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3)
- 2023(10260)
- 2022(8741)
- 2021(8131)
- 2020(7064)
- 2019(16247)
- 2018(16033)
- 2017(30531)
- 2016(17057)
- 2015(19519)
- 2014(19813)
- 2013(19510)
- 2012(18165)
- 2011(16275)
- 2010(16636)
- 2009(15517)
- 2008(15934)
- 2007(14835)
- 2006(12830)
- 2005(11579)
- 学科
- 济(65785)
- 经济(65698)
- 管理(59899)
- 业(51650)
- 企(44725)
- 企业(44725)
- 方法(32533)
- 数学(27722)
- 数学方法(27498)
- 财(22856)
- 农(18379)
- 中国(16750)
- 制(16668)
- 务(15073)
- 财务(15026)
- 财务管理(14986)
- 学(14547)
- 业经(14457)
- 企业财务(14205)
- 银(12267)
- 银行(12235)
- 理论(12045)
- 体(12033)
- 贸(11978)
- 贸易(11977)
- 地方(11973)
- 易(11605)
- 行(11524)
- 农业(11450)
- 和(11153)
- 机构
- 大学(246888)
- 学院(246092)
- 济(97221)
- 管理(97053)
- 经济(94857)
- 理学(81908)
- 理学院(80991)
- 研究(80132)
- 管理学(79668)
- 管理学院(79184)
- 中国(63562)
- 京(52641)
- 科学(49814)
- 财(49417)
- 农(44641)
- 所(41373)
- 江(39003)
- 中心(38589)
- 财经(38107)
- 业大(37676)
- 研究所(37400)
- 农业(35316)
- 经(34521)
- 北京(32857)
- 范(31185)
- 师范(30811)
- 州(30677)
- 经济学(29245)
- 院(28580)
- 财经大学(28229)
- 基金
- 项目(159315)
- 科学(124072)
- 研究(115305)
- 基金(114442)
- 家(100037)
- 国家(99181)
- 科学基金(84247)
- 社会(71900)
- 社会科(68005)
- 社会科学(67981)
- 省(62751)
- 基金项目(60623)
- 自然(54809)
- 教育(54250)
- 自然科(53529)
- 自然科学(53510)
- 划(52834)
- 自然科学基金(52578)
- 编号(47579)
- 资助(47126)
- 成果(39329)
- 重点(35887)
- 部(35726)
- 课题(33093)
- 发(32910)
- 创(32762)
- 科研(30911)
- 创新(30689)
- 教育部(30388)
- 大学(29749)
- 期刊
- 济(110149)
- 经济(110149)
- 研究(69613)
- 中国(51890)
- 财(42441)
- 学报(41330)
- 农(39731)
- 管理(37071)
- 科学(36472)
- 大学(30905)
- 学学(29091)
- 教育(27024)
- 农业(26207)
- 融(23602)
- 金融(23602)
- 技术(21978)
- 财经(19375)
- 业经(18083)
- 经济研究(17130)
- 经(16680)
- 业(15754)
- 问题(14205)
- 版(13255)
- 技术经济(12509)
- 财会(12216)
- 图书(12021)
- 商业(11810)
- 理论(11620)
- 统计(11410)
- 会计(11246)
共检索到372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青 李玮
本文以2011-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政府,股东会干预效果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财务风险,股东会干预可以缓解公司的财务风险,政府控制加大了公司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时,股东会不再发挥缓解财务风险的作用,而政府控制公司更容易陷入财务困境。这些经验证据表明要真正避免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带来的损失,只是单纯引入治理因素是不够的,应当从"人"的角度出发,更多关注管理者的心理调节。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治理主体 财务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青 李玮
本文以2011-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政府,股东会干预效果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财务风险,股东会干预可以缓解公司的财务风险,政府控制加大了公司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时,股东会不再发挥缓解财务风险的作用,而政府控制公司更容易陷入财务困境。这些经验证据表明要真正避免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带来的损失,只是单纯引入治理因素是不够的,应当从"人"的角度出发,更多关注管理者的心理调节。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治理主体 财务风险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杰 薛有志
本文突破委托代理理论,以控制幻觉的基本假说为基础,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分析并检验了大股东、债权人与政府的干预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促进了上市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倾向;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干预对多元化战略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这种效应一方面来自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干预对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削弱,另一方面来自控制幻觉的缓解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抑制。政府的干预对多元化战略并未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却显著地抑制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从而间接地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向 匡小平 刘俊
虽然关于商业信用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主要是从企业内部特征来分析的,很少考虑我国特有的国情。笔者以沪深两市2007年~2009年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政府干预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两个方面对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政府干预的程度与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负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正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是国有企业时,提供的商业信用比民营企业的更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戚拥军 冯楚立 尹开国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公司过度投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不仅不能缓解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反而还会加剧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可以适当缓解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这些经验证据从侧面证实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过度投资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问题,最佳的治理措施是引入独立董事等观点,不能简单对其进行激励和监督。
关键词:
过度自信 公司治理 过度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映照 刘敏
从管理者非理性角度,以2006—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分析师跟踪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管理者会高估企业未来收益,低估风险,业绩低于预期时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所在企业的盈余管理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踪降低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缩小盈余操纵空间,监督管理者的不当行为,减弱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过度自信和盈余管理领域相关研究,为监督和约束管理者非理性行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过度自信 分析师跟踪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帆骏 朱卫未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15年有关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文献的国家(地区)与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期刊共被引分析,综合相关评价指标挖掘重点文献,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探索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本文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研究前沿主要聚焦于女性管理者、企业风险、创新绩效、分布模式、自信归因和管理者特质6个方面,研究方法主要为案例调查、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和跨学科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文芳
本文以2006—200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管理者政治联系形成路径分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者政治联系对其过度自信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与来自政府(部队)工作经历形成的政治联系相比,来自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身份的政治联系更易于导致过度自信,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是如此。当公司所在地市场化进程不同时,上述影响有所不同。研究认为,虽然管理者政治联系有助于缓解制度约束(产权性质、市场化进程不平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障碍,但随之产生的过度自信会导致管理者更为关注"关系能力",并不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政治联系 过度自信 产权性质 市场化进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娜 孙文刚
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作为行为公司财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于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的研究,突破了"理性人"传统假设的前提。文章把管理者过度自信作为影响内部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以2011—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内部控制效果的诸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综合分析其会削弱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内部控制效果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娟 赵曙明
本文基于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以企业中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管理者心理资本与个人绩效的相关性,分析了心理契约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及其四个子维度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恢复力均对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心理契约在心理资本对个人绩效的积极作用中也起到调节作用。因此,在组织中实现良好的心理契约状态,并且积极地开发员工的心理资本,将有助于提高个人及组织的整体绩效。
关键词:
心理资本 心理契约 个人绩效 调节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慧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投资行为,这种过度投资行为的原因解释均是从代理理论进行的。行为金融学认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也会引发过度投资问题。本文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假说在我国上市公司身上是成立的,即使存在融资约束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也会产生过度投资行为。
关键词:
过度自信 管理者 过度投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谢玲红 刘善存 邱菀华
我国公司决策更多的是群体而非个体决策,群体决策强化还是弱化了过度自信偏差?本文从群体决策的层面研究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摈弃传统公司并购理论中的管理者理性假设,从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出发,以我国422家上市发行A股的并购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决策中的管理者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长期绩效显著负相关;与短期绩效也负相关,但在统计上不显著。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克服或减少管理者决策偏差行为的若干可行的举措。
关键词:
群体决策 公司并购 过度自信 长期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艳林
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认知偏差是产生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重要诱因。公司治理能否发挥相机治理功能有效弱化管理者过度自认心理,减少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产生的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行为,相关研究结论并不统一。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角度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投资效率的相关文献,对公司治理如何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如何影响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产生的非投资效率投资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从治理角度提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效率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艳林 薛鲁
本文以我国2007-2011年沪深A股454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在自由现金流充足和自由现金流不足的情况下,董事会治理对过度自信管理者基于自由现金流盈余的过度投资和基于自由现金流缺口的投资不足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发现,当企业自由现金流充足时,大规模董事会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加剧了过度自信管理者基于自由现金流盈余的过度投资;而无论企业自由现金流充足与否,独董比例的提高均不能发挥抑制过度自信管理者基于自由现金流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