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1)
- 2023(15168)
- 2022(11800)
- 2021(10641)
- 2020(8781)
- 2019(19016)
- 2018(18959)
- 2017(35740)
- 2016(19066)
- 2015(21321)
- 2014(20733)
- 2013(20267)
- 2012(17858)
- 2011(15651)
- 2010(15914)
- 2009(14966)
- 2008(15318)
- 2007(14406)
- 2006(12898)
- 2005(12081)
- 学科
- 业(91571)
- 企(85423)
- 企业(85423)
- 济(82583)
- 经济(82487)
- 管理(81202)
- 业经(33565)
- 方法(31544)
- 财(29676)
- 农(26016)
- 中国(24030)
- 技术(23349)
- 务(22403)
- 数学(22382)
- 财务(22367)
- 财务管理(22341)
- 数学方法(22239)
- 企业财务(21214)
- 农业(19212)
- 制(18934)
- 策(16912)
- 理论(16841)
- 划(16361)
- 和(14965)
- 技术管理(14564)
- 体(14195)
- 银(14174)
- 银行(14155)
- 地方(14034)
- 经营(13733)
- 机构
- 学院(269867)
- 大学(263776)
- 济(116622)
- 经济(114393)
- 管理(114144)
- 理学(95925)
- 理学院(95054)
- 管理学(94025)
- 管理学院(93468)
- 研究(82561)
- 中国(69266)
- 财(57098)
- 京(55294)
- 科学(46259)
- 江(43984)
- 财经(43693)
- 农(40130)
- 所(39883)
- 经(39738)
- 中心(39077)
- 研究所(35237)
- 经济学(35128)
- 业大(34661)
- 州(34653)
- 北京(34580)
- 商学(32919)
- 商学院(32614)
- 财经大学(32115)
- 经济学院(31574)
- 范(31305)
- 基金
- 项目(170972)
- 科学(138317)
- 研究(130935)
- 基金(125255)
- 家(106728)
- 国家(105736)
- 科学基金(94303)
- 社会(86743)
- 社会科(82319)
- 社会科学(82300)
- 省(68301)
- 基金项目(65756)
- 教育(58734)
- 自然(58060)
- 自然科(56863)
- 自然科学(56853)
- 自然科学基金(55945)
- 划(54699)
- 编号(52348)
- 资助(48276)
- 创(42379)
- 成果(41371)
- 业(38668)
- 创新(38522)
- 重点(37651)
- 发(37398)
- 部(37355)
- 国家社会(36571)
- 课题(35596)
- 制(35022)
- 期刊
- 济(139057)
- 经济(139057)
- 研究(81916)
- 中国(61274)
- 管理(53071)
- 财(50483)
- 农(37963)
- 科学(34583)
- 学报(32931)
- 教育(29395)
- 融(28784)
- 金融(28784)
- 技术(28663)
- 大学(26830)
- 农业(25903)
- 学学(25030)
- 业经(24543)
- 财经(22895)
- 经济研究(22034)
- 经(20018)
- 业(18447)
- 技术经济(17398)
- 问题(16845)
- 财会(14747)
- 现代(14731)
- 商业(14217)
- 科技(14155)
- 会计(13707)
- 贸(13301)
- 世界(13121)
共检索到427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宁 张迪 李孝琪 郑方
数字经济时代,厘清管理者特质与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内在逻辑关系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以2010-2021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机器学习和文本分析方法构建管理者长期主义指标,进而探究管理者长期主义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管理者长期主义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主要通过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与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两条中介路径实现;数字化转型力度越大,管理者长期主义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即数字化转型对管理者长期主义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且该效应在企业给予管理层股权激励以及外部市场竞争程度高的情境下更加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营 吕静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数字技术创新已成为全面数字化背景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路径,本文从企业数字安全防护实践出发,实证检验了信息安全管理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安全管理促进了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且该促进作用主要源于信息安全管理能够增强企业技术素养需求、增加企业融资机会。进一步地,二者的正向关系并不会随着《网络安全法》的颁布产生异质性,但是对于国有企业以及未设立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对数字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更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敬 陈良华 叶涛
在动态竞争环境下,管理者能力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化转型新机遇的关键要素。在构建数字化创新体系的背景下,本文选取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分析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管理者的战略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都影响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资源整合能力尤为重要;当企业的经营业绩低于历史和行业期望时,能力强的管理者更趋向于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分析这种管理能力高低和数字化转型的耦合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和较高治理水平的企业更为明显;同时,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价值,这种提升效应具有时间持续性和后续“韧性”。本研究有助于深化不同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战略决策的理论解释,为在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下的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决策提供了一定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加山 涂瀚匀 赵锐锃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可为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企业作为微观创新主体,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金融资产配置视角,以2010—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框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限效应模型进行一系列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机制中,融资约束发挥重要中介作用;金融化抑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效应,正向调节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机制中的中介作用。通过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驱动机制,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打造数字驱动创新生态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伟丽 陈腾鹏
作为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融合的重要战略,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助力城市绿色转型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部署。本文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在智慧城市建设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智慧城市建设分别通过“新基建”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企业内部治理效应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为增强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构建智能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应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城市治理相结合、新型信息技术与低碳环保型技术相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对企业生产、管理、研发、节能减排等各环节的渗透,支持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头部企业成为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领头羊;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通过城市大数据平台缓解企业信息约束问题,通过智慧金融平台引导金融资源向具备绿色研发条件的企业流动;建立统一技术标准,协调试点范围内各城市智慧化转型进程,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考核评价指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爱国 李瑞雪 杨傲君
近年,“大智移云物区”等数字技术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已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文章基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业务流程重塑视角,以智能会计核算和智能财务决策为自变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因变量,以业务流程数字化再造为中介变量、数字领导力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基于293份大型国有企业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智能会计核算和智能财务决策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正向影响;业务流程数字化再造在上述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数字领导力调节了智能财务决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智能会计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理论,同时对企业通过智能会计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高智林 谭文浩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本文选取2014—2021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技术对企业年报中有关“数字化转型”标识词进行定位和提取,以此来评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并系统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检验揭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升信息共享和公司治理水平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尤其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微观证据,也为我国数字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晓旭 张娆
基于2008-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挖掘数字技术投资者文本信息,检验数字技术投资者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投资者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投资者通过优化信息环境、提高管理层决策的治理效应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也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的资金效应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政府数字技术关注度较高地区、东部地区、非国有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中,数字技术投资者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同时,数字技术投资者更偏向于具有数字化转型基础的企业,体现为“逐顶促进”;且更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底层技术运用。因此,需要加强培育数字技术投资新生态,强化数字技术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和资金效应作用机制的发挥,在制定相关政策举措时要关注不同地区特征和公司特征下数字技术投资者促进作用的差异性,以提高数字技术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江 郭惠武
本文对于数字化转型如何促进企业创造共享价值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对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造共享价值的影响和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创造共享价值有显著促进作用;信息透明度对“数字化转型—创造共享价值”关系具有中介效应,冗余资源则加强了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创造共享价值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企业、中部地区企业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创造共享价值的提升更为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江 郭惠武
本文对于数字化转型如何促进企业创造共享价值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对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造共享价值的影响和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创造共享价值有显著促进作用;信息透明度对“数字化转型—创造共享价值”关系具有中介效应,冗余资源则加强了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创造共享价值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企业、中部地区企业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创造共享价值的提升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 易珈西
文章选取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报数据,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则会增强这种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水平低、治理能力强以及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向龙
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水平;(2)数字化转型会通过增强企业动态能力,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密集型和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鑫 徐琼 王核成
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能否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热点话题。基于200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证实,优化人力资本结构、降低信息不对称并强化市场正面预期、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是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核心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低融资约束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低碳试点城市和东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我国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习明明 郑对 刘鹏
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跨界融合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跨界融合,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增加创新投入、降低营销成本和提升企业声誉促进企业跨界融合。企业跨界融合存在多维异质性,数字化转型对不同产权性质、城市规模、要素与行业类型的企业跨界融合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林刚 耿文月 熊焰
动态能力是促使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将动态能力划分为外部动态能力和内部动态能力,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组态思维方法对334家中国制造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企业内外部动态能力间的协同交互作用如何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存在三条动态能力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一是研发式转型,借助产品的引进与开发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二是创新式转型,运用感知能力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并进行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三是破坏式转型,通过对资源与能力的引进,从商业模式等各个方面对企业进行整体变革,促使企业进行颠覆性数字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视角
数字化转型如何促进制造业创新
数字化转型能有效促进企业跨地域创新吗?——基于异地子公司创新视角
数字化领导力如何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基于SEM与fs QCA方法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兼论环境信息披露的调节作用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内外双重视角的实证研究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基于融资约束与代理问题视角的实证分析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内外双重视角的实证研究
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效应——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效应与机制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