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1)
- 2023(11109)
- 2022(9940)
- 2021(9330)
- 2020(7963)
- 2019(18639)
- 2018(18461)
- 2017(35843)
- 2016(19518)
- 2015(22106)
- 2014(21961)
- 2013(21991)
- 2012(19920)
- 2011(17763)
- 2010(17501)
- 2009(16024)
- 2008(15845)
- 2007(13873)
- 2006(12138)
- 2005(10530)
- 学科
- 济(77053)
- 经济(76963)
- 管理(67649)
- 业(61226)
- 企(53639)
- 企业(53639)
- 方法(41291)
- 数学(35649)
- 数学方法(35346)
- 财(23886)
- 农(18696)
- 中国(18074)
- 业经(17197)
- 务(16994)
- 财务(16925)
- 财务管理(16890)
- 企业财务(16120)
- 学(15334)
- 地方(14474)
- 制(14146)
- 理论(13593)
- 贸(13399)
- 贸易(13394)
- 和(12957)
- 易(12950)
- 农业(12753)
- 划(12454)
- 技术(12132)
- 银(11805)
- 银行(11773)
- 机构
- 大学(274607)
- 学院(271393)
- 管理(117579)
- 济(106195)
- 经济(103736)
- 理学(101347)
- 理学院(100313)
- 管理学(98878)
- 管理学院(98355)
- 研究(82068)
- 中国(63341)
- 京(57964)
- 财(51315)
- 科学(50466)
- 财经(41181)
- 所(39587)
- 业大(39266)
- 江(38885)
- 中心(38618)
- 农(38560)
- 经(37601)
- 北京(36540)
- 研究所(35980)
- 范(34232)
- 师范(33952)
- 州(32000)
- 经济学(31058)
- 财经大学(31004)
- 商学(30895)
- 商学院(30572)
- 基金
- 项目(187558)
- 科学(147988)
- 研究(138027)
- 基金(137346)
- 家(117993)
- 国家(117010)
- 科学基金(102294)
- 社会(86484)
- 社会科(82075)
- 社会科学(82052)
- 基金项目(73925)
- 省(72352)
- 自然(67613)
- 自然科(66033)
- 自然科学(66022)
- 自然科学基金(64855)
- 教育(63645)
- 划(60558)
- 资助(57258)
- 编号(56679)
- 成果(45177)
- 部(41866)
- 重点(40697)
- 创(38877)
- 发(37957)
- 课题(37813)
- 教育部(36511)
- 创新(36132)
- 人文(36096)
- 科研(36040)
- 期刊
- 济(113414)
- 经济(113414)
- 研究(78377)
- 中国(48574)
- 管理(44694)
- 财(40662)
- 学报(40179)
- 科学(37370)
- 农(33174)
- 大学(30980)
- 学学(28969)
- 教育(28780)
- 融(23726)
- 金融(23726)
- 技术(23633)
- 农业(23162)
- 财经(20184)
- 业经(18302)
- 经济研究(17296)
- 经(17021)
- 图书(15744)
- 理论(14530)
- 问题(14239)
- 技术经济(13637)
- 业(13530)
- 实践(13431)
- 践(13431)
- 现代(12749)
- 科技(12633)
- 商业(12346)
共检索到390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荣武 刘文秀
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现实表现及与管理者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相对短期过度自信而言,管理者更多地表现为长期过度自信;短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正向盈余管理,而长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则更倾向于负向盈余管理。
关键词:
过度自信 盈余管理 行为经济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进 李延喜
文章选取2007年~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盈余激进度与盈余平滑度两个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盈余透明度,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盈余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上市公司盈余透明度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具体而言,管理者越倾向于过度自信,上市公司的盈余激进度与盈余平滑度越高,因而盈余透明度越低。研究还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的盈余平滑动机要大于单纯高报盈余动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威风 刘启亮 刘永丽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行为金融理论,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研究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既会导致公司正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也会导致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女性比例越高的管理团队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管理团队的年龄越小越有可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管理团队学历越低越有可能进行负向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对研究公司选择会计政策行为,治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乃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均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盈余管理 管理者风险特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华夏 洪荭 廖俊洁
本文选取深沪A股2002年至2012年上市66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了处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周期波动对盈余管理有显著关系,处在经济周期扩张期,管理自信心理引发盈余管理行为不显著,经济周期紧缩期,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加剧了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映照 刘敏
从管理者非理性角度,以2006—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分析师跟踪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管理者会高估企业未来收益,低估风险,业绩低于预期时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所在企业的盈余管理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踪降低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缩小盈余操纵空间,监督管理者的不当行为,减弱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过度自信和盈余管理领域相关研究,为监督和约束管理者非理性行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过度自信 分析师跟踪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翠红
本文选取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非理性行为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及内部控制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盈余管理中的调节作用,并进行了异质性情况下的考察。非理性行为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引起的盈余管理行为,产权性质会影响内部控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但公司规模对上述调节作用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非理性行为 盈余管理 调节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利 胡华夏 杨雪琳
本文结合会计学、行为金融学等相关理论,通过收集2009~2013年深市非金融保险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取大样本实证的方法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认知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1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盈余激进程度显著正相关,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这一心理特征会对企业的盈余激进行为产生影响。并且管理者表现出过度自信的程度越高,企业进行激进的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越大。2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盈余平滑度显著负相关,说明过度自信表现下的管理者更加不可能表现出盈余平滑的行为。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盈余激进度 盈余平滑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子 冯巧根
过度自信从本质上来说是高管的一种心理特征,对其更准确地度量是当前行为财务学领域研究其影响的关键和难点。为了研究高管过度自信与基于权责发生制的盈余管理和基于实际活动的盈余管理以及达到或刚刚超过分析师预测结果之间的关系,文章根据高管持有内部股票期权的倾向来衡量过度自信。研究结果表明,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之前,过度自信的高管们比其他高管更有可能通过加快运营现金流的时间安排和实现分析师预测基准来管理收益;在SOX之后,过度自信的高管更有可能获得增加收入的可自由支配的应计利润,他们更有可能通过异常高的现金流进行实际的活动管理,并且还有异常低的可自由支配费用。这些结果与过度自信的高管感到受SOX较少约束的情况一致,并表明这一个人特征反对监管机构限制公司高管的盈余管理。相比之下,在SOX之后,过度自信的高管管理目标的趋势会降低,这可能是由于新监管环境中投资者行为的变化所导致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欧理平 赵芝婷
文章基于董事会治理角度,以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索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董事会独立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关系显著,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能显著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效应。研究结论拓展了过度自信非理性行为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打破了局限于应计盈余管理的研究,为制衡和约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操控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新思考方向。进一步提出了完善过度自信管理者评价制度、强化独立董事制度以增强其独立性以及完善企业监督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过度自信 董事会独立性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明
本文以2008年至201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管理者特征对融资决策影响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国有公司的董事长背景特征对其过度自信程度影响更强,而非国有公司董事长的学历、性别对其融资决策影响不显著;此外,无论是国有还是非国有公司,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重并不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
关键词:
管理者特征 过度自信 融资决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勇 曾升科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以2008年至2010年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管理者特征对其过度自信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去或现在拥有越深的政治背景,管理者越不会过度自信;"两职合一"会使管理者感觉在公司中的掌控事务的权利增加,使其产生"控制力幻觉",从而导致过度自信;而国有企业在国家财政支持和较小业绩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管理者更容易诱发过度自信。
关键词:
政治关系 两职合一 控制力幻觉 过度自信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史永东 朱广印
基于企业理论和财务理论,本文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2006~2008年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企业并购行为的重要动力和原因,企业并购政策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过度自信企业实施的并购行为比非过度自信企业高20%左右;而内部治理结构和企业的并购决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过度自信管理者相信自己是忠于股东的,但是却可能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决策;标准的激励合约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独立董事可能需
关键词:
行为公司金融 管理者过度自信 并购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耿溪谣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以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水平显著正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拥有更大的溢价规模;自由现金流能够强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联关系,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越充裕,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负债水平负向调节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系,企业的负债水平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正向影响越小。文章拓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关系的研究边界,也为企业建设管理团队、完善并购决策机制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房林林 魏巍
本文以2009~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样本公司平衡面板数据,从管理者背景特征出发衡量其过度自信程度,并且进一步将全体样本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过度自信三类,同时构建资本结构速度及路径调整模型,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对资本结构决策产生影响,即过度自信越严重,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慢;而当资本结构偏离一定程度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选择外部债权融资的资本结构调整方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傅强 方文俊
文章基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以2003-2006年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管理者的自信程度与并购呈现显著正相关,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驱动并购,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
关键词:
行为公司金融 过度自信 并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