成的、没有浮出水面的潜规则。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不合理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亚楠  
从2016年年初农行爆发39.15亿元票据大案后,仅仅半年时间,国内相继爆发了中信银行、天津银行、广发银行、宁波银行以及恒丰银行电子票据五起大案,案值累计超过百亿元。剖析大案的特征,农行案件与随后爆发的天津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的四起案件有着惊人的雷同,均为犯罪分子利用市场上公认的"封包入库"潜规则,套取资金,挪用资金投入股市,最终因投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瑞仲  聂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易开刚  
目前,以产品质量、商誉、信任、伦理和文化为核心要素的"软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关乎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笔者在分析"潜规则"、社会责任、企业"软安全"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潜规则"与社会责任价值博弈的企业"软安全"管理模型,提出社会责任与"潜规则"价值博弈时的四项检验,并提出了加强企业"软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明忠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既受显规则的制约,也受潜规则的影响。本文探讨潜规则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问题,强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因势利导,在注重外在的显规则建设的同时,注意强化隐性的潜规则的建设;强化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做好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疏导;充分发挥羊群效应在潜规则形成中的特有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碧波  
"潜规则"属于制度体系中的非正式制度范畴,它与主体制度体系相悖,是对主体制度体系的一种反动。它的存在加大了主体制度体系的运行成本。非合法交易活动的客观存在直接催生了对"潜规则"的需求,而"潜规则"又是交易参与者多次博弈的结果,是一种典型的"约定俗成"。同时,它又随交易各方力量的对比变化而变动,从而进入新的"潜规则均衡"。"潜规则"的运行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其约束框架包括其本身的"软约束"和来自主体制度体系的"硬约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闭明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本文认为,潜规则是区别于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第三类规则。潜规则是公权力代理人违背博弈规则或背离规则精神的行为,公权力代理人对公共资源的垄断既是潜规则产生的根源也是公权力代理人在博弈结构中总是能够首先做出选择的原因。抑制潜规则的蔓延,必须从支付差异、频数差异以及对支付差异的敏感度三方面着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彭汉香  
少数的组织、企业、商家、个人不讲信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批组织、企业、商家、个人不讲信用,而社会行为取向对此漠然,甚至默认、趋同、借鉴,直至相互效仿。这种情势值得警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姚乐  
深入中国企业内部,人们会真切地感受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左右着企业的运行。它看不见,摸不着,只可意会,不便明说,摆不上桌面却行之有效,这就是企业潜规则。如果把企业管理比作海洋中的冰山,三分之一在上面,三分之二在下面,上面是显性管理,也就是规章制度,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薪酬体系等,这些都是能够看到的;重要的三分之二是在海平面以下,如处理企业内部事务和人际关系的方式,提拔任用人主要靠领导,凭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