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3)
2023(6399)
2022(5517)
2021(5361)
2020(4692)
2019(10941)
2018(10685)
2017(20988)
2016(11506)
2015(13150)
2014(13022)
2013(12999)
2012(11877)
2011(10479)
2010(10641)
2009(10273)
2008(10895)
2007(10411)
2006(9576)
2005(9020)
作者
(31435)
(25735)
(25655)
(24687)
(16807)
(12233)
(11992)
(10015)
(9771)
(9675)
(8786)
(8709)
(8513)
(8327)
(8267)
(7861)
(7846)
(7582)
(7559)
(7337)
(6552)
(6459)
(6160)
(6134)
(5928)
(5873)
(5837)
(5813)
(5176)
(5031)
学科
管理(50029)
(44729)
经济(44672)
(44564)
企业(44564)
(44508)
(19571)
方法(19545)
(18084)
(17567)
银行(17422)
(16090)
数学(15674)
数学方法(15534)
(13435)
财务(13395)
财务管理(13366)
企业财务(12820)
业经(12706)
(10987)
制度(10984)
中国(10688)
(10637)
金融(10637)
业务(10144)
(9322)
(9073)
银行制(8647)
(8577)
(8570)
机构
大学(160208)
学院(158978)
管理(69980)
(67279)
经济(65631)
理学(57278)
理学院(56732)
管理学(56237)
管理学院(55856)
研究(47529)
中国(46704)
(39085)
(34039)
财经(28897)
(26155)
(26112)
科学(23965)
中心(23524)
(23044)
(22771)
北京(22013)
银行(21837)
财经大学(21615)
(21578)
(20416)
研究所(19959)
经济学(19374)
商学(19301)
商学院(19139)
(18891)
基金
项目(91789)
科学(73194)
研究(70064)
基金(67952)
(56770)
国家(56234)
科学基金(49884)
社会(44704)
社会科(42588)
社会科学(42571)
基金项目(35205)
(34105)
教育(33333)
自然(31937)
自然科(31276)
自然科学(31273)
自然科学基金(30778)
资助(29152)
编号(28736)
(28618)
成果(24541)
(21728)
课题(19816)
重点(19738)
教育部(19693)
(19243)
人文(19220)
(18875)
项目编号(18838)
大学(18199)
期刊
(82327)
经济(82327)
研究(53332)
中国(36079)
(35780)
管理(32350)
(31691)
金融(31691)
科学(18863)
学报(16965)
教育(16403)
财经(16012)
(15796)
技术(14890)
大学(14334)
(13592)
学学(13315)
业经(11901)
经济研究(11822)
问题(9949)
财会(9870)
国际(9555)
会计(9447)
(9084)
技术经济(8991)
现代(8704)
农业(8593)
理论(8433)
经济管理(7797)
(7595)
共检索到268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洪正  
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步骤。战略投资者在带来先进经营管理技术的同时,也可能为了追求私人控制权收益而偏离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就必须权衡这两类效应。不同战略投资者在这两方面存在着差异,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众多战略投资者进行选择,包括战略投资者类型、入股比例和入股价格。本文的分析表明,应引进多个不同类型的战略投资者,战略大股东的股权比例应与其经营管理能力、国家出售股权上限、法律保护正相关,与其私人收益负相关;战略投资者间的股权比例之差应与国家出售股权上限、战略大股东价值创造能力正相关,与监督成本差异负相关。政府股东的"帮助之手"和"掠夺之手"将对...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万正晓  吴孔磊  
借助模型从利润角度进一步研究了银行、政府及战略投资者之间在利益上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矛盾,即银行因价值增值目标而会偏向次要战略股东;政府因"经营能力偏好"而会偏向战略大股东。但是,如果能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银行、政府和战略投资者三者的边界,就能实现三者共赢以及最终的利益共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米运生  
国有银行低效率几乎是一个明显事实。本文以历史经验和文献综述方法研究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国有银行的效率影响问题。主要的发现有:国有银行效率更多地符合政治观点而非发展观点;微观效率方面,外资持大股优于持小股,但未必提高宏观金融效率,也需提防金融安全隐患;与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政府在以引入境外投资者推动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改革方面具有战略性、主动性和渐进性等特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于晓东  
国有银行引进外资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原因包括:对股份制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做法的借鉴;在国家控股条件下试图完善银行公司治理和提高绩效的一次新尝试;银行监管部门的大力提倡。财务投资者冒充战略投资者入股国有银行、中外资战略合作没有达到一定深度和国际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危机,则是禁售期后战略投资者选择抛售离开的原因。本文认为,外国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对实现国有银行在境外成功上市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改善银行公司治理、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的初衷并未达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坤轮  
尽管国内的私人银行仍然是以构建开放式产品平台、提供高收益的多元化产品为主要竞争手段,但是资产管理作为国外私人银行三大主营业务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同业的重视。本文作者详细阐释了资产管理的内涵,并从强化产品研发、打造资产管理和投顾团队以及建立服务流程等方面对国内私人银行如何提升其资产管理的能力提供了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武平  
国有银行作为国有独资企业,其改革路径将是先改制后上市,而改制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实现战略投资者、政府和银行三方共赢。金股作为一种股权创新,将表决权分为事前表决权和事后表决权(即否决权),在欧洲、亚洲等国家改革国有企业过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我国国有银行中设立金股,一方面可扩大战略投资者表决权的影响力,增强其投资意愿,另一方面政府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干预日常决策,但可相机选择行使否决权,同时银行不仅拥有更大的自治权(autonomy),而且在战略投资者与政府之间形成权利制衡,可完善其法人治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海星  万迪昉  
文章以中国制度环境为背景,研究了国有企业的收购与反收购动机。通过构建企业收购与反收购模型,考察了管理者控制权私人收益对并购动机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政府干预补偿了管理者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则管理者越有动机进行反收购;如果政府干预降低了控制权私人收益,则管理者没有反收购动机。模型还发现管理者持股比率、公司规模、自然世界状态均对企业并购行为有显著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群  
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和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状况是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根本原因,而战略投资者在中国银行治理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是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在中国的生动演绎和创新——据此,本文提出了"叠加于股权机制之上的‘话语权机制’理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志凌  
略论国有商业银行的私人财经服务黄志凌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财经服务是银行业务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某些原因,作为中国金融业主干的国有银行私人财经服务的范围比较狭窄。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以前似乎很自然,而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90年代,就...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阎瑶  
股权定价是引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价格是否合理,既关系到引资的成功,也会影响到国有资产的利益。如果价格过高,投资者考虑到参股中资银行之后获得的净资产回报率与其所承担的风险不相称时,就不会参与进来;价格过低,则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危险。随着美国银行出售建行股份,有人认为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时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达  
本文回顾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虽然境外战略投资者在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作用还较为有限;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还面临诸多问题和不确定性。2008年底以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减持不仅在国内金融界和学术界引发了关于战略引资的争论,而且还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推进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目前有关当局应当在总结战略引资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最后,本文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毓  
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向好,国民财富持续增长,一个数量庞大的高收入阶层正在加速形成,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的条件已经初步成熟。根据波士顿公司的调查,预计2009年中国大陆富裕阶层拥有的资产将达到2.3万亿元。随着高净值客户财富的增长,私人银行业务将成为中外资银行竞争的重要阵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崔军  
本文认为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给许多国家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冲击,也加剧了中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上的竞争。作为私人银行业务后起者的中资银行,需要充分认识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自身信誉提升、人才易得性增强、抗风险处置能力提升的相对优势,克服竞争激励、分业经营、跨文化管理等劣势,在竞争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争取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优异的经营业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2月25日,平安银行私人银行宣布正式推出GWS全球投资管理平台。此平台将为私人银行客户开启全球投资视野,提供最佳投资解决方案,实现资产全球配置与家业平安传承。平安银行私人银行总裁林曼云在发布会上表示,该平台为业内首推、专为高净值和超高净值客户量身定制,提供六大方面的资产全管理,包括全资产范围管理,全时间周期管理、全投资标的管理、全角度配置管理、全景目标管理以及全流程服务管理。该平台具备投资策略、系统模型、产品体系、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